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的太极拳著作之九
作者 魏坤梁
汪永泉、魏树人先生的太极拳著作尤其引人注目的除了与太极拳毫无关系、纯属八十年代新编气功意念想象法的“内功”外,还有“内功劲法”。对于这“内功劲法”的具体内容,《杨式太极拳述真》第22页至33页的“内功劲法说明”这一节专门集中概括地分为十一个方面作了介绍,那就是:⑴内气、⑵内劲、⑶劲源、⑷身中垂直线、⑸三道气圈、⑹身如古钟、⑺三关、⑻两足间的着意点、⑼眼神、⑽八种劲别、⑾八种劲的混合运用方法。现对这些内容逐个加以论析。
(一)这究竟是什么“内气”?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22页说:“内气:是构成太极拳内劲的一大要素。是通过长期盘练拳架、以意引导而产生的一种内在气质,它布散于全身,服从于意念的调遣,与呼吸之气无关。体内的聚散、圆转、升降等变化皆由内气的不同动荡方式而产生。”《杨式太极拳述真》8页也说:“意念松开自然会使动作姿势舒展大方。熟练以后,再逐渐收敛内气,集中运行,形成越来越足的内劲。”
现代气功界将道家内丹功所说的“气”称为“内气”,现代太极拳界也将古代太极拳经典所说的“气”称为“内气”。然而,根据各自文献的描述,这两种“内气”是根本不同的,是名同实异的两种“内气”。
内丹功所说的“气”,实质上是大脑长期安静后中枢神经处于一种特异状态下发生的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它既不是中医学所说的任何“气”,不是呼吸之气,但与呼吸之气关系十分密切;它由“真意”也就是“无意识”、“潜意识”控制,意念绝对不允许参与指挥;在内丹功修炼中这种“气”被认为是通过修炼能够产生内丹的原料药物,它蕴育产生于丹田,在身上的循行有一定的路线,循行结束回归于丹田,如果没有练功时,这种“气”在全身各处都是没有的;这种“气”与体力是没有丝毫关系的,也是没有丝毫力量作用的,现代科学对其机理还没有作出明确的解释,但可以用脑电图等仪器测试间接地反映。这种“气”是传统内功的内容,不属于“武功”;虽然与武术有关,但不属于武术。
太极拳经典所说的“气”,实质上是练太极拳培养而成的传递性的力量,是一种能够发生能量转换使得物体发生移动或变形的物理量,强度大的就称为“劲”;这种“气”不是呼吸之气,但很多太极拳家指出这种“气”与呼吸之气也密切相关;这种“气”的产生与小腹很有关系,由脚作用地面直接发生,经过锻炼可以由于全身各环节的“相向作用”传递至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发生使用后即消耗掉,不存在回到丹田,如果这种“气”不发生,全身各处也是不存在的,这种“气”是由运动神经直接支配的,既可以由意念影响运动神经间接参与指挥;也可以由“无意识”、“潜意识”条件反射地控制而与意念无关;太极拳锻炼如果兼练传统内功可以有利于这种“气”的锻炼;这“气”和“劲”的实质都是一种体力,现代运动力学明确反映这种“气”就是人体的“动量传递”。这种“气”是属于太极拳“武功”的内容和武术锻炼的内容,不属于传统内功的内容。
《杨式太极拳述真》将“内气”说成是“构成太极拳内劲的一大要素”,反映这种“内气”就是一种体力,这种“内气”又被说明是与呼吸无关的,还说平时能够布散于全身。先从这种“内气”与呼吸的关系来分析:所有传统内功的“气”与呼吸都是有密切关系的,这在道家典籍中都有反映;太极拳虽然主要是自由呼吸,然很多动作也都明显反映与呼吸有关,如发劲必然需要呼气、化解必然需要吸气;如果倒了效果必然不理想,这应该是太极拳的常识。《杨式太极拳述真》所说的“内气”既然与呼吸无关,那么就既不属于传统内功之“气”又不属于太极拳之“气”了。再从这种“内气”与力量的关系来分析:如果说《杨式太极拳述真》的“内气”是气功之“气”,那么就是与力没有关系的,即使是八十年代伪气功所说的“内气”也是没有会“集中运行”变成力量之说法的;然而这种“内气”又被说成能够形成越来越足的“内劲”;既然是能够形成越来越足的“内劲”,那么,这“内气”就应该与气功之“内功”没有直接关系了;然而这“内气”又被说成是“以意引导”、“服从于意念的调遣”的“内功”,那么,这种“内气”就不可能形成越来越足的“内劲”了。所以,这种“内气”是属于一种虚无飘渺的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这样的“内气”,怎么可以称为一个“内功”内容呢?
(二)这究竟是什么“内劲”?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23页说:“内劲:是通过太极拳的内功训练而形成的神、意、气之化合物,它可以随着形体动作的开合在体内浑灏流行,并能根据揉手、散打的需要向身外输送,并直接作用于对方身上的一种灵动变化的劲力。”《杨式太极拳述真》第8页又说:“以气形成的内劲,好像是棉里藏针,柔中寓刚。”
太极拳所谓的“内劲”根据太极拳古代经典的描述,其实就是传递性的人体力量。根据运动解剖学,既然是人体力量,就必然与运动肌的横断截面积、预伸长有关,与控制运动肌收缩的神经反应传导速度有关,而运动肌也与消化、吸收等植物神经的健康有关;既然这种人体力量是传递性的,还必然与实质为人体各环节部位相互反作用的“相向运动”有关,是这种“相向运动”所引起的;而“相向运动”是与人的运动神经锻炼有关的;这种“内劲”与精神思维之“神”、“意”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与气功之“气”也是没有直接关系的。然而,该书所说的“内劲”被说成是仅仅“神、意、气”的化合物。根据《杨式太极拳述真》有关叙述,该书所说的“神”就是精神、眼神,“意”就是意念,“气”就是气功。必须明白所谓“化合”就是两种以上的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形成另一种新的物质这样的现象,而实质为精神的“神”、“意”与生理性的气功之“气”怎么能够相“化合”?如果有这样的“化合”,那么难道声音也能够与水相“化合”?人影也能够与人相“化合”?况且无论怎么“化合”,气功之“气”也是不可能变成力量的。这种可以“随着形体动作的开合在体内浑灏流行”的“内劲”,应该是八十年代新编气功宣传中实质为神经过敏、神经错觉的“内气”,是根本没有力量性质的。《杨式太极拳述真》的第6页对“神、意、气”的介绍中也说:“在这里,应当排除一种误解,即不能认为三者最后的结合是落实在力上。这样做容易形成拙力,失却太极拳的真谛,发挥不了内功的作用。”自我否定了“神、意、气”是会变成力量的。而即使这“内劲”是一种人体力量,由于没有太极拳经典所说的特性,与太极拳所谓的“内劲”也是名同实异而没有关系的。既然这种“内劲”不是太极拳的“内劲”,怎么会是“棉里藏针,柔中寓刚”?而既然认为“内劲”是劲力,劲力与内功显然是两回事,又怎么可以将“内劲”称为是“内功”的一个内容呢?
(三)这种“劲源”与“内功”有关吗?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23页说太极拳有两个“劲源”。具体已经在《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的太极拳著作之八》中论析。而即使至阳穴和手的中指根能够成为人的“劲源”,这也是属于武术内容,怎么可以称为是“内功”的一个内容呢?
(四)这种“身中垂直线”与“内功”有关吗?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23页说:“身中垂直线:人体正中直线向下垂落的一条意识线,运用时可以随意伸缩,向上收缩可提至胸间,向下延伸可直达脚底,还可以根据动作的需要向前后左右运行。”《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二·行拳心法》第15页还说:“身形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移动,全凭这条身中垂直线的引领与操纵。”
所谓一条身躯正中下垂的“意识线”,可以作两种理解,一是在作动作几何分析时假定的,二是意念想象的,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只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身躯正中垂直于地面的、随身躯的移动而移动的一条线。这样的一条线怎么可能随意伸缩上收下伸?如果这条线会向上收缩,怎么能够称为“垂直线”呢?如果身躯没有移动而这条线的下端也会自行移动,这条线就斜了,怎么能够称为“垂直”呢?而既然是意念想象中的一条垂直线,又怎么能够发生力量作用而操纵身体的移动呢?所以,这些说法都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而如果在练太极拳和实战中总是意念想象这样一条垂直线,无疑只会增加意念负担,无论对于健身还是武术既没有必要又有弊无利,与传统内功更没有什么关系的,怎么可以称为是“内功”的一个内容呢?
(五)这种“三道气圈”是“内功”吗?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24页等又介绍身体中的内气会穿透出身体在身体外形成三个气圈。这种气圈说法是比八十年代新编气功还要大胆的幻想和虚构。具体已经在《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的太极拳著作之七》中分析。这种完全不符合传统内功概念的、属于天方夜谭的说法怎么可以称为一个“内功”内容呢?
(六)古钟说法是“内功”吗?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24页等又将练“老六路”的人比喻为一座古钟,从钟顶至钟口的中心垂线平均分为四段五个点。这种古钟说法显然完全是属于武术内容,与传统内功也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具体已在《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的太极拳著作之六》中分析。这样与传统内功毫无关系的古钟理论怎么可以称为一个“内功”内容呢?
(七)“三关”是“内功”吗?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24页说:“三关:指人体背后的尾闾关、夹脊关和玉枕关……内气自下而上沿三关向前上方升腾,带动上体缓缓前俯时为长三关。内气自上而下沿三关向尾闾沉落时,带动上体缓缓竖直为竖三关”。换句话说,身躯前俯就是“内气升腾”所引起的,身躯由前俯变为竖直就是“内气沉落”所引起的;身躯前俯就称为“长三关”,身躯竖直就称为“竖三关”。在传统内功“小周天”的修炼中,“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都是炼丹的“气”所要经过的部位,不是三个点,而根据《杨式太极拳述真》其它章节所说和图示,“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成为了一条直线的三个点了,显然这“三关”无非是身躯的代名词而已。必须明白传统内功的“气”是炼丹的原料,既没有任何力量效应,也与躯体动作没有关系,如果与动作有关系,那就不是传统内功之“气”了,那么,使身躯前俯和竖起的“内气”其实就是人体力量而不是气功所说的“内气”了,与传统内功是没有关系的。那么,这样的“三关”怎么可以称为是“内功”的一个内容呢?
(八)两足间的着意点是“内功”吗?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25页说:“两足间的着意点:在盘拳架时,伴随着动作的运行,意念在两足开立的状态下,要有相对稳定的落点。把两足间的直线距离分做四段五点,便是意念下行时的着意之处。五点的具体位置是:前足为第一点,后足为第五点,两足正中为第三点,第一至第三点之中为第二点,第三至第五点之中为第四点。……在做弓步时,意念落于第二点处,便可使前腿不僵;在做虚步时,意念落于第四点处,就能使后腿不滞。立身中正时,意念落于第三点处,周身内外便会不偏不倚、松静自然。”《杨式太极拳述真》第6页并说:“无论何种步法,均要使重心在‘二点’与‘四点’之间,处于灵活状态。”《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一·内功理法》第33页又补充说:“盘拳时,身中垂直线自始至终都在二至四点间运行,无论做什么动作,它都不应落到一、五点上。”
对于这种说法,可分以下几点来分析:
①将前后脚步型两脚之间距离平均分为五点这种说法在近代所有太极拳著作中都是没有的,顾留馨先生1982年出版的《太极拳术》中也还没有出现这种说法。这种说法是八十年代才出现的,可见这种说法是不可能出自杨健侯先生之口的。
②这种说法主要是在于说明太极拳的步型变换时,身躯的中轴垂线应该在这两脚之间的五点之间移动。曾有人提出身躯的中轴垂线只能在二与四点之间移动。然而,因为当人后坐时,应该前脚提起不影响站立沉稳,而当弓步向前上步时,后脚提起也不影响前脚独立承担体重,在这两种情况下身躯的中轴垂线是必须落在一只脚中央的,也就是必须落在前后两脚之间距离五点的第一点和第五点上的。仅从这样的分析,说身躯的中轴垂线自始至终只能在二与四点之间移动就是不正确的。
③身躯中轴垂线的移动与落点是不是合适,靠的是身体重心是不是稳定的感觉,并不是靠意念想象身躯中轴垂线落在哪一点上,比如独立时,虽然身躯中轴垂线落都落在一只脚中央,但是,有的姿势能够站得很稳定,有的姿势就不可能站稳,可见;身躯中轴垂线落于何处不是主要的和唯一的能够决定站立能否稳定的因素。
④身躯中轴垂线落点的想象必然增加意念负担,造成大脑紧张,破坏了太极拳锻炼对宁静的追求,在没有借助视线的情况下,想直接觉察身躯中轴垂线落于何点也是不可能的。
⑤任何武术弓步时身躯中轴垂线落在第二点往往就是属于太过了;而虚步时身躯中轴垂线落在第四点,就是属于身躯后移不及了;任何武术弓步形成时还都有可能需要前脚提起向前迈进,也有可能后脚向前移动;任何武术的虚步前脚也都可能需要提起用以攻击,后脚也有可能载着躯体跳跃,如果弓步时身躯中轴垂线只能落在第二点、虚步时身躯中轴垂线只能落在第四点,那么这些都是不可能完成了,这样的弓步和虚步还有什么武术作用?所以,说“弓步时,意念落于第二点处”、“ 虚步时,意念落于第四点处”都是错误的。
⑥太极拳的始终都是要求“立身中正”的,无论是弓步时还是虚步时也是如此,如果“立身中正”了身躯中轴垂线就是落在第三点也就是两脚之中点,那岂非太极拳的弓步与虚步时身躯中轴垂线也都是落在两脚之中点了,太极拳还有什么弓步、虚步和其它脚步的变化?所以,说“立身中正时,意念落于第三点处”无疑是错误的。
⑦不论以上说法如何,身躯中轴垂线落在两脚之间哪一点又完全是属于武术内容,既不属于“武功”,更不是属于“内功”,怎么可以称为是“内功”的一个内容呢?
(九)眼神是“内功”吗?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26页说:“眼神的运用要配合着形体动作和意气走向的一开一合而一收一放,使周身内外上下皆一致,神、意、气相合。……当眼神向前延伸时,要将眼中的内气从两眼的外角松弛地放射出去;回收时是将放出去的眼气由茫然一片的视野中渐渐向中间聚拢,再由眼部正中尽收眼底。”
视线能够收放,这是人人都具有的功能,这是由于眼球内的睫状肌接受到神经指令发生收缩或松弛,引起睫状小带的松弛或拉紧,具有弹性的晶状体因而变厚或变薄,使得进入眼球聚焦于视网膜上的远近物象光线不同所形成的。光在空气里的传导速度相当于在真空里的传导速度每秒30万公里,声音在空气里的速度是每秒340米,而八十年代一些新编气功所谓的“内气”在人体中的速度连每秒几米也没有,视远近物体靠这样的“内气”,几公尺外移动的物体等到被看见,实际上就是“刻舟求剑”不可能在那个地方了;用这样的方法视物,连生活应用也是很困难了,还有什么武术价值?八十年代“内气外放”热时期,凡“内气外放”对于放“气”者来说都是“伤”,那么,“老六路”为什么要“伤”眼呢?况且,连八十年代气功热时期,也没有哪一位“气功大师”敢于说他的眼睛能够放出什么“内气”来。这样无中生有的说法也可以说成是“内功”吗?
(十)八种劲别与运用是“内功”吗?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27页至33页介绍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及其混合运用方法,说这八种劲都是由内气变成的等。对此,具体在《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的太极拳著作之十二》中加以论析。太极拳的这八劲反映了人体力量,既然如此,怎么可以称为“内功”呢?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老六路”所谓的“内功劲法”其实与传统内功都是没有关系的,大多对于武术而言也是错误的。这些怎么可以说是杨健侯先生所秘传的“内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