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对动物活动的形象思维、武术技击形象思维在武术演练,特别是象形拳演练中的作用做了深入探讨。无论“以形为主,法从形出”,还是“象形意思,取法为拳”的象形拳演练,都应着眼于培养练习者的形象思维能力,才能使拳术臻于完善境地。
关键词:象形拳形象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2 )01-0046-02
什么是武术象形拳的形象思维呢?就是在感受演练技巧的时候,在酝酿武术套路时候,注意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动物活动的特征,注意它们的行动表现和内心活动,注意它们做什么和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对这些活生生的具体印象进行思考、分析、综合,从想象到现实,从抽象到具体,从不完整到完整,从不形象到形象。它是武术家在观察、体验、提炼、表现武术技击形象时所使用的一种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在武术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岁月中,有一条象形的主线自然贯穿其中。象形的初创当然是指模拟动物之形态、性情、智慧、动静等特性,得其精神所在,进而利用发展,切实揣摩,而形成一些防身自卫的方法。象形思维的特点之一是凭借具体的形象,主要是凭借处于特定环境中的动物的形象。
我国古代以动物形象创编舞蹈、健身操及武术由来已久。在中国古籍《尚书》中,把模仿各种动物形象或动作的“舞”称为“百兽舞”。以后在“百兽舞”基础上经过上千年发展演变,逐渐和技击方法相结合,在我国明代便形成了象形拳术。后汉三国时代,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戏”。在《后汉书-华佗传》中记载有“五禽戏”。它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玩耍、嬉戏动作而创编出来的。这是一种古老的健身方法,其中就有猴形。华佗不仅身体力行,坚持锻炼,而且还大力推广,亲自教给身体瘦弱者和病人锻炼,有促进健康、祛病延年之效。据古书记载:华佗的学生吴普、樊阿等人坚持练习五禽戏,活到90多岁还耳聪目明,牙齿坚实。
因此,从以上可看出,象形拳的演练中,形象思维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这种形象思维离不开对动物的形象思维。除此之外,由于武术任何套路演练都是离不开武术本身的特点而进行的,离开了武术最基本的东西,就谈不上武术套路的演练,所以,这种形象思维包括两种形式:对动物活动的形象思维;武术技击形象思维。
所谓的对动物活动的形象思维,就是象形拳演练者能以技击的形式接受动物的现实印象,而且能借助思维的活动,在象形拳套路中把那些印象复制出来。那么,武术技击形象思维又是什么呢?就是把动物活动形象有机地和武术技法结合起来。
作为一套象形拳来讲,是不是真实?是不是与武术的技击形象相结合,这是演练好象形拳的关键,象形拳,顾名思义,练拳要求运动员具备武术的技击形象,此外要体现出象形则需要给人似动物活动形象之感,倘若不采用活生生的动物形象,而采用了干巴巴的一般武术特点,那么它就必然会脱离象形拳的真实内含,岂不是成了一般自选拳术的架子了吗?相反,只强调动物活动的形象,会失去了武术技击形象,便不能成为练武,岂不是成了完全的动物模仿了?
总之,动物形象思维和武术技击形象都是极为重要的。脱离了任何一方面都是不行的。两者缺一不可。两者的好坏,都直接影响象形拳的演练效果。由上可说明,研究象形思维是很必要的。
如何使动物形象思维和武术技击形象动作相结合呢?对于这一点,我认为,必须经过四个过程,即:观察——吸收——创编——反馈。
1 观察
“看”是一种艺术,要深刻了解和运用自己所要研究的对象,其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做到观察。在此,笔者举例说明之:
例:要练好猴拳的眼神。首先就要了解猴子眼睛的特点。猴子的眼睛始终是圆溜溜的,习惯正眼看人,从不斜视、旁观。猴子若要观看左右事物,则转动脑袋而不转动眼珠,平时也没有闭眼的习惯。更要注意的是猴子眨眼时,眼皮动,眉毛不动,因此我们在练习眼神必须下苫功夫,除了仔细观察猴子眼神外,还需对镜子有意练习瞪眼、眨眼。这里举出武林名家猴拳王萧应鹏在演练猴拳的十六个眼神,供读者借鉴。
神猴下山,活蹦乱跳为之“喜”;金眼圆瞪,气从鼻出为之“怒”;眉头一皱,心事重重为之“哀”;目光下沉,侦察敌情为之“俯”;提高警惕,翘首而望之为之“仰”目光一瞬,眼珠不动为之“窥”;东张西望,环顾四周为之“探”;生性顽皮,风趣无穷为之“逗”:胆小易怕,闪到一旁为之“怯”;风云突变,反应灵活为“惊”;动中求静,悠悠自得为之“静”。
2 吸收及创编
吸收是将自己所了解到的对象经过分析、综合达到真正领会、贯穿的过程。例如:
鸡——鸡的走步、争斗、独立、展翅等动作对人很有启发。形意拳里绝大部分的基本步法是采用鸡腿步,并根据鸡的争斗姿势形象的运用于技击方面,同时经过鸡形的练习,可以使臂、肩、腰、退各部肌肉发达,运用自如,筋骨灵活、站桩稳定,弹跳有力。
鲐——据说是一种水中动物,有人说是鳄鱼。它在水中行进灵活迅猛。形意拳就是采取了它在水中的前进动作作用于技击方面。它的动作变化速度快,而且每一动作,既是防御,又是进攻,所以属于攻守同一型姿势。运用此型锻炼身体,可以使上肢轻巧灵活,下肢步履沉稳灵便等等。
以上实例是将观察到的动物的主要特点,运用于武术技击中,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这便是将观察到的东西加以吸收。
3 创编
创编是将所观察、吸收到的东西贯穿起来,在武术中便是形成一种完整的武术套路形式,以达到锻炼身体、巩固提高套路演练及防攻技巧的作用。这种创编是将动物的具体特点、技能和武术的技击结合在一起,且不断创新所编成的一种运用自如、流畅的武术套路形式。试举二例加以说明。
例一:中国最古老的“猴王“萧应鹏老先生的独创套路。萧先生精于“猴道”,他根据猴子灵活敏捷的特点,结合武术的刁、拿、锁、扣、抓、勾、顶腕等技击方法,摒弃了老套路中捉虱子、搔痒等庸俗动作,自己创编出新的。这套猴拳既突出了武术锻炼的攻防技巧,又惟妙惟肖地模仿猴子的身形和动作。他的步法采用轻巧的脚尖步、小跳步;步法多采用屈伸的踹、点、蹬、弹等动作。表演起来身灵步捷,身形兼备,趣妙横生,精彩异常,实为醉心于猴拳者的良好教材。
例二:虎形拳的创编,除了考虑到虎的具体特点外(如发劲时咬牙切齿),还必须考虑到运动中其他的动作应做到形象端正、稳重、巍然沉着,进退灵活,变化多样。运动时动作要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间。手、眼、身、法、步要紧密配合,要月光似箭,勇猛威武,气势磅礴。 总之,创编时必须注意将武术技击和形象动作相结合在一起,武术技法从“形”字中体表现出来,逐步地再加以创新。
4 反馈
反馈,是将通过观察、吸收已创编的套路进行重新修改、整理、完善、创新的过程。为了使象形拳更加具有鲜明的色彩,演练更具有效果,必须经过反馈这一途径才能达成。任何事物都是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更加的完善完美。象形拳的演练也是如此。只有将现有的套路经过多次的反复练习,才能找出其本质、规律的东西,发现不足之处,从而逐步地走向更高级的层次,逐步创新,达到更高水平。这样,也更有利于了解形象思维在象形拳中的重要地位,有利于更好地将动物形象思维和武术技击形象动作相结合。
总之,从以上分析、说明可以看出,要练好象形拳,形象思维很重要,也是不可以缺少的。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形象思维在武术象形拳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提高我们的训练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