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浅谈太极拳以后的推广和传承
·习中华武术扬华夏国粹 武德
·武搏会武术再成表演项目 国
·多元文化视角下武术发展冷思
·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太极拳
·汪永泉先生的拳架是原汁原味
·汪永泉先生得杨健侯秘传的历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武学研究>谈武论道> 正文
“老六路”的单掌、四正揉手是杨健侯的秘传吗?
来源: 作者:魏坤梁 点击: 发布时间:2010-09-03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的太极拳著作之十八
作者 魏坤梁
汪永泉先生将杨家世代所称谓的“推手”改称为“揉手”。《杨式太极拳术述真·拳苑记事》说:“永泉公深得杨家内功劲法之真传,尤其在揉手方面很有造诣。”那么,这“很有造诣”的“揉手”究竟是怎样的呢?《杨式太极拳述真》224页至229页的“揉手的种类”一节对此作了详细的介绍,该节中的“定步单掌揉手”和“定步四正揉手”两段具有代表性。所幸网上还有汪永泉先生和魏树人先生各自与别人的“揉手”录像可供观看参照。下面先对该书这两段介绍逐条加以评析,再讨论魏树人先生和汪永泉先生的“揉手”录像。
(一)定步单掌揉手
⑴【原文】
甲乙相对,左足在前站立。右臂向前抬起,双方以右腕相接。”又说“若互搭左手时则双方应右脚在前。
【评析】
对于单臂相搭的推手形式,杨家及其弟子们有称为“单推手”的,也有称为“单手推挽”的,但杨家没有“单掌揉手”的称谓,因为推手不是单单用掌,即使与对方的接触部位也并不单单是掌。近代杨、吴、武等太极拳流派虽然二十世纪开始之年就都已经各有师承了,但也都没有“单掌揉手”的称谓,可见这个称谓并不合适,不应该是出自杨健侯先生之口。
近代杨、吴、武、孙等流派太极拳的“单推手”根据与双方之脚的相互关系而言有“顺步”的和“合步”的之分,而“顺步”既与哪一条手臂与对方相搭没有固定的规定,但又都主要是与对方所搭之手臂同侧的一脚在前。这是因为这样更有利于腰胯的锻炼,对于腰胯的灵活有更高的要求而有利于活步的散手实战。如果右手与对方的右手相搭,那就是以右脚在前的步型为主要的。而该节与所有太极拳流派不同的步型规定不仅对于腰胯的锻炼要求较低,而且固定的规定更是属于不必要的刻板,推手步型纯属技术,与内功没有关系,杨健侯先生如果有这种固定步型规定的传授,并且内功传授要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保密,这种推手技术又何必向杨澄甫先生及其弟子们保密呢?可见这种步型规定不可能是杨健侯先生的秘传。
⑵【原文】
 “1、甲右腕微外旋,右手蕴含着掤按内劲向前挤出,手心向内,两腿随之成左弓步。
【评析】
①太极拳之“挤”都是因为一手被对方所捋、被对方所控制或使用劲力不顺遂,而对方又被我这一条手臂所牵制这样的情况下,另一手搭于这一手臂之内侧、以这一手臂作为衬垫乘势逼近对方而向对方攻击;所以这“挤”是一种利用一手被动从而使用另一手的攻击,可见单手是不能称为“挤”的,因而单推手中是没有“挤”的。可见将只有一手与对方接触而称为“挤”是错误的。
②。杨家及所有流派太极拳单推手的向前攻击都是手掌朝向对方的“按”,如果“手心向内”实施“按”是违反劲力传递规律的。所以,“手心向内”的前“按”是错误的。
③太极拳应该讲究“软着陆”,在没有控制住对方之前手臂是不用力的,既不用力,何来“蕴含着掤按内劲”,所以,这种行为也是违反太极拳经典拳理的。
⑶【原文】
 “2、乙顺甲挤势右手通出采劲略向下引,随着身体右转,手背沾着对方右腕向右后侧捋,在捋的过程中,右腕微内旋,右手转发挒劲,两腿顺势成左虚步。待甲引化后再将甲之右前臂按向其左胸前成挤势,两腿成左弓步。
【评析】
①如果乙对于甲水平掤来的手臂,向下采甲手腕,这种方法很难具有不用力的化解作用,因为甲在乙采自己手腕的瞬间完全可以手腕顺乙之采下沉而用小臂抵住乙的胸部用掤攻击乙。而且甲水平前掤(被称为“挤”)、乙向下采,两者力的方向明显呈现一个角度,乙不存在顺人之势,是一种强行用力的行为,是属于外家拳的“以横破直”招法,不属于太极拳不用力、顺人之力的“引”,怎么可以称为“引”呢?
②太极拳对于对方的直线水平攻击,应该是先顺对方之力将对方引进,然后让对方由于其自己用力、我方的腰胯被推动而造成对方落空。然而,乙对于甲的水平之掤,以是“身体右转,手背沾着对方右腕向右后侧捋”, 因为甲的劲力方向是乙的前后方向,而乙的“向右后侧捋”,即使与其前后方向有120度的角度,如果没有瞬时的万用胶,就必需用抓捏并强行用力这种外家拳的方法,然而,乙的手腕既没有瞬时的万用胶、手背又不能抓捏甲,因此,这种“手背沾着对方右腕向右后侧捋”也是不能成功的;这种行为也是属于违背顺人之势的外家拳的“以横破直”招法,是不能称为太极拳之“捋”的。
③太极拳的“挒”应该在一条手臂与对方的躯体相接触时才可以使用,如野马分鬃就是典型的“挒”。如果仅仅与对方的手腕相接触,用“挒”是根本没有效果;同时,“挒”是属于以自己为轴心使手臂旋转的行为,在甲的攻击锋头上使用,也是属于外家拳的“以横破直”的招法。
④乙在化解了甲的攻击后,向甲的攻击应该是对准甲的身体中轴,因为人的身体中轴部位是人较难化解的部位,如果攻击偏向了右,甲顺着乙的劲力向右捋就比较容易做到毫不用力;而如果攻击偏向了左而“按向其左胸前”,甲也同样完全可以顺从乙的攻击使右臂被乙推向左侧而以大臂与肩靠乙,也容易使乙被靠而失去站立平衡,同时单推手的循环往复也就中断无法再继续了。所以,“按向其左胸前”不仅对于维持单推手的不断进行而言是错误的,而且这样做也是偏离了“老六路”再三强调的对准“对方胸前‘十字之横线’”之原则的;同样,将“按”说成“挤”也是错误的。
⑷【原文】
 “3、甲顺乙之挤势,右手含掤按内劲外旋翻转,掌心转朝上。同时身体右转向右后侧捋乙右腕,在捋的过程中,右腕微内旋,右手转发挒劲,两腿随之成左虚步。待乙引化后再将乙之右臂按向其左胸前成挤势,两腿顺势成左弓步。
【评析】
乙将甲的右臂按向甲的左胸部,甲则“身体右转向右侧后侧捋”乙,一方面,甲的左肩外侧与身体中轴就更加接近了乙的劲力有效攻击范围,是很容易被乙按出的;而甲要用已经被乙按至自己左胸前的右手腕向自己的右后侧捋,乙手臂移动的方向几乎是与乙攻击的劲力方向成90度直角了,没有相当的顶抗和抓捏、横向强行用力这种外家拳的方法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这样的反应根本不是属于太极拳推手的行为。其它错误⑶之③、④已经分析。以上单推手过程的介绍,处处反映了外家拳的习惯,没有一处是体现了太极拳的特征,这样的推手怎么可能是杨健侯先生的秘传呢?
(二)定步四正揉手
⑴【原文】
 “甲乙以右腕相接,左掌心轻扶对方右肘尖,左足在前。
【评析】
太极拳四正推手双方互掤时,如双方右手腕部相搭,各人左手与对方接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控制住对方的肘部和大臂,然而肘部是不容易控制的,所以,接触对方最佳的部位是对方肘部的上方,自己左手与对方接触的最佳部位应该是左手掌侧的小鱼际或腕部。这样的接触,对方的肘部和大臂被控制的效果最好,而且在对方由掤变按、或自己由掤变按时,自己的小臂能够很自然地与对方的大臂相接触而控制对方的大臂。如果是“左掌心轻扶对方右肘尖”,这样左掌心必然向上,对于对方肘部的控制并不全面,也难以控制对方的大臂;如果对方突然沉肘,对于自己的防护也很不利;如果想弥补这些缺陷,左手就要始终用力,这样又给了对方可乘之机;而当对方右手臂内旋由掤变按时,自己与对方接触的手掌还很容易滑脱;而自己由掤变按时手掌又必须翻过对方的肘部移动贻误了时机;而且,无论何方由掤变按,自己的小臂很难自然地与对方的大臂相接触而控制对方的大臂。这种左手的接触法常出现于初学推手者,是必须及时纠正的弊病。因此“左掌心轻扶对方右肘尖”是错误的。
⑵【原文】
 “1、甲右腕微外旋,手背粘乙右腕上掤,两腿成左弓步。此为掤式。
【评析】
四正推手开始学习阶段程序化的掤捋挤按,掤与捋的主要作用是化解,挤与按的主要作用是攻击;推手的始终,双方都是在沾粘连随之掤的基础上的捋、挤、按反复循环。在这过程中,双方沾粘连随的掤都是属于随人而动,不是主动用力向前逼向对方的。而“手背粘乙右腕上掤”显然是属于主动向上用力的行为,是违反太极拳沾粘连随推手原则的错误行为;“两腿成左弓步”反映了身体前移,顺对方之势上掤则是不需要身体前移的。因此这些反映都是属于初学推手者的错误。
⑶【原文】
 “2、乙右臂被掤,顺势成左虚步,身内十字微右旋的同时伴随着微向右转身,左手置于右腕内侧,随重心前移挤向甲胸前,两腿成左弓步,此为挤式。
①甲两手主动进攻性地将乙右臂往上掤,其实就是抬兼按,这时,甲的两手臂必然出现僵硬,乙最佳的化解与反攻击就是右手任由甲上抬从而牵制甲的右臂,同时左手向前直按甲的右臂,当然也可以采用捋等法。“挤”的主要作用是破坏对方的捋,或者是一臂被按的反攻击,往往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的;由于两臂呈怀抱形,使用不当的挤是很容易受制的。然而,乙对于自己的右臂被甲上抬与按居然是采用“挤”,由于乙的右臂被甲主动地上抬已经上移,右臂的肘部已经在与自己肩部高度上下的位置了,右手腕部的位置已经在自己面部了,这时的乙却“左手置于右腕内侧,随重心前移挤向甲”,并且“两腿成左弓步”即身体前移,这样的“挤”作用点在甲的面部位置,怎么可能向前将两手“挤”到甲的胸部?如果乙微一侧身,“挤”则必然落空,这样的“挤”有什么武术价值?不仅如此,由于乙将自己的左手主动地移到自己的右腕部,丧失了对甲右肘的控制,甲无论是用前掤、捋还是按都可以方便地攻击乙成功了。因此乙这样的行为对于推手而言是很错误的。
②乙的“身内十字”反映为身躯的中轴,身体的右转就是以身体的中轴为轴转动。乙用“挤”攻击甲,“挤”使用的一个要点是胸腹正中线正对对方;然而乙却以胸腹正中线为轴向右转动,也就是身躯的右侧转向后,左侧转向前,这样的转身,自己的胸腹正中线偏离了正对甲,身体中轴仍然正处于甲的正面攻击,不仅对于化解甲的攻击毫无效果,而且使自己形成易于遭甲攻击的背势,而且这样的行为对于推手而言也是很错误的。
③假如乙能够将甲的右手臂向下向前“挤”到甲的胸部,在这过程中,由于甲的右臂与乙相接触的是腕部,乙就必须必须靠左手主动强行用力将甲的右手腕往下压,然而乙的左手却离开甲的肘部附近的手臂置于自己的腕部,单手向下压甲的右手臂就需要用更大的力并且是很困难的了。而即使乙的左手没有离开甲的手臂同时向下压甲的右手臂,这也纯粹是属于外家拳的主动强行用力,同时也给了甲的可乘之机了。所以,这种行为根本不是太极拳沾粘连随推手的行为。
⑷【原文】
 “3、甲右手顺乙之挤势内旋,掌心向下踏捋乙右腕,同时左手内旋,掌心向下置于乙右肘上,随重心后移,捋向自身右侧。两腿成左虚步为捋式。随后身内十字左旋的同时伴随着向左转身,用双手掌心分别按乙右前臂和右腕,随着重心前移成左弓步。此为按式。
【评析】
①乙的“挤”固然错误,但当乙以“挤”攻击甲时,其劲力方向是甲的前后方向,对于这样的攻击,甲如果用“捋”化解并反攻击乙,应该以左胯为轴右转身,才有利于顺乙的“挤”而使乙的“挤”落空并顺乙之势、借乙之力将乙“捋”向自己的右后方。然而,甲居然在没有转身的情况下主动强行将高度在自己面部或胸前的乙的右手腕部的运动方向改变90度角度往自己的右侧强拉硬拖而称为“捋”,显然是违反沾粘连随推手原则的,根本没有“舍己从人”之“捋”的特征。而如果甲真的这样做,乙完全可以顺势将自己的左手搭于自己的小臂近肘部或大臂部仍用挤攻击甲成功的。所以,甲的这种强拉硬拖对于推手而言也是很错误的。
②如果甲主动强行用力将乙的手臂向下压和将其运动方向改变90度角度往自己的右侧强拉硬拖真的成功,甲即使是左转身,甲按乙右臂的两手臂的方向仍是朝向乙左侧的,也就是自己的右前方。乙也完全可以顺势将甲的两手引向自己的左侧并将自己的左手搭于右臂挤甲而反攻击成功。甲的这种按有什么武术价值?所以,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
③传统的四正推手,捋对方右臂后的按必须兼顾到按对方的挤的左手和左臂,两手应该滑向与按到对方的左手腕与左臂,从而发生换手。然而,甲双手捋乙后的按却仍然仅仅按在乙的右臂上,不仅给了乙的左臂攻击自己的机会,也不能自然发生换手了。
⑸【原文】
 “4、乙随按势后引成左虚步,身内十字左旋的同时伴随着向左转身,左前臂上旋,左手与甲左腕相接成立肘,掌心向内,同时右手掌心向内粘贴甲左肘尖,随重心前移成左弓步。此为掤式。
【评析】
①既然乙的右手臂是被甲两手掌所按住,乙又以胸腹正中线为轴左转身,乙的左手就是位于自己右手臂内侧的;这时甲的左手是按在自己的右小臂近肘部的,乙的左手怎么可能与甲的左手腕相搭接?如果乙的左手腕要与甲的左手腕相搭,只能用两种方式,一是从自己的右臂上强行越过按在自己右臂上的乙的手掌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二是从自己的右臂下向上去接触,这样做其实是自己将自己捆住了。因此,乙这样的左手换手法是很不合理的,是错误的。
②既然乙的右手腕部被甲的右手掌所按住,乙的右手怎么可能脱离甲的右手掌之按而去与甲的左臂肘部相接触?
③甲是用两手按乙的右手臂的腕与小臂部,即使乙能够主动强行用力将自己的左手插进自己右侧的右前臂与甲的左手腕之间与甲的左手腕相接触,并且强行上抬甲的左手腕,乙的右手腕能够主动强行用力滑脱甲右手掌的按而移动到与甲的左手臂肘部相接触,甲的向前按的攻击并没有消失,乙居然也用掤向甲进逼攻击,显然双方形成了相互的顶抗,完全违反了沾粘连随推手的原则,是很错误的。
⑹【原文】
 “5、甲左臂被掤,顺势成左虚步,身内十字微右旋的同时伴随着微向右转身,右手置于左腕内侧,随重心前移挤向乙胸前,两腿成左弓步,此为挤式。
【评析】
这些做法不是太极拳沾粘连随的推手行为,具体参见⑶的分析。
⑺【原文】
 “6、乙右手顺乙之挤势内旋,掌心向下踏捋乙方左腕,同时右手内旋置甲左肘上。随重心后移捋向自身左侧成左虚步。此为捋式。然后身内十字右旋伴随着向右转身,两手向前下按乙左前臂和左腕,随着重心前移成左弓步。此为按式。7、……(略)
【评析】
这些做法对于太极拳推手而言都是错误的,具体错误除了可以参见⑷的分析外,还反映 “定步四正揉手”的“1~4”推手双方两手的运动方向是顺时针的,而从“5~7”推手双方两手的运动方向则成为逆时针了,出现了主动强行的毫无必要的换方向了。
⑻【原文】
 “如此周而复始,运转不已。……四正揉手是双方遵循掤、捋、按、挤之法,一方为顺步,另一方为拗步。反复练习揉四手。熟练后就可体会到揉手之重要性在于沾、粘、连、随、互相听劲。
【评析】
①太极拳推手双方一开始推手,一般程序化的规律是双方掤搭后,一方为按~挤~捋~按~挤~捋……进行,另一方为捋~按~挤~捋~按~挤……进行;攻防规律为捋化按、挤化捋、按化挤……如此不断循环,双方各人两手的运动轨迹总是相反的,当一方为顺时针时,另一方总是逆时针的;四正推手熟练后,捋有正反两个,按也有正反两个,还可以变化出两个挤,十分纯熟后,可以随机应变突破程序化,如捋不仅可以化解对方的按,而且可以化解对方的挤,还可以融入采挒肘靠,除了发劲攻击,这些都是在不用力的沾粘连随前提下自然形成的。四正推手可以换手,从而引起双方各人两手的运动轨迹方向发生相反变化,即一方由顺时针变为逆时针,另一方由逆时针变为顺时针,但换手是随着化解自然变化形成的,而书中这一节的介绍无论是程序化的掤捋挤按和换手却都是主动强行用力生硬形成的,显然都是违反太极拳推手沾粘连随原则的;而且根据书中这一节的介绍一个掤捋挤按周期就是双方换手每变换一次,手的运动轨迹方向改变一次,从1901年至1917年就进杨家学习太极拳的杨澄甫先生前期弟子所传下来的推手都是没有这种推手法的,这种频繁换手也是毫无必要的,是违反自然原则的,因而是错误的。
②从上述又可见,推手的双方都是同名脚在前,同名手交叉相搭,如书中所述,都是左脚在前,右手腕与对方相搭,也就都是“拗步”。怎么会是“一方为顺步,另一方为拗步”?明显是属于思维混乱的臆想所造成的写作错误。
③根据上述,推手的双方始终都是主动强行用力的,而“沾粘连随”的特征是“随人而动”,所追求的效果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以不用力而使得对方“终不得力”;主动强行用力与“沾粘连随”是毫无关系的。书中却说“反复练习揉四手,熟练后就可体会到揉手之重要性在于沾、粘、连、随、互相听劲”。也就是将主动强行用力理解为太极拳的“沾粘连随”了。显然与太极拳的经典思想是完全南辕北辙的。
上述“揉手的种类”介绍中的“四隅揉手”同样存在这样的错误,这些反映《杨式太极拳述真》作者对太极拳推手并不熟悉,推手过程的陈述不仅是凭空臆想编造,处处错误不合情理,而且处处了违反太极拳沾粘连随的推手原则,始终反映了必需主动使用大力,即使谈不上“猛烈硬搡”,也是属于“强推硬拉”,这些完全可以对照书上的步骤说明进行实践检验加以证明的,这样的“揉手”与太极拳是根本没有关系的。
(三)汪永泉先生和魏树人先生的“揉手”录像讨论
《杨式太极拳述真》一书对于“老六路”之“揉手”的介绍,只能使人觉得作者对于传统太极拳推手是很陌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呢?好在网上有一段魏树人先生与人推手的录像。网上的录像说明那是1992年济南皇亭体育馆举行的全国太极推手研讨会上的录像(网址:http://bbs.cntjq.net/showtopic-1261.aspx)。时间是在《杨式太极拳述真》出版后的两年左右,据网上的说明:魏树人先生“本来他满嘴秘传什么的内功心法之类的东西,还有这般那般的几十种太极劲以及应该如何如何推手的讲个不停。别人都出来真实较量了,大家一次又一次提出让魏树人找个年纪相当、身体不强的人对抗一下让大家见识一下秘传真功夫,”以致出现了魏树人先生与门惠丰教授推手。从录像上看,两人推手的时间总共两分十几秒,四正推手仅仅十几秒钟,其余时间就是八十年代才出现的散推(竞技推手)。在散推中,门惠丰教授大多数时候居然放开双手任由魏树人先生按着他的身躯推,一次也不反攻,结果,魏树人先生上身前俯使出全身力气足足推了近两分钟,换着部位地试图推动门惠丰教授,居然不能将门惠丰教授推动半步。相比之下,门惠丰教授与魏树人先生的推手水平很是悬殊,门惠丰教授的推手水平自然远比魏树人先生要高得多了。而录像中魏树人先生的四正推手,《杨式太极拳述真·揉手的种类》所介绍的以“挤”对付对方之“掤”等等是毫无踪影的,所谓“四正推手”准确地说是主动自动顶抗着左右方向的打轮划弧,这种“打轮划弧”谈不上有掤捋挤按的影子,魏树人先生的表现给人的印象应该是刚开始学四正推手者的级别。而由他的这种表现也可以佐证《杨式太极拳述真·揉手的种类》所介绍的推手过程步骤是属于凭臆想的根本不能进行练习实践的编造。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浅谈太极拳以后的推广和传承以及发展
·多元文化视角下武术发展冷思考
·汪永泉先生的拳架是原汁原味的杨家太
·“老六路”的劲源理论是杨健侯的秘传
·“老六路”的“八劲”是杨健侯秘传的
·“老六路”的“炼神、炼气、炼意”是
·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太极拳著作之前
·魏树人先生的“老六路”是谁首创于何
·对武术散打鞭腿技术动作防守方法的讨
·野山武道的秘密
·答“卢氏结构”问(一)/李紫剑
·武学修炼与房中术/张方
·[转帖]我看黄忠达太极养生馆的郑重声
·不传之秘/匡常修
·郝家太极梅花螳螂拳第一跌招――玉环
·武学的谎言/张 方
·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太极拳著作之结
·多元文化视角下武术发展冷思考
·武搏会武术再成表演项目 国粹举步维
·习中华武术扬华夏国粹 武德为先强身
·浅谈太极拳以后的推广和传承以及发展
·关于高校武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讲“武”论“术”/吴俊清
·济世大作――高式国注“九要论”/高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