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默认搜索
仅搜索标题
代言人、技术顾问
-武世俊
大师
最新文章
·
中和太极拳阐秘
·
太极拳运动为什么全在用意不
·
太极拳的气与功
·
孰是孰非缠丝劲
·
解析《十三势行功心解》与《
·
太极拳理“戏说”不得
·
顾式太极拳推手(二)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
天下武林
>
太极天地
>
太极理论
> 正文
孙式太极拳精解(上)
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1-06-02 双击鼠标滚 字体:[
大
中
小
]
第一节 起式
动作要领
(1)两脚呈90度,身体直立,如平地立竿,不偏不倚,头部百会穴上顶,项竖直,但不可紧张僵硬。身体其余部分完全放松。手自然下垂贴在两腿旁。此时身体重心平均放在两脚上。
(2)重心移至左脚,右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向内旋转45度(向正前方),并随即向后拉至左脚后,以右脚的踝骨对着左脚的脚跟。
(3)重心移至右脚的同时,两手沿着左脚尖的方向向斜前上方徐徐抬起伸出,胳膊似直非直,不可过于弯曲,手指尖始终指向前方,抬至与肩平齐,稍停。
(4)重心仍在右脚,身体仍保持直立,腿慢慢弯曲下蹲(下蹲幅度视个人能力而定,初学者不宜过低,以下蹲5~10厘米即可),同时把手从原路拉回,收至小腹处。轻轻贴住。
(5)左脚向脚尖方向轻缓迈出,脚跟先着地,随着右脚前蹬而逐次落满全脚掌,在右脚开蹬的同时,两手再向前伸出,回到原来的位置,一旦左脚踩实落上重心,即将右脚跟上(右脚跟步时脚尖要尽力向上钩起,而不要下垂),脚尖虚点在地放于左脚后,距离10厘米左右,两脚间的夹角仍是45度。
动作精解
在孙禄堂老先生的著作中没有“起式”这一节,用的是“无极学”和“太极学”的名字。而在孙剑云先生1997年版的新著中,把“无极学”和“太极学”合并为“起式”。名称不同,而动作就是一个,即从两脚分开90度站立到右脚转45度止。而据笔者的看法,以老先生的叫法似为更妥。因为前者是如平地立竿,空空洞洞,没有动作,也没有动作的意念,当然是合于无极。后者脚一转动,即是心念在动,有了意念和动作,从无到有,道自虚无生一气,便是太极了。依笔者之见,应该保留“无极式”与“太极式”两节作为拳的起点,而不宜笼统地合二而一。因为,虽然只是右脚转了45度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但本质上的差别却极大。
依笔者之见,孙式太极拳的套路应起于“无极式”和“太极式”,在此之后应有“起式”为第三个动作。在这里所说的“起式”跟孙剑云先生的又不一样,相当于他们二位的“懒扎衣”中的前三个动作。之所以分出来的理由是:1该动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套拳的动作开始;2 该动作与懒扎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懒扎衣是水平运动,而该动作是垂直方向的运动;3 懒扎衣如果包含了该动作,则会跟后面的所有懒扎衣都不同,破坏了动作的统一性。
该式分三动,动作看起来简单,只是手臂在划弧形。第一动,两手如抱球,亦如托住一个重球,从体前向上向外划一个弧形出去,放至极处。此动有两种练法,一种是手臂划向上凸的上弧线向前,另一种是划向下凸的下弧线向前,两种都可以。第二动,随着腿的弯曲,由腰的力量带动手臂向内向下划弧回到小腹处,这时手的动作是划了一个完整的椭圆形(不是圆形,而是长轴在水平方向上的椭圆)。第三动,随着向前的进步,手臂再划上半个椭圆。如此的往复运动,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把太极拳的许多基本要领讲明了,那就是弧形运动,起落与收放,不是单纯一个胳膊的运动,而是用腰带着全身的劲在催动着手臂,头要顶住,沉肩坠肘,含胸塌腰。这也是这趟太极拳第一个沉下身体的动作,是从平常态进入练拳态的转折,所以务必全神贯注,常见有人轻描淡写地就把起式比划完,大概是认为这只不过是起式,还没有到真正的拳路中。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从胳膊抬起来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在拳中了,第一动虽然身形没动,只是手臂动,但全身的意气都贯注在手上,与胳膊前伸抬起的同时,头在顶,足在蹬,腰在塌,命门穴在向后突。
起式有它的实际应用价值,其实际用法就是在弧形运动中动摇对方的重心。据说,当年郭云深初练形意拳时,总找不到形意拳起落走弧形的劲儿,他的老师就让他到井上去摇辘轳,把水打上来,再放下去。摇过辘轳的人都知道,要领就是在整个过程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劲儿,也不能用猛劲儿,只能稳住劲儿,匀着劲儿来。郭云深摇了^_=三个月辘轳后终于悟出了形意拳的真谛,成为一代宗师。所以,学习孙式太极拳,不可对起式掉以轻心。这是一个可以反复练习的动作,在往复的前进后退中体会手臂的弧形运动,体会如何运用自己的重心和动摇对方的重心。
第二节 懒扎衣
动作要领
(1)右脚跟落地踩实,重心移到右脚上,左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向右旋转45度,与右脚平齐后落实,重心移到左脚上,右脚脚跟提起,足尖虚点于地;在两脚转换的同时,两手手腕(从手掌直立状态)同时做顺时针拧转至右手心向上,左手手心向下,随着身体的旋转,两手均向右划弧,但轨迹不同,左手是顺着右小臂向后抹去,最后到自己胸前立掌停住;而右手在左手后抹时向前向右外侧挂去,然后向自己胸前缩回,立掌停住(两手的动作是模拟人穿衣服,一手提领,另一手穿袖,习惯动作是提领之手过头,而懒者不过头,只送到肩,故名为懒扎衣。切记两手不可做同样的运动。例如以左手指点在右手腕上两手一起运动。似此,则如同被铐住一般,既不便于应用,且与动作名称不符。)
(2)右脚向前迈出,脚跟先落地,然后全脚掌着地,左脚跟进,脚尖虚点地放在右脚后10厘米处,两脚夹角仍为45度(以后凡没有特殊说明的,进步与跟步都是如此规矩),在移动脚步的同时,两手顺着右脚尖方向推出,立掌,右手在前与肩平,左手在后略低,指尖在右手腕后面。
动作精解
这是一个象形动作。扎衣就是穿衣。正常的穿衣动作是右手向袖子里伸的同时,左手提着衣领从头上转一圈回到身前,如果犯懒,左手就不从头顶上转过去,而是提着衣领在右肩处往后送一下,也就把衣服穿上了。所以,太极拳中的懒扎衣动作应该是两手在水平方向做不同轨迹的两个圆运动。即左手开始向后沿着右臂运动时,右手还在向前伸展,等左手运动到右肘部时,右手也开始向后划圆弧,然后两手做反向运动,左手向左,右手向右,有外开之意。两手虽做不同的弧形,但弧形的末端都收在自己的胸前,殊途而同归。常见有人做此式时把左手搭在右手腕上一起向后划弧,然后收到胸前,两手做着同样的路线,这显然不符合懒扎衣的原又。
整趟拳中,除了开合与搂膝拗步之外,就是懒扎衣最多,足见其重要。在整套拳中共有8个懒扎衣,只有第一个懒扎衣因为连接的关系是没有捋和挤的动作。所以,完整的懒扎衣应该是四个动作:后捋,前挤,后掤,前按。这是太极拳里最重要的动作之一,棚捋挤按全在懒扎衣之中。孙老先生早年的套路里没有捋和挤,直接做棚(也就是懒扎衣真正的象形动作)和按,晚年始才加上了前面的捋和挤,使之更臻于完善,彻底提升了懒扎衣在太极拳套路中的重要性。
孙存周先生所授之套路中,懒扎衣是依照孙老先生早年动作,没有捋和挤,而且掤的动作开得大,把扎衣的动作做得更形象了。附带说一下,存周先生自己曾亲口说过,在他所传授的套路中是故意留下了一些记号的,以区别自己的门生和父亲的门生,除了懒扎衣外,云手、云手下式和野马分鬃等动作都有所不同。
习练懒扎衣最须注意的是:1 动作要做到家,手要伸至极,收也要收到极处,收到不能再收为止。在老先生的书中曾多次明确指出“到极处”,而后来的一些人为了强调柔而不敢提“极处”的概念,这是误解。“到极处”不等于使拙力,恰恰相反,如不能放松,手就到不了极处。2 动作开合转换时刻务必全神贯注,不可散乱,不可有气势上的间断,否则,旧力用尽而新力未生,那就只会被动挨打。后捋时身体不可一味向后坐,随着手臂的后拉,身体要逐渐产生向前的意念,手还未运动到最后时,身体已经开始往前动了。挤的动作也如此,在手还没有挤到头时,身体已经开始向后缩,手臂继续向前不停,掤着劲向后退。下面两动亦如是,前半段棚是开劲,两手如撕扯弹簧或拔丝(不是陈式中的缠丝劲),后半段按为合,如挤压弹簧或推在橡皮墙上,从开到合的转换都要前劲未退而后劲已生,不可间断。那么,在练习时就要做到“举轻若重”,虽并无他人之手加在自己的身上,但意念中要如有人在加压,如此,在动作中的式子转换时就不会随随便便地动,而是要考虑如何化和打。拳经上说:“自己练拳要如有人,与人交丁,要如无人”,前者就是“举轻若重”,后者就是“举重若轻”。3 懒扎衣中的两进两退,是孙式太极拳最重要的步法,有进必跟,有退必随。务求进退自如不费力,在自如的基础上加大步幅,增长功夫。无论如何进退,也无论步幅的大小,总要注意意念中支撑脚的重心踏在涌泉穴卜,这与坐满在后脚跟上是不矛盾的。因为只把重心放在后足跟上,而脚趾不抓地,容易使重心动摇。前腿支撑时,如果重心过于靠前到了前脚掌上,也容易被拔起而动摇。
懒扎衣的用法除棚捋挤按外,还在于手的插、挑、拨、挂,有如八卦掌的穿掌,或做反关节的擒拿。
第三节 开合
动作要领
(1)落实左脚,右脚以脚跟为轴向左转至脸向正面,两脚平的同时,两手回至胸前如抱球,手掌直立向上,距胸10厘米许。
(2)两手掌心相对,由肘带动向外开至与肩同宽为止。
(3)两手顺原路里合至与脸面同宽为止,同时,身体重心由左脚换到右脚上。
动作精解
开合是孙式太极拳特有的动作,而其它各式太极拳则无,可称为孙式太极拳中的第一动作,数量上占到了27%,足见其多么重要。其重要性在于“太极即开合,开合即太极”。太极拳取象于气,气没有固定形态,可以流动,可以膨胀和压缩。气没有同定形态,是最柔和的,所以太极拳内外相合,顺其自然,尚意不尚力,用柔不用刚;气是流动的,则太极拳要如行云流水,绵绵不绝;气有胀缩,所以太极拳有开合。气是无形无象的,这恰恰给了它伸缩收放的自由,所谓“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就是形象地描述了气之开合的自由程度。所以,拳中的开合也是基于对气的摹仿,是对于气的功能与状态的向往与追求,或者说是由于对气的本质有了深刻理解后设计于拳路中的动作。实际上,人们在练习太极拳时所应该追求的就是在各个方面去体会气的感觉,它的柔和,它的流动,它的伸缩。有了这三点,太极拳的体用皆备矣。柔和,则外力无法伤我,“抽刀断水水更流”,何况气乎?流动,则得机得势,“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而伸缩(也就是开合)则是最关键的,是气之用。气的作功,全在伸缩之间。世间的一切爆炸都是源于气体的迅速膨胀,其威力尽人皆知。太极拳的用也正是摹仿于此。拳之用,在于把对手放出。放就是开,就是吐,就是伸,就是发力;要放,须先化,先调整自己,使得机得势,就是收,就是吞,就是缩,就是蓄力。所以,太极拳中不论有多少动作,其实都足肢体的伸缩与开合的演绎,开合的变化罢了。从这一点来看,说“开合是太极拳的本质”,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以上讲的是贯穿整个太极拳中的广义开合,具体到套路中的“开手”与“合于”,则是狭义开合。在套路中,“开合”有三个作用:1 体会开合;2 调理气息;3 转换蓄劲。但据笔者的观察,练孙式太极拳的人中十有八九在开合动作的外形上就没有练到位,更谈不上体会内中涵义了。依笔者几十年经验,看一个人练孙式太极拳,只看他的开合动作,就可以判断出他的功夫高低,开合不到位,体会不到拳中三味,这已是屡试不爽的了。
那么,正确的动作应该如何呢?第一,两手要始终保持平行如抱球,立掌、塌腕,手背要有挂劲,四指上指,大指横平,虎口要撑圆,心里要时时想着手不要歪,不要让球跑掉。常见的毛病是手掌容易向外或向下敞开。第二、胳膊要保持自然抬起,既不能向上翻时,也不能向下故意夹肘,总以腋下能放下一个拳头为好,也就是约45度为宜,这一点只要看老先生书中的照片即可一目了然,当然也要因人而略有差异。第三,运劲而时意在两肘,以肘为引导,以肩为枢纽,以腰为力源,开时如拉弓,保持手形和臂形,肘部一定不要上下动,也不能手动肘不动,要整体向外开,手指和手腕上要拔住劲。孙剑云先生在她的书中说到开合的用法时是这样说的:“若对方自身后用双手突然抱住我双臂,我即用肘撑住对方双臂,速往下按,并顺势向左转身或向右转身。”这里所说的“用肘撑住对方双臂”,若练习的时候肘部无意无力,如何撑住?所以,在开的时候一定要有撑的意思。开到手与肩宽时便不能再向外开了,不是不想开了,而是开不动了,两手有如被钢丝捆住。由开转合时最关键、切忌有断劲,要在开到极处时不停,保持继续向外开的意念,同时用含胸做转换,慢慢向内收,合的时候有如向内压缩气球,压到与脸面同宽时便也压不动了,开合的路线不是直线,而是一个很缓的弧线,总之,此开合动作最忌轻飘飘,随随便便地一动,手上没感觉。一趟孙式太极拳中,把开合动作练好,拳就会了一半儿。
说到用法,其实在一开一合中、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意思全有了,用法可谓多多,例如用开劲儿配合转腰,即是一捋,在练习推单手时,完全都是开合的劲儿。
开合之中天地无穷,先祖把开合设计于拳中,别式太极拳绝无,匠心独具,真点睛之笔也。习练者千万莫以为是无关紧要的小动作而掉以轻心。
第四节 单鞭
动作要领
(1)左脚向左横着迈出,脚里侧先着地,逐渐放平至全脚踏实,身体重心随之左移,成为偏重的马步(左脚70%,右脚30%),右腿不可蹬直
(2)与迈步移重心的同时,两手在胸前如捋长杆,向两旁分开推出,极力推住,立掌,头颅极力顶住。
动作精解
孙式太极拳的单鞭与别家的都不同,是一个特色动作。不同之处就在于两手同时向外分开,而不是单手向外推出。腿的姿势切不可做成弓箭步或马步,而是三七的偏马步,或日偏转的三体式。整套孙式太极拳中没有一个弓箭步和马步,这也是与别派太极拳不同之处。
两手要立住,虎口撑圆,尽量往外开,伸至极限,十个手指都有被抻筋的酥麻感,方算到位。至于手高些还是低些,是走直线(如捋长杆)还是走弧线,都不重要。通常的毛病是手没有抻到头,手上和两膀及腰上没有感觉。从外形上看,要有力士推山的气势,身体如稳坐太师椅。腰是大旗之杆,腰催背,背催肩,肩催肘,肘催腕。从内里的感觉说,两肩两胯要顺着开劲,“此时,身体如同四方物,四面用绳子相拉,均一齐用力相争一般,腹内空空洞洞,如天气之圆,身外如地形之方,此谓内圆外方之义也”(孙禄堂,《形意拳学》)。就笔者的体会,做单鞭动作时,身体有非常舒展、圆满、充实、沉稳而又轻灵的舒服感,可以说是整套拳中最舒服的动作。
↑上一篇:
48式太极拳创编的指导思想
下一篇:
太极拳《授秘歌》释疑(下)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
新注册
) 密码:
匿名评论 [
所有评论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
孰是孰非缠丝劲
·
太极拳理“戏说”不得
·
杨班侯大功架简化太极拳(全)
·
太极拳“五要”证悟
·
陈家沟枪法是外来传入的
·
太极拳的三合六进
·
太极拳中的辩证法
·
三丰清虚自然太极拳理法阐真十三势单
·
太极拳精典口诀记忆知识
·
《内功经》中的内气运行路线
·
武当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之之区别/王
·
太极内功修炼
·
武式太极拳背丝扣演练法/张修睦
·
太极拳呼吸法的掌握与运用/王寿山
·
谈太极拳的松功/祝大彤
·
孙禄堂谈内家心法-龙虎二气
·
太极拳呼吸法的掌握与运用/王寿山
·
太极拳的巧妙摔法/张迎忠
·
武式太极拳背丝扣演练法/张修睦
·
太级推手体悟漫记/杨 波
·
浦汉健给太极拳下定义了吗?/李秒丰
·
正统太极拳的技击形态/山令誉
·
习练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六要领(李文
·
太极真功紧与松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33493757(服装器械)
493175072(音像图书)
淘宝旺旺:
谢栋兴
MSN:
wulin886@hotmail.com
咨询电话: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传真:0371-86127866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
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
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