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有感
凡对太极拳有心者无不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汲取营养,笔者亦如此。每每捧起《道德经》都有新的感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是《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话,千百年来我们反复诵吟,悟其涵义,指导作为。而老子在这里提出的“道”这个概念,宏大深邃,既抽象又具体。然,通常人们是当作法则、规律、定义、公式去理解的。如南怀瑾先生说,“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我们太极拳界在运用老子这段话时,也常常将太极拳追求的最高目标或境界称之为“道”,甚至有人提出了“太极拳道”这个概念。
其实,对老子《道德经》的这句话历来是有争议的。争议的关键是句读的不同带来意译的不同。坊间有这种句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近人、著名学者董子竹先生不仅坚持此说,还猛烈抨击非此说者。笔者也常常将两种句读反复阅读比较、结合自己修炼太极拳之体悟,思其含义,悟其真谛。
董子竹认为,道,不是什么法则、规律之类,而是生命力之源,是活生生的东西,是生命活动的整体系统。人,作为生命最完美的载体,可以去“体道”、“合道”,但不可能凭自己的意识去“用道”。
记得2年前笔者有篇文章《从太极拳道说开去》,该文根据庄子《庖丁解牛》故事寓意将太极拳分为技——道——艺三个层次,明确指出,太极拳者要逾越“道”的阶段才能到达艺术的彼岸,从而批判了太极拳达“道”及至的观点。这与董子竹先生的观点有点殊路同归的感觉。
简单说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不知到知,再从知到不知的循环反复。比如,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只是认识到宇宙整体运行的点滴或部分,于是,人们往往将认识到的点滴或部分抽象为什么法则、规律、定义、公理等,其实,这都是不可靠的,当然也不是“道”的本身, 因为,这点滴或部分的背后隐藏着人们还不认识的无尽的“不知”。
知“不知”才是“真知”。
从“知”,到对这个“知”背后隐藏的“不知”,这就接近“道”了。因此,我们所得所行并不是“道”,而是“道”的点滴或部分,然一切所得所行又无非是“道”,以故,“道可、道非、常道”。
“知”也罢(道可),知“不知”也罢(道非),都是对“道”的“体认”,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逐渐合于“道”,亦即“常道”也!诚如庄子所说,以人们所知道的且运用所知道的东西,去探寻人们所还不知道的东西(“以其知之所以养其知之所不知”),这就是“常道”。“常道”不可说也说不出来,只能“随顺”地顺其自然。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本意了!
太极拳何尝不是如此?太极拳,它是以中国古代太极思想为引导的 ,以人类自身意念、气机为统驭的,以松沉圆缓、刚柔相济的肢体语言体现的技击机势的防身健身运动,因此,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人们修炼太极拳,就是修炼这个体系,修炼这个过程。
那么,我们怎样领悟老子的思想来修炼太极拳的过程呢?
王宗岳提出了“从着熟、懂劲到神明”的过程。
陈鑫提出了“始则遵乎规矩,继则化乎规矩,终则神乎规矩”的过程。
笔者学习先贤哲理思维和太极理论,结合自己修炼太极拳体悟以为,修炼太极拳的过程,是一个从“见迹见形、得意忘形,到得心忘意、无心成化”的过程。
见迹见形——初学太极拳,以外部形体符合太极拳基本要求(遵乎规矩)。
得意忘形——逐步丢开外部形体所谓的标准、正宗,注重内部“意”、意念
的丹田运转,气血运行(化乎规矩)。
得心忘意——“心”为帅,心动无有不动,逐步丢开“意”的能动,注重
心机的感应,渐为从心所欲(化乎规矩)。
无心成化——意、心皆丢,将自身融入自然,你的一切活动,不论内部外
部皆顺其自然,没有一点有意识、有心机的造作,自己已然
是自然中的一分子,一滴水、一粒沙,随天地运行而运行。
无论行功盘架亦或是技击搏斗纯属自然所为(神乎规矩)。
“见迹见形”不难,只要花点时间练习就可。
“得意忘形”稍有悟性和毅力者能够达到。但大多数太极拳者在“得意忘形”后就止步不前了,因为这时的拳架、推手、散放成模成样,有些功夫,便认为功夫已然在身,太极拳内在的东西,绝窍基本练到或者找到,满足感由生。
“得心忘意”难度尤为大,“意”要丢掉,很多人想不通,太极拳不就是要练意吗?他们尚不明了过分的“意”使人们精神高度集中,这种高度集中的“意”往往成为我们迈向“无心成化”的桎梏。而心则为一身之主,心一动,五官百骸无有不动,心机的感应远远胜于意的萌动。因此,修心、得心而丢意、忘意,实乃上层功夫必由之路。遗憾的是大多数太极拳者做不到这一点。但是,只要逾越了这层障碍,达到光明的彼岸为时不远了。
“无心成化”难度很大,从“得心忘意”过来的人进入“没心没肺”没“意”的境界,即是“虚空”的境界,遗忘肢体、内心虚寂、涤除思虑、心神安静,非一般人所能及,这种被庄子称之为“心斋”的境界,能够进入者廖若星辰。
笔者以为,“得心忘意”是太极拳的中级功夫,“无心成化”才是太极拳的高级功夫。可叹的是“得心忘意”和“无心成化”也是最难练、最不易练到的功夫。
“意”和“心”这个东西,还是我们头脑中的法则呀、公理呀,我们头脑中一旦有了什么法则、公理、规律、定义等,便会觉得可以了,便“满”了、“盈”了,你也便离了道了。太极拳者永不言满、永不欲盈,永远只是永远,永远无始无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道可”即是存在,太极拳体态、结构、技势的存、显;“道非”即非存在,太极拳体态、结构、技势以及所谓法则、公理等的隐、匿。存存隐隐、显显匿匿皆为“常道”。
太极拳者达到“丢意忘心”,是没有一点人为的造作,像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像春夏秋冬、昼夜更替一样当然,如信而来,如信而去,来也不知来处,去也不知去处,与自然之合拍
从“见迹见形”到“无心成化”这个“体认”过程,便是太极拳的系统整体,一步一步走来,一步一步接近“道”。
陈鑫对太极拳“无心成化“的境界也有精辟的论述:
“自初势至末势,所图者皆有形之拳,惟自有形造至于无形。而心机入妙,终归于无心,而后可以言拳”。有形至无形、归于无心后才可以论拳。
“打拳熟而又熟,无形迹可拟,如神龙变化,捉摸不住,随意举动,自成法度,莫可测度”;
“太极之理,发于无端,成于无迹,无始无终”。
你看,不也是异曲同工之妙!
再说庄子的《庖丁解牛》,庖丁初解牛时所见是“牛”,三年后解牛所见不是全牛,而是牛的生理上骨骼、肌肉、筋健结构,(道可);再后,解牛时不以目视而是神视,手、肩、足、膝之运动“与桑林之物合拍,与经首之会同律”,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纯粹是自然之举动,与自然之合拍、合律(道非)。
从所见全牛,到“物我”两忘,都是对解牛的“体认”,这个过程便是“常道”,
因此,见迹见形——得意忘形——得心忘意——无心成化的过程,就是“体认”太极拳整体系统的过程,不亦是“道可、道非、常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