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国内的咏春、太极、通背的门派一些高手为什么从来不打国际如MMA的赛事,不要说什么过时没威力的说法,我在拳馆亲眼见过咏春的老师将西班牙一位专打MMA的中量级冠军打得肩膀脱臼,我们拳馆的一个太极师傅将一个来挑战的团长一拳打得气都喘不上。不单是老辈里面的高手,连几个厉害的师兄在省里打点体育联赛拿过冠军就死活都不想打了,就天天自己练拳,这是惯性吗?
一、关于武术的禁招及自我扬弃
有人学了几天广播体操,以为武术的禁招就是插眼弹裆。只能说,这些人的眼界很浅。举个简单的例子,现代柔道的肩车是把对方扛在肩上摔出去,扛起来的时候,对方脸向下,攻击者肩部扛对方的腹部。古代柔术的肩车也是把对方扛在肩上摔出去,但是对方脸向上,攻击者的肩部扛对方后腰。两者杀伤力不可同日而语。觉得禁招就是插眼弹裆的人,先琢磨琢磨这个动作是怎么抗上去的吧。
不知深浅,可能一下子被废了。我亲眼见过一个柔道运动员和一个中国跤手摔跤。柔道运动员是专业队的,中国跤都是业余的,柔道运动员的素质肯定占优势。柔道运动员用了一招内股(俗称:钩子),对方给他来了一个中国跤的动作插阡。柔道运动员直接被合在下面,膝盖受伤。插阡在中国跤是可以使用的动作,柔道中是禁招。禁招不都是下三滥的插眼弹裆。中国跤手知道柔道喜欢用内股,所以早就准备好用插阡,柔道运动员根本没有思想准备就中了这招。中国跤手知己知彼,柔道运动员正相反。
输赢怎么算?就看是按中国跤还是按柔道规则算。但是在街头,如果是硬质水泥地面,柔道运动员的膝盖可能就废了。这不是说内股不好用,山下泰裕或者井上康生的内股没人能敌。如果柔道运动员素质更强,可能中国跤手来不及插阡,直接被挑飞。但是,如果你自问综合素质没有完全压倒对手,最好小心一点。小心对手给你来一个意外的惊喜。
出现禁招,是武术商业化自我扬弃的必然结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现在许多禁招已经失传了。许多专业运动员都不知道这些禁招是什么,也不懂得防备这些禁招。教练训练他们就是打比赛,擂台上没有禁招,所以,他们根本没有防备这些动作的潜意识。当他们在街头遇到懂这些禁招而且善于使用这些禁招的人时,如果素质不压倒对手,就难免吃亏。专业柔道运动员被业余中国跤手一个插阡拿下,就是例子。
二、武术在工业化和平年代遇到的困境:本质杀人术的消逝
没有一种兵种是全能的,武术也一样。省柔道队和拳击队打架,我见过几次。胜负看地形。硬质地面上,拳击的杀伤力并不比柔道占优势,柔道往往更可怕。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己不知彼,胜负参半。对方对公开的格斗运动完全了解,运动员对对方一无所知,如果还觉得自己还能平趟。我只能说太自信。比武单挑的时候,老大一般不先出手,都是让小弟先上,就是看看对方有什么藏着掖着的。
用《师父》这部电影作例子大家容易理解,就拿过来用了。用这个电影,讲的也不是格斗技术,而是武术的困境。工业化时代,偃武是大势所趋,杀人术必将衰落,出路何在?如果不用这个例子,用什么做例子呢?用西南战争做例子?萨摩的武士推翻了幕府,然后自己就失业了?或者斋藤一先是参加新选组,后来参加西南战争,然后不到50岁就下岗去当看门人?鸟尽弓藏,武士被彻底剿灭,他也就下岗了。
打MMA的人,上职业拳台,打得过职业拳击手吗?很难。如果现在禁了MMA,只剩下职业拳击,原有的MMA选手只有两个选择,改行打职业拳击,或者另谋职业,业余时间练习MMA,体能素质一般。那些业余时间坚持练习MMA的选手,如果上职业拳台,会怎么样?技术被禁,体能素质悬殊。这时,你能说MMA是假的,骗人的吗?
反过来,如果有一天,规则修改了,MMA可以上台了,业余MMA选手重新职业化,加强体能训练,你觉得职业拳击手没有接受针对性训练,直接去打MMA会是什么结果?这就是当年格雷西柔术创造不败传奇的原因。
再考虑一下,如果职业拳手在街头遇到业余MMA选手,会是什么后果?如果体能素质相差悬殊,职业拳手可以KO对手。如果相差不那么悬殊呢?职业拳手对腿法和地面技术很陌生,难免吃大亏,甚至伤残、死亡。
两人决斗,一方突然遇到一种自己完全不熟悉的打法。电光火石之间,根本没有时间分析对方的打法,研究对抗的方式。这时,如果两者素质相差不那么悬殊,那么基本凶多吉少。
这个道理很简单。许多人看不起中国传统武术。武术是人类社会出现分工,有了职业化武士以后,几千年来不断积累下来的杀人技术。相比之下,武术类似一种不断进化的生物,格斗运动则是一种规范化、标准化的产品。
武术不光中国有,外国也有。所以,以下分析的武术,不局限于中国武术,也包括日本古柔术、古拳术、古剑术、古杖术,韩国花郎道、泰国古泰拳,以及其他各国起源于战场,没有进行现代体育改良,以杀人为目的,以师徒秘传为主要传授方式的格斗术。
每一种拳种,其实都是若干代人杀人经验的积累。这种经验包括体能训练的方法,技术动作要领和临机处置等等。
武术之威力在于秘,武术之衰落也在于秘。自古武术不外传。——这是电影《师父》中的一句话。以下的分析会大量引用电影《师父》的例子,建议多数人看过电影之后,再看后面的分析。《师父》这部电影基本是架空的,与天津武术史无关,但是却说明了武术发展进化和衰落的过程。
《师父》这部电影,反映的是武术在工业化社会如何商业化的困境。陈识和邹馆长的选择是“开馆,不教真东西”。郑山傲希望“开馆,教真东西”。林副官的选择是“教不教真东西,都要听军队的”。
(中)深度剖析文:为什么国内传统拳高手不参加国际职业比赛?
三、武术与现代搏击运动的关系
武术与搏击相比,出招又黑又狠,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与竞技格斗运动不一样,武术起源于战场,招招夺命,是杀人技巧。武术的绝招,基本都是格斗场上不许使用的技术。两者的目的不一样,运动是强身健体,比赛观赏,防身自卫。武术是杀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对手伤残、致死,是武术格斗最高目标。
武术对决,不称体重,不分年龄。
第一、战场上什么对手都能遇到,称体重、分年龄,是费厄泼赖的比赛,不是你死我活的杀人。
武术的重要攻击目标,都是要害,双眼、太阳穴、耳后、气管、咽喉、后脑……。瘦小的人,一样能通过攻击要害,让对方迅速失能,甚至杀死对方。这些攻击方式,在比赛运动中,显然是严禁的:比如现代柔道比赛的大外刈,在现代比赛中是很凶猛、很实用的一招。身高力大的选手使用这招,可以迅速获得一本(完胜),让对手半天站不起来。尽管如此。但是其杀伤力与古柔术的大外刈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练习过柔道的朋友可以猜猜古代大外刈是什么样,我不教唆。这种技术只能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用,现代绝无用武之地。现代柔道大外刈从古柔术大外刈进化而来,去掉其凶残的一面,保留了其竞技比赛的一面。与之类似,还有天狗摔和摔跤动作熊蹲背鹿,这些都是一击必杀的动作。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