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历史解密顾留馨与沈家桢通信
·太极拳是文化、武术、养生融
·太极八法在搏击中应用浅述
·只求神意足 不求形骸似/李
·从“见迹见形”到“无心成化
·练习太极拳的顺序与经历
·太极拳独立动作如何站稳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太极天地>太极天地> 正文
谈“手挥琵琶”左脚尖之高度
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1-10-11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一次,我在习练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手挥琵琶一式时,太极拳名家胡开宸老师指点了我。他让我在定式时,左虚步足跟着地,将脚尖稍稍放下,脚掌几乎虚贴地面。我顿时有一种新的感觉,一股暖流沁下涌泉,连脚趾也感到十分舒服。胡先生说:“这个动作在定式时,左脚尖应是微微翘起,脚掌虚贴地面为好。”虽然感觉很好,但我听了却不以为然。我一直是这样练的,左足翘起与地面呈30度角,高度约一拳之高。难道我几十年来都打错了吗?于是,我找出傅钟文老师的练拳照片,测量了傅老师左脚尖翘起的高度,经过换算,高度有9厘米之多。我再查阅其它资料,1921年出版的《太极拳势图解》中手挥琵琶的左虚步,“使全身重点移于右腿,如丁虚步”,没有说明丁步如何虚,但附图左足几乎是平放的;1925年《太极拳术》第l4页写到:“左足随身收近,足跟点地,足尖翘起。”第10图拳照中杨公澄甫的左足脚掌几乎是平贴地面的;1931年《太极拳使用法》中有“左脚遂往后稍提,脚跟着地,脚掌虚悬”,这张杨公的拳照是脚尖翘起的:l934年再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仍然是1931年同一套拳照。这套l931年的拳照,成了杨式太极拳的经典,习拳人都奉此为圭臬,成为对照拳架演练正确与否的标准。即使后人撰写的著作,仍无法脱此窠臼,他们的附图左脚尖也一定是高高翘起的。
       我又请教傅钟文老师《杨式太极拳》一书,是“左脚稍提起向前,也距原地一脚许落下,以脚跟着地,脚尖微抬,膝微弓,呈左虚步”。35图是根据杨公拳照绘制,因此脚尖仍是高翘的,看不清“微抬”的“微”该是怎样的。还有一些名家的著作,如王志远老师书中说明“脚尖微翘”,图49的左脚尖翘得低了些,但好像还不够“微”。如赵幼斌老师书中也是“脚尖微翘”,附图是按杨公拳照的,仍是翘起。但他的拳照图52左足尖几乎看不到翘,脚掌似乎平放于地。奚桂忠老师的《杨式太极拳答问》写得最为详细:“左脚稍往后偏右提回,间隔一脚宽度的距离,脚跟轻轻着地,脚尖略翘起,膝微弓,呈左虚步。”大师们的拳照有翘的,有几乎不翘的,该学谁的?“略翘”、“微翘”或“微抬”,脚掌与地面的夹角都应该是很小的,可惜没有比较准确的数据可以参考。也就是说,手挥琵琶定式时左脚尖该翘多高为宜?9厘米、7厘米、5厘米,还是一二厘米?这成了我心中之谜。


       我再反复观看傅钟文老师的录像,动态的影像方才使我大悟。傅钟文老师在演示手挥琵琶一式时,左脚稍往后提回时,脚尖是翘起的,当脚跟轻轻着地后,脚掌慢慢松开下沉,脚掌与地面的夹角也从约30度,逐渐减小到5度以下,在定式时,左脚掌几乎虚贴地面。这时候,他的左脚尖才是真正的“微翘”或“略翘”。傅钟文大师曾表扬王荣达老先生,说他的拳打得像杨澄甫。他演示的动作也跟傅老师一样,在定式时左脚尖也是近乎虚贴地面。我又观看赵幼斌老师的录像,与傅老演示的也是一样。
       杨公澄甫的经典拳照,左脚尖翘起约30度,而且受这经典拳照的影响,几乎后辈著书立说,该 动作的拳照也大都模仿杨公经典,高高翘起。但是,如果作为定式一直保持这个姿势,是很不自然的。脚尖翘起的角度近乎极限,脚踝部分僵而不松,气血运行必然受阻,气血又如何能节节贯串顺达趾梢?而且容易造成膝不易微弓,臀部后凸的毛病。杨公的这张拳照似乎有些不妥,是错在照相上。杨澄甫  并不像现在这样成熟,杨公用照  的拳照是珍贵的遗产,但也有时代的无奈。当时的拳照只是反映拳架中的76个节点,不能如录像那样完整反映拳式的全过程,而且毕竟反映的是外形,不是拳法的全部内容。在反映手挥琵琶这一动作时,拳照只反映了整个过程中的某一个动态时间点。这个点是否可以做为定式的代表,是值得推敲的。把左脚提回落下的一瞬间,作为这一动作的定式摄下来,是不妥当的,是操之过急的。如果再等上一二秒钟再按下快门那拍下的拳照肯定比现有的会更好,更准确。那时,脚尖也放下去了,气血也会松沉到脚趾。杨公的经典拳照还有两张,提手上势和肘底看捶,这两个动作也是同样的问题.

       上世纪二十年代,摄影技术并不像现在这样成熟,杨公用照片来表示动作,在当时是很先进,很科学的。然而,杨公的这套拳照拍得还不够多,诸如单鞭的实腿扣转,缺少过渡照片来表示,以致让今人为此争议。傅钟文老师在《杨式太极拳》一书中也曾提到拳照有瑕疵。经典拳照的瑕疵,造成了成千上万人习练中的瑕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太极拳是文化、武术、养生融为一体的
·太极八法在搏击中应用浅述
·太极拳独立动作如何站稳
·揽雀尾实战用法/杨振基董英杰郑曼青
·太极拳四季练功的一般要求
·太极拳健身机理探索
·如何理解“脚下生根”/吴文翰
·“气沉丹田”与“气宜鼓荡”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VCD解
·太极拳三十七式技解(全)
·我练站桩功的体验---浅谈呼吸,用
·站桩:太极拳最基本的训练方略/吴本
·太极拳打手打法招式
·杨式太极拳械谱(1)
·太极宗师陈照奎师父的生平介绍――其
·三层功夫练就传统陈氏太极拳/马虹
·历史解密顾留馨与沈家桢通信汇编(1)-
·用事实说话,以真功赢人
·陈照丕《陈氏太极拳汇宗》自序
·太极拳技击特色
·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感怀
·太极拳打手打法招式
·陈氏太极拳传统老架掌法探微
·杨家无凌空发人法,不连不能打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淘宝旺旺: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咨询电话: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传真:0371-86127866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