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太极天地>太极理论>列表 |
|
|
|
若非此身成铁汉 掷地何来金石声 |
|
日期:2010-11-04 17:05:27
点击:251 评论:0 |
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运动中双人徒手对练套路的形式,运用太极拳的劲力、技法,遵循太极拳的原则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进行的运动。在推手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太极拳的各种身法、步法和招式,它是太极拳体系中训练技击能力和劲力感悟性的重要手段。笔者在长期的太极拳推手训练中 |
|
|
打拳禁忌“蚂蚱眼”/陶一中 |
|
日期:2010-11-04 17:04:23
点击:384 评论:0 |
蚂蚱,又称蚱蜢、蝗虫。蚂蚱眼的突出特点是直视、呆滞,不能上下左右转动。昆虫学家介绍,蚂蚱有5只眼,其中单眼3只、复眼2只,略呈棱形,都没有眼球和瞳孔。单眼只能感受光源的方向和光的强度。复眼由许多个小眼集合而成,能分辨物体的形象和色泽,是成像用的,但只能像照相机 |
|
|
任孝杰谈太极拳的本意和技击意思 |
|
日期:2010-09-30 17:52:11
点击:647 评论:0 |
天下没有不打人的拳,更没有不发力或不发劲的拳。太极柔乃是以方法爲化、刚用爲打,刚柔相济方入太极,打人仍是太极拳的本质。 一、拳理简述话太极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太极拳之所以被称之爲太极拳,是因其以太极理论爲指导,取其形、用其意,画圈、 |
|
|
“八心”“四志”为太极拳修练之道 |
|
日期:2010-08-27 16:32:41
点击:877 评论:0 |
太极拳不仅锻炼身体,自卫,尚有重要意义存焉。就传统而言,首重徕性。隆德尚礼非困厄而不发的原则,是它的光辉的典范。它完全符合我国人民温和谦让的美德。德无不备称圆。太极拳学要求道德的圆满和技术上的完臻相统一,要求操持者德艺双馨。因而倡导性心情志的修养, |
|
|
大巧无术 大巧若拙/高载君 |
|
日期:2010-08-27 16:30:58
点击:1191 评论:0 |
太极拳就拳论而言堪称博大精深,就功法修炼唯求大巧无术,这是吾自师从林炳尧先生学练太极拳的一点灼知真意,林师系微明先生嫡传弟子,善八卦精太极,深得其中之真谛,十余年来在林师精心传授下, 使我渐悟太极拳精微, 尤在功法修练上,悟大巧无术可谓是提纲挈领般紧 |
|
|
浅析武式家传太极拳三路拳架/孙建国 |
|
日期:2010-08-19 17:34:12
点击:727 评论:0 |
武式李传太极拳有三种徒手拳架套路,即一路中捋架,二路炮捶,三路小架,分别始创于1857年、1859年和t862年。皆为永年武禹襄与其二甥李亦畲、李启轩共同研创,桩功更源于之前,之后便又有刀枪剑杆及推手等十多种套路传承至今,各有其功能所应用。现将武式太极拳第四代嫡 |
|
|
对传统杨式太极拳认知的几个误区 |
|
日期:2010-08-19 17:32:42
点击:2226 评论:0 |
一百多年来,无数杨式太极拳爱好者习练这一中华民族的武术瑰宝,对传统武术的传承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一些人由于对传统杨式太极拳拳理拳法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上受到一些非杨式太极理论的影响而存在某些认识上的误区。这些误区对正确、规范习练传统杨式太 |
|
|
郝月如操手十五法 |
|
日期:2010-08-13 15:42:54
点击:902 评论:0 |
、以手指敌人中心。手不能用,肩肘指之;肩肘不能用,心意指之。 【讲解】此讲用中。用中就是要打击对方的中线,自己无时无刻都要守中用中。 2、遇刚则柔,而刚要紧在其后。 【讲解】此讲刚柔相济。不能一味讲柔,而要遇刚则柔、遇柔则刚。 3、进手时要用螺旋力,静动不离沾连 |
|
|
太极拳的思想性/王学武 王晓影 |
|
日期:2010-07-23 18:04:50
点击:598 评论:0 |
时至今日,太极拳已成为国人强身健体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学龄前儿童,对太极拳痴迷的热情,大有长江逐浪之势。从江岸海边、草原牧场,到公园、工厂、学校、机关团体;从大江南北到世界各地,处处可见学练太极拳人的身影。不仅华人喜欢,外国人也慕名 |
|
|
太极拳的修炼 |
|
日期:2010-07-01 17:55:22
点击:1126 评论:0 |
陈鑫先生在他的《太极拳推原解》中,有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之语,从而提出了太极点的学说。 亲口对笔者说点者,是京城太极拳大师杨禹廷先生。有一次在他家中,我攒上他的手腕,感觉手攒空了,食指根部有一个小小的空无点,心里有攒空欲跌出的恐惧感。他 |
|
|
傅钟文谈太极拳练法 |
|
日期:2010-07-01 17:54:58
点击:1041 评论:0 |
杨式太极拳名家傅钟文有一次接待一位前来中国向他学拳的日本武师,这位日本武师对傅钟文说,他想用两三个月的时间一鼓作气把太极拳学好。傅钟文听了,摇了摇头。他觉得这位日本武师对太极拳缺乏一定的认识,而这种思想在国内和国外学太极拳的人中很有代表性,以为学太极 |
|
|
何轶群《太极求真录》[第十八篇]太极拳的横跨步法 |
|
日期:2010-06-28 19:22:28
点击:798 评论:0 |
太极拳的横跨步,只有云手一式。 有传授云手者,横跨左足在先,平移右足靠近或并拢左足在后,这种并拢之说有误。杨澄甫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已经说明,右足由(此字在原书中误为往字)右侧往左移动半步坐实,左足亦即向左踏出一步,成一骑马式。《杨式太极》作者杨振 |
|
|
何轶群《太极求真录》[第十六篇]太极拳的呼吸方法 |
|
日期:2010-06-28 19:21:30
点击:797 评论:0 |
武禹襄著《十三势行动心解》曰:先在心,后在身。心者,精、气、神、意、功,皆在其内。身、手、腿、足、脊、头、腰、胯、胸、背、耳、目,或动或静,都是外,都是身。先在心,后在身,并不是一先一后两截子的次序,也不是先者重,后者轻,而是内外融后、协调、均衡、 |
|
|
何轶群《太极求真录》[第十五篇]太极拳的变步与单足站立 |
|
日期:2010-06-28 19:20:57
点击:509 评论:0 |
太极拳的步法很重要,但也难练。其重要者,在于太极功夫其根在脚,发于腿这么七个字;其难练者,在于学拳者在日常生活中走路、迈步,先出脚,已成根深蒂固的习惯;而太极拳练习,则要求所有动步,一定先转动腰胯,再带动大腿、小腿、脚和足掌移动,带动双膝变曲,下肢 |
|
|
共34页/509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末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