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仁宾 冯 畅
(1.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2.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河南郑州 451150)
【摘要】大学阶段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个体人格完善定型的关键时期。学校体育作为一门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直接性、娱乐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它可以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增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方面对大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学校体育;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人格所呈现的面貌不仅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潜能的开发、活动效率、对社会的适应状况和社会生活的质量,而且间接地关系着整个人类社会是否能得到健康发展。大学阶段是个体走向社会的最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个体开始关注自身的发展,关注自己如何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其人格塑造呈现出一种更加主动和自觉的状态。大学阶段也是个体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往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种方式来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态度的引导,社团活动中个性的碰撞都影响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学校体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健康人格的内涵
1.1健康人格的内涵
基于对健全人格的理解,心理学家从各方面描述了健康人格的特征,如奥尔波特提出的“成熟的人”的“七条标准”,罗杰斯提出的“充分起作用的人”的“五个特征”等。中国学者许金声在其出版的《走向人格新大陆》等专著中提出:道德力量、智慧力量和意志力量是构成健康人格的三要素。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是其社会性。因此,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应该是在适应社会环境的前提下个体的各种人格要素充分、协调发展的人。从具体内容上看,健康的人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的审美情趣。
1.2健康人格的形成途径
健康人格是个人在其生活经历中以其生活方式和生活风格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人的世界观、心理素质、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和重要标志,也是个体能够准确地把握自己、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社会位置以及获得他人尊重和好感的基础。
人格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人的社会化过程而实现,而人的社会化是内化、角色学习和获得价值的统一过程。具体说来,培育健康人格的主要途径有:习惯养成、意志磨练、性格养成、情绪控制、思维锻炼、态度养成、实践体验等。在这一过程中,外在的引导和影响只有通过主体的内化才能够起到作用,就是说主体的主观意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及高校引导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主要方法
2.1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大学阶段是个体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人格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自觉性。大学阶段是个体走向社会的最后准备阶段。经历了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即将面临着走向社会,大学生此时的目光开始转向关注外界、关注社会,开始思考自己如何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这一时期,甩开了升学的压力,相对稀少的家长管束、相对自由的学习方式,加之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为大学生思考人生意义,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大学生开始主动、自觉地关注自身的发展,关注自身的价值,“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这个时期变得更加的具体化、形象化。
第二,迅速性。大学阶段是个体人格各项要素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由于更加的关注社会,获得的信息量猛增,各种各样思想的碰撞十分剧烈,使得大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非常活跃的状态。同时,社会实践的机会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增多,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判断和思考。他们必须在短暂的大学生活过程中迅速做出自己的判断,选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以便能在不久的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第三,不稳定性。伴随着大学生人格各项特征迅速发展的进程,学习、生活、情感、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因素也随之而来,这一切挑战影响着个体能否形成一种健康的人格。在这些压力下,一部分学生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困惑、苦闷、焦虑和压抑,人格的发展呈现出不稳定性的特征,甚至呈现不健康的特征。
2.2高等学校引导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主要方法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处于逐步成熟和趋于定型的时期,可塑性很强,因此大学时期是人格的重要发展期。高等学校历来十分重视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主动引导,常见的方法主要有:
第一,“两课”教育。相对于中学阶段来说,大学的“两课”教育更加深入化,更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健康的人生观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政治学习。大学普遍在每周都有政治学习的时间,辅导员往往通过集中开会的方式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另一方面进行思想教育。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针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稳定性特点,高校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设有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
第四,课堂引导。大学里更加专业化的学科内容和相对自由的课堂氛围,使得很多教师能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去引导学生的思维,使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五,社团活动。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在丰富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主动地引导着大学生的人格朝着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方向发展。
另外,近年来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对帮助大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准确定位自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的人格形成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学校体育对完善大学生人格的作用
3.1高等学校的学校体育目标和特点
高等学校的学校体育,相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来说,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小学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等学校的学校体育,其目标在增强体质外,更注重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具体说来主要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目标。
在体育课堂之外,学校、院系、班级、社团或个人组织的各类体育比赛、体育游戏等在高等学校开展得也十分频繁,这些都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相对自由的学习方式,使得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高等学校的学校体育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参与广泛的特点。
3.2学校体育对完善大学生人格的作用
要完善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仅靠老师们做思想工作去完善是很困难的。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满足大学生生理健康的需求,同时也能满足他们心理健康的需求,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需要,对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和发展他们积极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体育教育和教学过程与其他文化课教学过程不一样,体育教学过程中伴随有身体活动和情感体验,在这样一个过程的学习和运动中间,大脑会产生一系列的兴奋物质,伴随身体的新陈代谢,大学生的身体得以放松,情感得以释放,注意力也格外集中,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的人格得以完善,也能体会到更多的人文关怀,体育活动无形中培养了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体育活动的参与,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人生价值,通过活动的参与使他们能力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心理不健康不和谐的因素得以释放,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更好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运动与心理状态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体育活动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合作能力以及承受成功与失败的能力等等。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在改善人际关系和缓解焦虑方面效果明显。长时间坚持从事适度的运动锻炼,会使大学生养成活泼好动、积极向上、乐观进取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优良品质。袁玉涛的研究表明:参加锻炼的项目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对人格的影响程度有差异,大学生实验前后在正确评价自己、人际关系、生活关系、生活态度、自我意识方面变化非常显著,在帮助他人、控制情绪方面也有所变化,这充分说明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大学生乐观开朗、坚毅顽强、勇敢果断、坚定自信、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体育运动是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手段。〔1〕
体育科学研究证明,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还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因此,学校体育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学校体育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主要内容
4.1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
自我意识是人格形成的主导因素。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解决“我是谁”、“我向何处去”等人生问题,曾进辉的研究表明:高校体育对自我意识的培养具有较大的影响。〔2〕
体育运动一般在户外进行,气氛活泼轻松,容易保持和激发学生的自然兴趣和激情。而大学的体育课往往可以让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兴趣、需要、天赋等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项目,帮助他们找到如何发挥自己价值的途径,使他们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个体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更符合社会的期望。McInman的实验表明:体育运动后受试者焦虑、紧张等心理紊乱水平显著降低,自我意识在运动锻炼之后有显著加强,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在体育锻炼与自我意识的研究中,更多的是集中在体育锻炼与自尊的研究,虽然只有一半的研究认为体育锻炼有助于整体自尊的提高,但是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自尊或身体自尊的某一维度已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实。
4.2促进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体育运动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项目的体育运动都可以完善大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如田径运动和比赛可以培养学生勇猛顽强、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特别是长跑项目更可以锻炼学生的坚韧性;武术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灵敏素质和勇敢精神,武术运动的本身讲究攻防对抗,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可以培养他们胆大、敢于拼搏的意志品质,对于勇敢的学生来说,可以培养他们沉稳、老练的意志品质,无形中消除了他们的轻浮心理,同时可以了解武术的规则和道德规范;在球类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等优良品质,同时在活动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集体争光,可以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4.3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增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法上,教师给每位同学以均等的表现机会,能使学生练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提高。张棣等人的研究表明,艺术表现类体育健康课程干预模式对于改善大学生随遇而安、害羞、人际交往障碍、被动退缩、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等消极的人格特征方面有显著的效果〔3〕。张慧的问卷调查显示,体育锻炼前有12%的学生有很强的表现力;锻炼后,有33%的学生有很强的表现力。〔4〕数据充分说明,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的表现力和参与意识方面有显著的功效。
由于体育教学经常采用分组来进行,这又进一步使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明朗化。比如,按性别分组、运动能力分组、兴趣分组等,这就要求不仅要理顺组内的人际关系,还要调整组与组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运动中必须与别人沟通与协调,在集体活动中能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改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减少孤独感、忘却烦恼和痛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更加协调有效地进行并影响着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坚持性。两者互为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4.4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及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
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人一般都能体验到,他所用的努力和他从体育运动中得到的报偿是成正比的,这不但能增强他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也会促成他对别人的社会能力充满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张慧通过对4个班级的问卷调查显示,锻炼前比较自信的人数:A班为4%,B班为8%,C班为9.1%,D班为15.4%;锻炼后,比较自信的人数:A班为20.8%,B班为28%,C班为18.2%,D班为23.1%。〔5〕而且,体育运动能强身健体,经常而又规律的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形体美、姿态美的良好变化,能增强大学生的身体自尊,这是其他各类课程都无法代替的。
4.5改变人格的某些特质
不少研究都证明,体育锻炼与人格具有线性关系,体育锻炼对于完善学生人格有功效〔6〕。曾进辉用EPQ作为人格的测量工具,以体育锻炼时间和频率为指标,得出一系列结论:随着每周体育活动次数的增多和锻炼时间的增加,大学生人格特征均值得分逐渐增多,神经性得分明显变低,不同的人格维度在不同的体育项目运动中存在较高显著性差异。〔7〕袁玉涛等用16PF也得出类似的结果,在一定的体育运动之后,大学生在16PF因子得分有一定的变化,聪慧性、敢为性、忧虑性差异十分显著,乐群性、有恒性、敏感性、自律性差异显著,说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人格发展有积极的影响。〔8〕也就是说,阶段性有组织的体育运动后,大学生人格更趋于理想化。
总之,体育活动包含有深刻的内涵,诸如:公平、诚实、勇敢、顽强、拼搏、责任心等。在一定的时期内,个体重复感受相关的身体运动和良好的心理活动,就会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这种稳定的优秀的心理品质就会在以后大学生的社会活动中得以体现,从而给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身体和心理帮助〔9〕。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且较高体育运动参与程度的大学生可以优化个体的人格特征,使自己的人格向理想方向发展。
5结论与建议
体育运动的身心效应已经成为共识,不仅锻炼了身体,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心理,降低压力反应,优化和完善了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体育运动完全可以作为心理及人格干预的一种单独手段,并且其独特的功效价值是其他手段无法代替的。当然,学校体育中实现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并非自动发生的,只有有目的、有意识地发挥学校体育的优势,并结合心理学教学方法和思想施教,才能实现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完善。
体育的教育功能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要使高校的学校体育达到育体、育心的双重效果,还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高校应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建设开展体育活动需要的运动场所,或者采用与地方共建来弥补高校体育设施的不足。同时,应加强宣传,有计划有组织开展更多的体育社团活动。
第二,人文关怀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高校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养成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体育意识,强化体育教学活动,从而使他们能够客观评价自己,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同时,高校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去,养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推动高校体育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8〕袁玉涛,刘春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4).
〔2〕〔6〕〔7〕曾进辉.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关
系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张棣,冯永丽.艺术表现类体育课程干预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及人格健康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4).
〔4〕〔5〕张慧.关于健美操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
〔5〕邓雷,马兆富.不同项目和强度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人格和心理应激的干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