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的太极拳著作之三
作者 魏坤梁
从《杨式太极拳述真》等书中可知“松、散、通、空”是“老六路”一开始学练就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然而查阅中国近代所出现和流传的所有太极拳谱和所有太极拳家的著作,可以发现太极拳在整个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传承发展中是没有“松、散、通、空”这种说法的。那么,这“松、散、通、空”是不是杨健侯先生的秘传而中国自古以来的其他所有太极拳家包括王宗岳、杨露禅、武禹襄、杨班侯、李亦畲、杨澄甫、孙禄堂等先人都没有得到与悟到,“松、散、通、空”是太极拳要领更上一层楼的创新性新发展呢?本文对此加以论析。
(一)太极拳需要这样的“松”吗?
“松”是太极拳的根本,这是毫无疑义的,郑曼青先生等太极拳家反复强调:太极拳就是一个“松”字,也就是说太极拳的一切都可以用“松”来概括。然而,几乎凡拳都是讲“松”的,不少少林拳在强调刚硬的同时也是讲“松”的,如果说凡“松”都是太极拳,那么,少林拳也就是太极拳了,显然这是错误的。事实上汉语中的“松”是有多种概念的,传统太极拳所谓的“松”是具有特定概念的、与一般所谓的“松”有区别的。比如太极拳所谓的“松”与少林拳所谓的“松”就是不同的。不仅如此,往往几个人跟同一位老师学练太极拳,虽然“松”的概念是相同的,然而由于从学时间、水平等的差异,各人对“松”的具体理解也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初学时到若干年后如果是有进步的,对“松”的具体体悟也是不同的。这些不同在具体的表述与表现中是有所反映的。比如太极拳“松”的一个内容是肌肉放松,根据生理学,肌肉不同程度的紧张与放松其电位是不同的,因而,肌肉的紧张与放松是有程度之分的,虽然说的同样是“松”,由于各人的程度不同,概念上或具体体悟上是必然不同的,这些不同还是有客观鉴别指标可以加以科学检验的,不是自以为是而可以自说自话的。现在已经有很多人觉察到有的太极拳老师虽然“松”挂在口边,然而一经实践检验,其实并没有放松。
“老六路”这“松、散、通、空”之“松”是什么概念呢?《杨式太极拳述真》对此有说明,该书第1页说:“把心气放松,同时全身的关节和肌肉都要随之放松,一直松到足心的涌泉穴。内气往下松沉时,必须注意不要把全身的重量压在下肢上”,《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一·内功理法》第95页又说:“不要认为肩松是要向下松到腰胯,腰胯松是要松到腿足,这样腿足松就再也无处可松下去,只好承受负荷,从而导致腿足僵滞不灵。此皆为有松无散之弊,不能做到周身上下同时放松。”概括这些话,“松、散、通、空”之“松”的概念就是必须达到下肢没有承担体重的感觉。这种“松”符合太极拳经典吗?可以这样来分析:
①太极拳的放松与气功的放松是两回事,学练气功者是完全可以在初学时就从头相同程度地松到脚的,因为气功的放松只有肌肉静态松弛一个内容;但是这种“松”不是太极拳的放松,太极拳锻炼的“松”则是追求能够强壮下肢、传递劲力、灵活反应等健身、武术的效果兼得,太极拳的“松”是为沾粘连随使人“终不得力”从而使得别人的作用力落实不到自己的身躯服务的,需要的主要是全身动态的放松,并不是仅仅只有肌肉静态松弛一个内容,而是要在满足完成太极拳特定的姿势、动态与劲力传递前提下肌肉最大限度的松弛与形成肢体随人而动之沾粘连随的灵敏反应。因此,太极拳初学者虽然必须追求从头松到脚,但为了达到上述的效果,不可能实现相同程度地松到脚的,相同程度地从头松至脚是必须分阶段、经过一段很长时间过程逐渐实现的,不然的话就不可能是太极拳的“松”。所以,要求太极拳初学者从头松到脚底是不切实际的空谈。
②杨澄甫先生等很多太极拳家都强调太极拳的放松就是“沉”,“沉”与“松”是一回事。“沉”反映为身体重心下降,但身体重心下降不等于身体重量消失。这就象液体被澄清而不溶于水的微粒一直沉到底,不等于这些微粒都消失了。太极拳放松水平到了能够相同程度地完全松到脚底了,体重还是必需由下肢来承担的,因为练太极拳越放松,身躯横向承担体重的应力越少,可以越不用力,下肢承担的体重就越大;而下肢没有承担全部体重,反映身躯横向承担着部分体重,身躯就不可能是很放松的,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感觉放松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放松,也必然没有从头松到脚;所以,太极拳从头松到脚之放松的特征就是下肢承担体重。人在瘫痪的情况下肢也会不承担体重,当然这种放松是太极拳所不允许的。人在卧式静气功中也能够既肌肉放松又腿足不承担体重,但是卧式静气功不需要顾及沾粘连随的稳定、轻灵与不易被人牵动,不需要掌握太极拳的各种要领,不需要顾及站立与行走之两脚虚实变换之武术需要,所以卧式静气功虽也具有很好的健身功效,但是不具有使人强壮的功效,不具有使人的下肢稳健的功效,不具有传递劲力的功效,更不具有能够使人“终不得力”的效果;可见卧式静气功的这种放松也是不允许照搬套用到太极拳锻炼中去的。然而,卧式静气功锻炼时人的体重也是与床接触的身体部位承担的,说放松了人的体重就离开人体了,这在地球上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违反科学规律与常识的事情。
③从健身和武术角度讲,太极拳的“沉”是实现站立与行走的稳定、轻灵与不易被人牵动的前提条件。如果下肢没有承担体重,怎么可能会有站立与行走的稳定、轻灵与不易被人牵动?这就象一个杯子没有盛水就容易被碰倒,杯子盛了水就不容易被碰倒;转臂吊塔只有塔身基底沉稳吊臂才能灵活转动工作是一样的道理。因此,太极拳“松”的一个特征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偏沉”。由于“偏沉”,行走才能够稳定;由于“偏沉”,行走才能够轻灵;也由于“偏沉”,身躯才不易被人引动。而所谓“沉”的一个特征就是下肢承担体重,“偏沉”就是一足承担全身体重。所以,太极拳“松”的一个重要效果就是无论是客观上还是主观感觉上都要体重沉于一脚,是不允许脚不承担体重这种情况出现的。如果追求腿足不承担体重,就必然失去稳定、轻灵与不易被人牵动这样的效果,客观上身躯也是不可能属于太极拳所要求之放松的,就成为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批评的“双轻”了,“沉”也就没有了,还有什么腿足稳健的养生效果和武术价值可言呢?
④太极拳锻炼最终所要求的从头完全松至脚,不是任何时候的任何部位都是如气功锻炼所要求的肌肉总是松弛这样的,是“松中有实”的,比如“腹内松净气腾然”就是“松中有实”。太极拳追求的放松是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所说的“似松非松”,是不允许任何时候的任何部位都松至可以任人摆布的。如果一个人的肢体象瘫痪那样的松弛可以任由别人摆布,还有什么太极拳的掤劲可言?太极拳的放松很多情况下的作用是最大限度养精蓄锐的随人而动,不是瘫痪一样的松弛。下肢没有承担体重的“松”,要么是自以为“松”其实身躯没有真正放松,要么就是瘫痪一样的一碰就倒而需要别人扶持才能站立的松弛,这样的“松”都是太极拳所不允许的。
所以,说下肢“承受负荷”就会“导致腿足僵滞不灵”、“不能做到周身上下同时放松”是不能成立的;而“下肢不承受负荷”之“松”根本不是太极拳之“松”,这样的“松”没有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根据,是完全违反杨家世代相传之体重必须由一足承担之真传的。这种下肢不承担体重之“松”的说法是将外家拳的松、八十年代卧式静气功的松、甚至是瘫痪的松弛混为一谈了。可见,这种“松、散、通、空”之“松”对于太极拳而言是所不需要的、不允许的、错误的。
(二)太极拳需要这样的“散”吗
“松、散、通、空”之“散”是什么概念?从汪永泉、魏树人先生的太极拳著作中可以知道这“松、散、通、空”之“散”也是近代传统太极拳所没有的。“散”的概念如《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一·内功理法》96页所说:“松散的意境是将羁困全身的意气逐层地松开并平行散出身外,这样才能达到一身舒适、同时放松。这便是纵松、横散之意的走向。”该书95页又说:“单一地求松并不能做到真松,意气在纵向松落的同时伴随着横向开展的散是实现松的关键。”
概括这两段话:
①“散”就是凭借想象将“意气”逐层平行地横向扩展开、遍体穿透出身外;
②“散”是松的关键,“散”实现了才能达到一身放松。
这种说法对不对呢?可以这样来分析:
①“意”是只能在人的头脑中发生的精神思维活动。精神思维活动的意念注意可以向体外延伸,这是视、听、感觉想象等的对象向外延伸,这就象说“将眼睛的视线放远”不是说眼睛里有什么东西放远,而是信息接收的对象放远;意念注意向外延伸也是如此,不是自身遍体有什么东西放射出去,而且这种信息接收对象的“延伸放远”是有定部位和定向性的,是不可能同时遍体向外延伸的,自古以来即使八十年代伪气功泛滥时期也没有人说“意”是有实质而能够逐层松开遍体横向平行散出身外去的。
②人的注意可以向体外的远处延伸,适当强度与低频率运用,也可以作为精神放松的一种方法,但这是与数数字一样仅仅是达到以一念代万念促使精神低层次放松的一种方法,还不等于精神完全的放松和安静,如果持续运用这种方法也是妨碍心静的;而且即使用这种方法达到了精神放松,并不等于肢体也放松了。精神放松与肢体放松虽然有关系,但那是两回事,因为精神是否放松是中枢神经大脑皮层意识中枢支配控制的,而肢体是否放松是中枢神经运动中枢支配控制的,大脑皮层意识中枢是不可能代替运动中枢的。
③太极拳的放松是指肌肉适当的放松与肢体灵活的沾粘连随反应,这些都是有一定姿势要求的,如果在学习的初中期使意念注意向体外的远处延伸,很多太极拳家所强调的学习初期对于姿势和动作、各种体内反应的记忆、体验、用途体会就根本不能进行了,因此,太极拳的学习初中期是不允许意念注意总是向体外的远处延伸的;而当动作熟练得可以不假思索的程度时,精神所追求的是十分清醒灵敏的虚静,意念注意向体外的远处延伸必然会造成心不在焉而直接干扰破坏精神的虚静,因此,到了一定高功夫层次时也是不允许意念注意总是向体外的远处延伸的。这种意念注意向体外的远处延伸与用数字法治疗失眠一样,只能是在动作熟练后某些情况下临时的、断续的一种排除杂念的方法,虽然是一种气功锻炼追求入静的方法,但不能完全作为太极拳锻炼追求心静之基本性要领的。可见将意气注意向体外远处延伸的“散”作为基本性的锻炼要领,对于太极拳而言是错误的。
④八十年代气功界盛行“外气疗法”,说气功师能够将身体中的“气”发放到体外去为人治病,从古代文献上查阅,这是由古代巫术祝由的“布气”发展而来的,并不属于内丹功;而且其一、声称能够发“外气”的气功师也无不表示“外气”只能从肢体某个很小的部位比如手掌心的劳宫穴部位发出来,没有一位能够发“外气”的气功师说能够遍体向外发“气”的;其二、八十年代气功界也没有一位气功家说发“外气”对健身祛病有益,都是说发“外气”是会损伤身体的。也就是说,遍体向外发“气”的“散”不是益身而是伤身。其实《杨式太极拳述真》14页也说:“练拳必须注重内功的修炼,培养内气。练拳的初步阶段就应当要求神意气内含而不外散。内含不是强聚,而要自然合度地使内气在体内运行。内气不散于体外方利于静养。”这段话就自我否定了这种“散”,反映这种“散”是错误的。其三、虽然八十年代有检测到“外气”有微弱低频红外成分的报导,但也有报导没有检测到。而据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气功研究室主任张洪林先生《还气功本来面目》一书介绍,“外气”一直得不到正规、权威的科学检验证明,也没有一位著名气功师敢于接受这样的科学检验,“外气疗法”其实主要是一种心理疗法,一般的人是不可能有物质性的“气”放出体外去的。有定点定向的“内气外放”尚且得不到证明,这通体的“松、散、通、空”之“散”难道是真实的吗?
综上四个方面分析,“松、散、通、空”之“散”不仅与太极拳没有关系、对太极拳锻炼有弊无利,而且是不真实的,是太极拳锻炼所不需要和不允许的,可见在太极拳锻炼中提倡这样的“散”是错误的。
(四)太极拳需要这样的“通空”吗
“松、散、通、空”之“通空”是什么意思?《内功理法》97页说:“如果说‘松散’是第一步,即求达全体透空的前提,那么第二步‘通空’才是目的。将意气平行散出身外这一过程即与通出相关,通是散的延伸和发展,不能通出也就不能很好地做到散,散与通也是相互依赖、不能分割的。如果通出,身体才能逐渐变得空灵。最后,全身犹如空楼一座,筋骨皮肉仿佛都已荡然无存,这时便手不知其所舞之,足不知其所蹈之,悠然进入无我无为、全身透空的境界。”
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①“通”的概念不是指中医所说的“气血通”、“经络通”的体内之“通”,而是指“意气”遍体穿透出体外去、相当于八十年代新编气功所谓的“内气外放”的延伸和发展,是这种“意气”向体外远处延伸想象的强化。
②“散”达到“通”了后,就能够达到“空”了,就能够感觉不到躯体的存在了。
③达到“空”了,就能够不知“手之所舞,足之所蹈”了。
这种说法对吗?可以这样分析:
①达到动作与反应不假思索,从而“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确是太极拳锻炼的一个目标,但是,这是在记忆、动作反应等被自然强化达到条件反射形成以后才出现的,如果总是想象“意气”向体外远处延伸,记忆不能被强化,条件反射不能形成,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所以说经过“通”达到的“空”可以出现“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这就象保健品市场说吃绿豆和茄可以治百病是根本没有根据的是同一个道理。
②感觉身躯荡然无存是道、佛等静气功锻炼到了高层次之人的一种主观感觉,是具有可以进行客观检测指标的;日本川烟爱义教授对超觉静思的研究、近年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教授对道、佛等气功锻炼达到“共振型”高层次者的实验测试就发现,当一个人进入高层次宁静时其脑电图测试会显示既出现表示思维意识活动的β波消失、表示进入深度睡眠的δ波出现,同时又出现表示清醒的波幅高于平常人的α波这样的特异性,因此,感觉身躯荡然无存的“无我无为”感觉并不是可以自说自话的,如果经脑电图测试β波仍然存在、δ波没有出现,那么,所谓的“无我无为”必然是自欺欺人。然而这种“散、通”由于是属于意识思维活动,就是说脑电图测试必然β波活跃,反映进入深度睡眠的δ波是不可能出现的,“无我无为”的境界也就必然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有着几千年历史的道家内丹功与佛家气功中都是没有这种“散、通”修炼方法的。这种“散、通”直接干扰破坏了太极拳学习初期在一定心静的前提下的适当记忆、检查、体验等意识思维活动的,太极拳的条件反射就无法形成,求“无我无为”的基础不假思索也就根本无法形成了,感觉身躯荡然无存的感觉就是从根本上被破坏了。可见这种“通”能够达到感觉不到躯体存在的“空”是根本不可能的。
③太极拳锻炼到了动作与反应形成条件反射后练拳与练气功相结合时,的确会出现全身空空洞洞的感觉,近代很多太极拳家如杨澄甫、孙禄堂、陈志进、冯志强等先生的著作中对此都有叙述,但这仅仅是心静到了高层次也就是如果经脑电图测试至少β波消失后发生的一种感觉,是一种不求而得、求之反不能得的结果,没有达到懂劲高层次的人也是不可能出现的。显然这种“空”的感觉是不能当作一种练拳要领的。如果当作练拳要领去追求,就象让小学生用微积分和函数去做算术,或者让学生整日想着得到高分,那么不仅根本不现实,而且对学习还造成了干扰,因此对于太极拳锻炼而言是有害无益的。
④由于这种“散、通、空”实质上是属于持续的意念想象法,根据中医的“思则气结”与“思则伤脾”,这种“散、通、空”就是属于会引起“气结”与“伤脾”的“思”。因此,这种“散、通、空”既不可能有健身效果,也是不可能借以获得太极拳之武术效果的。
综上所述,汪永泉先生所传授的“松、散、通、空”近代一百多年的太极拳界是没有这种说法的;就是气功界也是没有这种说法的;其中的“松”与太极拳所追求的“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种“松”是太极拳锻炼所不需要不允许的;其中的“散、通”明显属于八十年代才出现的新编气功意念想象法的衍化,是传统内功修炼所不允许的,也是太极拳锻炼所不需要的不允许的;而所谓的“空”是传统内功与太极拳锻炼达到一定高层次自然出现的一种感觉,是不能作为太极拳锻炼要领的。二十年代的杨健侯先生怎么会有这样“松、散、通、空”的秘传?如果杨健侯先生有这样的思想,他也不可能和没有必要对自己的亲生儿子杨澄甫先生与众多杨澄甫先生的前期弟子保密。因此,说“松、散、通、空”是杨健侯先生的秘传是根本不能成立的,将“松、散、通、空”当作太极拳锻炼的要领是错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