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佛汉内家拳初探
·民国年间太谷县的学校武术概
·十三太保武艺述真/圆真
·“武术”的文化内涵在哪里
·磨沟民间传统少林武术
·必然所得 深层发现(上)/李
·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新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武学研究>发源盛地> 正文
道教、佛教与中国本土思想
来源:中国文明十五讲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08-12-15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宗教思想是社会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本土的道教和外来的佛教影响很大,当然还有其他宗教,因限于篇幅,以下只是简略地说明道教和佛教与中国古代思想的关系。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是它的信仰核心。它认为人们都有修道成仙的可能。因为“道”无时无处不在,只要认真修炼,就能得道;只要得道,人就可以“与道同久”(司马承祯《坐忘论》,《全唐文》卷九二四),成为神仙。长生成仙是道教追求的目标。修炼方术,如服食、行气、房中术、守一、外丹、内丹以及斋醮、符?、禁咒等等,是达到长生成仙的方法。道教将人的最高理想界定为长生成仙,然后围绕这一终极目标提出种种思想和方法。老、庄的道家思想并不是宗教,而道教借用了道家思想中的某些命题,加以抽象,使之成为脱离自然而追求永恒世界的宗教观。

  道教思想有几个源流。首先是老庄。道家思想中的“道”论、养生论和神仙思想为道教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老子》已经提到了“长生久视之道”。在早期道教中,神化老子、庄子,以扭曲的《老子》、《庄子》为道教经典,成为创教的重要工作。汉朝末年,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成为道教的教主和尊神。   

  另一个思想渊源是黄老之学。在老子之前假托黄帝思想,称黄老之学,以示年代久远。东汉时期的黄老之学,侧重于养生,神仙思想更加浓厚。比如,河上公《老子章句》就说:“人能养神则不死也。”(第六章注)东汉后期,社会上流行黄老崇拜,黄老之学的宗教化倾向更加明显。

  此外,像墨子思想,像战国秦汉时期流行的神仙传说和方士方术、原始宗教中的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观念、民间宗教中的巫术观念,以及阴阳五行说,它们和道教思想都有关联。比如,就儒家思想对道教思想的影响看,早期道教都维护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东汉时期的《太平经》是道教早期的经典,它提出要忠君、孝亲、敬长,在历史上首次将“天地君父师”合为一体。葛洪认为求仙应“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后来的道教也大多如此,并不反对纲常名教。

  道教产生时期的经典《太平经》,提出了“元气”聚合、生成天地人物的宇宙观。还提出“承负”说,认为善恶报应不仅应在自身,而且应在子孙,自己也要承负祖先善恶的报应,承负前五代,流及后五代,这样去解释行善而得恶,行恶而得善的问题。此外,它还提出长生久寿,成为神仙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建立“太平世道”的社会政治思想。汉代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对以往养生、炼丹术作了总结和发展,强调修丹和天地造化有内在联系,易道与丹道相通,沟通了《周易》“气”论和道教炼丹内养的理论。还认为万物的产生和变化,是阴阳交媾,须臾不离,使精气得以舒发的结果。要求长生不死,必须顺从阴阳变化,掌握乾坤六十四卦的运行规律,进行修炼,即所谓炼丹。以此为基础,它对内、外丹修炼方法作了讨论,对后来主外丹者、主内丹者有深远的影响,被称为“万古丹经王”。

  东汉顺帝、桓帝时期,出现了早期道教的两个派别,即五斗米道和太平道,这两个教派各有自己的领袖、信徒、经典、组织、教戒以及传教地点,所以它们的出现,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形成。道教产生时,大体分为两派。一派以烧炼金丹,宣传长生成仙为主,可称为丹鼎派。东汉末年左慈为创始人,魏伯阳作的《周易参同契》是该派早期经典。另一派则以“符水咒说”为主,吸收《老子》书中的部分社会政治思想,活动于下层群众中,可称为符?派。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就是该派中两个最早产生的组织。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教派进一步分化,思想更有系统,开始从民间宗教向上层宗教转化。经过整顿,道教走向成熟,到唐朝、北宋,道教非常兴盛。在思想上,出现了几位有影响的思想家,他们提供了比较成熟的道教宗教教义、经典文献、修炼方法、宗教戒仪等,为道教的成熟奠定了理论和制度基础。   

  隋唐到北宋,统治者都崇拜和扶持道教,道教有较大发展。道士人数大增,宫观遍布全国,而且日益壮观;在思想方面,道教学者辈出,道书汇编成藏,道教理论空前繁荣。

  因为老子姓李,李氏唐朝特别推崇道教。唐朝武德九年(626年)高祖李渊颁布《先老后释诏》,“令先老,孔次,末后释宗”。贞观十一年(637年),太宗李世民下诏规定“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三《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唐高宗李治则封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建庙祠祀;尊《老子》为上经,令王公百僚学习,并作为“贡举人”的考试内容。唐玄宗则设立崇玄馆,规定道举制度,以“四子真经”(指《老子》、《庄子》、《列子》、《文子》四部道家书籍)开科取士,设置玄学博士。天宝元年(742年),规定将庄子号为南华真人,文子号为通玄真人,列子号为冲虚真人,庚桑子号为洞虚真人,四人所著书改称真经;规定《道德经》为群经之首等等。以后的统治者,也继续扶持道教。

  唐朝初年,涌现出孙思邈、成玄英、司马承祯等著名道教学者,他们吸收儒、佛(释)的一些思想,发展了道教的教理教义和修炼方术,推进了道教的理论建设。孙思邈著《千金要方》等书,总结唐以前的医药学成果,兼及养生方法,对道教医药学做出很大贡献。成玄英为老庄作注疏,结合老庄,吸收佛教中观学说,将《老子》“玄之又玄”一句解释为“重玄”,意思是既不滞于有,也不滞于无,也不滞于玄,甚而既不滞于滞,也不滞于不滞,大力发挥从东晋开始就出现的“重玄之道”思想。茅山宗的司马承祯则以《老子》、《庄子》等经典为依据,吸收儒家正心诚意和佛教止观、禅定思想,提出“安心坐忘”的修炼方法,要求守敬去欲,坐忘收心,并经历斋戒、安处、存想、坐忘、神解五个“渐门”,以求神与道合,达到长生成仙的目的。这些思想,既扭曲了《老子》、《庄子》,同时又使道教的修道思想、修道方法有所发展,为道教由外丹向内丹的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   

  两宋时期,高道辈出。陈抟和张伯端在三教合一与内丹修炼思想方面有新的论述,陈景元解《老》则是重玄学的继续,这些道教思想对宋学、对理学都有重要影响。南宋时期,道教内部宗派纷起。符?派门派众多,符法五花八门。同时,在北方金朝统治区,则先后有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诸派别。

  元朝中、后期,道教形成了以正一道(以符?派为主)和全真道(以内丹修炼为主)两大派为主导的格局,并在明朝以后继续流传。道教内部各派互相融合的同时,道教与儒、释二教也进一步融合,在道教的教理教义方面,以内丹学说为主流。明代全真道最活跃的地方是湖北武当山。从明朝后期到清代以及民国期间,道教的政治地位逐步下降,教理教义少有创新,教团组织日渐分散缩小,宫观日趋破败,呈现出衰落的迹象。

  现在来看中国佛教。

  佛教从西汉末、东汉初传人中国,经中国本土文化对它研究、改造和吸收,不但形成了有中国特点的佛教,而且其中某些思想观点,特别是思维方法,又被儒、道学派所吸收,逐渐融合成为宋代的理学思想体系。这个过程相当漫长,有一千多年时间。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是公元前6至前5世纪时,由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立的,释迦牟尼(Sakyamuni)为佛教徒对他的尊称。他的卒年大致可以推定在公元前490一前480年间,相当于孔子逝世前一年或十年。这说明释迦牟尼生活的时期和孔子大体相当。佛指释迦牟尼,他认为人生充满种种痛苦,来源于每个人的“业”(身、口、意等感觉活动)和“惑”(贪——贪婪;策——仇恨;痴——愚昧;慢——傲慢;疑——怀疑;恶见——错误见解。这些又称之为“烦恼”)。那么,人们怎样才能摆脱“烦恼”呢?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没有质的规定性,均为无自性的幻想,可称之为“空”。因此众生要摆脱痛苦而得到解脱,必须经历一定的修习过程,才能进入极乐世界。

  依据中国佛教史学者的研究,佛教刚传人中国,中国人多从自己固有文化的角度去看它。例如,汉代人认为,佛教和黄老之学相似。魏晋时期,中国人所理解的佛教,是玄学化的佛教。当时有所谓“格义”,就是用玄学的范畴、概念去解释佛教,仿佛佛教只是玄学的一个分支,这就难免出现牵强附会的情况。   

  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有了。很大发展,佛教寺院很多。直到唐代才出现中国自己的有影响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3]、华严宗[4]和禅宗。

  同其他佛教宗派相比,禅宗更加具有中国特点。梵文DhyAna音译“禅那”,简称为“禅”,指使心思安定的修习活动;梵文Samadhi被译为“定”。因此,“禅定”一词指思想集中,心无二用,专注一境。禅宗认为这样才能克服“烦恼”,成为“三学”(戒、定、慧)[5]“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般若)[6]中的一种修持方法。禅宗因以修习禅定为主而得名,传说南朝时宋末来华的南天竺僧人菩提达摩为其创始人。中经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遂分为神秀为首的北宗和慧能为首的南宗。北宗较多地受到印度传统禅法的影响,主张渐修。而南宗则主张佛性本有,不假外求,见性成佛,主张顿悟,具有打破传统的创造精神。南宗经慧能弟子神会等人的努力传播,逐渐取代北宗地位,成为禅宗正系,慧能被追认为禅宗的实际创始人。

  禅宗的经典称为《坛经》,由慧能口述,弟子法海汇编而成,一卷。从(坛经》中可以看到,禅宗宗教哲学的核心是主体意识论,认为“心”是最根本的,说“佛向心中作,莫向身外求”。并作一偈语[7]:“菩提[8]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所说依此修行,西方(佛教理想的极乐世界)只在眼前。”又说:“尔欲得作佛,莫随万物。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认为人皆有佛性,只要内心觉悟,不被“妄念”覆盖,使佛性显现,即可成佛。这不需要读浩如烟海的佛经,也不必累世修行。成佛与否,取决于每人内心的“觉悟”,不靠时间,不靠外力。

  一般说来,佛教宗教哲学都重视人的主体意识,即“心”的作用,而且对主体意识的分析比较细致。例如,唐朝佛学大师玄奘(600一664年)不辞辛劳,云叫度寻水佛法15年(路上度过两年,共17年),自己创立了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称“法相宗”,对人的主观认识能力提出“八识”,前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第七识称“末那”(Mann),第八识称“阿赖耶”(Alaya)。其中第八识即“心”,在八识中起着决定作用。不过,法相宗在推论中过于烦琐,作为佛学的一种学理很有价值,由于它艰涩难懂,不能在民间普及,只影响了几十年。

  不论禅宗或是法相宗,他们都重视“心”(主体意识)的作用,这种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有较大的影响。宋、明时期形成的以陆九渊(1139—1192年)、王守仁(1472—1528年)为代表的“心学”,其思维方法直接受到禅宗的影响。但是关于“心”的内容,陆、王心学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并非直接来源于禅宗。陆、王所强调的“心”,乃是一种道德的主观意志。此外,禅宗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还表现在:鼓励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独立思考。

  佛教对中国思想的影响,除去上面所谓“主体意识”论以外,还有“本体”观念。例如作为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的华严宗有所谓“一真法界”的提法,指不能用语言和思维表达的绝对真实本体,认为世界上诸现象都是“一真法界”的映象,由它体现的“事”与“理”圆融无碍,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像这样的思维方法被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和朱熹等吸取和改造,并与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相融合,认为“天理”(道德的精神化)才是世界的真实本体。不过,理学并非宗教信仰,它是中国的哲学思想之一,相信道德人格的力量,是一种根植于本民族土壤的思想文化,它相信现世和人的力量。它吸取了佛教的某些思维方法,同时加以扬弃,成为新学说。

  中国佛教是中国本土思想文化浸润的宗教,不同于印度早期佛教,“印度早期佛教宣传出家之后就不再关心世俗之事,与家庭完全脱离关系,也不再关心国家大事,也不敬仰父母。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他们认为佛教为国家培养大德之人,是大忠大孝。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玄奘从印度回来后,回家去看他的一个老姐姐,这在印度也是不允许的,一旦出家,不要说姐姐,父母亲也没有必要看望。”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佛汉内家拳初探
·民国年间太谷县的学校武术概况
·十三太保武艺述真/圆真
·磨沟民间传统少林武术
·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新探/史美
·《张三丰承留》探释/魏坤梁
·中华武术瑰宝 少林、武当一脉相传
·经典告诉我们的历史事实/李 滨
·中国武术各门派的形成与发展
·杨式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拳术历史资料
· 韩鹏尧与五行通背拳
·江西名拳“字门拳”
·电子版:太极圣地--陈家沟/崔春冬(
·谈谈“吴图南”/颜紫元
·洪家拳
·四门古兵亮武林/赵战军
·南拳北腿的地理原因
·什么是梅花拳的真文大武 ?
·谈谈太极拳在温县起源和发展/原福全
·中华武术之精神/夏 风
·白眉拳技传人广东之历史/李汉明
·山东青州武林旧事/沙学周
·我看太极拳源流之争论/乔汉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