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的太极拳著作之十五
作者 魏坤梁
《杨式太极拳述真》的229页至240页介绍了“内功的运用要领与方法”。在249页的“揉手精义”与中《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五·内功劲法》的116页至118页还介绍了“九曲珠”等,这些说法也是近代所有太极拳著作中所闻所未闻的。现将这些说法归纳择要引述原话加以分析于下:
(一)“内功的运用要领”将“内功”称为“术”,手法称为“招”,“太极手法”必须“招”中有“术”。说:“这八种劲的本质皆是内气。其区别只在于内气的不同表现方式和使用方法。内功为‘术’,是无形无像的。手法为‘招’,是有形有像的。”
【分析】
太极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所谓的“八种劲”是太极拳最主要的武术形式,又可以分为沾粘连随与发劲两类。当这“八种劲”以沾粘连随的形式表现时必须使别人感觉不到力量,使人感到“终不得力”,从而以这样的形式置人于背势和“软着陆”,但是实际上肢体还是有很小的被称为“四两”之力也就是由脚而起的、传递性力量之“气”通过腰胯在作用的;由于这种力量的量很小,因此“以柔克刚”主要指的就是沾粘连随的“八种劲”。而当这“八种劲”以发劲的形式出现时,就是以由脚而起的传递性力量之“劲”以不同的形式也就是技能攻击别人,这“劲”其实是“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劲”的力量很强大,因此,发劲的“八种劲”实质上就是强大力量与技能(武术方法)结合的表现形式,但这八种武术方法不是局部之力作用下主动的“手法”。只要是这“八种劲”中的任何一“劲”,就是在传递性力量“气”或“劲”作用下的全身肢体动作反应,或者说就是传递性力量“气”或“劲”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有形有像”的。如果将“八种劲”视为主动的“手法”那是外家拳的认识。所以,太极拳无论是表现为沾粘连随的还是发劲的“八种劲”不等于就是力量之“劲”。“八种劲”的本质也不仅仅是传递性力量之“气”,因为仅仅有“气”而没有技能是不可能出现“八种劲”外形的。对于“八种劲”,力量和技能都是组成因素,因此,“八种劲”不能单单说成是“气”或单单说成是技能,不然,在理论上就是错误的。然而,《杨式太极拳述真》所说的“内气”并不是指力量,而是指八十年代新编气功中的这种凭意念想象出现的气功之“内气”,其实就是神经过敏的错觉,那就更是错误了。太极拳这“八种劲”实施时可能也可以同时兼练道家内功而存在气功之“气”,但这种“气”与“八种劲”是没有内在关系的;而且道家的小周天功修炼时手臂部位不是气功之“气”流通之处,任何道家典籍也从来没有大周天功的修炼与肢体的活动有什么关系,并且大周天功能够练成的可能也是代仅数人而已。所以,如果将“八种劲”的实质当成是气功之“气”,说“这八种劲的本质皆是内气”那是大错特错的。
何为“术”和“招”,《汉语大词典》指出“术”就是泛指方法、手段、技艺;而“招”就是指武术动作。也引申为表示手段、计策。这就是说“术”包括了任何“招”,任何“招”也都可以用“术”表示;而几乎任何“术”都是有形有象的,怎么可以说“术”是无形无象的?古汉语中有“方术”一词,可以表示学说和技艺,也可以泛指技艺中的星相、医巫、占卜、神仙谶纬等术,也指道家技艺中的采药炼丹养身技术。所以,几乎所有“方术”也都是有形有象的。因此,即使被称为“内功”的道家静功也算作是“方术”的话,“方术”也不等于就是道家静功。因为道家静功仅仅是许多“方术”中特殊的一种,而“方术”又仅仅是千千万万“术”中的一种,怎么可以将“术”与“内功”等同呢?而《杨式太极拳述真》所说的“神意气”内功其实是八十年代新编气功中的意念想象法,根本不能称为“方术”。而且,即使太极拳与传统内功兼练,也绝对不可能发生气功中的“气”能够引起动作。此外,“招”或“术”纯属武术内容,杨澄甫先生及其弟子们的著作中反映杨家从来也没有“招”中有“术”的说法,因此,说“招中有术,术随招出”无论如何分析都是错误的。既然“招中有术,术随招出”的概念是错误的,与传统内功也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怎么可以说成是“内功的运用要领与方法”呢?
(二)“内功的运用要领”将发劲的方法分为两类说:“发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定发’,又曰‘静发’;一种是‘活发’,又曰‘动发’。定发时脚步不动。……活发是在脚起脚落之间进行的,因此,比定发难,也比定发的威力大。……活发是在足提起而将要落地之际进行的。”
【分析】
太极拳古拳谱说:“发劲须沉着松静,专主一方”,实际情况正是这样。李雅轩先生对杨澄甫先生发劲的描述中,“沉”是尤其突出的一个特征,而“沉”与“专主一方”就包括了两脚着地。一脚正在移动还没有着地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一脚在前移动尚未着地而后脚发劲,身躯就是悬在两脚之间上浮的,下盘很不容易稳固,这是极容易被对方反攻击成功的姿势;而由于下盘不稳固,由后脚爆发传递性力量也是极困难的。二是一脚在后方向前脚移动尚未着地而前脚发劲,这也几乎是不可能爆发传递性力量的。因此这两种发劲方式作用于别人的力量几乎不可能是太极拳所谓的“劲”,只能是“僵拙力”,往往就是用自己的体重去撞人而已,那就根本不是太极拳的“发劲”了。可见太极拳是不存在一脚正在移动还没有着地时就发劲这样情况的。太极拳的推手有定步的和活步的之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凡是进一步而更贴近对方的,太极拳必然是以活步发劲的,但这种“活步发劲”也必然是前脚或后脚着地的瞬间发劲的。不仅太极拳,许多武术往往都是需要活步中发劲攻击对方的。许多武术的震脚都反映了这样的发劲,如陈式太极拳的“连珠炮”就是很好的实例,形意拳和八极拳中很多的震脚也反映了这种情况,任何武术的实际试验也可以证明一脚正在移动还没有着地的发劲是不可能达到最高效的,因此,说一脚正在移动还没有着地这样的发劲威力比两脚着地的发劲还大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是违反运动力学的,因而是错误的。根本不可能是太极拳的技术。另一方面,发劲不论是定步发还是活步发这纯粹是属于武术问题,与传统的内功是两回事,怎么可以说成是“内功的运用要领与方法”呢?
(三)“内功的运用方式与方法”提出了新的“引进落空”概念,而这种所谓的“引进落空”与太极拳的“引进落空”根本就是两个概念的外家拳的招法。已在《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的太极拳著作之十》中作了分析。“引进落空”也纯粹是属于武术问题,与传统的内功是两回事,怎么可以说成是“内功的运用要领与方法”呢?
(四)“内功的运用方式与方法”认为太极拳“揉手功夫”体现在“集中劲”和“分散劲”上,说“这两种劲纯粹是内气的应用”,被称为是“刚柔相济、外柔内刚”、“以柔克刚、棉里藏针”。这两种“劲”发人,对方被发出被比喻为是“钱投鼓”、“球碰壁”。所谓“集中劲”举了一例是“弹簧力”,扼要讲就是将对方来力用手和肘的“滚错折磨”地“引进落空”,然后将对方象碰上弹簧一样弹出;“分散劲”举了一例是“吸引力”,扼要讲就是“用各种方法,将对方之来力顺肘向身外化解,使对方不由自主地失去重心,即引进落空。”“通过手法将对方来力送到肘,再由肘引向身外”。
【分析】
“刚柔相济”、“外柔内刚、棉里藏针”与“以柔克刚”在现代武术界变为多概念了。因为很多外家拳也讲“刚柔相济”、“外柔内刚、棉里藏针”与“以柔克刚”也就是说很多人对于这些话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比如有很多人将软硬兼有称为“刚柔相济”、很多人将接触表面软、接触到里面硬称为“外柔内刚、棉里藏针”,还有很多人将以横破直、顺手牵羊等主动的强拉硬拨称为“引进落空”与“以柔克刚”,这种理解都反映了外家拳的观点,所以,并不是凡讲“刚柔相济”、“外柔内刚、棉里藏针”与“以柔克刚”的都是太极拳。根据“集中劲”和“分散劲”的介绍,这两种“劲”都可以分为“引进”与“发出”两部分,“引进”的共同特点都是用各种主动的手法“将对方来力送到肘,再由肘引向身外”的“滚错折磨”的“引进落空”。《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的太极拳著作之十》已经论证了所谓“滚错折磨”的“引进落空”不是太极拳的“随人而动”的“引进落空”,而是外家拳的主动招法。而这两种“劲”的“发出”都是属于“钱投鼓”、“球碰壁”。如果“钱”与“球”比喻对方,“鼓”与“壁”比喻自己,那么,这些比喻物中的“钱”与“壁”都是硬的,“球”与“鼓”也是表面绷紧的,即使表面软又表现绷紧顶抗的“球”与“鼓”相碰,也是属于针锋相对“一触即发”的,因为“球”是带着强盛的力量撞向“鼓”的,而“鼓”也是寸步不让紧绷以待,不存在太极拳所谓“进之则愈长”之“不丢不顶”与“终不得力”之“处处落空”的,与太极拳是格格不入的,实质上仍然是属于“硬碰硬”。陈炎林先生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所介绍的太极拳八劲的发劲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打手歌》所说的“引进落空合即出”,就是要先让敌人“进之则愈长”地消耗掉强盛力量后再发劲的,并不是直接的“一触即发”的。因此,凡是表现为“钱投鼓”、“球碰壁”的不可能是太极拳。其实这种“钱投鼓”、“球碰壁”在武术中到处可见,与传统内功是没有关系的,怎么可以说成是“内功的运用方式与方法”呢?
(五)“内功的运用方式与方法”提出了“接点不接面”的“接手”法。如“一接点中求”,说是“接手后,在接触点运用听、问、拿、放掌握对方的中心……听、问、拿、放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又说:“‘要点不要面’,是讲手与对方接触时,要接对方接触面中的一个点,在这个上求中心,以便控制对方。如果接触的是面,就会互相力抵。此时必须重新在接触面上找到对方的侧点。正如老拳谱所讲:‘要点不要面,要面两不便。偶遇面碰面,即时松开变。’松开后接手要‘换手如新接’。”
【分析】
必须明白,近代所有太极拳拳谱中都没有什么“要点不要面,要面两不便。偶遇面碰面,即时松开变”这样的话。“点”与“面”的数学语言出现于从西方传入的几何学中,首先将某些几何学运用于对太极拳分析的著作是徐致一先生1927年出版的《太极拳浅说》,书中也仅仅是用几何图形来说明合力与力偶,没有出现什么“接点”与“接面”的说法。而从现存所有太极拳文献资料上看,这种“点”与“面”的说法至早出现于八十年代,可见将这句话说成是老拳谱上的话纯属杜撰。当然,太极拳需要发展,不是老拳谱上的话不等于不对,那么这句话对不对呢?应该明白,武术中的双方是互动的,“接点”还是“接面”不是可以一厢情愿所决定的。如果将“点”设定为1平方毫米,武术中会出现双方仅仅1平方毫米相接触的情况吗?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点”设定为1平方厘米,武术中也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可见所谓“要点不要面”是根本不现实的。
李亦畲先生所谓的“敷”反映了太极拳对于与人广泛接触的追求;传说为杨班侯拳诀的《全力法》说“单臂克双功”,之所以一条手臂能够抵得过两条手臂的用途,自己的一条手臂有尽量多的部位与对方相接触,一条手臂具有了牵制、引化、攻击等多方面的用途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太极拳“开合按势怀中抱”的掤劲也反映了在沾粘连随中两臂与对方尽量多的接触,只要有空隙就要占据。这种情况叶大密先生借用中医针灸理论称之为“逢虚必补”;曾学太极拳跟从叶大密先生八年又拜杨澄甫先生为师的郑曼青先生的推手录像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两臂与对方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接触。正因为如此,文弱的郑曼青先生能够让230余磅(200多斤)精于技击的美国兵“应手跌出逾二丈撞壁而倒”。所以,所谓“接触的是面,就会互相力抵”说的只是外家拳的认识,对于太极拳而言是错误的。而这“接点”与“接面”更纯粹是属于技术,与传统内功更是没有关系了,怎么可以说成是“内功的运用方式与方法”呢?
(六)“内功的运用方式与方法”又提出了“接侧点”的“接手”法。说:“老拳谱在论述‘手式’时讲:‘惟接手先着力,随即松开’…… ‘松开’是指要接对方顶力的侧。”“手要着力而不要接力。……假如对方用拳击来,我以手先接触,接手后不要‘跑’,更不要顶。‘松开’是指要接对方顶力的侧。”又说:“‘接手半边空’是讲与对方接手时要侧接。接手时手式旋转是侧接的一种方法。”又说:“‘避实求虚,以虚带实’是讲揉手时,要避开对方来力的正直方向,即避开‘实’,而去接对方的侧点或无力的部位,即‘虚’。对方的劲侧就是对方的‘实中虚’。接‘虚’后,通过虚点带着对方‘实’点向对方的劲源发力,由此便可以实现借力发人,四两拨千斤。”
【分析】
武、李氏拳谱《十三势说略》有“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之语,然而,《杨式太极拳述真》的第233页将其改为了“惟接手先着力,即时松开”。并说“要着力而不要接力”。其实在汉语中,“着”是接触、挨上、受到、着落等意思;“接”是接触、靠近、收受、承托等意思,因此“着力”与“接力”是一回事。而说与对方接触后用手的旋转方式接对方肢体如拳头之侧是“着力”,一方面这是一种牵强的说法,另一方面,在武术实际中这是很错误的做法,因为对方一拳打来,你的手如果已经碰到了对方拳头的正面而随即转到这拳头的侧面去,对于对方拳头的继续前进毫无妨碍作用,那显然就是挨打的表现。而从太极拳的沾粘连随讲,与别人一接触需要借人之力而动,如果避开对方之力,即使接触到了对方拳头侧面的“虚点”,还要“通过虚点带着对方‘实’点向对方的劲源发力”,沾粘连随是荡然无存了,表现的还是硬碰硬,结果必然是哪个力气大就是哪个占上风;用这样的方法想要实现“借力发人,四两拨千斤”显然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这种行为纯属于技术,与传统内功也是没有丝毫关系的,怎么可以说成是“内功的运用方式与方法”呢?
(七)“内功的运用方式与方法”对“腰为主宰”、“力由脊发”、“气如车轮”与“柔能克刚”作了新的解释。说:“腰的内劲可以随时由肩、肘、腕、手发出(起到后援作用)”、“要将脊之内劲上提,再分别沿两臂通至双手”、“‘气如车轮’的讲法,意思是说:内气的运行要似车轮一样……需要利用自身的内气所形成的气圈发挥作用。气圈有平圈、立圈之分,二者要配合使用。气圈的威力大小,取决于自身内气是否充足”、“老拳谱讲:‘柔能克刚,显非力胜。’以力服人者,对方不能心服。若能无力打有力,手慢胜手快,以内功制人,才能使人心服口服。”
这些说法对吗?分析于下:
①对于太极拳而言,包括“劲”的“气”都是“气沉丹田”与“腰主宰”的作用下由脚而始的,是全身力量所形成的。因此,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说:“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气”。所以,腰对于太极拳而言是“气”的开关和中转站,腰部是没有任何“气”可以储存的,也不是任何“气”的发生之处。把腰当作“内劲”之源或者“后援”都是错误的。
②脊也是不可能成为人之“劲源”的,脊也只是“劲”在身上传递的一个重要通路而已,所谓“力由脊发”之“脊”主要是指腰脊,与“主宰于腰”的“腰”是同义的。“力由脊发”主要表现为所谓“命门后突”的腰脊后撑,是人体传递力量之“相向运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并不是说脊中有力量产生可以往外提取。
③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的“气如车轮”是与“腰似车轴”相联系的。总的意思,“主宰于腰”,是说腰对于“气”的作用就象是车轴对于车轮的作用,是一种主宰与被主宰、作用与被作用的比喻,不是说“气”变成车轮一样的气圈了。传统内功之“气”与太极拳传递性力量之“气”是两个很多特征都不同、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人体也不可能出现什么平的“气圈”和立的“气圈”。 “气圈”之说的荒诞谬误在《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的太极拳著作之七》中也已经作了分析。
④王宗岳太极拳论中只有“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没有“柔能克刚,显非力胜”。太极拳的“柔能克刚”有两种表现,一是凭借不用力的不丢不顶的沾粘连随化解对方的攻击,使得对方“终不得力”形成背势,从模糊概念说是“不用力”的,也是几乎不用力量的;二是用由脚而起的劲力攻击对方,可以既充分集中全身的力量,出现手臂能够发出比手臂局部远大得多的力量来,又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体力消耗,比一般的用力体力消耗小得多,从而实现“以弱胜强”;这种攻击从模糊概念说也是“不用力”的,但并不是不用力量,而是充分高效地使用自己的力量。所以,从“力”的广义概念说,“柔能克刚”不等于是“无力打有力”。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也只有对一般武术现象的总结是“有力打无力”的陈述,没有太极拳能够“无力打有力”之说。太极拳虽然能够“以弱胜强”,但并不是说打到对方身上的力是“无力”的,相反是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所说的是“何坚不摧”的。“何坚不摧”怎么可以认为是“无力”呢?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发劲“何坚不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多处出现的“发劲如弓发矢”、“发劲如放箭”,也就是李雅轩先生所说的“迅雷不及掩耳”。“迅雷不及掩耳”怎么可以认为是“慢”呢?太极拳反对主动的“快”,所以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说:“观耄耊能御众之形,快能何为”、“手快手慢皆非似”,这是因为任何主动自动都是对沾粘连随的破坏,但是太极拳在克服消除主动自动的基础上仍然要追求沾粘连随基础上的“动急则急应”与“忽隐忽现”的“快”。“沾粘连随”就象是搭乘上别人的“便船”,一般之“快”就象是没有搭乘“便船”的人之“快”;“沾粘连随”基础上之“快”就象是搭乘“便船”的人打没有搭乘“便船”的人,是比一般的“快”更快的“快”。因此说太极拳可以“无力打有力、手慢胜手快”是十分错误的。
⑤道家内功能够与太极拳配合高效地提高人的生命活力,提高太极拳的锻炼效率,所以太极拳应该兼练道家内功,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也因此有“拿住丹田练内功”之语。但是任何道家内功都是没有能够强壮力量这种作用的,任何道家内功也是不能用以打人的,可见“以内功制人”是荒唐的错误说法。
(八)“内功的运用方式与方法”又提出了“ 引进四梢空”的说法。说是“ 要将对方来力引到自身十字四个梢的一梢上,然后再空此梢,使其来力落空。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