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自陈长兴(1771-1853年)先辈算起,太极拳的教学由秘传而普及已近两百年了,但是太极拳的素质却在走下坡,究其原因何在?既然拳经、拳论、歌诀等秘诀都早己公开了,为何太极拳的水平却是一代不如一代?思考斯技沦胥之原因,从前是教者不开诚传授,现在是教者没本领相授,而学者对太极拳亦是一知半解,又不肯下苦工夫,难怪许多人会怀疑这太极拳是否真的能防身制人。
现代人练太极拳己从偏重技击转变为偏重养生,练完拳后会觉得周身气脉通畅,也能认同太极拳「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养生功能。殊不知这奥妙的太极拳其实是体用兼备的,若习之得法,不但能养生,也可练就高明的技击之术。有些以养生为主的练拳者应该知道,学到正确的太极拳,就会自然产生一股内劲充沛的防身之能,这个技击功能是太极拳本质上应有的东西,值得去寻找方法,逐渐发掘及锻练出来,其附带的好处是会进一步加强养生之效。
太极拳技击功能的锻练,先辈们传下了推手和散手的训练方法,这许多手法中,「拿劲」是很重要的一环。绝大多数的登门求艺者,不容易找到这个门环,以为这是擒拿的技巧,结果拳艺一直无法提升。
笔者自留学来美国已近40年,先后学习了杨氏传统太极拳、械,30年前起又随从罗邦桢老师学习郑子太极拳及推手。身在异国,更为珍惜中国人所发明伟大精深的太极拳术。这些年来,感叹太极拳在中国大陆及台湾的推广是「重量不重质」,对今后太极拳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带来不良的示范。笔者在此对太极拳推广于当代社会的改革方向及推手的锻练要领作一浅近的讨论,希望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太极拳推广之「道」在文武兼修
清代杨氏传抄老谱中《太极文武解》一文有云:「文者,体也;武者,用也。文功在武,用于精气神也,为之体育;武功得文,体于心身也,为之武事………文无武之预备,为之有体无用﹔武无文之侣伴,为之有用无体。如独木难支,孤掌不响………」。所以真正的太极拳应该是既能养生,又能制敌的。再看另一文《太极分文武三成解》的进一步说明:「………法分三修,成功一也。文修于内,武修于外。体育内也,武事外也。其修法内外、表里成功集大成,即上乘也。由体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事之武而得体育之文,即中乘也。然独知体育之文、不知武事而成者,或专武事、不为体育而成者,即小成也。」由此可知,练太极拳若只偏重于单方面的养生功能,而忽略了拳术本质应有的技击功能,顶多只得到片面的小成就,反之亦然。若想追求太极拳的上乘功夫,就要设法内外兼修。杨澄甫宗师在其口述《太极拳使用法》一书中也提示说:「太极拳能养生,不能打敌,文功也;能打人,不会养生,武功也。软太极法,方是真太极用法;能教人养生,又能对敌、修养使用兼全,为文武完全太极。」由上列举之太极文献及先辈宗师的真知灼见,读者应该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太极拳,而我辈练太极拳又应当追求什么样的目标。
想要练好太极拳,一定要先了解太极拳近两百年来的发展,及认清太极拳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再弄清楚何为文练、何为武练?然后再去推想应该如何逐步来做到文武兼修。毕竟太极拳的发展和中国武术的演变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对于太极拳过去发展的瞭解,能让我们清楚知道,如何在现代生活型态快速变迁的社会中,提倡正确的锻练方针;并且能替太极拳未来的发展,找出个永续经营的方向。笔者认为,这才是我辈推广太极拳的主要目的吧!
* 太极拳初始,本质是自卫御敌、尚武强国
最初,人类习武是为了自卫御敌。到了清朝前期,由于政治原因,曾明令汉人不得聚众习武。但自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之后,爱国人士开始呼吁尚武强国,人民才又随着习武御侮,而当时强身健体只是次要的因素。因时风所尚,杨禄禅(1799-1872年)先辈亦喜武,从陈家沟获得太极拳精髓后,怀技去了北京旗营充任武术教练,因其武艺出众,太极拳在京师才逐步传播开来。其后,杨班侯(1837-1892)在父亲杨禄禅和同乡长辈武禹襄(1812-1880)的共同教导下,更以绝伦的武艺,在北京战胜了许多武林高手,太极拳始得风糜大众,所以太极拳是以善打而立的,因之才有「杨禄禅创天下,杨班侯打天下」之说。
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在1852年,由武禹襄带出四篇王宗岳着《太极拳论》、《太极拳释名》、《十三势歌》、《打手歌》后而建立。武禹襄亦根据王宗岳之论着,结合了个人的实践心得,写出了八篇《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势略说》、《四字密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十三势架》著名拳论,亦把太极拳升华为走内劲,行意气,练精、气、神三者合一的高级拳术。武禹襄的传人李亦畲继而发扬光大,写有五篇《五字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撒放密诀》、《敷字诀解》、《虚实图解》。这前后17篇经论,除了一篇释名和另一篇列举架势、刀、杆、枪等名称外,其余15篇都是阐释实战博击之道。再看各家另有的传抄老谱,大部分记述也是解说技击之术。从这些太极拳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本诸实践的高深武道,及体用兼备的完整理论体系。所以「武」是太极拳先天的属性,在它的一切理论与技术中,时时处处保持着技击的本色。其次,我们也可看到太极拳的养生方法和中国其他传统养生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有理论上的同源,在实践上也一脉相承。
在杨、武两家及其传人的努力下,到了清朝末年,太极拳成为既有理论指导,又有独特训练方法;强调拳势是练体,推手和散手是练用。与人交手时,以静待动,以柔克刚,借力使力,后发先至,寓反击于防守之中,这是太极拳在众多武术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 迨至民国初期,养生和习武兼顾
到了民国初期,太极拳发展达到成熟的阶段。太极拳苑流派纷呈,除了陈、杨、武、赵堡(和) 四家之外,衍生了吴、孙两家,各派名家辈出,成了竞放异彩的局面。在1912年,许禹生先生 (杨健侯的弟子) 首破大清时代私传拳术之规矩,在北京创办了「北京体育研究社」,公开招收学员培养武术人才,以达到强民救国的目的。该社聘请了杨少侯,杨澄甫、吴鉴泉、孙禄堂、刘彩臣、刘恩绶、纪子修、佟瑞甫、张忠元、兴石如等名家开办北京体育讲习所。在社内,杨少候、杨澄甫教太极拳大架,吴鉴泉教小架。杨澄甫的大架和吴鉴泉的小架的动作改为柔和缓慢,这就是现今流传着行云流水般的杨、吴式传统太极拳。此时太极拳的改革,将纯技击性质的传统拳术,改良成养生和习武兼顾的尚武运动形式。在推手内容方面,许禹生进行了单推手,杨澄甫发展了大捋双推手。以后针对太极拳由北而南的发展及推手运动的提倡,杨澄甫口述之《论太极推手》(陈微明记录整理),定下了更明确的推手锻练准则。杨澄甫亦陶铸了无数英才,门下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亦高手辈出。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在北京体育学校教太极拳的杨澄浦、吴鉴泉等离开北京,去南京、上海教拳,学校一时缺少太极拳教练,因知当年杨禄禅是从陈家沟陈长兴处学的太极拳,于是许禹生托人从陈家沟聘请了陈家后人陈绩甫。但在高手云集的北京,想以授拳立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陈绩甫想必是“未得真传”, 才又邀请陈发科来到北京,即由陈绩甫陪同会见了挑战者,陈发科以“挨着何处何处击、将人击出不见形” 的高超技艺,使对方折服,在北京站住了脚,也突破了“谁知豫北陈家技,却赖冀南杨氏传”的局面。
* 现今,风行简化及竞赛套路,武艺不振
从1949年迄今,太极拳在台、港、海外,得到广泛的推展。台湾地区,杨氏太极拳来台的传人不多,但功架种类颇全,故最为兴盛。陈式太极拳初期流传不广,鲜为人知,但主要功架如老架、新架、小架均有,其中以老架系统习者居多。其他诸派因传人不足,学习者甚少。而中国大陆在1956年,由国家体委编辑了24式简化太极拳。后来因政治与经济的不稳定,尤其在1966至1976年文革期间,武术及太极拳的发展在中国完全停顿了,造成教练人才中断及太极拳传统套路失传。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各派传人才开始设法修补传统功架。其后又出现了48式简化套路 (1977年) 及42式国际竞赛套路 (1989年) ,对世界性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这些简化和竞赛套路也传入台湾,而台湾又自行推倡了全民运动会版的64式以及所谓13式的太极拳套路。
去年夏天,一位华府的拳友邀请笔者到「美京华人活动中心」,参观李德印先生教授42式太极拳。据知,李先生是48式及42式两种套路的主编者之一,其叔叔李天骥从前亦负责主编24式简化套路。记得李先生在课程结束时说道:“学习这些简化及竞赛套路,就像篮球选手只学会了如何原地投篮,尚不能下场参加全程的篮球比赛 ”,笔者当时见到现场学习者打拳的情形,都彷彿在做太极操,可以说似舞艺而非武艺,所以对李先生之说颇有同感,也赞赏李先生的率直与坦诚。
* 文武兼修、广于薪传,才是正道
其实,太极拳的普及化是可喜之事,但在普及化的过程中,不能随着武术陷入了同样的困境,即强调动作外形的规范化和表演的形式美,如此的「竞赛套路」练之多年也达不到太极拳本质上应有的成就。因为观赏性的太极拳,其肢体动作再优美,也比不上舞蹈教师或艺术体操运动员的优美表演动作,也无法使太极拳的竞赛套路成为国际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反而误导了世人对太极拳运动的认识,落个「花拳绣腿」之名。虽然有些普及化的太极拳架也讲求精神内守、肢体放松、动作舒缓、上下协调等要点,但不从事于推手活动来检验功架姿势和动作方法的正确性,结果是养生功夫没有深入,而太极拳本质上的技艺功夫也捉摸不到,到头来,真是「枉费功夫贻叹息」了。因此,从事竞赛套路的练习或教学者,应当持续深入太极拳哲理与实用的研究,才能使自己的「武术」晋升为「武学」或达到「武道」的身心程度。而真正的太极拳,是能同时练出养生和技艺功夫的。在太极拳历史上,对推广最有贡献者,应是那些在实拳实功上,能够彰显出太极拳深遂奥妙功夫,又广于薪传,有所相继的人。若今后全世界的太极拳推广之「道」能注重在文武兼修,让养生、尚武与时俱进,则常人练习太极拳「三年可出门」,刻苦勤练者也有希望成为「杨无敌」。
笔者认为,拳势只要不违背拳理,在套路熟练后,不必在架势的形式美方面去追求,不应在架势的高低、手的角度、步子的大小等等方面去纠缠,出手或起脚、身材高低和步子大小是因人而异的。而实战时对方是变动的,只用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外在动作去应对千变万化的局面是难以取胜的。所以,拳架熟练后还要多注重内在的修炼,有了充沛的内劲之后,才可达到以不变应万变。拳谚曰「不在架势、在气势」,就是这个道理。总之,太极拳的文练是以内功来推动技法,然后进一步的武练是以技法来表现内功,达到所谓「拳无技不荣,技无功不用」。
二. 太极拳推手之「拿」在全身放空
太极拳功夫是在长期的盘架子过程中练就的,
当然这个架子的正确性在初学时非常重要,入门引路时若有明师指导则有事半功倍之效,再次就要多看拳经、拳论以求悟出其中真谛,最后就需要靠自己有恆的苦练,这三个要求都要具备,缺一不可。以后无论是盘架子还是推手,都要以内功的练习和应用为主,即必须注重精、气、神的练习和应用。所以在文武兼修时,文练是以练内气为主,有了内功基础以后,在行功走架时每招每式开始讲究技法,虽为文练养生,但同时进行着较高级的技击训练。这个文练和「竞赛套路」式的练法不同,是更要求合乎拳理及应用原则,并不特意追求外形的优美,若是参加现今讲求形式美的套路功架比赛,文练往往不会拿到高分,但在推手比赛时就可展现实力了。
* 太极拳技艺训练,先从功架推手中,贯彻用意不用力
杨澄甫宗师在其口述《太极拳使用法》一书中又提到:「练太极拳,学使用法为必要,欲锻练身体者,亦必学使用法,如不学使用法,则无趣味,多有半途而废者,以致有阻身体强壮进步。如学会使用法,并非无故打人,可与朋友研究妙理,你打我化,我打你应,滔滔不绝,各种变化,生生不己,知道太极拳有无数变化,手舞足蹈之乐,日日兴趣增加………」。虽然太极拳的应用是无招无式,如同郑曼青太师所说:「浑身是手手非手」,一切变化都是因敌而生,亦正如王宗岳《十三势歌》中所言:「因敌变化示神奇」;所以拳架是「体」、是基础,而推手是「用」、是应用。推手的武练是训练从学习使用法过程中,检验拳架的正确性,并增进周身触觉和感知灵敏等身体机能。李亦畲亦在《走架打手行功要言 》一文指出:「………平日走架,是知己功夫。一动势,先问自己,周身合上数项不合?少有不合,即速改换。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打手,是知人功夫。动静固是知人,仍是问己,自己要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趁势而入,接定彼劲,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要于阴阳开合中求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所以,欲学习太极拳技艺之术,必须先从推手的练习中得到「知人功夫」。
太极拳的推广,除了功架的教学,还要加强训练打拳时始终贯穿着技艺的意识,否则整趟拳架打起来就会显得空荡。更要进一步练习推手去培养这技艺意识,去体会蕴藏在太极拳理论中的玄机。有些人认为练推手是学打架而不愿去学;其实,学会推手的人亦懂得顺乎自然,行事为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反而不肯轻意出手打斗了。又学推手最重要的是学太极拳的最大特点,即「用意不用力」,那怕一点点力也不该用,这是太极拳的关键内涵,也是最难练习、最难做到的地方。那这不用力怎样能打人呢?这是要学会借力打人,其来源有二:一是借他人之力,二是借自身的地面反弹力。在推手的练习中,能用「意」带引对手的劲路,使对手失中出圈,而我仍保持中定,自然而然的我顺而人背,这是太极拳推手练习的最大乐趣。
有人认为,若太极拳爱好者「用意不用力」,每与外家拳较技也不用力,其软绵绵的出手是经不住刚猛拳手的攻击,结果太极拳被人讥为“豆腐拳”;因此,主张太极拳不能只柔无刚,若无刚就如同没有重武器,以为力与巧是应当结合的,力是基础,巧是拳法,内在的力量为太极劲,是力的体现,即太极拳论中的柔中之刚。笔者认为这些都是片断的误解,是未能深入了解「用意不用力」中最难之处是如何的「松」。而这松不是软绵绵的「弛」,是全身中正安舒又饱满的「张」,肌肉不紧张、不发力,只有由身体下沉传递而衍生出来的能量;所以放松是用意识张开身体,不是放软手脚的松懈。若对手大力进击我身体,我全身松开,但松开而又保持全身一体,由中心控制,使全身成为一个灵活的转动体,左来右打之,上来下打之,我的中心愈敛愈小,而且是虚的,要打也打不着。身体全身既放松分散而又合拢团聚,如水如风,飘浮而沉重,又柔软亦刚强,碰之如浪花重叠,源源涌出,势不可挡,这也是为何有高深功夫的前辈们,一再地强调文练和武练都要做到大松大软。
* 进一步的训练,由松沉中揣摩五法及掌握四则
学习推手要循序渐进,一般说来最初都在揣摩王宗岳《打手歌》中的「粘、连、黏、随、不丢顶」五法,此为太极拳练习推手所必需之基本工夫;五法的运用在清代杨氏传抄老谱的《粘连黏随》与《顶匾丢抗》两文中阐述的很清楚。基本上,粘连黏随是学习「听劲」和「化劲」的要点。沾黏是属于不丢的,是上盘工夫;连随是属于不顶的,是下盘工夫。其中盘之枢纽在腰,腰能灵活,则各劲之变化,随腰而生矣;而推手就在不丢不顶中求进步。另外还有更多相关的练习要点,读者可从拳经拳论中去参考和体会。总之,谁的松沉程度好,就能在推手应用中揣摩出五法之要领而掌握全局。
有了这五法的基础之后,在推手和散打的应用上,随功夫的渐进,可自然的掌握到四种原则性的技法,即「听、化、拿、打(发)」四则,其中听劲和化劲是最基本的锻练,听人之劲准确,化人之劲才能恰当。听劲主要从练粘黏劲得来,先练习两臂听劲,久而全身皆须练习听劲,由听劲而懂劲,然后才能渐至从心所欲,得到知人功夫。化劲就是粘走劲,化中含柔,柔中有圆,人挨进吾身,能使之落空,达到我顺人背之目的;化劲做得好,走动的圈子愈来愈小,亦随而能产生出一种蓄而不发之劲。一般人练推手大都是只化不发的走圆划圈,这主要是因为内气不强、蓄劲不足,不敢嚐试发劲;或而冒然出手,手中有力,反而受人所制。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形下,欲更上一层楼,就必须练好拿劲。虽然太极拳对敌时,化、拿、打是相应的,而拿法在推手技击及散手应用中,占着很重要之地位,要能拿才能发,如没有拿的本领,也无发的功夫。
* 太极拳拿劲的锻炼,妙在不知不觉中的控己控人
太极拳诸多文献中,很少提到拿劲。在清代杨氏传抄老谱中有一篇《太极节拿抓闭尺寸分毫解》,谈到节膜、拿脉、抓筋、闭穴等擒拿手法,并非高层次的技击术,即拿劲之术,所以笔者在此特意着墨阐述之。
在推手、散手的训练过程中,接手的练习是很重要的,凡与人对阵交手,双方第一次手的相接触称之为接手,由于首次的接触对全盘的影响甚巨,因此拿劲的训练就更为重要。在技击对抗中,对手拳脚攻防动作既迅速又激烈,肢体碰撞的时机稍纵即逝,一般人很难捕捉到拿劲的机会。拿不能硬拿,必须顺其来势,以引为先,先圆后拿,处处要随人所动,乘势而入。杨澄甫宗师在口述《论太极推手》中谈到:「………纯粹太极,其臂如棉裹铁,柔软沉重。推手之时,可以分辨。其拿人之时,手极轻而人不能过。其放人之时,如脱弹丸,迅速干脆,毫不受力。被跌出者,但觉一动,并不觉痛,已跌出丈余矣。其粘人之时,并不抓擒,轻轻粘住,即如胶而不能脱,使人双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极也………」,这己很清楚的为推手的「拿」与「发」订下了标准。又李雅轩前辈回忆起杨澄甫宗师推手的情形,曾说道:「 ………其推手是如何的两手轻轻往我身上一放,我便感觉没有一点办法,动也不行,不动也不行,用大力不行,用小力也不行………」。由此可知,在用拿法时,动作必须轻灵,重则易为人发觉而变化脱去,所以拿劲比听劲、化劲还要难学,因为不能拿即不能发,拿不准就放不出;否则非但发之无效,反而显出弱点,予人反制的机会。
太极拳高手在推手、散手时不必拿关节,双手触及对方身体任何部位即能控制住,令对方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然后发劲时,意动气从,气动身从,一动全动,无所不动,无坚不催也。所以拿劲的表现全凭日常练拳累积的功力;功力较浅者,在听、化方面有点基础,或能拿准对方身躯中轴,但对方尚能左右转动。功力稍深后,或能拿准对方的腰,但对方尚能后退。功力更深厚者,能拿准对方足根,使对方不得进退也。
所以说,太极拳是一门「拿控」的艺术,其中的「拿劲」是一门「控己控人」的学问。在练习功架时要求全身放空,不要“妄动” , 身形、手脚一旦不听从自己大脑的调控,就是妄动 。在懂得不妄动 (即现代医学研究中的Neural Inhibition) 之后,就会「动必有方」,亦即懂得身躯各部位在运动过程中的的规矩和法度。在施引劲拿人时,动作轻灵,动圈极小,使人不知不觉受到控制。这种以小圈克大圈、以无形圈克有形圈,是重意不重形的功夫,须下苦功锻炼、文武兼修才会成功。而拿劲时的心态是要感觉不到自巳和对方的任何力量,即达到禅学思想中的:「………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即是自性真空,此乃自性,能含万法………」。从无生有,而达到无所不有;从极柔软,而达到极坚刚。此时,就可了解到杨班侯拳诀中的「练就千斤力,只费四两功」之意,王宗岳《打手歌》中的「四两拨千斤」之功,及郑曼青太师《体用歌》中的「浑身是手手非手」之境。
三. 结语
太极拳的推广应该质量并重,即文武兼修。非传统性的功架套路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与考验,证明其真能为练习者带来太极拳应有的养生和技击效果;否则,这种功架套路及教学是误己误人的。而一般大众也有知的权利,要让他们知道真正的太极拳到底是什麽,这也是笔者写此文的原因之一。
许多人练习太极拳是为了强身健体,而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一些学术研究者都希望能提出科学上的数据来证明太极拳对健身的益处,可是其选择的研究对象都不是文武兼修的正确锻练,因此影响了研究的可靠程度。翻阅50年来,中、外的研究报告,其中绝大多数的研究方法亦不合乎现代科学的严谨要求,其局限性或偏见性的报告提不出能令人信服的确凿证据,大都不是高水准的结论。所以我们需要更科学化、系统化的研究,来证明太极拳养生与技击的真正好处。
内劲是太极拳的精华,是一种以控制肌张力为主的训练,以达到全身关节和肌肉的协调一致。而调节肌张力的中枢在大脑对肢体运动与平衡的控制能力,所以文武兼修的太极拳可以有效的开发此一大脑潜能,通过调动大脑“随意化”程序,形成新的神经联繫网络;然后在推手、散手的应用上 (包括在全身放空下的“拿劲” 动作),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现今世上所有的运动,还有什麽能像太极拳一样的促进和提高大脑中枢神经的功能?这使我们不得不赞叹我们祖先的智慧,不得不赞叹中国太极拳文化深奥的内涵。
2009年7月25日写于美国华府
本文【上】篇刊登于台湾《太极拳杂志》第184期2009年8月1日出版,【下】篇刊登于台湾《太极拳杂志》第185期2009年10月1日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