太极拳内功心法秘要举例 虽然太极拳爱好者都试图让自己内功深厚,从而实现“我命由己不由天”、“延年益寿不老春”的梦想,然而,因内功心法之秘要自古以来很少流传于世,所以尽管修炼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内功这个词,也一直在追求,但对什么是内功的本质,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内功修炼,却迷茫懵懂,甚至一些太极拳名师也都对之闪烁其词、模棱两可。最有意思的是,外国人也对内功的秘密感兴趣,只是他们的研究多从金庸的武侠小说来探讨,所以,他们更是隔靴搔痒,只能用类比的方式来表述:“那就是魔法”(美国畅销小说评论家阿尔蒂尔语)。内功心法从古至今“法不传六耳” 笔者曾听过一位师兄讲过一个向陈氏太极拳泰斗李经梧学习内功心法的经历: 我每星期都到李经梧老师家学拳,几年后,李老师特别喜欢我,就教我练内功心法的方法,并吩咐我不要告诉别人。我回来自己练的时候,被一个也跟李老师学拳的朋友看到了,因我抹不开面子,就教给他了。有一天,我和这个朋友一起拜访李老师,结果,这个朋友不知不觉中就问起那套内功心法的问题。李经梧老师一听,马上呵斥我,让马上离开他家,不准再来。从此往后,我再也没有见到李老师。 笔者师爷叫汪永泉,他从7岁开始就跟杨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杨健侯学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由于这套拳包含着丰富的内功心法的内容,所以他被要求保守这个秘密,传拳可以,但不能教授内功心法。魏树人老师在其《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一书中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1957年底,北京市武林界的知名人士聚集在体委召开武协会议,会上崔秀臣、王侠林、孙剑云等皆向先师讨教杨家太极拳功夫的真谛。当时先师毫不通融地表示不能在会上公开杨家的秘密,自此武林界朋友皆知先师珍视杨家绝艺,不肯向外界透露的刚直性情。 其实,不轻易传授内功心法的习惯,和“传拳不传功,传功不传诀”,“教了徒弟,饿死师傅”,“法不传六耳”等规矩有关,更和这些内功心法得之不易有关。 什么是内功心法 那么,什么是内功心法呢?由于太极拳来源于道家文化,所以其内功心法的表述多与道家文化的语汇和修道的阶梯进程有关。一般来说,太极拳是太极拳架、太极术、太极道的融合体。这里的太极架指的是形体动作,太极术指的是内功心法,太极道指道德修养。也就是说,真正的太极拳或者说太极文化应该包括以上3个方面的内容。如果只进行一方面的学练,则表明没有得到太极拳的真谛。如果只练太极拳架而没有内功心法(太极术),则只是在空描,没有深刻的神意气之内涵和功夫上身的内在体验;只有内功心法没有拳架的变化,则生命活动就缺少了的物质载体;只进行道德修养没有拳架(阳面)和内功(阴面)的滋润,则不易达到“延年益寿不老春”等太极拳修炼的终极目的。 我们应该明了,神意气本身就是道家文化的核心内涵和修道达真的修炼内容,是事理合一、理法不二的表述。对于太极拳来说,神意气也同样是构成传统太极拳艺之内功3个要素,所以,如果给内功心法下一个定义的话,我们可以这样认识:心法是符合生命活动及事物发展规律的途径和训练方法;内功是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训练所积蓄而成的能量及内向性的体验。或者可以这样表示,内功是指和太极拳形体动作(阳面)互孕的神意气所积蓄的能量,而心法则是积蓄能量的策略和途径。 内功心法之身心调整方略 内功心法的修炼主要是对神意气形的身心锤炼,这种锤炼不是随随便便进行的,而是通过一定程序的身心调整,使精神状态(意识状态)和生理状态(形体动作)从杂念纷呈的“五马分尸”和“四分五裂”状态,进入内心宁静(心中一静)、意识专一(专注一方)、气血通畅(气遍周身)、形体放松(松稳慢匀)的境界。如何做到这这些呢?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长期的身心修养过程——“修”是修正、修改、修复不符合太极拳拳理要求的身心状态,“养”是培养、培育、滋生出符合太极拳拳理要求的身心状态——这个过程要贯彻太极拳锻炼的始终,这其中,身心调整是进行内功心法修炼的前提条件。内功心法之身心调整的方略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无中生有。许多人都知道无极生太极这句话。但是,什么是无极,什么是太极呢?所谓无极者即“无”,所谓太极者即“有”,无极生太极即“无中生有”之意。此外,道家所说的“无极”也有身体的意思。身体这个无极处于寂然不动的状态就是“无”o如果这个“无”有了运动,比如,我们的心(头脑)发出指令,所谓的“心为令”——念头(意念)一动,这就是太极的动,也就是身体里边有了“有”,这个“有”是神(精神或者意念的发韧点)意(意念)气(内气和外气)的变化及运动。这就是无中生有。这个“无中生有”也是指太极拳爱好者通过长期的习练和体悟而产生一种特异能量、一种新生物质的过程——太极拳老前辈所说的“身上有了东西”,或者说“功夫上身了”——通过假借修真或意念造型导引这种特异物质的产生和聚积过程,也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无中生有乃太极拳内功修炼的总纲。 ‘ 2.神为主宰。太极拳强调神为主宰。神是指人的精神、意念的发轫点。比如,做任何太极拳的过程必须做到松散通空。意念想“松散”、想“通空”等都是神为主宰,也就是意念在里面起主导作用。主宰就是要发挥主导的作用——让自己的精神气质和意念的发轫点做主人、发指令。神为主宰,主宰谁?其中一方面就是主宰意念的运动。也就是练拳的过程中只管意念不管气。气是被姿势催发出去的。一开始练太极拳就以神为主宰,养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则“阶及神明”的境界就有达到的一天。如果不养成“神为主宰”的习惯,而是“形体主宰”、“气为主宰”,则就会真正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o 3.调整虚实。调节虚实的关键是分清虚实——重心所在为实。怎么调节呢?主要从两个方面努力。第一,从形体上调整虚实o①先要把两只脚的重心调一调(往当中调),使身体左右平衡;②用脚来调整;根据具体情况把重心放在脚掌、脚心或脚后跟,使身体前后平衡;③通过整个身体的平衡调整虚实。不同的动作当中有不同的姿势来互相平衡。第二,要从意念上调整虚实。意念往哪放,气就跟着过来往哪儿集中,这儿就是实;相反的方向气少了,那边就是虚。意念所在处为实,意念不在处为虚——在锻炼的过程中多注意这个问题。此外,在运动的时候,如果有往前的力量,则意念要向后;如果有往后的力量,则意念要往前。 4.圆活绵联。一般来说,圆有几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在动作构成上,每个动作的运行过程中要有圆的内容在里边。第二,形体各个部分之间要圆。若不圆就容易僵,一僵气就停滞了,就不通了。这就是所谓的“圆空法生”o怎样才能做到圆的呢?按照太极拳“腋窝像夹着个热馒头”、“勒腰束气把裆撑”等要求调整好身形。绵联不断的内涵主要有3点:①动作的绵联——动作绵联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姿势无论怎么动在运转过程当中要绵联不断,也就是动作要均匀;绵联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动作间的转换要绵联o②气的绵联——每做一个动作,不能光想着形体,还得考虑气。③意的绵联。太极拳为了把两手的气炼整,主要采取的方法就是两手一合一开的同时,想着手里边有球,跟着胀大,一撒手就掉了,这么连着动,意的绵联就容易养成了。 内功心法之秘要诀窍 千百年来,太极拳的内功心法之秘要很少形成文字,形成文字的东西永远表述不清身心的感觉和身心的独特体验。这些感觉和体验是内向性运用意识引起•的内气催姿势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就是拳家们所说的内功心法。现在,我们择其要地简述其中的部分内容o 1.周身一家。周身一家是传统太极拳家最为推崇的太极境界之一。周身一家就是时刻保持周身的整体性,不顾此失彼。任何动作都是有前就得有后,有左就得有右,不能光想到一个方面。如何做到周身一家呢?太极拳老前辈们留下了许多方法。第一,身如钟鼎。要求不管坐着还是站着,都要意念像一口钟一样把整个身体都罩起采,这样周身的气也会整起来。第二,内外相合。传统的养生法要求周身一动 无不动,如何做到呢,主要的方法就是有内三合和外三合。内三合要求把神意气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外三合主要是用意念把肩和胯连上,把肘和膝连上,把手和脚连上。意念这样一连,百会再一提,感觉就不一样了。此外,内外相合的方法有3圈相摞等。第三,千身备五弓。“一身备五弓”的五弓是:脊柱一张弓,上面弓梢是大椎到枕骨,下面弓梢是尾闾,弓背是脊中到阳关(这个弓背较长一点);上肢一张弓,肩到脊柱和手分别是弓梢,肘关节是弓背;下肢是张弓,胯骨到骶髂骨和脚分别是弓梢,膝关节是弓背。每个弓梢都不是一点,而是展开的。如何做到“一身备五弓”呢?关键是用五弓之意来代替躯体。 2.内外相合。随着功夫境界的提升,“外三合”和“内三合”有了基础,还必须做到内外相合。如何做到内外相合呢?可以用意念造型的办法,假想自己的身体是一个大圆气球,在球内有一个水平线和垂直线相互交叉的十字,十字交叉处在圆心,好比是自己的中心点。练拳时要求的“四梢平”就是指十字横竖线的四个端要保持平衡。找平的要领是:十字的横线标志着两肩相平,保证人体不致倾斜;十字的竖线垂直在百会穴与尾闾之间,从而就能体现出“虚领顶颈”和“尾闾松垂”的内涵。胸椎前侧的十字线交叉点即是身体的中心点,这是练习太极拳必须注意的关键之处。内外相合要求把身形和内劲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太极拳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但是,这种结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只有通过认真钻研和刻苦磨练才有可能实现。 3.松散通空。有的老师讲松散“就像十三层塔层层叠叠”,有的老师比喻松散“像烟灰一样松散”,而汪永泉所传扬式太极拳老六路的秘法就是练“三道气圈”——这是直接练习松散通空的保密之法。经常进行三道气圈的训练,逐渐就会“气遍周身不稍滞”,不光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三道气圈,甚至能感到对方的三道气圈(这还只是初级的神明),揉手时可以运用这三道气圈,比如,用自己的气圈或者自己的意念非常快地碰对方的肩圈或者胯圈,则对方会被弹到拙力所远不能及的距离等。当然,我们现在练三道气圈主要还是为了养生。如何进行三道气圈的训练呢?用“意念造型”的方法——用意念道出一个三道气圈的形象来——等练得有了基础,自然就会有感觉。刚开始只能是想像(意识导引的意识圈),然后是气的因素强化,到最后自然而然形成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弥漫圈。 由于篇幅的限制,笔者只能蜻蜓点水的把内功心法理法之髓核做一些简单的梳理和阐述,更丰富的内功心法之内涵必须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来贯彻体现。此外,除了以上总则外,内功心法还有专门的炼神炼气炼意的内容。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的典型代表,是非常注重内功训练的。太极拳是功招合一的技艺,没有肢体运动不成拳。但没有内功的太极拳,亦不过肢体的运动而已。太极拳内功的表现是:“棉里藏针,棉里裹铁,身如百炼刚,发劲似放箭,无坚不摧。”有内功者,极柔软然极坚刚。无内功的人,非软即硬,失之于偏,而不能刚柔相济。内功是人体内在功能的强化和能量的积聚,内可强身,外可御敌。真正的内功是内外合一的功夫,所谓形神意气力是也,而非内是内外是外。俗话说:内外合一,鬼神难欺,只有内功备方能拳艺成。犹如丹家所说:“内持金丹,外显金锋”。 马杰先生曾经说过:内丹功是太极拳修炼的核心内容。太极拳内功与丹道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历史资料看,各派太极拳与道家多有接触,如姚馥春先生之太极拳,学于友人汤士林先生。“汤先生河北清苑人,十一岁时,被太白山道人携往山中,传授太极拳及太上道诀,居山中八年,技艺乃成。其十三势与今之南北治技者,大同小异,惟太极长拳不惟名称各异,其用法及进步之速,尤非十三势可比。”(见金恩忠《国术名人录》,关于太极拳长,笔者正在整理中。)所谓的太上道诀,即内功心法,抑或丹诀,如“无极歌、太极歌”等。就连陈鑫先生在其所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也大量的引述了内经及丹道内容。可见丹道与太极拳的不解之缘。不惟太极拳,就连宋氏形意拳和苌氏武技中,也都有丹道的内容。更见丹道之于内功关系重要。当然,亦不是每个太极拳的修炼者,都要照本宣科地学习丹道,或者必须修炼丹道。但是,最起码要明白丹道,或者说需要了解丹道。通过了解,可以借鉴丹道的方法,更好地促进太极拳内功的修炼。 为使太极拳爱好者求得内功真技,就丹道之内容与太极拳内功修炼的关系,笔者根据师传的姚馥春先生在乡原传的传统内功训练方法,并参研前人经典论述,及本人体悟和理解,作以简要阐述,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教。
陈式太极拳拳谱 陈正雷 著 陈式太极有渊源,王庭先祖传在前,陈鑫品三留真传,发科前辈创新拳。 松活弹抖刚柔济,螺旋缠绕妙无比,动作舒展手法细,闪展腾挪无僵力。 预备起式双足开,虚领顶劲呈自然,两耳听后立身正。双眼平视心气静。 金刚捣碓精神敛,阴阳无偏太极现,全身缠绕螺旋劲,右拳捣碓顶精领。 谁人不识揽扎衣,左屈右伸最神奇,千变万化由我运,两足平踏定根基。 六封似闭周身合,合中寓开开中合,左足跟步虚实分,风吹杨柳天机动。 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左右分,右勾左掌非马步,上下四旁扣如弓。 金刚捣碓鬼神惊,心平气静把胯松,左手如鞭长空响,提膝震脚大地沉。 白鹤亮翅要分明,右翅舒展击长空,两手引来搂风式,右足开步左要跟。 斜行拗步气要沉,手要搂膝身法正,左足斜行开一步,左手成勾右为掌。 初收提膝双插掌,右脚抠地身不晃,浑身猬缩似纯阴,阴中藏阳任人侵。 前趟拗步抖威风,两足平开两手分,眼随右手中指转,转到定式神可接。 接到斜行拗步时,圆转随意运鸿蒙,动中有静静藏动,乾坤正气运周身。 再次初收精神聚,虚步点地手护胸,不收不见放中巧,灵猫扑鼠束其身。 又到前趟拗步来,心空腹实裆要开,只要中间身法正,何惧周围有敌来。 掩手肱拳劲要整,劲力要在腰间寻,前冲后顶劲对称,注意拳头莫握紧。 金刚捣碓又一着,上打咽喉下打阴,震脚莫把双重犯,沉肩坠肘要记清。 披身捶式最难传,松活弹抖全体现,顺逆缠丝步跟稳,蓄发相变要松沉。 背折靠式不好练,左拳岔住在腰间,右肩下打七寸靠,背折一靠更无偏。 青龙出水鬼神泣,转接灵敏无滞迹,右手撤回又一捶,此为太极变中拳。 双推掌式腰要拧,右足上前左足跟,进步莫迟两掌推,不顶不延妙手传。 三换掌式彼难防,圆转自如在腰间,双手如运太极球,上轻下沉不倒翁。 肘底看捶叶底花,右拳藏在左肘下,左足点地右踏实,好似仙桃悬肘下。 倒卷肱式为退行,退中寓进步法精,左顾右盼车轮转,首莫仰俯脚莫颠。 退步压肘击胸膛,敌欲能防非妙方,压肘同时要撤步,右肘后顶把敌伤。 压肘后面接中盘,上击下打彼难防,向左滑步莫迟疑,左拦右按似斜飞。 又到白鹤亮翅时,一引即进开右步,敞开门户虚左脚,右手再开亮白鹤。 斜行拗步最有情,但看能明不能明,天机活波妙自生,身躯辗转在一心。 闪通背式用法精,上步穿掌一气成,转身顶肘右退步,双掌下按气要沉。 掩手肱拳又再现,浑身合下力千斤,劲源是从脚下起,主宰于腰达于手。 六封似闭履采变,以柔克刚强中强,上引下松随敌意,进步双按封中闭。 单鞭一式谁知晓,上下相合首尾保,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 云手交替把门封,左右立圆护全身,脚随手运从后插,上下相随一气成。 高探马式最精神,探马之前双手分,目送右手中指甲,转身拧腰胯要松。 探马过后右擦脚,左脚盖步双手合,右脚上飞要过腰,右手击足要打平。 左擦脚式要分清,右脚落步再拧身,单腿支地左脚飞,左手拍击响彻云。 左蹬一跟要转身,右脚踏实基础稳,只见左脚半空悬,劲力先蓄脚再蹬。 前趟拗步类斜行,唯有两手是平分,深入虎穴用手探,敛臀圆裆膝要撑。 击地捶泰山压顶,手领眼随身法正,左脚上步腿要缠,右手击地腰莫弯,。 顶肘翻身二起脚,扣裆拧腰虚实成,右脚蹬地双脚飞,腾空击打右脚背。 兽头势样形象凶,右拳护在胸当中,活腰圆胯腰要塌,两拳缠绕右肘顶。 左脚扫出旋风脚,右脚插步脚尖摆,右手穿掌先蓄势,双手交叉右转巧。 右蹬一跟先活步,两手画圆落腹前,蹬腿先须把劲蓄,右脚掌要往右蹬。 掩手肱拳发有声,右手出拳腕要平,肱拳须用腰膀力,震脚掩手意在先。 小擒打势真正绝,右脚插步左足前,左足抬起再上前,双拳拧转打左前。 抱头推山莫看轻,两手抱头弓步成,左掌偷从右掌下,双掌一推苦连天。 推山过后三换掌,先推右掌柔藏刚,左右连换如风转,心气一发四肢动。 六封似闭招势奇,转腰抱首封中闭,左脚收至与肩宽,虚步点地裆要合。 声东击西是单鞭,出脚迈步似猫行,往左一导虚实换,左手一分应八方。 前面有敌前招应,右拦左击似偷营,劝君有力休使尽,要防滑敌从后攻。 后面来敌后招防,左拦右击要分清,双掌同时往右捋,右足后跟往下沉。 野马分鬃难遮挡,左右分鬃把敌攻,进步侧身用穿靠,一引即进莫迟疑。 六封似闭静犹动,虚实兼到忽现藏,静运无慌沿路缠,上下相随莫空谈。 单鞭一条神威凛,精神百倍中气足,松裆活腰无滞迹,肌肤骨节处处张。 一条鞭后双震脚,双手画圆到胸前,身端步稳两肩平,左脚蹬地双脚震。 玉女穿梭入敌群,双足跃起掌击进,转引转出出重围,轻身直入众人中。 揽扎衣独挡一面,阴阳开合乐无边,左手扎衣落腹前,我守我疆不亢卑。 六封似闭变无穷,棚捋挤按须认真,两掌朝上过腹前,沉心静气双手封。 右勾左掌单鞭成,两头卷曲备五弓,右手提勾如抽丝,人力运成夺天工。 云手切忌头膀幌,两手转环往左行,双足插行步法奇,来回运气恒不已。 摆脚跌岔四座惊,右脚一出扫千军,落地还须把脚震,左脚擦地百会顶。 金鸡独立分左右,单腿支地哪敢敌,纵身直上手擎天,一手下垂似碧莲。 左顾右盼倒卷肱,手脚缠丝退法精,活腰松裆两手转,四两拨动八千斤。 退步压肘发劲难,刻刻留意在腰间,腰不拧时劲难发,再讲顶肘是空谈。 中盘紧接压肘势,回首往后甩边拳,左勾右掌向前攻,目中无人似有人。 白鹤亮翅羽毛丰,右脚内侧擦地行,双翅展开往上冲,切忌挺胸把腹收。 斜行拗步身法正,旋腕转膀记在心,内外三合不能忘,下节不明颠覆生。 闪通背式用法奇,右手穿掌击前敌,身后敌人如抱腰,顶肘翻身把敌袭。 掩手肱拳由心发,拳力如风又如雷,心如火药手如弹,身似弓弦手似箭。 六封似闭前后封,气聚于腕身手进,上动下随中部应,百骸筋节自相通。 单鞭一条谁敢攻,一动全无抽扯形,只要顶精领得好,出手破敌如催草。 云手双手领双足,一阴一阳互为根,一手一运一太极,抽脚拨腿犯大忌。 转身翻掌高探马,旋腕转膀见真功,节节贯穿全身松,辗转随意见天真。 十字摆莲上下攻,右脚扑步下盘稳,拧腰转脊双手缠,右腿一摆莲花现。 指裆捶直取要害,承上启下劲力整,左右逢圆运无方,右手一击破铜墙。 白猿献果礼不轻,双拳护在胸当中,提膝莫忘内三合,步进身进意莫迟。 又到六封似闭时,来往屈伸寓化工,一开一合精神倍,园转随意运鸿蒙。 第七单鞭旨归宗,阴阳变化原无定,勾掌对应胸微合,双手一开谁能敌。 就地生风雀地龙,左脚铺地左拳穿,双拳缠绕阴阳明,一缕浩然往下行。 上步七星人人晓,丹田内转有谁知,神以知来智藏往,浑身一动似弹簧。 下步跨虎更神奇,一实一虚足相异,足重手恭头容直,塌腰合裆跨虎背。 转身摆莲似鹰扬,右脚单立原地旋,左脚里合如旋风,右脚外摆双掌拍。 弓步发出当头炮,双拳一出奔敌胸,虚实倒换先蓄势,拳由心发向前冲。 金刚捣碓世无双,大捶一捣鬼也慌,莫道捣碓是小技,刚中寓柔柔克刚。 收式太极归无极,身椿端正两足并,心中一物无所著,平心静气双手垂。 太极至理言难尽,练拳须把拳理明,明理还须从良师,口授心传无弊病。 连贯圆活虚实明,阴阳开合记在心,松而不懈是关健.有弊须在腰间寻。 阴阳无绐又无终,动则生阳静生阴,一手一运一太极,一动一静互为根。 行拳须明缠丝劲,不明此理不明拳,劲以积日而有益,功以久练而后成。 至于身法原无定,无定有定在人用,势虽不牟理归一,手领身随浩气行。 欲知拳中奥妙意,早晚太极不离身,气宜直养而无害,延年益寿健身心。
共19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