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的太极拳著作之十六
作者 魏坤梁
任何武术要实现健身与武术功效都是必须以身体姿势为载体的,太极拳也是如此。因此,太极拳对于姿势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有的与其他武术具有共性,但即使这样的要求,太极拳也是具有其特殊内容的,并且是与全身各种姿势要求具有全息关联整体性的,不是孤立的。太极拳的古拳谱中就出现了有关姿势要领的语句,中国近代以来的很多太极拳家就这些语句也有论述,尤其是杨澄甫先生及其弟子们对此提出了很多具体的从不同角度出发的说明,并且在中国近代的太极拳界被普遍当作经典性的要领受到了遵循,因此这些要领法则都是太极拳十分宝贵的财富。然而,《杨式太极拳述真》等书提出了要撇开这些经典语言另外新的要领说法。这些新的要领说法究竟是杨健侯先生的秘传还是汪永泉先生或魏树人先生个人的体会?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本文论析于下。
(一)这样的头颈部要领对吗?
《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一·内功理法》第4页说:“关于‘悬顶’,拳谱中有‘虚领顶劲’、‘顶头悬’、‘百会上顶’等讲法。先师教拳从来不提上述讲法,只讲解秘传的要领‘后脖颈蹭衣领’……在蹭衣领的过程中,颈椎渐渐趋于正直,身体姿势亦会自然中正,在达到立身中正的一瞬,周身会忽然间‘一定’,头部适得其中,自然神清气爽,轻松舒适得恍如乌有一般。”《杨式太极拳述真》第4页也说:“头顶要正直,意念向上虚空……头部达到要求的具体表现是,下颏微收,颈项和衣服的后领微贴。”《内功理法》第9页又说:“正确掌握了颈项松直的理法,头部便会空空如也,眼神自然能做到视而不见,并牵连两耳也听而不闻。”
概括这些话,那就是:
①对于太极拳头颈部的要领,无须理会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所说的“虚领顶劲”、“ 顶头悬”,只要理会据说是杨健侯先生秘传的“颈项微贴后衣领”就可以了。
②“颈项微贴后衣领”、意念向上虚空了,便会达到头部空空如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③达到了立身中正的一瞬,周身会忽然间‘一定’, 自然神清气爽,轻松舒适得恍如乌有一般。
那么,这些说法对吗?论析如下:
①必须明白:“虚领顶劲”、“ 顶头悬”这些词语都是理解太极拳头部姿势等要求十分重要的术语,都包含了着眼于不同方面体悟的形象比喻,都是应该珍贵的太极拳理论的宝贵财富。显然,如果谁认为这些词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和可以不加理会,无疑就反映谁对太极拳先人的轻蔑狂妄、不知天高地厚。
②“虚领顶劲”、“ 顶头悬”这些词语也可以用“头容端正”来表示,而“头容端正”不等于颈椎上下笔直。人类几百万年进化形成的脊椎微微生理弯曲是具有保护性抗震、有利于直立行走等重大生理功能的,脊椎微微生理弯曲反映了健康,而脊椎微微生理弯曲的解剖结构决定了颈椎有微微的前倾。所以,只有高衣领前倾的唐装可能头颈后部能够偶尔碰到衣领,而中国近代以来民间百姓衣服的颈领普遍都是不高的,这样的衣服如果头颈后部总是微贴住衣领就反映其头颈在故意用力向后反张,是一种违反自然放松、有害健康的不卫生做法。因此,就绝大多数的衣服而言,将头颈后部微贴住衣领作为太极拳头颈部的要领是完全错误的。
③头容端正的下颏是自然下垂的,“下颏微收”是自然形成的,是无须强调的。如果有意识地“下颏微收”则往往是过头的,是违反自然放松的做法,因此,将“下颏微收”当作太极拳头颈部的要领是不适宜的。
④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所说的“精神提得起”、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泥丸宫虚灵劲上升”,都是指没有思虑、清爽宁静直达头顶的一种主观感觉,不是指“意念向上”和“气贯于头顶”。“意念向上”既与“虚空”相矛盾,也是错误的。许多气功实践都指出“意念向上”容易引发高血压等疾病,即使是“意守上丹田”也不等于是“意念向上”;“意念向上”也绝对是不可能发生“虚空”的。因此,将“意念向上”作为太极拳头颈部要领的说法是错误的。
⑤头颈部自然放松的头容端正有利于精神放松,但是,必须明白:姿势的自然放松与精神的自然放松虽然互有影响,但又是两回事。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工作都需要头容端正,然而头容端正不等于就是精神放松;至于说头容端正了就必然能够出现“头部空空如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如果强迫头颈后部去碰到一般的衣领,使得头颈部处于不自然不放松的状态,别说要做到“头部空空如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要做到精神提起也是很难的了。所以说头颈后部碰到一般的衣领了就能够达到“头部空空如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根本就是没有根据的臆说。
⑥太极拳的立身中正包括了虚领顶劲,这样的姿势有利于精神提起,但立身中正又不等于必然会精神提起,某些静气功的锻炼精神入静过程中,少数人也许可能会有周身忽然“一定”的感觉,但不可能人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而且从八十年代大量的气功实例报导中可知至少绝大多数的人是不会有这种感觉的。太极拳的立身中正不是单单的站立端正,而是反映各种太极拳要领的综合体现,是初、中、高阶段都必须遵循的,而全身“恍如乌有一般”绝对不是一开始会出现的,而且至少在没有达到上乘阶段时是不允许有全身“恍如乌有一般”这种轻飘感觉出现的。对于没有达到可以不假思索练拳和实战反应的人谈“恍如乌有一般”对于太极拳锻炼是有害无益的,将其作为头颈部要领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二)这样的肩、腋、肘要领对吗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4页说:“练功时过于强调沉肩坠肘,会很容易失之于‘塌肩夹肘’,动作反而更加僵滞。因此,应该注意‘松肩张肘’,使肩肘在意气下沉的基础上松张自如,并在意想中形成一个与两肩相平的气圈。”《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一·内功理法》第11页又说:“关于‘虚腋’,先师所传秘法是‘腋下夹着两个热馒头练拳’”……既浅显又形象地说明了虚腋在松开的同时又相合的那种寓对立于统一之中的奇妙腾虚劲势。”《内功理法》第14页还说:“先师所传的要领是“寻肘意坠向腰圈”。所有的太极拳动作都是肘离腰圈最近”。
概括这些话的意思,那就是:
①过于强调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沉肩坠肘”,会失之塌肩夹肘,动作反而更加僵滞;
②应该意气下沉,松肩张肘,想象腋下夹着两个热馒头,这样肩肘才能松张自如;
③意想有一个与两肩相平的气圈;
④想象肘坠向80厘米直径的腰气圈。
这种说法正确吗?论析于下:
①必须认识到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沉肩坠肘”是术语性的成语,是必须经过老师传授和资料学习后才能理解的,是包含了很多感性信息的一个符号而已。“沉肩坠肘”是有严格的反映自然与放松之内容的,是既包含了“松肩”又包含了“虚腋”的。而太极拳初学者往往很容易经常发生抬肩从而违反“沉肩坠肘”,因此强调“沉肩坠肘”是十分有必要的。“强调沉肩坠肘”怎么会出现“过于”?怎么会 “很容易失之于‘塌肩夹肘’和反而更加僵滞”了呢?为什么杨澄甫先生的弟子们一位也没有这样的说法?当然,错误地理解“沉肩坠肘”是会发生身体僵滞的,难道汪永泉先生是错误地理解“沉肩坠肘”?
②肩的自然松沉,大臂必向外张,腋下必然会形成一个空隙就象夹着馒头,但这个空隙的大小不是固定的,是有大小动态变化的。所以,腋下空隙大小变化的“沉肩坠肘”是自然形成的,不是凭想象“张肘”、“夹着馒头”所造成的;“腋下就象夹着馒头”也是太极拳界很普遍的一种说法,不存在什么秘传;但是如果是“想象腋下夹着两个热馒头”地“张肘”必然是主动的有意识的,肩部更是不可能放松的,因此,想象腋下夹着两个热馒头的张肘那是违反自然原则的,无疑是错误的。
③太极拳的“沉肩坠肘”是动态的,尤其是“坠肘”不是静态的刻板不变的。“意想形成一个与两肩相平的气圈”和“想象腋下夹着两个热馒头”不仅造成了刻板的固定姿势,对“沉肩坠肘”的动态变化造成破坏,而且必然破坏“心静”,造成精神紧张,因此,“意想形成一个与两肩相平的气圈”这种说法都是违反太极拳经典的错误说法。
④太极拳的手臂应该是象鞭子,“沉肩坠肘”之“肘”就象鞭子的中间,悬空时必然是有下垂趋势的,是不用力因而放松柔软使得别人“终不得力”的反映,因此“肘”下垂不是刻意的;太极拳无论是练拳中、推手中还是实战中“沉肩坠肘”之“肘”是有很大活动范围的,高于肩也是会发生的。因此“沉肩坠肘”不等于肘部总是下垂的。如果肘总是坠向80厘米直径的腰气圈,那么,这肘就失去武术价值了,而且精神上也必然受到了牵制,因此这种说法无疑也是很错误的。
(三)“开胸和阔背”的要领对吗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4页说:“老拳谱上有‘含胸拔背’之说……但练不好往往会形成凹胸驼背……‘含胸拔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把身形调直,因此,理应提为‘开胸和阔背’,使胸背在气内含的前提下开阔舒展。这样练拳才能感到舒适,而不致因紧缩而感到揪心。”
概括这段话有这么几个意思:
①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含胸拔背”练不好往往会形成凹胸驼背,会因紧缩而感到揪心;
②“含胸拔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把身形调直;
③应将“含胸拔背”改为“开胸和阔背”,使得胸背在气内含的前提下开阔舒展。
这种说法对吗?论析于下:
①陈微明先生所总结的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含胸拔背”也是具有包含有动态的特定内容的术语,而术语不同于文学用语而可以凭字面意义去理解的,其实,懂得太极拳的人都会感到“含胸拔背”是很贴切形象的。“含胸拔背”既然有包含动态的特定的内容,怎么会练成因紧缩而感到揪心的凹胸驼背呢?虽然确有以为可以无师自通单凭着书本学会太极拳的人按字索义错误地理解“含胸拔背”而练成了凹胸驼背,这就象有人将法律用语“法人”当作了自然人一样,并不是用语错误,而是由于没有得到太极拳真传所造成的。因此,说“含胸拔背”练不好往往会形成凹胸驼背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②有太极拳实践的人应该知道“含胸拔背”与“把身形调直”是两回事,“含胸拔背”是立身中正基础上身躯的动态变化,动态的“含胸拔背”会形成微微的动态变化的背向后的弧形,“含胸拔背”对于太极拳有很多不可替代的重要功效,如没有“含胸拔背”,就难以完成化解,发劲也不可能实现脚下的劲力贯通到手臂等;如果身躯是铁板一块毫无变化,“含胸拔背”的功效也就都被取消了。因此说“含胸拔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把身形调直”是不正确的。
③动态的“含胸拔背”会有胸部和背部弧形张开宽阔的感觉,这是“里开外合”的弧形的“开”和“阔”,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开胸阔背”;一般人所认为的“开胸和阔背”是胸背向两侧左右展开,是没有太极拳这种特殊弧形动态“开”和“阔”感觉的;而且一般的“开胸”还容易使人联想到挺胸、向两侧硬扩;而“阔背”是一种体态反映,是没有动态的,因此,“开胸阔背”就字面而言,远不及“含胸拔背”所能够包含的信息为多。从近代出版的各种太极拳著作看,“含胸拔背”这一术语性的成语自1925年在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一书中出现,立即被太极拳界广泛接受和应用,至1990年已有65年,至少可以说国内外绝大多数的太极拳流派都接受了这一成语,不是到了现代谁说要改就能够改得了的;用“开胸阔背”代替“含胸拔背”除了必然增加“含胸拔背”的别称外,还会造成太极拳语言交流的复杂和混乱。因此,将“含胸拔背”改为“开胸阔背”是不正确的多此一举。其实,至今为止还没有适当的词语可以替代“含胸拔背”,汪永泉、魏树人的太极拳著作虽然一边认为“含胸拔背”措词不当,一边也仍然在使用“含胸拔背”。如《杨式太极拳述真》237页就出现了“胸腹内含”,而不是说“胸腹开”;《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三·拆手》中也多处出现了“含胸”,如该书的24页、98页、107页、108页、111页就出现了“胸部一含”、“微含胸”等,并没有说成是“胸部一开”、“微开胸”,《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五·内功劲法》85页也出现了“顺势微含胸”等;当然,这些词中也并没有“身形一调直”、“ 身形微调直”的意思,也不能用“身形一调直”、“ 身形微调直”来代替“含胸”。
(四)腰为全身动作中轴的要领对吗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5页说:“老拳谱有‘松腰松胯’之说。腰是全身动作的中轴,胯随腰转。”
必须清楚: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所说的“气如车轮,腰似车轴”是说“腰”是“气”也就是传递性力量的中枢,而“腰”为“气”之“轴”不等于“腰”为全身动作之轴。确实有很多人练拳都是以脊柱为轴转动身体,这样就形成了身体的一侧向后转动,另一侧就向前转动,结果往往立即成了背势,几乎是没有太极拳的武术化解效果的。因此太极拳几乎所有动作是不允许以腰脊为动作之转动轴的,绝大多数动作都是必须以一侧胯为轴身躯如磨磨似转动的。因此,说“腰是全身动作的中轴,胯随腰转”是错误的。
(五)脊椎在一条直线上的要领对吗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4页说:“脊椎至尾闾要在一条直线上,这是体现‘中正安舒’的重点……脊椎关节放松以及尾闾向下垂悬”。
脊椎包括了第一颈椎至尾椎也就是“尾闾”,人的脊椎是必须具有微微生理曲度的,而且,人类千百万年的进化使得脊椎的解剖结构形成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微微的生理曲度,《按摩与导引》86年8期报导:空军长春医院采用120至200公斤的大重量牵引也不能将人的脊柱拉直,只能将病态变直的脊柱拉得恢复其生理曲度。“立身中正”包含着由于某些人不卫生习惯而形成畸形过大的脊椎曲度恢复为符合生理要求的正常的生理曲度这样的意思,但并非指脊椎曲度消失而变成脊柱上下笔直;这就象各类生产和生活中所用的木罗丝是直的,但直中必须包含有罗纹的弯曲,太极拳要求的立身中正之脊柱自然竖直也必须包含着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微微的生理曲度,脊柱上下笔直从医学角度讲是一种畸形的、病态的形状。只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腰椎一段才会出现病态的变直而使患者感到痛苦。可见说“脊椎至尾闾要在一条直线上”这种说法是一种缺乏医学知识十分荒唐的臆想。而“尾闾”也就是尾骨是弯的,它的下端是不可能垂下的,说“尾闾向下垂悬”是违反人体解剖学的,也是不可能的,至今还没有出现有人的尾骨“垂悬”的说法。因此说“脊椎至尾闾要在一条直线上……脊椎关节放松以及尾闾向下垂悬”是错误的。
(六)鼓腕要领对吗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5页说:“老拳谱上以‘坐腕’表示基本姿势。其实坐腕很容易形成手势僵化,因此应注意‘鼓腕’。鼓起腕了使手势松软平直……无论在什么动作中用掌,都要保持松软平直,手心中好象老是擎着一个圆活的小气球。”《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一·内功理法》22页又说:“塞腰、鼓腕是内气下行至腹部后,内气向腰胯四周弥散催发而引起的腰部向后依偎、位于胯两侧的两腕向外圆展的态势,以上完全是以意领内气运行引致的身形变化,绝非单纯的形体动作。”《内功理法》15页还说:“但鼓腕不是单从形体上做到手腕背部隆起。先师曾讲,鼓腕先要使腕部松开,松腕不可在骨肉之形上做左右俯仰的调整……应意想腕与手之间犹如脱离开一样,使手松软、旋转灵活,不受腕的牵扯和控制,从而呈现犹如无手般的空灵之感……继而才能进入‘鼓腕’。从形体上看腕部有微鼓之势,但绝不能以形代意……当腕部松开时,腕与手之间如隔着一道鸿沟,内气之通出如腾越鸿沟而贯通两岸,此为鼓腕的真实用意所在。”
概括这些话的意思,那就是:
①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坐腕”很容易形成手势僵化。
②无论什么动作都要“鼓腕”,“鼓腕”在外形上是“手腕背部隆起”的松软平直,手心中好象老是擎着一个圆活的小气球。
③“鼓腕”是由内气向腰胯四周弥散催发而引起的,是意想腕与手之间犹如脱离开一样、犹如无手般的空灵之感形成的。
这种说法对吗?论析于下:
①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坐腕”也是术语,是必须经过老师传授和资料学习后才能理解的,郑曼青先生的著作中对此有很好的解释,反映“坐腕”是针对防止手腕飘忽性绵软等而言的,如果得此真传怎么会“容易形成手势僵化”?因此,说“坐腕”很容易形成手势僵化,既反映不懂什么叫“坐腕”,也反映了这种说法纯属诋毁。
②太极拳的手腕必须随动作不同有变化,太极拳的勾手和大多数拳式所出现的向外按掌等动作是必需手腕部有一定的角度,是不允许“手腕平直”的。太极拳每个拳式都存在着劲贯至手指,当动态的劲贯至手指时,手指必然舒展,是不允许“手心中好象老是擎着一个圆活的小气球”的。如果“无论在什么动作中用掌,都要保持松软平直,手心中好象老是擎着一个圆活的小气球”,太极拳还有什么武术价值?因此这种说法是违反太极拳基本知识的,是很错误的。
③从近代一些太极拳著作中可知杨健侯、杨澄甫、李雅轩、郑曼青先生等近代太极拳家十分重视手不要自动,但同时他们都十分重视“形于手指”,就是说太极拳的绝大多数武术功效包括“听劲”都是手完成的,也就是手是感觉与动作都十分灵敏的身体部位。由此可见手是不允许出现“腕与手之间犹如脱离开一样、犹如无手般的空灵之感”的。如果练拳追求“腕与手犹如脱离开”一样、“犹如无手”一样,又怎么还可能会有手的“听劲”和手的动作变化?所以,这种说法纯属误人子弟之言。
④太极拳有的动作比如“掤劲”、“捋劲”是需要“鼓腕”,但这是劲力传输到手形成的,说什么“内气”可以离开身躯向腰胯四周弥散催动手腕“鼓”起,难道这“内气”还有定向功能,因为“内气”既然是“向腰胯四周弥散”,所催动的应该是整条手臂,首当其冲的应该是肘部,怎么会是“手腕部”呢?况且即使是八十年代的伪气功也没有身躯能够离心性地向四周喷发放射有力量性质的什么“内气”。可见这种“内气外放”催动引起“鼓腕”的说法纯属杜撰。
(七)不要把全身的重量压在下肢的要领对吗?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 5页说:“踝和足是人体的基底,支撑着全身的重量。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