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默认搜索
仅搜索标题
代言人、技术顾问
-武世俊
大师
最新文章
·
浅析24式、42式太极拳部
·
太极拳修炼俚语十则
·
习练太极 延缓衰老
·
太极律者悟道禅韵
·
谈太极拳之顺
·
太极拳放松五妙法
·
太极拳流弊——“慢”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
天下武林
>
太极天地
>
太极天地
> 正文
极左思潮与顾留馨的太极拳研究(上)
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1-05-18 双击鼠标滚 字体:[
大
中
小
]
在太极拳史的研究中,唐豪和顾留馨是两座神像,他们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可以说,任何真正的太极拳史研究,可以超过唐豪顾留馨,但不能越过唐豪顾留馨。然而,唐豪顾留馨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政治史和文化史上两个特殊时代——疑古思潮和极左思潮盛行的时代,他们之所以能在这两个潮尖上叱咤风云,也因为他们借助并受到了这两个思潮的影响,从而分别成为疑古思潮和极左思潮在太极拳史研究上的代表人物。
极左思潮与疑古思潮之比较
疑古思潮,是在中华民族受到列强侵略和亡国灭种危机的形势下,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权威主义、蒙昧主义的“传统精神”受到了极大冲击,一种过度激越的情绪,使传世典籍成了“封建”的代名词,进而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主张“把线装书丢进茅厕里去”。社会上要否定三皇五帝,打倒孔家店,武术界就是要否定和打倒张三丰。胡适、顾颉刚要把中国历史打一个对折,由五千年变为二千余年。唐豪也要把太极拳的历史缩短得比对折更短。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从1957年反右派,1958年大跃进,直到十年“文革”,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内,出现了愈演愈烈的极左思潮。在共产党整风中给党提意见的人,不少被打成“右派分子”,反对“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共产风的人,不少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及至“文革”,更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极左思潮发展到顶峰。“文革”前的教育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文化部是“帝王将相”部,知识分子是“臭老九”,古装戏是封建主义。就连家庭古物都成了“四旧”而遭到抄没。疑古思潮和极左思潮,都是在非常“革命”的口号下,表面上要推翻旧制度,实际都是态度偏激、思想狂热、趋于极端、是非不清的主观主义和激进主义,有损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二者不但在表现形式上有相似性,在思想方法上也是相通的。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主义,也是后来极左思潮长期盛行的思想根源。
然而,疑古思潮毕竟是在“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下,在追求自由平等的呼声中产生的,还有自由争论的气氛。极左思潮则是在全国范围内造成的一种带有政治压力的思想枷锁,使得人人自危,惟恐落人“右倾”“反动”的漩涡。在这种气氛下,把学术、文化的很多问题与政治联系起来,“上纲上线”成为时髦,造成了在很多领域、很多问题的“一言堂”和研究禁区,并酿成大量冤假错案。
顾留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为太极拳研究的权威人物。
唐豪考证的实际影响
唐豪的太极拳考证,作为一种看法,确实影响很大,但唐豪的结论,并未得到太极拳界的共识,也未造成社会定论。这从唐豪考证之后的学术研究状况就可看出。
唐豪在1930年的《少林武当考》中首先断定张三丰“亦决不是太极拳的鼻祖”,第二年才到陈家沟考证,提出陈王廷创太极拳之说。1937年4月,徐震的《太极拳考信录》出版,他也抱着排除“附会”之说的态度,否认张三丰为太极拳之鼻祖,但不承认陈王廷创太极拳,认为太极拳由王宗岳“至乾隆时”传到陈家沟,“自王宗岳以上不可考”。
1935年,《廉让堂本太极拳谱》在山西正式出版,公布了武派太极拳辑录的太极拳文献。其中的两篇序言,及武禹襄之孙武莱绪、武延绪的附记,均持张三丰创太极拳之说。
至于杨家,在唐豪考证之前,有许禹生1921年出版的《太极拳势图解》和陈微明1925年出版的《太极拳术》。唐豪考证之后,有杨澄甫1931年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和1934年出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及董英杰1948年出版的{太极拳释义》,吴志青1940年出版的《太极正宗》,陈炎林1949年出版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这些著作,一直坚持张三丰创拳之说,并未受唐豪考证的影响。吴派太极,在唐豪考证之前,有徐致一先生1927年出版的《太极拳浅说》。唐豪考证之后,有1933年李先五所著《太极拳》,1935年马岳梁、陈振民所著《吴鉴泉氏的太极拳》,均持张三丰创太极拳之说。秉承杨、吴两派之传的吴图南先生,更是坚持张三丰为太极拳的中兴者或集大成者。直到1950年,在北京市的一次太极拳研究会上,吴图南还不承认陈氏太极拳,认为陈发科练的是炮捶,不能作为太极拳会议的正式代表。陈发科也只得自认列席(见吴图南《太极拳之研究》,1984年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
以上情况说明,唐豪考证的影响虽大,但其实际效果并不很大。把唐豪考证固化为定论的,正是顾留馨。
顾留馨受命“整理”五式太极拳
“时势造英雄”,顾留馨青少年时代习文练武,早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曾是中共地下党员。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上海黄浦区第一任区长。这种“武术家”兼“革命家”的身份,使他很容易被那个时代选中。1956年,越南胡志明请周恩来、贺龙派人给他教太极拳,这自然要求拳师必须政治上可靠,顾留馨就被选中了。他后来又给江青、叶剑英、宋庆龄等党政领导人教拳。1961年,国家体委要编写一部集中介绍太极拳的书,顾留馨自然又成为首要人选。
当初,国家体委为了适应出国需要,打算把杨、陈、吴、孙四式太极拳统一整理成一厚本书。杨式用牛春明已经交给出版社的书稿,陈式由沈家桢编写动作说明,吴式用徐致一原书(1958年出版),孙式用孙剑云原书(1957年出版)。后来顾留馨建议,将武式太极拳列人,由郝少如编写,出版社也同意。为避免重复,源流和发展史以及共同理论部分专章统一写,由顾留馨执笔。《五式太极拳》的总编一职,由国家体委通过上海体委下达给顾留馨。
顾留馨发现,牛春明的《杨式太极拳》书稿(齐钝汉执草),其动作姿势与杨澄甫不大相同,因为国家体委认为杨式动作还是傅钟文较为规矩,他建议由傅钟文与牛春明合作修改动作,并且尽可能用杨澄甫的照片插图,不足者由傅锺文补照。牛春明稿可以留待单独出版。不料牛春明不久因食道癌去世,只得由傅锺文、周元龙合作整理杨式太极拳。
可是,当顾留馨接受了任务,并且拿到一大捆书稿和照片之后才发现,要对五派太极拳“统一整理”,并非那么简单,首先在太极拳源流上看法就不一致,这就使顾留馨犯了难,甚至产生退却的想法。他在《回忆关于太极拳的争论》(见《上海武术》2004年第4期)中说:“我又仔细看了沈家桢的太极拳的八个主要特点,自成系统,有可取 处。但以张三丰为太极拳创始人,且援引伪托拳论与牛稿相仿,又考虑了各式撰述者,对太极拳理论看法不一致,特别是徐致一的纯柔说法,否定缠丝劲,以陈式为少林拳等存见,势难融合,我很难写好求同存异的共同理论……经反复考虑了‘五式’的不易写作,于1961年4月初写信给出版社,说明我的能力和时间都不够,希予谅解,另行物色总编人选。”
也许现在的人们难以想像,在当时,就连编写《陈式太极拳》动作说明的沈家桢,也持张三丰创太极拳之说。顾留馨说沈家桢“援引伪托拳论与牛稿相仿”,是指沈家桢也引用了和牛春明书稿中相仿的张三丰太极拳论。编写《吴式太极拳》的徐致一,不但否定“缠丝劲”,竟然认为“陈式为少林拳”,其他流派不言而喻。这种情况,确实与顾留馨的观点“势难融合”,它进一步说明了唐豪的考证并没有形成太极拳界的共识或定论。
顾留馨知难而退,函辞“五式”总编,而出版社复信说,已决定出版“五式”,国家体委也知道是顾留馨负责这部书,只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云云。顾留馨只得继续干下去。
任务完成了一大半
早在1958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就计划出版《陈式太极拳》,当时决定由唐豪写太极拳史,顾留馨写陈式太极拳理论,李剑华写动作说明。后因唐豪1959年1月逝世,李剑华年老精力不支,改由顾留馨写陈式源流和理论,沈家桢写动作说明。顾留馨已经在1960年12月将陈式太极拳源流、理论及古典拳论分类摘录写好,交给出版社。1961年要出版《五式太极拳》,太极拳源流和“共同理论”的编写任务,就自然落到顾留馨身上。
顾留馨本来认为,在他为陈式太极拳写的源流和理论的基础上扩充一下,就可成为五式太极拳的“共同理论”。后来发现有分歧,他就必须说服其他流派太极拳的作者同意他的观点。那么,顾留馨又是怎样解决分歧,并“求同存异”呢?
他首先要说服跟他一起编写陈氏太极拳的沈家桢。“我一再和沈老函商陈式写法,并说服其放弃张三丰传拳和伪托拳论的引证。”(见顾留馨《回忆关于大极拳的争论》)
杨式太极拳,傅锤文主要是说明拳架动作和补充拳架照片,绘图和文字由周元龙负责,所以傅锤文对于文字部分没有太多的关照(他是“顽固”坚持张三丰创拳说的)。武式太极拳,本来就是顾留馨提议列入“五式”,郝少如当以顾留馨的意见为是。
比较麻烦的是徐致一、孙剑云的吴式和孙式太极拳原著,怎么改?
1961年9月,当顾留馨带着杨式、陈式太极拳的书稿到了北京,在出版社扩充太极拳的“共同理论”时,“曾和阎海(出版社编辑)访问了徐致一先生三次,主要谈了共同理论部分。徐认为沈老的‘八个特点’适用于陈,杨两式,不适于吴式,应列入陈式,不应列为共同理论……他对‘气’和‘缠丝劲’有不同看法,以为‘缠丝劲’为陈式所独有。我允为修改,求同存异。”(引文同上)这说明,顾留馨打算把陈氏太极拳的八个特点和“缠丝劲”,都作为《五式太极拳》的“共同理论”,徐致一不同意。
顾留馨回忆说:“为了共同理论须取得各式作者的同意,主要是徐致一的同意……于是将源流和共同理论部分带回上海改写,然后寄去出版社请徐致一、孙剑云、李剑华等审阅。徐、孙签注的意见,主要仍为缠丝劲为陈式独有,李老则赞同我说,根本分歧已由此引起争论。”此外,顾留馨还觉得孙剑云的书中“有许多姿势不好,我建议出版社转请重拍照片,也建议能否用一部分其父孙禄堂的拳姿,但得不到回音。原为提高质量,统一姿式着想,后来成为她不愿意列为‘五式’的一个因素”。(引文同上)
此后的协商情况,顾留馨没有说。从后来的出版事实说明,《五式太极拳》始终没有面世,这显然是由于徐致一、孙剑云“不愿意列为五式”所致。196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先后单独出版了《杨式太极拳》(傅锺文演述、周元龙笔录、顾留馨审)、《武式太极拳》(郝少如编著、顾留馨审)、《陈式太极拳》(沈家桢、顾留馨编著)。1964年,又出版了《太极拳研究》(唐豪、顾留馨著)。《太极拳研究》实际就是顾留馨为《五式太极拳》所写的源流部分(“共同理论”部分放在《陈式太极拳》中)。加上徐致一和孙剑云的原著,五式太极拳的书总算都有了。顾留馨在六本书中承担和参与了四本,任务完成了一大半。
《五式太极拳》虽然没有面世,但是,顾留馨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权威出版社出版的《太极拳研究》,给太极拳的源流、历史定了调,这比唐豪早年任何著作的威力都要大得多。不仅张三丰成了封建迷信和伪托附会的反面人物,关于张三丰创拳的研究成为禁区,顾留馨还借审稿之机,将原来流传的张三丰《太极拳论》(“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篇),一律改为“武禹襄著”。只有徐致一、孙剑云的书,在附录的拳论中仍然保留了“此系武当山张三丰老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的原文。
此后的官方及院校论著,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武术大辞典》的“太极拳”条,都以唐豪顾留馨的考证为准。《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太极拳”条目,就是顾留馨本人写的。当然,如果避开源流分歧,顾留馨在太极拳的出版工作中,其贡献是应该肯定的。
关于“缠丝劲”的争论
也许,顾留馨对于《五式太极拳》的流产感到惋惜,很不满足。1963年,他在上海又出版了一本《简化太极拳》(后改名《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其中对简化太极拳的练习要领,强调了“缠丝劲”。如前所述,顾留馨曾打算把缠丝劲作为《五式太极拳》的“共同理论”,徐致一、孙剑云不同意。国家体委1956年创编的简化太极拳,明确指出是由传统杨式太极拳简化而来的,而杨、吴、武、孙四大流派太极拳都讲“抽丝”而不讲缠丝劲。顾留馨用缠丝劲解释简化太极拳,就是仍然把缠丝劲作为各式太极拳的共同理论。
由此,徐致一在1964年6月1日的《体育报》上,发表了《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一文,认为“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独特要求,和其他各式的“运劲如抽丝”含义不同,不可混为一谈。文章最后,“借此机会”谈到,简化太极拳的说明书未见有缠丝劲这一要求,而“上海出版的《简化太极拳》里,却把缠丝劲列为要求之一”,希望“好好地明确一下,以免初学者无所适从,同时,也免得在广大练拳朋友中间引起无谓的迷惑”。该文虽未点顾留馨之名,实际就是针对顾留馨的著作而写的。
接着,《体育报》围绕缠丝劲问题以及对顾留馨《简化太极拳》一书的看法,连续发表数篇文章,进行争论。反对徐致一观点的文章,主要有罗宏基的《<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读后》和《之我见》,洪均生的《对缠丝劲实质的看法》和《就太极拳缠丝劲抽丝劲问题再作商讨》。支持徐致一观点的文章,主要有赵任情的《太极拳缠丝劲和抽丝劲的异同》,李经梧的《对缠丝劲等问题的看法》。徐致一又发表了一篇《再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答罗宏基先生》。
徐致一的文章和上述七篇争论文章,已经在《武魂》杂志2004年第5至11期转载,据说1983年香港《新武侠》革新版121号也以“全国太极拳大辩论”登载了当时的全部文章。这里没有必要介绍争论双方的观点及论证理由,还是看看以后的事态变化吧。
2003年3月,《上海武术》发表了顾留馨之子顾元庄整理的顾留馨1964年11月的遗作:《从缠丝劲问题谈起》(《武魂》杂志2004年第2、3期连续转载),编者按说:“该文当时为顾留馨老师应体育报社之约而撰,原打算以此结束太极拳的有关争论,后因故未刊。”这里的“有关争论”,当指关于缠丝劲的争论。顾留馨这篇文章,不但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解释,驳斥对方观点,而且谈到徐致一的其他文章和太极拳源流问题,下面欣赏其中的几段话。
“技术观点上的分歧,总是有一定的世界观作指导的,争鸣的焦点是缠丝劲,争鸣的实质是‘一柔到底’论和‘刚柔相济’论之争,是唯物的阴阳学说和唯心的阴柔学说之争。”
“李先生(按指李经梧)并进一步说成缠丝劲是难度大,动作繁复的,企图以此吓唬年老体弱者和神经衰弱者。这就不是对陈式拳无理解,就是别有用心了。”
“李先生把编写‘简太’说成是:‘果然,此拳一出……’渲染了编写者的个人作用,而把党和政府积极倡导体育运动的作用,忘得一干二净。”(按:“简大”指简化太极拳,省略号为顾留馨原文。李经梧的原文是:“果然,此拳一出,太极拳运动以从来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因为李经梧和李天骥等人参与了简化太极拳的编写,顾留馨认为李经梧这段话渲染了李天骥和李经梧这些“简大”编写者的个人作用。)
“关于太极拳源流问题,我们根据大量史料,实事求是地提出太极拳起源于陈式,为各式太极拳的祖型,从而根本否定了荒诞的仙传之说,这决不是多余的事。”
“太极拳为道士张三丰所传的谎言,经唐豪生前严加批判,解放后群众的觉悟提高,现在不大有人敢于再认仙传为荣,但徐致一先生在《吴式太极拳》附录《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正文之后,还不忍割爱地保留着:‘原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老师遗论’。徐先生对于张三丰创造太极拳的传说是不是还有些留恋呢?为什么还要让张三丰的阴魂出现呢?”
够了!如果有些年轻人对于极左思潮没有感性认识,由此则可见一斑。技术观点的分歧,就是“唯物”与“唯心”之争;说缠丝劲难度大,就是吓唬人,“别有用心”;宣传简化太极拳的效果,就是渲染编写者的个人作用,把党和政府的提倡“忘得一千二净”;是否拥护唐豪对于张三丰传拳说的批判,是“觉悟”问题;在拳论中仍然保留关于张三丰的原文,就是在“不大有人敢于再认仙传为荣”的情况下“还要让张三丰的阴魂出现”。谁还敢再说什么呢?
当年,唐豪要给杨、吴、武、孙、赵堡五大流派太极拳强加一个共同祖先——陈王廷,此时,顾留馨又要给各式太极拳强加一个共同理论——缠丝劲。其用心之细,倒也难得。
然而,顾留馨“原打算以此结束太极拳有关争论”的《从缠丝劲问题谈起》一文,终于“因故未刊”。因什么“故”?不得而知。笔者猜测,这可能与国家体委的态度有关。作为简化太极拳的主要创编者李天骥,并没有在简化太极拳中加入缠丝劲,他和顾留馨的看法可能不同。顾留馨给徐致一、李经梧扣的大帽子,也可能触及到李天骥。1964年,李天骥已经成为中国武术协会副秘书长,对这场争论不可能漠然视之,大概体育报社也认为顾留馨的文章无法结束这场争论,所以没有采用,停止争论。顾留馨在《回忆关于太极拳的争论》最后说:“李天骥在背后说我写书为了名利,党员审稿要拿稿费,是什么思想。我写书是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只应批评我写作的质量问题,不应说是名利的问题。”顾、李关系,可想而知。
从此以后直到现在,其他流派太极拳的传人,也都没有把缠丝劲作为其技术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顾留馨晚年的力作《太极拳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9月第一版),也摈弃了缠丝劲的说法。该书第三章“太极拳的锻炼要领”中,没有“缠丝劲”一词,并且在第五章“太极拳整体动作中的若干要点”的第六点“弧形螺旋”一节说:“过去某些太极拳专家,形容这种练法为‘缠丝劲’,‘抽丝劲’,‘麻花儿劲’。”这里虽把“缠丝”和“抽丝”仍然混为一谈,但它已经成为“过去某些太极拳专家”的形容词了。(待续)
↑上一篇:
王芗斋名言名句赏析 练大成拳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曹万科
下一篇:
浅析24式、42式太极拳部分动作要领之缺憾(下)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
新注册
) 密码:
匿名评论 [
所有评论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
谈太极拳之顺
·
太极拳擂台争霸:规则限制技术 表现
·
太极八卦与武功
·
太极拳推手比赛杂言
·
滑如冰 粘如胶 软如棉 硬似铁——谈
·
太极拳在民警防卫与健身方面的应用/
·
气是什么 到底存不存在,气在太极拳练
·
太极拳的内养与技击/顾新法
·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VCD解
·
太极拳三十七式技解(全)
·
我练站桩功的体验---浅谈呼吸,用
·
站桩:太极拳最基本的训练方略/吴本
·
太极拳打手打法招式
·
杨式太极拳械谱(1)
·
太极宗师陈照奎师父的生平介绍――其
·
三层功夫练就传统陈氏太极拳/马虹
·
浅析24式、42式太极拳部分动作要
·
用事实说话,以真功赢人
·
陈照丕《陈氏太极拳汇宗》自序
·
太极拳技击特色
·
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感怀
·
太极拳打手打法招式
·
陈氏太极拳传统老架掌法探微
·
杨家无凌空发人法,不连不能打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33493757(服装器械)
493175072(音像图书)
淘宝旺旺:
谢栋兴
MSN:
wulin886@hotmail.com
咨询电话: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传真:0371-86127866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
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
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