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师友飞鸿
·中华武术会历史寻驿
·中华武术会期待新的辉煌——
·门开幸福来、向华军
·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刘欣茹
·武人之道 中国武术的文化内
·习武修“胆”术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武学研究>谈武论道> 正文
中华武术会人物录
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3-02-06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26 韩子衡(1881-1971)
名志荃,字子衡,人称“韩五爷”,天津北辰区南仓人。1898年在刘快庄拜李存义为师习武,每天寅时即起,徒步30多里赴刘快庄。1912年,追随李存义等前辈创办中华武士会,在会中教授形意拳。1918年,建立“天津县第四国术社”、“三义庄国术社”,以武技、武德享誉津门。现由其嫡孙韩文书掌门的“子衡形意拳社”仍活跃在天津。(辑自韩文书文)
27 董秀升(1882-1939)
董俊,字秀升,山西省太谷县董村人。幼时在本乡从其父及拳师多人,学练当地传统拳械和形意拳,尚属启蒙,及长,外出学艺,多处投师,艺业渐臻精美,在省外尤负盛名。离晋后,先从学于耿继善先生,继于1914年住天津“中华武士会“,求学于李存义、张占魁前辈。1918年返里,师事宋虎臣先生。此后,受山西国民教育馆和山西国术促进会之聘,兼任国术教师。1934年编成《岳民意拳五行十二形精义》一书。董秀升文武全才,书法挺秀,文章隽永,博学多识,曾在《山西国术体育旬刊》发表大量文章,除介绍形意拳、少林拳的拳理拳法外,还介绍公立拳、罗汉拳,十诀剑、八方刀,断门刀、五趟白猿棍、六合枪、虎头钩等套路的动作和技法。(辑自百度文章)
28 张继(1882-1947)
原名溥,字溥泉。河北省沧县人。1899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并积极参加反清活动。1905年8月,在东京加入同盟会,任直隶主盟人。1908年赴法。1911年回国后,任同盟会本部交际部主任兼河北支部长、国会第一届参议院议长。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等5团体正式改组为国民党,被推举为参议。1916年任孙中山护法军政府驻日代表。1920年任广东军政府顾问、国民党北方执行部主持人。1921年任中国国民党宣传部长。后历任国民党南京政府司法院副院长、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史馆馆长等职。有《张溥泉先生全集》及《编补》。中华武士会发起人之一。(录自百度百科,有增删)
29 郭汉之(1882-1980)
天津人。早年从天津花拳名家五彩云习外家拳。后从李存义,开蒙形意拳,李存义离津后,转从尚云祥,递帖拜师,习形意拳。后郭汉之先生又从孙禄堂、刘文华学拳。后机缘巧遇梁兴华,学形意拳二步功法—一形意统一拳,拳艺大进。1912年,加入中华武士会,中华武士会经费短缺,郭汉之经常出资捐助。1928年,任天津市国术馆教务主任、副馆长。“九·一八”事变时,郭汉之联合天津武术界同仁组成“抗日救国大刀队”。一生弟子有金宝华、杨立德、杨润田、张牧石、高椿年等。(辑自于经元文)
30 杨明漪(1883-1933)
名湲。生于山东历城有名的书香世家。杨明漪天资聪慧,十五岁时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乡试,名列榜首。辛亥革命时期,成长为革命党在山东学界的代表人物。1911年11月,山东同盟会和山东各界联合会,推举杨明漪等五人为代表,谒见统制,促成辛亥革命山东独立。山东独立失败后,杨明漪逃匿至天津,在司法界供事。此时,杨明漪加入中华武士会,除和李存义老师学艺外,还研习于李彬堂、郝恩光等,对形意、太极、八卦均精通,1923年著有《近今北方健者传》一书,为后世研究中华武士会留下宝贵史料。杨明漪平生精通经史子集、书法金石、佛学武术,同时还有一部《胡然集》行世。其生前所绘武学著作毁于兵燹,其他著述佚失。(录自阎伯群文)
31 李耀亭(1883-1956)
字子扬,定兴县张祖庄人,“定兴三李”行三。身体魁伟,功深力巨,与人和煦,循循善教,早承父训入鄚州师事李存义,于形意特精,善三合剑、龙行剑、杂式锤、锁口枪,各种兵器无不精通。早年继承祖业镖局于鄚州,民国元年随师父李存义创立天津中华武士会,武士会成立不久就被北洋大学聘为武术教员,历时四十余年,身居一校,誉塞全国,学生遍及海内外。国民党政界要员陈泮岭、曾养甫、陈立夫、陈果夫等都曾向李子扬学习拳术。民国七年秋,北京开万国赛武大会,李存义为维护国术,率弟子入都,拟与俄力士康泰尔角,格于警厅未得交手,把赛武会改成演武会,当时步军统领李阶平将军微服设座台上,见李子扬舞三合剑,身势低,走剑缓,气贯穿。慨谓左右日:“神乎技矣,剑势以低为难,舞者身伟而若斯,功力深也。”民国十八年,浙江国术游艺大会及民国二十二年南京第二届国术国考,李子扬均被聘为评判委员。1956年病逝。李子扬先生门徒甚众,主要传人有:李春芳、王鸿恩、魏凤岭、王汉臣、石让、傅少侠、张文斗等。(辑自李洪钟文)
32 李彬堂(1884-1923)。
彬堂名文华,李存义次子也。中华武士会创始于存义,实施教而持久之者,乃郝海鹏、李彬堂、李星阶、阎子阳也。民国二年海鹏应叶剑星诸君之约,赴日本教授留学诸君,彬堂继之主中华武士会教务,兼充某某高小校教员,勤勤恳恳,学者乐之忘倦,或后所教之士不胜搂指,尤翘出者,日韩怡庵、罗仲贤、刘楚轩、刘雁秋。民国六年春,随某上将之粤,五月间,由粤北来,上将道他途,彬堂与上将之二三苍头者俱,箱笼数十,衣物伙颐,航至某处,船将沉,苍头等畏葸先登岸,彬堂经营箱笼无少损,有女郎附彬堂臂求援,彬堂携之,彳亍船面,日落近黄昏,水没胫膝及腹,值救,与女郎同跻岸,女郎父呼彬堂,彬堂慰之曰:勿惊。幸脱险,患难相扶,人类份内事耳。苍头等将剖分箱笼衣物自肥,而以沉没报上将,方拟议,彬堂眦裂虎啸曰:有我在,鼠辈敢尔。以是上将物得完无失。六月间抵津,与侪辈谈此事,色作苍白,盖余悸余怒犹在焉。既而笑日:武勇在身,无如波臣何,岂非被水族播弄耶。苍头等谗彬堂于上将前,上将惑之,谢彬堂,彬堂由是抑郁病且殆矣。秋,以会务托付其师兄李星阶而归养,七年冬病愈,八年春就北京某木厂之聘,嗣遭父丧,十一年就山西省城某师校之聘,殚精竭力,十二年春旧病复发以死,年三十九,某校归柩深县,而聘王俊臣继其任,盖遵彬堂之嘱,延星阶,星阶以事不能西也。(录自1923年杨明漪《近今北方健者传》)
33 阎道生(1884-1962)
阎道生,字子阳,四十岁改字至阳,号阅庐,别号阎仲子、北溟剑士。直隶静海县扬芬港村人。世业儒。父炳萱,善音韵,喜昆弋。子阳即根抵家学,更喜古今体诗,善绘画。书初师山谷,后摹石门铭及素师狂草,复力追殷周鼎彝金石之学,文器兼重,考据颇勤。光绪末年,求学于湖北武备学堂,遍游湖南北,归津后,任直隶提学使司画师,襄办中华武士会,有终焉之志。师事李忠元,习形意,尤笃爱剑,所好头合剑、二合剑、八卦剑、龙形剑、三十六剑、连环剑、十剑以及十三刀法,皆精妙,有心得。中华武士会矗立十余年之久,经劫不稍颓者,子阳与有力焉。为人沉默寡言,不以其能示人。民初,李存义口述,杜显阁编录之形意拳谱,阎子阳绘图,木版刊行,有《五行连环拳谱合璧》《连环剑谱》《五行剑谱》等二十余种,河北形意拳由秘传而为公开传播之肇始。(录自1923年杨明漪《近今北方健者传》,有增补)
34 叶云表(1885-?)
字剑星,河北大城县白洋桥人,日本山口高等商业学校毕业,后任中国武士会干事、中央工商会议代表,1912年参加同盟会燕支部,同年任临时省议会议员,1918年当选众议员。1919年在北京创办《民意日报》。三十年代,在山东从事乡村建设运动。叶云表为李存义弟子,1914年曾邀请郝恩光赴日,在东京成立中华武士会分会。(辑自《历届议员名表》《国民党燕支部党员录》,略有增补)
35 李玉琳(1885-1965)
河北任邱圈头村人。自幼随郝恩光学习少林、形意、八卦等拳艺,在郝恩光东渡日本期间,受师爷李存义指导,并在天津“中华武士会”和“辅轮中学”任武术教员。 1924至1925年,李玉琳随孙禄堂在上海任“中华体育会”武术教员和“尚德武士会”会长等职。1930年,任山东国术馆教务主任、教务长等职,与国术馆同人编纂了教科书《太极拳讲义》。1936年,李玉琳在哈尔滨成立太极拳社,成为把太极拳传入东北的第一人。后来又在沈阳、长春建立起太极拳分社,主要传授孙式太极拳、杨式81式太极拳以及武当剑、太极剑和形意、八卦等拳械,使太极拳运动在东北三省发展起来。李玉琳弟子有:李天池、李天骥、黄恕民、栾剑秋等。(录自百度百科)
36 霍殿阁(1886-1942)
字秀亭,直隶沧县东南乡小集人。14岁的霍殿阁学得二郎拳、三十六拳、四郎宽拳、溜腿架等,轻功也有一定基础。两年后,霍殿阁又随“神枪“李习八极拳、六合大枪等技艺,从师苦练12年。霍殿阁技艺大成后,“神枪”李书文带其到北京、天津闯荡,磨炼技艺。由于“神枪”李之言传身教,其艺大精,渐入化境。1912年,中华武士会成立,霍随张景星、王中泉、李书文三位尊师赴天津任教习,与师表演六合大枪对扎,艺惊津门。1914年,任黑龙江省陆军师(许兰州将军处)军官学校武术教习。1917年,许赴奉天投奔张作霖,霍就随许兰州将军到沈阳军中任教习。霍在齐齐哈尔、沈阳、哈尔滨等地,因功深德高,与人较艺,以艺服人从不伤人,故朋友极多。李景林将军任直隶督办,请“神枪”李、霍殿阁师徒教其军将。后来霍殿阁应许兰州之请,开办天津35国术馆。1927年,溥仪聘霍殿阁为他的武术教师,霍庆云等为护卫。溥仪赴东北当日本的傀儡皇帝,霍殿阁等随至长春,多次战胜日本剑道、空手道、柔道高手。1937年6月,“大同公园事件”霍殿阁之护军弟子打伤10余日本兵,日本人乘机迫使溥仪赶走霍殿阁的护军弟子,霍殿阁也遭到处置。(录自百度百科)
37 马凤图(1888-1973)
字健翊,回族,河北沧县杨石桥(今属孟村回族自治县)人。幼随祖父、父亲习劈挂拳及摔跤等艺,并随舅父吴懋堂和孟村吴世柯习八极拳。宣统元年考入天津北洋师范。1912年参加同盟会燕支部,加入中华武士会。马凤图与弟马英图皆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武术家,长期投身于民族解放的正义事业,精通八极披挂、六合枪法、唐刀战法等并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把中原地区的通背拳法传入西北并自成一家。(辑自百度百科)
38 李剑秋(1889-1956)
李剑秋名英杰,河北束鹿县人,出身于贫苦家庭,8岁开始学拳,13岁时到北京谋生,先后在西四牌楼西聚兴德玻璃商店、隆福寺和丰商店、打磨场藤子铺等处作学徒。1909-1912在北京侦探队任武术教员,1912年入天津河北公园武士会深造,1913年任北京尚武学社教员兼教务长等职。同年到清华后,除专任清华武术教员并仍兼尚武学社教职外,还担任过“北洋武士会”教员、“上江总司令部”技术教官、“中央军官学校”技术主任等职。1918年冬,在湖北荆州“长江上游总司令部”教授拳术一年。1925年5月,在南京中央军校教授国术近一年。编者形意教科书多部。北方学人,传形意拳而与世界有影响者,为北洋大学李子扬与清华学校李剑秋二人。(录自黄延复文)
39 蒋馨山(1890-1982)
河北枣强人。蒋馨山幼年拜八卦掌第二代宗师程廷华为师,后受业于八卦掌绝唱家程海亭先生。1922年再机缘得拜武当丹字剑传世宗师宋唯一为师,学习离卦八卦掌和武当剑法,是唯一集董海川坎卦八卦掌、宋唯一离卦八卦掌一身的武术大家,为近代武当武技集大成者,民国时被誉为“华北三山”之首(华北三山即蒋馨山、郭铸山、吴俊山)。曾被聘为中华武士会客座教习。蒋馨山毕业于北京法政学堂,毕业后从戎,一直辅佐表兄李景林。1925年李景林督直时,一起同李景林、程海亭、宋唯一、郭铸山等发起成立了“净业国技研究社”。1925年的末期,时为直隶督办的李景林还积极为中华武士会的生存给予经济上的帮助。1926年,蒋馨山随李景林脱离军界后,专职武术的继承、研究和传播。1928年随李景林供职南京中央国术馆。1928年11月程海亭去世后,成为净业国技研究社第二任社长。1928年底,又与李景林、傅作义等共同组建河北省国术馆,河北省国术馆董事11名,“华北三山”的蒋馨山郭铸山两位名列其中。1929年被聘为浙江国术游艺大会评判委员。1930年辅助李景林在济南筹建山东国术馆,并在山东国术馆任职。1931年12月,李景林去世后不久,蒋馨山回津,一直在津传播武学至晚年。
40 张荫梧(1891-1949)
字桐轩,别号毅生,直隶博野人。其家族是博野县有名的豪族。博野县是清初学者颜习斋的故乡,颜李学派的发源地,学风浓郁,张荫梧受其影响,幼时熟读经史,均能背诵,成年后仍未能忘怀,他崇尚颜李的“四存学说”,即奉其为学问,又是其立身处世的指南,又是后来其办四存学校的基础。该地尚武之风甚盛,张荫梧亦精拳仗技击之术,且一生坚持不辍。张荫梧于1914年初学形意拳于京师燕京,每夜练之,即风雨不少辍,后于天津武士会师李存义,从李彬堂习武穆形意拳,气功剑术各大进。升学保阳军官学校,张荫梧欲以所学普诸人,课余授同学辈,设立武术研究社,张荫梧于斯道甚有心得,编辑出版《武术研究社成绩录》。1918年任太原国民师范军事教官时,张亦以此书为教材。1928年任河北省国术馆副馆长。(辑自1918年《武术研究社成绩录》,有增补)
41 朱国福(1891-1968)
字炳公。河北省定兴县大朱庄人。1904年拜形意名家马玉堂为师,后又跟定兴李彩亭学艺,精形意,通太极,擅八卦,很快在同门中出众拔萃。成年后,朱国福开始保镖生涯,往来京津,名声远扬。师爷李存义很欣赏朱国福,在天津公园武士会亲自传授八字功和形意十二形。同时得到张占魁、孙禄堂的传授。1915年,朱国福受李存义之托,护送遗老周善培南下上海,恰逢上海法租界举行国际拳击比赛,朱国福去看了几次比赛,遂对拳击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研究拳击,并致力于使拳击之技法与形意劲、八卦步结合。1923年,朱国福在基督教青年会的楼顶成立了中国第一支拳击队,分成男女两队,平时训练,节假日在上海大世界举行商业拳击比赛和表演。1924年,朱国福在上海创立武学会,倡导国术和拳击的结合,提倡国人习武强身,以技击能力高超、多次与中外武林高手交流取胜而闻名,朱国福兄弟四人被武林称为“朱氏四杰”。1928年,朱国福参加第一届武术国考,获最优等榜首。1929年进入南京中央国术馆,担任教务处长,教授形意拳,开设拳击课,为国家大力培养武术人才,被称作“中国拳击之父”、“中国搏击之父”。1932年,朱国应邀任湖南凤凰34师军训所少将副所长。1935年,朱国福调湖南长沙任湖南省国术馆教务长兼总教官,主要培训军官。1936年,朱国福来到重庆,先是筹建了重庆国术馆,后改成陪都国术馆,朱国福任国术馆副馆长。1937年,开始兼任教育部体训所讲师、重庆市国民体育委员会委员、国术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和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国术教师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朱国福继续在重庆大学任教,并当选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西南总分会武术研究整理组组长、中国武术学会委员、重庆市武术协会第一届副主席。1953年,朱国福接受西南军区贺龙元帅的邀请,为军队培养武术人才,并为军队编写了刺枪、劈刺等行之有效的军事教材。(录自百度百科)
42 姜容樵(1891-1974)
字光武,河北沧州人。出身武术世家,曾祖父姜廷举为秘宗拳大师。幼读私塾并从叔父德泰(武进士)、姑丈陈玉山习练“铁腿”,传得行侠暗器等技,与“万能手”孙通所传多种拳技,学秘宗拳械及擒拿格斗之技。十余岁便与叔父挟技走天下。1909年投师张占魁专习形意、八卦拳术。酷嗜斯道,长年不息,从师二十余载。曾执教江苏省第十中学。在上海创办尚武进德会,三十年代又发起组织“健康试验社”、“击技试验社”,1932年受聘为南京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工作十二年,主编《国术丛刊》。抗日期间,辞离国术馆,前赴皖南大学担任文学、历史讲师三年。1946年辞职后,专门从事武术和文艺写作。1953年任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武术总裁判。曾多次在全国武术大会上表演形意、八卦、秘宗、陈氏太极长拳、太师鞭、青萍剑、八卦奇门枪等拳术和器械。一生精武通文,著作颇丰,先后编纂出版《写真秘宗拳》、《写真形意母拳》、《形意杂式捶八式拳合刊》、《太极拳术讲义》、《写真太师虎尾鞭》、《写真太师水磨鞭》、《写真鞭枪大战》、《写真青萍剑》、《昆吾剑》、《少林棍法》、《八卦夺门枪》、《八卦掌》等书28部,为武术文化遗产的发掘,继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辑自百度百科)
43 陈泮岭(1892-1967)
字峻峰,河南省西平陈庄村人。少年时受武术名师教导,长而离乡,复亦勤于研究练习。就读北京大学预科时,从佟联吉、刘彩臣、程海亭习形意、八卦。从吴鉴泉、杨少侯学太极。民国六年转天津北洋大学时,从李子扬和李存义习形意、八卦。不久再回北京大学,追随纪德、许禹生,学习形意、八卦、太极、岳氏连拳。1928年兼任河南省国术馆长。1939年,任中央国术馆副馆长。在重庆筹组国术比赛两次,成绩斐然。1941年,重庆教育部及军训部联合成立国术编审委员会,陈泮岭被聘为主任委员,聘请国术名家多人,编成教材五十余种,挂图四十余幅。赴台后,1950年成立“中华国术进修会”,即现在中华民国国术会前身,任第一届理事长。继之,成立太极拳俱乐部,并举办国术全省比赛、全国比赛,以及台、港、澳国术大比赛等数十次,当时三军球场,国术比赛,轰动遐迩,影响海外。台湾国术由于陈泮岭之大力倡导,发展迅速。(录自百度百科)
44 褚桂亭(1892-1977)
名德馨,字桂亭。河北省任丘县鄚州镇南关村人。13岁拜形意高手姜玉和为师,姜玉和又推荐给前辈李存义亲授,并先后受业于梁振甫、张占魁、孙禄堂、尚云祥、黄柏年等大师,武当剑法受益于李景林先生,而太极则受教于杨澄甫、杨少候大师。他早练形意,晚练八卦,白天和师叔郝恩光、黄柏年,师兄赵克礼、李玉琳、钱国荣等在一起研究苦练,功夫精进。1912年,跟随李存义在中华武士会深造,约有十年之久,终得形意真髓。1929年,浙江国术馆在杭州成立,褚桂亭被聘为国术馆教师。1931年至1937年间,每逢南京武术国考,褚桂亭均担任评判委员。上世纪30年代中期,褚桂亭赴南京教拳,当时许多社会名流均争相礼聘。褚桂亭以精湛技艺被聘任金陵军官学校总教官、南京国民政府武术总教官等职。解放后,褚桂亭从南京迁往上海定居,传授弟子众多。1957年,国家体委指令上海市体委组织编写《杨式太极拳》一书,褚桂亭也应邀参加编写小组,经改编为八十八式,推行至今。(录自百度百科)
45 郭铸山(1901-1967)
字有恒,祖籍河北昊桥。先祖迁居天津,在津经营“郭天成”机器厂,素负盛名,家资殷实。父亲郭庆年喜与武林人士交往,与刘德宽、李存义、张占魁等是挚友,赞助中华武士会办会经费。八岁拜师李存义,习形意拳,后又在程庭华墓前拜师,由程海亭代为传授八卦掌,常于中华武士会、净业庵国技社活动。1929年任河北省国术馆董事,与蒋馨山、杨明山并称“华北三山”。1931年任山东省国术馆顾问。秉性豪爽、狭义,于武林中颇有贤名。(辑自2001年张凤杰《八卦太极拳》)
46 卞彭(1901-1990)
卞彭,曾用名卞彭年,号蠡洲。祖籍江苏仪征,李鸿章外孙,中国银行天津分行经理卞白眉长子。美国白朗大学哲学学士,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研究生、科学博士、中科院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卞彭有五个弟弟:卞柏年、卞松年均系留美化学博士,卞万年在医学界享有声望,卞凤年曾任中国银行悉尼分行经理,卞美年为著名地质学家,五人均是李存义弟子,加入中华武士会。1918年9月,卞蠡洲曾随师赴京,参加万国赛武大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十二洗捶,《大公报》、《益世报》均有报道。
47 李春芳(1902-1957)
定兴县张祖庄村人。李子扬之子。自幼随父亲习武,身体魁梧,膂力过人,精通内外家拳械。民国初年,曾跟随师伯郝恩光在东北从军剿匪,亦得郝恩光的传授与指点。李春芳擅长技击,在津、京一带颇负盛名。民国二十二年参加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国术国考,力挫群雄,获得拳术甲等(最优等),得“银盾”一尊。1952年,50岁的李春芳参加天津民族形式体育比赛的擂台赛,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进入前二名,在赛前脚腕意外扭伤的情况下,参加决赛,获得重量级亚军。解放初期,李春芳在天津及北京等地教授武术,直至1957年因患食道癌去世。(录自李洪钟文)
48 裘稚和(1904-1994)
河北河间人,自幼喜欢武术,跟随其父裘祖诚经商时相识张占魁,在南京又结识冯国璋之子冯伯丛。1918年,由冯伯丛主持,裘稚和拜师张占魁,加入中华武士会。裘稚和每日在天津东马路文庙的崇圣寺殿前刻苦训练,根据数年积累,融合张占魁“形意八卦”内涵之功法,吴翼翠“华岳心意六合八法”之精髓,韩慕侠八卦掌技法,钱树樵“形意盘根”法之精粹,赵道新“新会拳”实搏功法,借鉴“向心力”“离心力”“轴心力”的科学规律,衍编出108式螺旋拳,为中华传统武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9 李敦素(1907-1984)
李敦素,名春白,亦用醇白,定兴县张祖庄村人。李星阶之子。幼年随父在中华武士会习武,专攻形意、太极、八卦拳术,得到李存义、尚云祥、周祥、郝恩光、程海亭诸先生的传授与指点。1920年拜孙禄堂先生为师,融孙李两家拳技于一炉。由于李敦素武功出众,且颇具文彩,被天津法政大学、中法大学聘为武术教员。1933年南京举行第二届国术国考,成为最年轻的评判委员。1937年与父回乡组织抗日队伍。1956年,在北京创建“中华武术社”,培养了一批优秀武术人才。(录自李洪钟文)
50 赵道新(1908-1990)
原名赵恩庆。自幼聪慧,幼时读过高小与甲商,精通修表、电报,好运动,凡举重、游泳无不习之,尤嗜武艺。其父赵荫堂亦喜好拳脚,于是领其拜在天津武术大师张占魁门下学习形意八卦掌。赵道新颖悟过人,仅习艺数月便击败了几名武林高手,轰动了天津武术界。张占魁亦视其为武学奇才,遂将一身绝技倾囊相授,孜孜以教诲,并为其取名为“振邦”,寄予厚望。赵道新则深求苦索内家拳真髓,寒暑不易,功臻上乘。1929年,赵道新随张占魁参加在杭州举行的第三次全国武术运动会比赛,获得优胜奖。之后,赴上海拜会钱砚堂,被上海税务学校聘为武术教师,教学授艺18年。(辑自李瑞林文)
51 王俊臣
王庆丰,字俊臣,赵人,短小精悍,幼嗜技击,性豪爽,尚义气,拜李忠元张占魁为师,习形意八卦。尝见其一人,佯与市中无赖二十余人斗,无赖辈,百般腾挪,而王则指挥如意,被其摔仆者十余人。先是天津未设警察时,有名打架窝多者,皆市井游手之徒,常互相械斗,恒数百人,俗称争市面,盖陋习也,与北京吃仓夺库之械斗无殊。津门械斗之风,至今仍未除之。有某甲因争市面,率众约与某乙入夜械斗,乙惟一人,与全家老弱数口,如卵击石,不相敌,乞救于王,王抱不平,慨然曰:彼众我寡,时又仓卒,可否易来宵,容我约友协助。乙日:若是时我全家殆矣。王默思良久日:余为若谋。以策嘱乙,天既昏黑,王履快靴,着青短装,收拾停当,已夜二鼓,乙伏房顶窥望,果见甲率众约三十余人,各持枪刀,至门,咆哮詈骂者约一小时,王于门隙见甲众倚械休息,席地吸烟,虽意气自得,逆知已怠,遂取齐眉棍,由房飞出,大声呼日:贼子拿命来。舞棍风起,横扫直捣,同时屋上砖瓦齐飞,甲众头破血出,抱头鼠窜,如鸟兽散。是役也,王虽以力敌,实以智取。时天寒欲雪,王先嘱乙以水泼门,遇风而冰,坚滑异常,聚砖瓦于房脊,以王之呼声为号,则掷击对方敌人,于是甲方败矣。既而由天津武士会荐,王充保府军官学校武术教官,又集嗜形意之学员数十人,立武术研究社,受学者遍中国,直晋鲁豫四省军官尤多。所编成绩录,以李存义口述之拳谱,孙禄堂之形意拳学为准,而以岳武穆形意要论附焉,械则取五行剑、连环剑、(形意门)梅花剑、(八卦)六合剑、三才剑、三合剑、九洲棍也。(录自1923年杨明漪《近今北方健者传》,1933年金警钟《国术名人录》)
52 王贵臣
王贵臣,北京回教人,身高八尺余,足长尺四五寸,初习率角,后习八卦,为程海亭师兄某之弟子也,于李存义为再传弟子。民国七年八月间,俄国力士康泰尔入京以万国赛武大会,函北方武术家,于是天津中华武士会以维国学人格故,由李存义率门人数十赴会,康力大能举石墩(以石为轮状,二孔其中,贯木为梁,举之),二百斤,墩上带六人,环社稷坛(中央公园内)走一匝,贵臣举其墩,能带十二人,环社稷坛走三匝,殆有千斤力焉。(录自1923年杨明漪《近今北方健者传》)
53 刘文华
字殿琛,直隶深县人,刘奇兰之子,少壮习形意拳,甚有声名,其术得自家传,而远宗忠武拳式。清季在津任法政学校武术教员,全校生徒翕然从之,课余练习未或稍懈。民国初复任京师清华学校教员,当时津门之武士会、京师之尚武学社皆推刘为总教习,与同志磋商欲以武术强中国,编纂教科书呈部立案,颁行全国,适值张坚白先生巡按两粤,刘文华应其聘作岭南之行,议遂中辍,丙辰返京撰《形意拳术诀微》,以贡好武术者为之初步。民初,同时兼任京师第四中学武术教员,温然有儒者之风,蝉联教席,教授勿旷、勿辍,众口翕然,洵所谓艺而进于道矣。民国四年,陆军教育令中增加拳术一门,并设立武技术教练所,聘刘文华充武技术教练所教员,毕业数班,成绩极佳。离京后任太原国民师范学校教师。晚年研究佛事,出家五台山。(辑录自1920年刘殿琛《形意拳术诀微》,略有增补)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中华武术会历史寻驿   下一篇:师友飞鸿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13653836336)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武人之道 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
·谁来扛起中国功夫大旗
·中国功夫百日速成之铁砂掌
·菏泽武术拳种简述
·孙禄堂“三拳合一”论研究
·中国古人体育训练的特种手段/倪方六
·专稿:任督二脉再探/白海军
·武术专家PK方舟子
·野山武道的秘密
·对武术散打鞭腿技术动作防守方法的讨
·不传之秘/匡常修
·武学修炼与房中术/张方
·答“卢氏结构”问(一)/李紫剑
·[转帖]我看黄忠达太极养生馆的郑重声
·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太极拳著作之前
·郝家太极梅花螳螂拳第一跌招――玉环
·师友飞鸿
·关于高校武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讲“武”论“术”/吴俊清
·济世大作――高式国注“九要论”/高
·答“卢氏结构”问(一)/李紫剑
·答“卢氏结构”问(二)/李紫剑
·韩起谈拳实录(二)
·合气道仅得一个形/熊 征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淘宝旺旺: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咨询电话: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传真:0371-86127866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