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的太极拳著作之十二
作者 魏坤梁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在中国近代末被称为太极拳基本的“八劲”,又被称为太极拳基本的“八法”。许禹生先生1921年出版的《太极拳势图解》就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称为“八法”,陈微明先生于1929年出版的《太极答问》中出现了“掤劲”的称谓,田兆麟先生的弟子陈炎林先生于1949年出版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中“掤捋挤按采挒肘靠”都各被称为了“劲”。反映太极拳的“八法”就是“八劲”;也反映了“八劲”之“劲”的意思就是“法”,并不是单单的指人体力量。“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在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已经出现,当然不可能是杨健侯先生的秘传,但在《杨式太极拳述真》中,这“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又确实是与众不同的。那么,《杨式太极拳述真》所介绍的“八劲”是怎样的呢?
《杨式太极拳述真》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称为“八种劲别”,在第10至12页、第27至33页作了介绍,介绍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掤劲“不是凭双手的拙力,而是靠将肩、肘、胯三道气圈松圆散出而形成的”,是由“三道气圈……不露形迹的松张之力”形成,“掤劲由劲源催发至手上后从中指根部向前通出”,“掤是向前上方掤起”。
②捋劲是“用自身的气圈之旋转,将对方来势、来力化解”,将“肩圈向身前圆散而出,散出之内气自前而后收回肩圈之中,并经胸前吞向背后。经两臂捋回的内气要经两肘尖向身体两侧后方消散”,“捋是由前向后直线捋回”。
③挤劲“为右前臂斜置于胸前,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置于右腕内侧一寸处”,是 “三道气圈平行向外松散,直至三道气圈的前缘(肩胯之间)叠垒成一个平面。发劲时即调动内气形成的这个平面由后向前做短暂的平直冲撞”,“挤是平直向前挤出”。
④按劲是“内气沿肩圈圆散到手上,双手平展……沿三关向前上方升腾而起”,“按是向前下方按落”。
⑤采劲是“内气……从中指根部向前通出,随即以意领气,周身意气向后下方突然沉坠”,“采是向后下方采落”。
⑥挒劲是“三道气圈上下呼应成一垂直轴,随即内气沿垂直轴呈螺旋形潜转并由内而外催达至手上,周身意气内外相合,向左或右平旋运行”,“挒是自内而外呈螺旋形向左或右拧旋发出”。
⑦肘劲是“内气由劲源催发至肘端……向身外通出……且总是与靠劲结合使用”。
⑧靠劲是“内气由劲源催发至肩或背部”,“ 肘、靠是作用于侧前、侧后方”,“靠劲只能由肩部或背部发出”。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230页又说:“这八种劲的本质皆是内气”。
下面来分析这“八劲”的介绍:
《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五·内功劲法》第11页说“可使六个半径圈任意地朝各个方向旋转发出不同作用的内劲来催发对方。”就是说肢体不与人接触、这肩、腰、胯上下三道气圈能够在一米距离内象吊式电风扇那样发生旋转而发出各种“内劲”来攻击别人,然而在这里除了“挒劲”外,不是三道气圈发生旋转了,反映出了前后矛盾。在这里,掤捋挤按被说成都是这气圈发生圆散等形成的,只有挒是气圈发生旋转形成的,采肘靠则是由气功“内气”的“催发”与“通出”形成的。在《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的太极拳著作之七》等文中已经肯定地说明自古以来任何传统内功的“气”都是没有力量效果的,任何传统内功的“气”都是不可能变为“劲”的;太极拳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无论是表现为沾粘连随还是表现为使用爆发力量的攻击,与气功的内气都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因此,说:“这八种劲的本质皆是内气”与所谓这八种劲都是“三道气圈”所形成的都是属于“马上生角”、子虚乌有的凭空编造,都是根本不可能证明和演示的。所以,可以完全肯定地认为太极拳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劲”与子虚乌有的“三道气圈”是没有关系的。对于这种说法无须理会。然而,撇开“三道气圈”,《杨式太极拳述真》对“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介绍也存在着错误和片面。分析于下:
①太极拳的掤劲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所以掤劲是没有固定形态的,但掤劲又是必然要以某一种形态表现的,不然怎么可以同时也称为“八法”呢?所以说掤劲可以“不露形迹”是错误的。掤劲的攻击形式是双臂的一前臂与对方接触,并以另一手掌为辅助,如果双臂的劲力都到“中指根部向前通出”,前臂与手掌如何实施掤的攻击?可见这种劲力都到“中指根部向前通出”的说法是错误的。太极拳各流派普遍认同太极拳的掤劲是最基本的“劲”,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从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可以知道太极拳的掤劲之所以被认为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原因,那是因为太极拳的沾粘连随就是掤劲的表现,所谓的“掤”是“手向外掤,意欲粘回”的,也就是说是没有顶抗的、不是属于发劲的。太极拳的所有形态都可以理解为沾粘连随,这也就反映了太极拳的所有形态都是属于掤劲,并不是仅仅向前上方掤起是属于掤劲。而如果对于发劲的“掤”而言,以一手之掌为辅助另一手前臂的腕部与小臂攻击人无疑可以有很多的形式,不仅向前上,向正前、正斜下也是可以的,所以,说掤劲仅仅是“向前上方掤起”对于发劲之掤劲而言是片面的,对于沾粘连随而言是错误的。
②太极拳之捋劲在四正推手中有充分的表现,凡是捋无论是沾粘连随的还是发劲的靠的都是腰腿,运动轨迹都是弧形的。是不是太极拳的“捋”,运动轨迹是不是弧形就是一个标准。因此,说“捋是由前向后直线捋回”那是完全错误的,是将外家拳的强拉硬拖当作太极拳的“捋劲”了。
③太极拳发劲的挤劲也是以前臂攻击人,实战中也是可以有多种形式的,比如挤劲往往是在一臂被对方捋动的瞬间,被捋一臂紧紧与对方接触后所采取的发劲反攻击手段。这种被捋的情况既可能是被别人往上捋,也可能是被别人往斜下捋,也可能是被水平地捋,而无论如何被捋,都是可以采用“挤”法的,这样的“挤劲”就有三种,所以,太极拳实战与推手中的“挤劲”不可能如套路中那样总是前臂为平的,后面一手总是按在腕部的。由于“挤劲”是在与别人紧贴后实施的,所以,太极拳之“挤劲”是没有“冲撞”的,也是不允许“冲撞”的;同时,对于右臂前“挤”之左手与右臂所接触的位置,许禹生先生在《太极拳势图解》中明确说明是“左手掌贴于右肱内部”;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上也清楚地说明是“左手心贴我之右腕臂间”;杨振基先生在《杨澄甫式太极拳》中则更加明确地说明“左手按住右前臂时,不能用手指或腕根,要用手心。用手指易打折自误,用腕根易滑动,使不上劲,用手心贴住右小臂,助力方便。”对于实际应用而言,这种说法是十分正确的,当然现代有的人在套路练习时有用“指上扬,掌指贴于右小臂内侧”的,但这仅仅是在套路演练时象征性的不能认为典范的动作,因此说“挤劲”是“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置于右腕内侧一寸处”与“平直冲撞”两种说法显然都是错误的。
④太极拳的“按”不是一般概念的“按”,而是包括了一般所说的“推”,所以,沾粘连随中凡手掌接触人随动的都是属于“按”;而凡是双手或单手接触人的发劲也都是属于“按”。在太极拳套路中,不仅揽雀尾的向下再向前上的动作属于“按”,搂膝拗步、单鞭、扇通背、玉女穿梭等的向一方推掌攻击都是属于“按”。由此可见,说“按是向前下方按落”是很片面的。
⑤太极拳的“采”有多种理解,很多老前辈所认为的“采”就如采摘棉花那样的一下即起也是被普遍认可的,右野马分鬃的左手就普遍被认为是“采”,是属于对于右手臂之挒的协助,这种采的方向就是向右前外下方的,由此可见,说“ 采是向后下方采落”也是片面的。
⑥太极拳套路中的右野马分鬃、斜飞式都是属于典型的“挒”,特点都是一手由另一手的肘下运动至同侧肩的前上方,运动轨迹是斜向上扇形的。虽然武术实战中也可以有“平挒”,但斜挒无疑也是一种主要的形式,由此可见,说挒劲是“向左或右平旋运行”也是片面的。
⑦肘攻击的使用需要相反方向的支撑,因此既是肘击又是躯体朝同向的靠是不存在的,可见所谓肘劲“总是与靠劲结合使用”是很模糊的一种说法。
⑧人体除了肩与背,还有很多部位都是可以用以作为靠攻击的,如侧胸、近肩的大臂、胯、臀等,与肘击一样,前后左右都是可以用以作为靠攻击的,所以,说“ 肘、靠是作用于侧前、侧后方”与“靠劲只能由肩部或背部发出”,也都是很片面的。
由以上分析可见:即使撇开“内气”与“三道气圈”这些虚幻的内容,《杨式太极拳述真》等书对“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介绍也是存在明显的与实际脱离的错误和片面。这样的说法怎么可能是杨健侯先生的秘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