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练习太极拳的顺序与经历
·太极拳独立动作如何站稳
·揽雀尾实战用法/杨振基董英
·太极拳四季练功的一般要求
·太极拳健身机理探索
·塑形是太极拳的筑基功夫
·如何理解“脚下生根”/吴文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太极天地>太极天地> 正文
从“见迹见形”到“无心成化”
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1-09-13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读《道德经》有感

    凡对太极拳有心者无不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汲取营养,笔者亦如此。每每捧起《道德经》都有新的感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是《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话,千百年来我们反复诵吟,悟其涵义,指导作为。而老子在这里提出的“道”这个概念,宏大深邃,既抽象又具体。然,通常人们是当作法则、规律、定义、公式去理解的。如南怀瑾先生说,“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我们太极拳界在运用老子这段话时,也常常将太极拳追求的最高目标或境界称之为“道”,甚至有人提出了“太极拳道”这个概念。

其实,对老子《道德经》的这句话历来是有争议的。争议的关键是句读的不同带来意译的不同。坊间有这种句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近人、著名学者董子竹先生不仅坚持此说,还猛烈抨击非此说者。笔者也常常将两种句读反复阅读比较、结合自己修炼太极拳之体悟,思其含义,悟其真谛。

董子竹认为,道,不是什么法则、规律之类,而是生命力之源,是活生生的东西,是生命活动的整体系统。人,作为生命最完美的载体,可以去“体道”、“合道”,但不可能凭自己的意识去“用道”。

记得2年前笔者有篇文章《从太极拳道说开去》,该文根据庄子《庖丁解牛》故事寓意将太极拳分为技——道——艺三个层次,明确指出,太极拳者要逾越“道”的阶段才能到达艺术的彼岸,从而批判了太极拳达“道”及至的观点。这与董子竹先生的观点有点殊路同归的感觉。

简单说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不知到知,再从知到不知的循环反复。比如,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只是认识到宇宙整体运行的点滴或部分,于是,人们往往将认识到的点滴或部分抽象为什么法则、规律、定义、公理等,其实,这都是不可靠的,当然也不是“道”的本身, 因为,这点滴或部分的背后隐藏着人们还不认识的无尽的“不知”。

知“不知”才是“真知”。

从“知”,到对这个“知”背后隐藏的“不知”,这就接近“道”了。因此,我们所得所行并不是“道”,而是“道”的点滴或部分,然一切所得所行又无非是“道”,以故,“道可、道非、常道”。

“知”也罢(道可),知“不知”也罢(道非),都是对“道”的“体认”,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逐渐合于“道”,亦即“常道”也!诚如庄子所说,以人们所知道的且运用所知道的东西,去探寻人们所还不知道的东西(“以其知之所以养其知之所不知”),这就是“常道”。“常道”不可说也说不出来,只能“随顺”地顺其自然。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本意了!

太极拳何尝不是如此?太极拳,它是以中国古代太极思想为引导的 ,以人类自身意念、气机为统驭的,以松沉圆缓、刚柔相济的肢体语言体现的技击机势的防身健身运动,因此,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人们修炼太极拳,就是修炼这个体系,修炼这个过程。

那么,我们怎样领悟老子的思想来修炼太极拳的过程呢?

王宗岳提出了“从着熟、懂劲到神明”的过程。

陈鑫提出了“始则遵乎规矩,继则化乎规矩,终则神乎规矩”的过程。

笔者学习先贤哲理思维和太极理论,结合自己修炼太极拳体悟以为,修炼太极拳的过程,是一个从“见迹见形、得意忘形,到得心忘意、无心成化”的过程。

    见迹见形——初学太极拳,以外部形体符合太极拳基本要求(遵乎规矩)。

得意忘形——逐步丢开外部形体所谓的标准、正宗,注重内部“意”、意念

            的丹田运转,气血运行(化乎规矩)。

得心忘意——“心”为帅,心动无有不动,逐步丢开“意”的能动,注重

            心机的感应,渐为从心所欲(化乎规矩)。

无心成化——意、心皆丢,将自身融入自然,你的一切活动,不论内部外

            部皆顺其自然,没有一点有意识、有心机的造作,自己已然

            是自然中的一分子,一滴水、一粒沙,随天地运行而运行。 

            无论行功盘架亦或是技击搏斗纯属自然所为(神乎规矩)。

   “见迹见形”不难,只要花点时间练习就可。

   “得意忘形”稍有悟性和毅力者能够达到。但大多数太极拳者在“得意忘形”后就止步不前了,因为这时的拳架、推手、散放成模成样,有些功夫,便认为功夫已然在身,太极拳内在的东西,绝窍基本练到或者找到,满足感由生。

   “得心忘意”难度尤为大,“意”要丢掉,很多人想不通,太极拳不就是要练意吗?他们尚不明了过分的“意”使人们精神高度集中,这种高度集中的“意”往往成为我们迈向“无心成化”的桎梏。而心则为一身之主,心一动,五官百骸无有不动,心机的感应远远胜于意的萌动。因此,修心、得心而丢意、忘意,实乃上层功夫必由之路。遗憾的是大多数太极拳者做不到这一点。但是,只要逾越了这层障碍,达到光明的彼岸为时不远了。

   “无心成化”难度很大,从“得心忘意”过来的人进入“没心没肺”没“意”的境界,即是“虚空”的境界,遗忘肢体、内心虚寂、涤除思虑、心神安静,非一般人所能及,这种被庄子称之为“心斋”的境界,能够进入者廖若星辰。

笔者以为,“得心忘意”是太极拳的中级功夫,“无心成化”才是太极拳的高级功夫。可叹的是“得心忘意”和“无心成化”也是最难练、最不易练到的功夫。

“意”和“心”这个东西,还是我们头脑中的法则呀、公理呀,我们头脑中一旦有了什么法则、公理、规律、定义等,便会觉得可以了,便“满”了、“盈”了,你也便离了道了。太极拳者永不言满、永不欲盈,永远只是永远,永远无始无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道可”即是存在,太极拳体态、结构、技势的存、显;“道非”即非存在,太极拳体态、结构、技势以及所谓法则、公理等的隐、匿。存存隐隐、显显匿匿皆为“常道”。

太极拳者达到“丢意忘心”,是没有一点人为的造作,像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像春夏秋冬、昼夜更替一样当然,如信而来,如信而去,来也不知来处,去也不知去处,与自然之合拍

从“见迹见形”到“无心成化”这个“体认”过程,便是太极拳的系统整体,一步一步走来,一步一步接近“道”。

陈鑫对太极拳“无心成化“的境界也有精辟的论述:

自初势至末势,所图者皆有形之拳,惟自有形造至于无形。而心机入妙,终归于无心,而后可以言拳有形至无形、归于无心后才可以论拳。

“打拳熟而又熟,无形迹可拟,如神龙变化,捉摸不住,随意举动,自成法度,莫可测度”;

“太极之理,发于无端,成于无迹,无始无终”。

你看,不也是异曲同工之妙!

再说庄子的《庖丁解牛》,庖丁初解牛时所见是“牛”,三年后解牛所见不是全牛,而是牛的生理上骨骼、肌肉、筋健结构,(道可);再后,解牛时不以目视而是神视,手、肩、足、膝之运动“与桑林之物合拍,与经首之会同律”,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纯粹是自然之举动,与自然之合拍、合律(道非)。

从所见全牛,到“物我”两忘,都是对解牛的“体认”,这个过程便是“常道”,

因此,见迹见形——得意忘形——得心忘意——无心成化的过程,就是“体认”太极拳整体系统的过程,不亦是“道可、道非、常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太极拳独立动作如何站稳
·揽雀尾实战用法/杨振基董英杰郑曼青
·太极拳四季练功的一般要求
·太极拳健身机理探索
·如何理解“脚下生根”/吴文翰
·“气沉丹田”与“气宜鼓荡”
·忆14年习武氏太极拳的往事 感恩导师
·太极拳依势划圆求技击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VCD解
·太极拳三十七式技解(全)
·我练站桩功的体验---浅谈呼吸,用
·站桩:太极拳最基本的训练方略/吴本
·太极拳打手打法招式
·杨式太极拳械谱(1)
·太极宗师陈照奎师父的生平介绍――其
·三层功夫练就传统陈氏太极拳/马虹
·用事实说话,以真功赢人
·陈照丕《陈氏太极拳汇宗》自序
·太极拳技击特色
·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感怀
·太极拳打手打法招式
·陈氏太极拳传统老架掌法探微
·杨家无凌空发人法,不连不能打
·略论太极惊闪劲的技击妙用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淘宝旺旺: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咨询电话: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传真:0371-86127866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