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默认搜索
仅搜索标题
代言人、技术顾问
-武世俊
大师
最新文章
·
太极拳身法之研究(下)
·
太极拳与气功之关系
·
太极拳身法之研究(上)
·
破除太极拳推手比赛之痼疾
·
《太极拳经》之研究
·
陈沛菊:太极拳的练习要点
·
习练太极拳要注意三个结合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
天下武林
>
太极天地
>
太极天地
> 正文
“和而不同”话太极
来源:《武当》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1-05-27 双击鼠标滚 字体:[
大
中
小
]
2007年《武当》1期刊发笔者拙作《太极拳修炼理艺“戏说”》,2007年《武当》5期刊出马原年老师大作《太极拳理“戏说”不得》。
对于马原年老师大作,笔者认真拜读内容以后,认为,在太极拳学问研究中,由于“趣舍万殊,躁静不同”,“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原本十分正常。原想保持沉默,是耶?非耶?让读者去默识之、揣摩之、品味之、取舍之。但马原年老师的大作,一开始即指出笔者“观点与原论相去甚远”,最后又“得出结论是:张先生的‘戏说’。晤之不合道、言之不合理、行之没有效、修之大概也不会有益。”对此笔者感慨系之。因为倘若果真如此,而对读者形成误导,笔者心中焉能有安?基于此,笔者对一些心得、体会及理由与依据再陈而述之如下:
一、关于“意在、气在、力在”,“用势不用力”和“神到、气到、势到”
笔者认为,大凡拳道,不论套路,还是器械,林林总总,首先贵之变势。故自古有“十八般武艺”之说,有“三十六腿法”之分,有“七十二擒拿”之别。少林、武当,各有其姿;峨眉、青城,各具其势。在太极拳修持中,是先求诸势规范正确,再求各势应用之法。杨氏太极拳“大用诀”,主讲杨氏太极各势的具体应用。试想,无“野马分鬃”之势,何来“攻腋下”之法;无“弯弓射虎”之招,何有“挑打胸”之技。是故,太极拳修持,求势于前,求用于后,其顺序不可非次而倒颠。
太极拳名家王新午先生说:“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由着熟而惭悟懂劲’,此劲指日久练习之灵觉解。非着熟无以入懂劲之域,非懂劲无以竞太极之功。今若弃‘着’而言‘劲’,不啻缘木求鱼”。(见王新午先生《太极拳法阐宗》)
杨氏太极拳名家董英杰先生说:“练太极拳有三到:神到、意到、形到。如身法正确,神意俱到,则进步甚速,每日有不同之感觉,学者宜细心体悟之。”(见2005年《武当》6期薛劲松《董英杰谈太极拳》。)
笔者感到,是否可以这样意会,“怒火中烧”是“意在”,“热血沸腾”是“气在”,“严阵以待”是“力在”。太极拳“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意在、气在、力在”,“神到、意到、势到”,与太极拳“以静待动”战略是否更相符、吻合和贴切?
马原年老师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对“势”的解释,得出的结论是:“势,本身不具备力量”,所以是“有力才有势”,而不是“有势则有力”。对此,笔者认识正好相反。在《辞海》中对“势”的第一种解释就是“冲发和冲击的力。如风势、火势;来势很猛”。其实,大势所趋、形势逼人、气势磅礴、势不可挡、势不两立、势如破竹、势均力敌,哪一种“势”本身不具备力量?
在大千世界中,凡力、劲、技、法,诸般均在势中求之;凡奇、巧、玄、奥,诸妙也均在势中求之而概莫能外。
集太极、八卦、形意、少林、拳击、气功于一炉的大成拳,虽无固定套路和格式,而其“健身之效、技击之功”,均通过种种不同的桩功“势”中求之。
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于“拱”势中具备力量,历经千年,岿然不动。
在现代工业、建筑业中,同样以科学合理的精心设计,使物体具形具势而力居其中。
“太极者,无极而生。”太极拳不是对人之先天本能予以加工,而是对人之先天本能给以改造。太极拳求“着”不求“力”,求“空”不求“劲”,而“轻、灵、松、空”,同样是在“势”的万千变化中求之。
基于上述,笔者仍然赞同“神到、气到、势到”,“非力到也,乃势到也”。马原年老师说“非势到也,乃力到也”。试想,让一个人双手下垂,立正站好,不准改变姿势,真不知其力何以显之?其劲何以发之?
有“势”方可有“力”,无“势”焉能有“力”?“势”中含“力”,“势”中含“劲”,“力”以“势”显,“劲”以“势”发;“势”中含“走”,“势”中含“化”,变“势”而“走”,易“势”而“化”……“势”之妙用无穷,且变化于毫、厘之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敬请同道悉心细悟、揣摩之。
二、关于“不丢不顶”“与无丢无顶”
笔者感到,既能沾、连、粘、随,自可不丢不顶;倘若又丢又顶,谈何沾、连、粘、随?既谈沾、连、粘、随,又谈不丢不顶,不免有叠床架屋冗赘之嫌。“虚领顶劲”与“顶头悬”,这是走架行功,是推手练习中应时时牢记和掌握的根本要领,是“沾、连、粘、随,不丢不顶”的关键和本源,在切磋较技中,如果单一地注意“沾、连、粘、随,不丢不顶”而忘却“虚领顶劲…‘顶头悬”,“沾、连、粘、随”必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势必“顶、匾、丢、抗”弊端迭出,而为人所制。究其原因,是犯了“低头弯腰,传授不高”,“低头弯腰,学艺不高”之大忌。基于此,笔者感到将“不丢顶”体悟为不要忘记“虚领顶劲”“顶头悬”,虽出于通常理念之外,而却在拳道情理之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丢不顶”较之“不丢不顶”是否更具有禅机禅味,对于避免“顶、匾、丢、抗”,是否更加有所启益? 对于太极拳传统经典理论,我们应认真学习之,继承之,但也应师古不泥而力求新意。
三、关于“偏沉则随”
董英杰先生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太极即阴阳也。在此原子时代,何物非阴阳,故行功论中有云‘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偏沉双重,阴阳不匀也。故读者在举手投足中,务需注意一阴一阳一虚一实。老子日‘吾善藏其余’,祈揣摩之”。(见2005年《武当》6期薛劲松先生大作《董英杰谈太极拳》)
太极拳名家王新午先生云“若用走法不能济以粘,其病也必至偏沉,此之谓随。若用粘法而不能济以走,其病也必为双重,此之谓滞。是以随滞之弊,皆因粘走不能相生,为进攻之大碍”。(觅王新午先生大作《太极法阐宗》)
“‘偏沉’,太极拳术语。《太极拳论》中有‘偏沉则随’之句。偏沉即不均匀也,偏重于某一方面,如劲的某一点,过分偏沉物体的某一部位等,为太极拳之病”(见余功保《精选太极拳辞典》第109页)。
“在运动中须‘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使阴阳互济。反之,或偏沉则随,或双重而滞,阴阳相乘,则病败自生。”(见冯志强、孙剑云编著《太极拳全书》第454页)
“偏沉”为病,毋庸置疑。至于将“偏沉则随”作为正确方式对待,对此笔者不愿苟同与盲从之。
四、关于“引进落空合即出”
“引进落空合即出”,通常的诠释是:“对方攻来,我引进之,使其造成落空之势,这时我已蓄劲蓄势,抓住战机,瞬间将对方发放出去”。对此,笔者一直纳闷,其与外的技有何区别?“上下相随人难进”,从文字表达上,其与“进之则愈长”是否相悖?为此,笔者曾对究竟什么才是“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无为而治”,“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太极拳“神明”境界,进行过理性探究。
太极拳宗师陈鑫在太极拳《搐手十六目》中日:“引,是诱之使来,牵引使近于我;进,是令人前进,不使逃去;落,如落成之落,檐水下滴于地,又如叶落于地;空,宜读去声,人来欲击我身,而浇’空虚之地。”
据此,笔者的“‘引’诱对方‘进’人我所设圈套,形成对方劲力‘落空’之势,随即我周身回拢聚‘合’,‘合’为一体,对方由于失控而仰面‘跌出’,或俯身‘仆倒’‘仆出’”的观点未必“与原论相去甚远”。而如此这般的势之变化,是否是“无为而治”“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点具体体现。
拳道较技,“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虚实实,莫测所以”,虚虚实实神会中,实实虚虚手行功,故切磋印证,我之想法不能暴露于对方,倘若“泄露天机”,对方必有备无患,我之技法焉能“行之有效”?有道是“拳打不知道,知道打不了”,况且,若对方功夫胜我一筹,则“棋高一着难取胜”,我之一切皆是零啊!
马原年老师是一位对于太极拳深有造诣的太极拳家,多年来我一直留意于马老师有关太极拳大作,《太极推手,路在何方?》、《力从何处得,巧从何处求》、《太极刚柔谈》、《谈太极拳推手走化》,凡能看到的,笔者都认真拜读,且获益匪浅。对于马原年老师,我尊重之,敬仰之,钦佩之。至于拙作中“戏说”二字,笔者原先是想在太极拳学问研究中,营造些“轻松”环境,增添点“活泼”气氛而别无其他。不过从“治学严谨,一丝不苟”,“解经以理,校字如仇”这点上讲,我十分感谢马原年老师的批评与指出。
↑上一篇:
槐园健儿勇夺南山创佳迹------记2011年山东省武术
下一篇:
太极拳与气功之关系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
新注册
) 密码:
匿名评论 [
所有评论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
《太极拳经》之研究
·
极左思潮与顾留馨的太极拳研究(上)
·
谈太极拳之顺
·
太极拳擂台争霸:规则限制技术 表现
·
太极八卦与武功
·
太极拳推手比赛杂言
·
滑如冰 粘如胶 软如棉 硬似铁——谈
·
太极拳在民警防卫与健身方面的应用/
·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VCD解
·
太极拳三十七式技解(全)
·
我练站桩功的体验---浅谈呼吸,用
·
站桩:太极拳最基本的训练方略/吴本
·
太极拳打手打法招式
·
杨式太极拳械谱(1)
·
太极宗师陈照奎师父的生平介绍――其
·
三层功夫练就传统陈氏太极拳/马虹
·
太极拳与气功之关系
·
太极拳身法之研究(下)
·
用事实说话,以真功赢人
·
陈照丕《陈氏太极拳汇宗》自序
·
太极拳技击特色
·
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感怀
·
太极拳打手打法招式
·
陈氏太极拳传统老架掌法探微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33493757(服装器械)
493175072(音像图书)
淘宝旺旺:
谢栋兴
MSN:
wulin886@hotmail.com
咨询电话: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传真:0371-86127866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
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
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