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太极天地>列表 |
|
|
|
“洪式太极拳”名称的由来及其风格特点 |
|
日期:2007-03-19 08:28:00
点击:547 评论:0 |
洪式太极拳 这一名称早在洪均生老师传授实用拳法前后的研习者中流传, 但从未正式确定,是以过去未见诸报刊。近两年来,我们这里已习惯把这套拳法称为洪式太极拳 ,以区别陈式太极拳老架。 因此,我的学生李驻军在《武魂》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使用了这一名称。 使用这一 |
|
|
孙禄堂前辈的一份珍贵遗稿 |
|
日期:2007-03-14 16:29:24
点击:883 评论:0 |
孙禄堂拳式(四) 右式倒辇猴 三通背 第一图 三通背 第二图 一式 三通背 二式 三通背 三式 三通背 云手 第一图 云手 第二图 [从此文内容看,当是孙禄堂老前辈为其《八卦拳学》一书所做序言。(后出版的序言未用此稿).文中谈到的孙禄堂老前辈对太极、形意、八卦三拳的 |
|
|
目前太极拳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康戈武 |
|
日期:2007-03-14 16:21:03
点击:702 评论:0 |
随着武术热潮波及环宇,太极拳得到了较前更为广泛的普及。引人入胜的太极文化,吸引人们透过身体体验,去感知太极学说,体悟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和生存方式。关于太极拳源流的探讨,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见仁见智的文论,目不暇接。我作为一个太极史的爱好者,为有如此 |
|
|
太极拳与伦理哲学 |
|
日期:2007-03-06 08:36:23
点击:323 评论:0 |
从太极拳修炼的运劲之功夫,先化硬为柔, 从柔之属性析老子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无为人生 太极拳起步修炼要求人们全身放松,内心清静,以柔软的姿势去原有的拙劲、蛮力。通过这个柔的手段无欲以观其妙(老子言),太极拳以无欲的方式,求它的最高境界,其实人间万象也是如此 |
|
|
陈氏太极拳内功修法方法 |
|
日期:2007-02-27 11:07:15
点击:6411 评论:1 |
中华武术门派繁多,且又内、外家分明,无论内、外家高手,历来主张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练拳不站桩,等于瞎晃荡。陈氏太极拳位居内家之首,更应注重内功修练。 内功修练又分静功修练和动功修练,静功修练是一种外形静止而内在运动(以意领气)的功法练习。如打坐, |
|
|
太极拳内劲功力训练法/刘嗣传 |
|
日期:2007-02-27 09:16:08
点击:2413 评论:0 |
一代太极大师陈照奎先生曾说:没功夫,技巧也是空的;功夫不出,什么技巧也不顶用,关键是出功夫。这里讲的功夫就是内劲功力。从所周知太极拳除养生外,还具有较强的技击作用。技击正是靠内劲功力来达到其目的的。像张三丰祖师名垂千古,杨氏三代在近代威显武林,陈家 |
|
|
缠丝劲--陈式太极拳之核心---吴华强 |
|
日期:2007-02-26 10:39:45
点击:793 评论:0 |
我自小练过少林拳、举重、摔跤、拳击等。当时经常跟当地喜爱武术的人进行较量,并且跟全国重量级摔跤第二名交流过,觉得他们都并不怎样。1982年淮阴人请蒋家骏来授拳,我得知后,便想去跟蒋师切磋。初见蒋师,看到蒋师人瘦小,且比自己矮半头,心想,我肯定能把你摔倒 |
|
|
“小九天”套路修炼方法/李正 |
|
日期:2007-02-26 10:29:29
点击:861 评论:0 |
概说 杨式太极府内派,是杨露禅当年在北京端王府内所传,其太极拳套路共有十套,《小九天》是十套拳中第六套。 太极拳是尊奉道家哲学思想而创的,处处均含阴阳之道。古人把天分为九重,道家修炼又提出要天人合一。所以,小九天实际上是把人体喻为大自然的缩影,人体是 |
|
|
言传身教是传承太极拳的永恒真理 |
|
日期:2007-02-26 10:22:41
点击:543 评论:0 |
我是一个不安分的太极拳爱好者,初跟随恩师马国相先生习练陈氏太极拳,就对师父写的书法王宗岳《太极拳论》产生了兴趣。我至今也不知道是受什么原因的驱使,当时就将师父传授的太极拳套路与师父办公室墙上挂的太极正宗和《太极拳论》联想到一起了。习练陈氏太极拳的五 |
|
|
关于太极拳技击的思考/李晓航 |
|
日期:2007-02-26 10:18:52
点击:802 评论:0 |
太极拳能打人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群无数次地议论着这个话题,也由此引发了多种观点的讨论。本文将从历史和现状的不同侧面,对太极拳的技击问题进行一点不成熟的探讨。 一、从历史角度看太极拳的技击 当初,杨露禅在北京以太极拳技称雄,被冠以杨无敌之名的时候. |
|
|
杜元化应属陈氏太极拳再传弟子 |
|
日期:2007-02-26 10:15:36
点击:1141 评论:1 |
太极拳源流问题虽说近代有些争论,但总的来说源头与各流派的传承脉胳是清楚的,各大流派的嫡传子孙及绝大多数传人都尊重事实,尊师重道,学师之长,补已之短;各流派之间也都彼此尊重,相互交流,切磋拳艺,增进友谊,使太极拳这一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并不断得到发 |
|
|
"缠丝劲"与"缠丝精"之刍议 |
|
日期:2007-02-26 09:46:29
点击:1374 评论:0 |
太极拳,特别是练习陈氏太极拳者几乎无人不知晓缠丝劲。因为它出自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以下简称《图说》)一书,且是经典论之一。后辈围绕缠丝劲问题的阐述已有不少高论,获益良多。然,再细读原著,体悟原理,感觉对陈鑫太极拳缠丝劲理论的理解还有偏差。陈鑫的 |
|
|
陈照丕晚年太极拳见解(手抄本)(全部) |
|
日期:2007-02-25 11:18:40
点击:1675 评论:0 |
一、太极拳发明的源流有人说太极拳发明于张三丰.这是毫无根据的,请问张三丰是何时何代人?是何省何县何村人?他的子孙们叫什么名字?在社会上何人练的是张三丰发明的太极拳? 据我所知现在社会上流行 的太极拳只有四大家:即陈,杨,吴,孙式. 陈式太极拳发明于洪武七年,余始祖 |
|
|
大松大软-太极技击之必需 |
|
日期:2007-02-23 16:43:21
点击:606 评论:0 |
太极拳本是一种武术,是武术就必然要讲技击,讲技击就必然要求快、准、狠。太极拳的技击原则是以静制动,后发先至,引进落空,以柔克刚,避实击虚,四两拨千斤。而太极拳的特点是举动轻灵,运行和缓,连绵不断如行云流水,往复转折用意不用力。如此练法便很多人对太极 |
|
|
太极拳的“中和”美 |
|
日期:2007-02-23 16:04:03
点击:420 评论:0 |
太极拳不但哲理深奥,而且蕴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旨韵,集儒释道之成,水乳般融于拳中,其中和思想圆润而突出,给习拳者以潜移默化之功。中和精神是孔子乃至整个儒家思想的基础和灵魂。孔子赞美中庸为至高的德性,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
|
|
共153页/2288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下一页
末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