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我在习练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手挥琵琶一式时,太极拳名家胡开宸老师指点了我。他让我在定式时,左虚步足跟着地,将脚尖稍稍放下,脚掌几乎虚贴地面。我顿时有一种新的感觉,一股暖流沁下涌泉,连脚趾也感到十分舒服。胡先生说:“这个动作在定式时,左脚尖应是微微翘起,脚掌虚贴地面为好。”虽然感觉很好,但我听了却不以为然。我一直是这样练的,左足翘起与地面呈30度角,高度约一拳之高。难道我几十年来都打错了吗?于是,我找出傅钟文老师的练拳照片,测量了傅老师左脚尖翘起的高度,经过换算,高度有9厘米之多。我再查阅其它资料,1921年出版的《太极拳势图解》中手挥琵琶的左虚步,“使全身重点移于右腿,如丁虚步”,没有说明丁步如何虚,但附图左足几乎是平放的;1925年《太极拳术》第l4页写到:“左足随身收近,足跟点地,足尖翘起。”第10图拳照中杨公澄甫的左足脚掌几乎是平贴地面的;1931年《太极拳使用法》中有“左脚遂往后稍提,脚跟着地,脚掌虚悬”,这张杨公的拳照是脚尖翘起的:l934年再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仍然是1931年同一套拳照。这套l931年的拳照,成了杨式太极拳的经典,习拳人都奉此为圭臬,成为对照拳架演练正确与否的标准。即使后人撰写的著作,仍无法脱此窠臼,他们的附图左脚尖也一定是高高翘起的。 我又请教傅钟文老师《杨式太极拳》一书,是“左脚稍提起向前,也距原地一脚许落下,以脚跟着地,脚尖微抬,膝微弓,呈左虚步”。35图是根据杨公拳照绘制,因此脚尖仍是高翘的,看不清“微抬”的“微”该是怎样的。还有一些名家的著作,如王志远老师书中说明“脚尖微翘”,图49的左脚尖翘得低了些,但好像还不够“微”。如赵幼斌老师书中也是“脚尖微翘”,附图是按杨公拳照的,仍是翘起。但他的拳照图52左足尖几乎看不到翘,脚掌似乎平放于地。奚桂忠老师的《杨式太极拳答问》写得最为详细:“左脚稍往后偏右提回,间隔一脚宽度的距离,脚跟轻轻着地,脚尖略翘起,膝微弓,呈左虚步。”大师们的拳照有翘的,有几乎不翘的,该学谁的?“略翘”、“微翘”或“微抬”,脚掌与地面的夹角都应该是很小的,可惜没有比较准确的数据可以参考。也就是说,手挥琵琶定式时左脚尖该翘多高为宜?9厘米、7厘米、5厘米,还是一二厘米?这成了我心中之谜。
我再反复观看傅钟文老师的录像,动态的影像方才使我大悟。傅钟文老师在演示手挥琵琶一式时,左脚稍往后提回时,脚尖是翘起的,当脚跟轻轻着地后,脚掌慢慢松开下沉,脚掌与地面的夹角也从约30度,逐渐减小到5度以下,在定式时,左脚掌几乎虚贴地面。这时候,他的左脚尖才是真正的“微翘”或“略翘”。傅钟文大师曾表扬王荣达老先生,说他的拳打得像杨澄甫。他演示的动作也跟傅老师一样,在定式时左脚尖也是近乎虚贴地面。我又观看赵幼斌老师的录像,与傅老演示的也是一样。 杨公澄甫的经典拳照,左脚尖翘起约30度,而且受这经典拳照的影响,几乎后辈著书立说,该 动作的拳照也大都模仿杨公经典,高高翘起。但是,如果作为定式一直保持这个姿势,是很不自然的。脚尖翘起的角度近乎极限,脚踝部分僵而不松,气血运行必然受阻,气血又如何能节节贯串顺达趾梢?而且容易造成膝不易微弓,臀部后凸的毛病。杨公的这张拳照似乎有些不妥,是错在照相上。杨澄甫 并不像现在这样成熟,杨公用照 的拳照是珍贵的遗产,但也有时代的无奈。当时的拳照只是反映拳架中的76个节点,不能如录像那样完整反映拳式的全过程,而且毕竟反映的是外形,不是拳法的全部内容。在反映手挥琵琶这一动作时,拳照只反映了整个过程中的某一个动态时间点。这个点是否可以做为定式的代表,是值得推敲的。把左脚提回落下的一瞬间,作为这一动作的定式摄下来,是不妥当的,是操之过急的。如果再等上一二秒钟再按下快门那拍下的拳照肯定比现有的会更好,更准确。那时,脚尖也放下去了,气血也会松沉到脚趾。杨公的经典拳照还有两张,提手上势和肘底看捶,这两个动作也是同样的问题.
上世纪二十年代,摄影技术并不像现在这样成熟,杨公用照片来表示动作,在当时是很先进,很科学的。然而,杨公的这套拳照拍得还不够多,诸如单鞭的实腿扣转,缺少过渡照片来表示,以致让今人为此争议。傅钟文老师在《杨式太极拳》一书中也曾提到拳照有瑕疵。经典拳照的瑕疵,造成了成千上万人习练中的瑕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