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能打人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群无数次地议论着这个话题,也由此引发了多种观点的讨论。本文将从历史和现状的不同侧面,对太极拳的技击问题进行一点不成熟的探讨。
一、从历史角度看太极拳的技击
当初,杨露禅在北京以太极拳技称雄,被冠以“杨无敌”之名的时候.北京武行强手如林,八卦掌、形意拳、传统摔跤等等各武术门派都是人才济济,杨露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北京“扬名立万”,并使太极拳从此得到极大的发展。后来的杨班侯等人与各门派高手较技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太极拳的技击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可。
旧时,以习武为生的人都很多,许多人终生都在习武,相互间的比武也在所难免。这类的比武活动有时是有组织的擂台赛,更多的是民间的比试,一般都没有什么规则,拳手们可以各施绝技、尽情发挥,很多情况下会造成比试双方的伤亡。各家武术有着的不同特点,但是绝不会因为你是练太极拳的,人家就和你推推手,在较量时都是全力施展拳脚。太极拳师也不可能像平时练拳一样,用慢悠悠的动作去应付猛烈的攻击,那种格斗像今天的散手一样,没有具体的形式。“太极全身都是手”。上下七星,都是攻击的利器;拳打、脚踢、肘击、肩靠,都是制胜的手段。所以,当时的太极拳就是一门克敌制胜的格斗术。
二、现状的尴尬
首先,太极拳的功能发生了变化。
随着社会的变迁,武术已经不再是谋生立身之道。大多数人练习太极拳是为了强身健体,同时,太极拳套路的表演功能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太极拳本源的技击功效反而被淡化,并逐渐失传。太极拳的练法也由重功法、重技击的方法,转向以套路的练习为主,而套路本身也越来越呈现出舞蹈化和体操化的趋势。其结果是:太极拳具有精妙完备的理论,是理论的巨人,却不能用于技击,是实践的跛脚汉。现在的太极拳,作为一种体育运动进行表演和比赛。上场参加推手比赛的运动员,是一些身体条件好的年轻人,有些根本没有练过太极拳。练太极拳套路的却打不了,没有听说参加散打比赛的运动员哪一位是通过练太极拳而上擂台的。
其次,推手规则的困惑。
对于现在太极拳推手比赛的规则说法很多,外行觉得这种比赛观赏性不强,练太极拳的人认为,这种推手不能表现太极拳技击的特点。国家体育总局张山先生在介绍太极拳推手竞赛规则的制定过程时说,过去推手只限于师傅和徒弟、师兄弟之间进行,没有各门派之间或社会上的公开比赛经验可以借鉴。现行推手规则的制定是经过了数次专家论证、审定,还多次向全国几大门派太极拳的传人和名家征求意见,又经过十几年不断补充、修改的复杂的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推手竞技比赛,近几年也停止了。社会上对现行推手规则不满意可以理解,但是谁也没有能拿出一个成熟的改革方案,改革或者重新制定一套全新的规则。
在现行推手规则的约束下,现在的推手比赛,摆脱不了力量的对抗,还有人用“太极跤”来比喻现在的推手比赛。总之,与太极拳的理论或先辈的技击实践相比较,总觉得这种比赛体现出来的不是太极拳。
再者,具体条件限制着太极拳技击的发展。
现在的太极拳运动并非国家竞赛项目,从事太极拳锻炼的大部分是民间爱好者。由于受身体素质和训练条件的限制,他们担当不起继承和发展太极拳技击的重任。在七八十年前,太极拳大师云集的时候,军队和社会上对武术行业有广泛的需求,武术可以成为跨人上层社会的进身之阶。在孙中山“强国强种”的精神感召下,更有许多仁人志士将练武提高到民族存亡的高度,所以吸引了众多社会精英练习武术,许多家庭甚至王公贵族,都不惜重金邀请武师教子。“穷文富武”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武术发展所必需的人、财、物都得到了保证,正是在这样现象为太极拳技击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现代社会,练习太极拳的人,多是出于爱好或者是为了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一边要维持生计,一边练着拳。真正以太极拳为生的人是极少数。即便是立志以太极拳为事业的人,也不一定都具有上场格斗的技能,使他能够进行太极拳的技击运动。在实际推手比赛中,经常有许多练了多年太极拳的选手,不敌那些根本没有练过太极拳的退役举重运动员,或者业余摔跤手。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绝非太极拳不能技击,而是从事这项运动的人的差异,以及训练方法、训练条件的制衡,妨碍了太极拳技击运动的发展。
总而言之,太极拳技击现状的尴尬,也暴露出整个传统武术的软肋。在散打的擂台上闪展腾挪的,不是传统武术的练家,而是从各地选来的一些自身体质条件好的青年人。许多武术家在议论,散打比赛没有反映出中国武术的真实水平,究其根本原因,与太极拳技击神话的失落也相差无几。
三、太极拳技击出路的推想
太极拳的技击要得到发展,必须要给它一个适当的定位。
现在一谈太极拳,很多人就大谈推手。其实,推手不是太极拳锻炼的终极目标,不能算是太极拳的技击。在太极拳的整个体系中,推手是在练习了拳架之后,是师兄弟之间为了熟悉沾、连、黏、随之类的劲法,以及?、捋、挤、按、?、采、肘、靠等手法的一种锻炼手段,或者说是学习太极拳技击的一个过程。在推手之后,还要练习单势,也就是招。由招熟至渐悟懂劲,而后从心所欲,从心所欲就可以“打手”了。“打手”,就相当于现在不拘形式的散打,打手才是太极拳的技击,才是太极拳锻炼的最终目的。太极拳是一门武术,本源的功能就是为了训练人的技击能力。作为武术,能打倒才是硬道理,否则就是“舞术”、“文术”。失去了技击的功能,就不可以“武”称术。
目前,太极拳的研究重点是对套路和健身祛病的研究,一谈到太极拳的技击,就会指向推手。推手是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如果将推手与太极拳技击等同,就割裂了太极拳的整体性,从而否认了太极拳的技击特征。所以.要发展太极拳的技击,就必须重视关于太极拳“打”的那部分理论和技法,将它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整理出符合人体生理和运动规律的部分,用于指导具体的技击实践。
一般人练了太极拳,能打过泰森吗?不一定。但泰森练了太极拳,掌握了太极拳的技击方法,就可能打过他原来不敌的刘易斯或者霍利菲尔德。
民间的太极拳爱好者,应当注意吸收专业竞技运动的科学训练方法,积极与传统的技法相结合,并不断丰富太极拳的实践,从而努力为专业队伍提供借鉴的经验和后续人才。
专业和业余的散打、搏击运动员,应当学习民间太极拳蕴涵的劲法和技法,直接用传统武术来丰富散打的技术,这样对太极拳技击的发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