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佛汉内家拳初探
·民国年间太谷县的学校武术概
·十三太保武艺述真/圆真
·“武术”的文化内涵在哪里
·磨沟民间传统少林武术
·必然所得 深层发现(上)/李
·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新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武学研究>发源盛地> 正文
沧州武术民俗谈/唐黎标
来源: 作者:唐黎标 点击: 发布时间:2008-10-31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河北沧州是全国知名的武术之乡。沧州武术传承历史久远,汉时渤海郡(沧州前身)守龚遂曾告示乡民“卖剑买牛,卖刀买犊”,而且内涵相当丰富。现在,在国家审定的129个拳种中,在沧州形成并广为流传的就占52个。沧州武林国手辈出,明清两朝曾有2000多名武术精英藉武科步入仕途。为世皆知的“大刀王五”、“燕子李三”、“神力千斤王”王子平等武术精英,皆出自沧州域。沧州武术古有国内播火之名,近有国外传承之实,影响广泛。
  
  武术宗师
  
  武术宗师,是指传承某一门派武术进入沧州的第一人。宗师进入沧州多以故事的形式被历代传人口耳相诵,也有的是以文字的形式记述于拳谱中。在这些故事中,有的叙述宗师因云游留居沧州的,诸如“劈挂拳”宗师韩姓道人,云游至沧州盐山,与村民左宝梅相投,授拳于他;有的是因为避难藏匿于沧州的,诸如“闯王刀”宗师秦氏夫妇,因随闯王李白成起义失败后流落于沧州,被人留居,授艺于此;也有的是在沧州遇到困境,诸如“太祖拳”宗师“顺元和尚”,患病于沧州街头,被宋公收留。病愈后,为报宋公之恩,授艺于宋公之子宋平……这些宗师的身分或僧或道或侠,其人沧理由也不尽相同。但他们在沧州都得到了基本相同的礼遇:沧州民众尽解其困,其结果则是尽授武技于沧州。
  例如,沧州有“八极拳,吴钟传”之说。吴钟者,北方八门拳术之初祖也,字弘声,孟村镇天方教人,八岁就聪慧过人,年甫弱冠,勇力出众,遂弃书学技击,昼夜练习,寒暑无间。据八极拳拳谱记述,吴钟之技承于一自称“拜”的域外异人。雍正年间,有一南方异人云游至孟村,口渴腹饥,吴钟盛情款待,两人谈论投机,推诚相爱。异人见吴钟真诚可嘉,遂留居其家中,尽授八极拳术,并告知三年后他的另一徒弟“癖道人”将传授“六合枪”之奥妙。按八极拳世系排列,尊“癞”为一世,“癖”、吴钟为二世。从此,八极拳在沧州、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之所以这些武术宗师不落它处却独爱沧州,源于沧州有着豪侠仗义的区域性格,和一脉相承的武术传统。正如八极宗师“癞”所言:“素闻燕赵多慷慨之士,故云游来此。”沧州有着武术生存的“梧桐之树”,由此引得武术宗师这些“凤凰”来驻足也便不足为奇了。
  
  收 徒
  
  师徒相授是民间武术传承、传播最主要的形式。由于传统武术的封闭性和功利性,为确保本门武术的良性发展,收徒则成为传功授技过程的重要环节。收徒要有收徒标准,只有拜师者契合了师门的收徒标准,才会有其后确认师徒关系的收徒仪式。
  收徒标准既有以门规形式表述者(诸如沧州六合门规强调:“不忠不孝者不传,无恒志者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文武不就者不传,借此求财者不传,俗乏入骨者不传,市井之人不传,心术不正者不传。”)也有为师者个性化的要求(诸如武术家佟忠义曾定下“有恒心,秉公守法,尚谋略,勿骄矜,守信义”的收徒标准)。再如,沧州“劈挂拳”名家萧和成,若有人要拜他为师,他就派人将拜师者用席卷起来倒竖于墙角,往往一竖就是一整夜,先试求艺者的意志品质,对第二天还要求向他学艺者就留下,收其为徒。他还有一个360斤重的磨盘,他的徒弟是否出师,就看徒弟能否经受住磨盘的压力。这些遴选徒弟的标准虽然表现各异,但其内容多是对习武者品质、意志、行为,甚或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挑选,强调为徒者要具备崇德扬善、谦和含蓄、自强不息、重义轻利等优秀品质。
  在拜师者契合了师父的收徒标准后,要行拜师仪式。在拜师仪式中,应有四个基本的构成要素:一、要有“引进师”。“引进师”把拜师者引荐给师父,并主持拜师仪式。二、要有拜师者族中长者亲领。三、要呈拜师帖。拜师帖一般用红纸写成,折五折,以使红面朝外,上题“拜师帖”,用毛笔楷书顺写,内容多表达拜师者对业师的崇敬之情与立志学习之心等。四、要设祖师神位,多供达摩老祖,也有供紧那罗者。
  按沧州武术传统,只有经过了拜师仪式,师徒关系得到了确认,才能人得门内谱系,真正成为“门里的”,否则永远是“门外的”。
  
  把式房
  
  把式房是民间武术的传习场所。在沧州,民众称武术为“把式”(又作“八式”),称武术传习场所为“把式房”,又称“把式场”。
  传统把式房本无名姓,俗制或以师傅姓氏名之,或以拳种名之,再或以村庄之名而名之。地点多选择在师傅居住地,人们从师习武,或设于庭院,或设在麦场,再或是村内其它宽阔场所,诸如庙宇旁的空旷地等。从把式房的内部设置上,靠墙边设有兵器架,上置各种长短器械,还多备练力石锁、石砘等器具。因为多在夜间习武,所以还专门备有燃油灯具,一般用洋铁片焊四柜,前后左右都镶上玻璃,内置一盏豆油灯或煤油灯,以便夜间照明之用。除冬季外,师父授徒一般都在户外,徒弟们练武场地也没有严格限制,可以自行组合,也可以单独练习。冬季多在厅堂之中,厅堂至少为两至三间。实际上,厅堂中多练习拳术,抑或师父个别指点。限于空间的原因,一般演练长兵器的较少。
  从运作程式上分,沧州把式房分业余与全日制两种。业余把式房是应民众“日出而作,日落而武”所需而设。因为,从习者多是普通民众,人们白天做工谋生,夜晚习练武术,抑或“冬日闲暇,则群聚公益局把式厂习练拳脚,春则弃干戈而讲农事矣”。所以,这种把式房具有极强的普及性。1949年前的沧州大部分村落把式房皆属此类。专业或全日制把式房(拳社)较少,多为政府团体或地方显要所建,往往以“馆”、“社”称之,其从习者较少。把式房的开支主要来自弟子们的自愿捐助,物品多是粮食、布匹或灯油等。
  
  武术戏
  
  武术戏是武术与戏曲结合而成的民间古老表演艺术形式,又称“化妆武术”,民国《沧县志》称其为“五虎棍”。据老艺人们回忆,相传流行于沧州的武术戏兴于明嘉靖年间(1567—1572),由山东拳师经衡水的饶阳县传人,发展至清末民国初年,武术戏兴盛一时,每逢重大节庆都有演出。现代武术戏班遍及沧州肃宁县全境及沧县、盐山等部分县市。
  武术戏多以一门武术结班演出。一个武术戏班往往有50人左右,演出剧目较为丰富,有《三打祝家庄》、《红灯照》、《五虎棍》等20多个。其特点为:第一,有故事情节,有矛盾冲突。剧中人物多为武士,只白不唱,语言简练且使用方言,仅为剧情发展搭桥引线,不重做表。第二,根据剧中人物的个性,画不同脸谱,着戏装。脸谱不讲精工细刻,线条粗犷鲜明,服装简单,这是为适应打麦场表演所需。第三,戏武结合,重在武。武术戏分文场与武场,文场戏主要是念或唱,意在发展剧情;武场戏重在表现武术技艺,剧情的发展都是为演练武技服务,武打也基本上是模式化的。第四,打街头。武术戏班在外演出,途中无论乘坐何种交通工具,每到演出的村边,一律要步行,以表示对村民的尊重。此时,以大鼓作前导,擂上几套,鼓声沉浑苍朴,招徕众多观者。武术戏班整队人村,往往有好事者在队前挡住去路,观者齐声呐喊,要求练上一套再继续前行。武术队应邀在街头上开始表演短小精彩的武打,约有两三套,人群自动让开路继续前进,再拦再练,这样反复几次,直到撂场子的地点为止,称为“打街头”。
  到了正式演出地点,一般是冲突双方为战胜对方练兵演武,先是徒手拳路,而后是器械,接着是对手练。一方练完以后,另一方照练一遍,这叫“下清场”。双方练武完毕,开始交手打仗,多是十八般兵器俱全,包括徒手与器械,称作“打乱场”。到高潮时,不属剧中人物可不化妆下场表演。其多数不是本团的人,而是邀请朋情村或师徒村的高手下场表演精湛的武技,称作“帮场子”。不管冰天雪地,剥去上衣赤膊上场,展现本身武功,表演武术精华。演出达到顶峰,大锣一敲,鸣金收兵,全剧结束。现在,仍有不少武术戏班活跃在沧州肃宁等县市,他们春节一过,先在本村演出,邻乡或邻县也纷纷下帖邀请。到外村演出仍保留一条传统,即不论演出远近,都是在家化好妆,自带干粮,东道主只管茶水,负担轻微,热闹一天,日没而返。现代武术戏仍然是民间文艺活动中规模最大、最受欢迎的表演形式之一。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佛汉内家拳初探
·民国年间太谷县的学校武术概况
·十三太保武艺述真/圆真
·磨沟民间传统少林武术
·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新探/史美
·《张三丰承留》探释/魏坤梁
·中华武术瑰宝 少林、武当一脉相传
·经典告诉我们的历史事实/李 滨
·中国武术各门派的形成与发展
·杨式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拳术历史资料
· 韩鹏尧与五行通背拳
·江西名拳“字门拳”
·电子版:太极圣地--陈家沟/崔春冬(
·谈谈“吴图南”/颜紫元
·洪家拳
·拳道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杨善耕
·梅花拳史献疑/张全海
·螳螂拳的源头在周初
·河南登封:中国武术产业化的样本
·道教、佛教与中国本土思想
·四门古兵亮武林/赵战军
·南拳北腿的地理原因
·什么是梅花拳的真文大武 ?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