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伯群 李瑞林 辑录
辑录者按:本人物录以李瑞林先生《形意拳侠》收录的武士会创办人员、历任会长、主要会员、传人等人物词条为基础,参照民国原刊史料、百度词条以及后人提供资料整理而成,并注明资料来源,以备进一步完善。入选人物以生卒年先后排序,不详者按姓氏笔画顺序列于最后。遴选范围以中华武士会第一代、第二代成员为主体,以第三代为辅,仅为中华武士会众多优秀武术家的代表,尚有多人因资料短缺未能收录,希望武术史家及读者提供史料和线索。
01 张景星(1843-1924)
八极门第四代宗师,字拱辰,直隶沧县东南乡罗疃村人(现河北孟村县)。自幼随父张克明,习八极功艺,深得八极精奥,其枪法出神入化。八极拳、六合大枪之法也得师兄黄四海的奖掖。后继承父业掌罗疃张家八式房,他与师兄黄四海共同培养了王中泉、李书文、张毓衡、韩化臣、马凤图、马英图等名徒。1912,与武术界同人在津创办中华武士会,张景星、王中泉、李书文为教习,“神棍”王中泉、“神枪”李书文携徒张德忠、霍殿阁等莅津,技惊津门。他们在海河北岸这方热土上留下过足迹,传播过技艺。张景星掌功尤纯,能隔豆腐打砖。与弟子张毓衡、韩会卿晚间在八式房对枪,不用掌灯,可见枪技进入神化之境界。练八极拳时,帽头一起一落,顶拔劲的功夫尤深。张景星是八极拳门早期闯天下的早期代表人物,“罗疃八极”的拳、枪的升华,他和黄四海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事迹被载入民国22年《沧县志》。(节录自百度百科)
02 王中泉(1846-1919)
沧州南皮张旗屯人。幼年习家技,闻罗疃八极拳、六合大枪威震天下,遂于1862年拜黄四海为师,从师12年,先后得师爷李大忠、张克明指导,其功大成。王中泉将罗疃的行者棒、六合大枪及自家的八棍头棍法结合,王最精八棍头,江湖号称“神棍”王、“条子”王。光绪末年,赴北京戳杆授徒,在北京城九门“挂棍”(摆擂台)无敌手,在北京城内号称“天下第一棍”。1912年,王中泉与张景星、李书文率领众弟子赴天津中华武士会任教习,威震津门。王中泉之功深艺高,被驻扎黑省许兰洲将军请至家中,称其为老师。王中泉是八极拳门早期闯天下的代表人物,八极拳在京津地区传播并立足,王中泉、李书文功绩卓著。(节录自百度百科)
03 李存义(1847-1921)
直隶李存义先生,字忠元,深县南小营村人也,幼习长短拳,后闻刘奇兰精形意,遂拜刘为师,复从董海川习八卦,先生苦心研练.朝夕无间,郭云深尝谓其门人日:能宏我道,执汝曹之盟主者,其惟忠元乎。先生得云深先生之励勉,时向请益,云深先生亦悉心指导,勤授不疲,故先生之于形意拳术,能披隙导神魂导窾,集其大成也。先生为人沉毅忠厚,笃于友道,周人之急,虽倾其产亦不惜。尝为人保镖,往来各省,遇盗贼手持单刀对敌,贼不敢进,比闻先生名,亟遁去,相戒勿复犯,众以“单刀李”名之,此虽先生武艺绝伦所致,苟非平时义声四闻,焉能臻此哉。民国纪元,被推为直隶中华武士会教务主任,寻任上海南洋工业学校教师,三年为马子贞将军旅司令部武技教官,政府特赠金章褒奖之,年七十余,终于旧都。先生门人甚众,如郝恩光、尚云祥、黄柏年、李星阶、周玉祥、李彩亭等皆有声于国术界者。(录自1934年《金刚钻月刊》许天马文,略有修正)
04 李瑞东(1851-1917)
李京兆之武清人,幼病鼻而缺,拳家多称之为鼻子李,以其精太极也,又称日太极李,家富而好拳,少年好客,有水浒传柴大官人风,故其所取也博。未遇王兰亭,王故杨陆禅之弟子也,遂专心太极,其教后进,先以太极八式。民国元年,以门人之互相构煽,与李存义约,角术于天津青年会,瑞东逾时不赴,其识体崇让如此。瑞东曾躬至河南陈家沟,旋京微言京派太极之稍异,其门人争以京拳皆错太极有真喧,京派太极拳者,群觌瑞东,迫与之角,瑞东卒袖手,以无听细言为释,其谦冲和蔼如此。家备场所及碑帖笔砚之属,邑人之习拳临帖者,随时教之,其博爱及人又如此。而称之者多逾量之言,有谓:村牛疯,吾师掊之而牛死,骨且无寸完者。有谓:猫形墙上,吾师戟指之而猫毙云云。(节录自1923年杨明漪《近今北方健者传》)
05 冯国璋(1859-1919)
字华甫,河北河间县人,直系军阀。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1903年中央练兵处任军学司正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统。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曾奉命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后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袁世凯称帝后曾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他均未上任。反对袁世凯称帝。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为副总统,在南京办公。后黎元洪与段祺瑞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民初,任中华武士会名誉会长。(录自百度百科,略有增补)
06 孙禄堂(1860-1933)
孙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直隶完阳人,形意师李魁元李存义,速事郭云深,八卦师眼镜程,太极师郝为真。为真师亦畲先生,亦畲先生师武禹襄,武受之河南怀庆府陈氏清平,盖与杨陆禅同源也。八卦形意两家之互合,始自于李存义眼镜程,太极八卦形意三家之互合,始自涵斋。涵斋于三家均造其极,博审笃行者四十年,近著三家拳学行于世,其言明慎,一归之自然,而力辟心中努力、腹内运气等说,因拳理悟透易理,及释道正传真谛,经史子集释典道藏之精华,老宿所不能难也。旁及天文几何与地理理化博物诸学,为新学家所乐闻焉。
民国十一年冬,遇之津门,亲授三家精意于同门,自黎明谈至午夜,指画口说,无倦容疲态,十余日如恒,问之,则日是吾常也,倦则温太极十三势一遍,即解耳。先是孙之弟子某,盛道孙设教某县某寺时,以狸猫上树势,手足贴墙上,身离墙外,如弓形,可一时许,足痕去地丈余,学者至今保之,以为矜式。面询孙,孙日儿童辈饶舌哉,言次,手足贴墙上,曰今只能若斯而已,予老矣,不能践前迹,乃下。视之,足离地可四五尺。此则中西学理所不能明,盖重心在背,人之手足无吸盘之构造,不得吸定也。又云,郭先生虎拳,一步可走三丈,罄予能仅及两丈五,先辈之难及,斯其一端耳,请试之,果两丈五,是年孙已六十一岁,体不及五尺,貌清癯,骨如柴,腹如饿状,无努张之致,而力无穷也。所述各家拳理拳势极博,拟皆著录尚未也。近有出世之想,亦未决。问以形意力实,八卦力巧,太极力灵,何以可合,日譬之物,太极皮球也,八卦铁丝球也,形意钢球也,惟其皮,故无曲无伸,不生不灭,惟其透,故无失无得,无障无碍,惟其钢,故无坚不摧,无物不入,要皆先天之力也,皆一气之流也,先则不后,一则不淆,乾健也,则视为纯刚,坤顺之,则执为纯柔,固无此理,如执血气为人之素,或执肌肉为人之素,岂通论也耶,余载所著之拳学,请各探讨焉可也,然予老矣,吾道赖诸师弟光大之。(录自1923年杨明漪《近今北方健者传》)
07 李书文(1862-1934)
字同臣,河北省沧州人。八极拳代表人物之一,以六合大枪闻名,别号“神枪李”。幼时首拜八极五世传人张景星为师,习练八极拳三年。后拜在师伯黄士海门下习练大枪六载。民初,参加天津中华武士会,为中华武士会中重要成员之一。1925年,李景林聘请他为其部队教官。1926年,携李萼堂、魏鸿恩至山东沈鸿烈海军处为武术教练。1927年,张之江在南京创立中央国术馆,李书文受聘为顾问。1929年,河北省国术馆成立,被聘为为顾问。同年,赴杭州国术大赛,担任检查委员。1931年,李景林邀请他至山东国术馆。1933年春,应邀参加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主持的全省国术考试,担任裁判,并表演纯阳剑、八极拳、六合大枪。之后,回到天津小站,在其养子李萼堂家长住,1934年因脑溢血过世。(节录自百度百科)
08 尚云祥(1864-1937)
字霁亭,山东乐陵尚家村人。幼时随父进京经商,经营马蹬铺。自幼嗜武成性,初从马大义学功力拳,在北平鲜有敌手,一度自恃功高,于北平护城河边败于形意拳师,从此历经三年奔走,终拜武坛名师李存义。同时得到程庭华传授。尚云祥不计寒暑,汗洗朝夕,终于功力大进,艺冠群英。庚子之乱李存义避祸西去,将山西宋世荣、车毅斋形意拳系心得尽授师祖,尚云祥也曾两次西去访心意六合同门,颇有心得。师爷郭云深得知形意门中后起之秀尚云祥,亲去验功,深得厚爱,亲授三绝艺:一是大杆子,二是号称打遍天下“半步崩拳”,三是腹下的“丹田气打”。当时人称“铁胳膊尚”、“铁脚佛”。尚云祥先后在清朝大内总管李莲英府护院,在李存义的北京沛城镖局、保定的万通镖局主持镖局。1929年南京国术擂台赛聘为仲裁委员。1931年受二十九路军军长宋哲元之邀,以形意五行刀技教练士兵。(辑自李文彬文)
09 张占魁(1865-1938)
字兆东,河北省河间县后鸿雁村人。早年在家务农,从一姓王拳师习少林拳技。光绪三年秋,因华北大旱,张占魁进津谋生,以贩卖瓜果蔬菜为生,有幸结识李存义,并结为金兰。后经李荐拜师于刘奇兰先生门下,习形意拳法。光绪七年,在京结交程庭华,第二年冬,董海川去世,张占魁坟前递帖,程庭华代师传艺,后成为近代武术史上一代巨匠,其形意拳、八卦掌技艺炉火纯青,功力独到,有“闪电手”之称。1900年后,在天津历任县衙“马快”、营务处头领,拿贼捕盗,成绩卓著。1912年,参与创建中华武士会,并亲身执教。1929年杭州国术游艺大会、1930年上海市运动会、1933年青岛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南京第五届全国运动会、第二届国术国考、1934年天津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上,张占魁出任总裁判长或评判委员之职。一生传授门徒学子数千人,知名者有:王俊臣、刘晋卿、裘稚和、赵道新、姜容樵、钱树樵等。(节录自2010年出版张占魁著作手抄本《形意武术教科书》)
10 卞月亭(1866-1926)
卞荫昌,字月庭,天津人。工商界爱国人士,天津巨富之一。清末任职户部、工部、法部。1904年任天津商务总会协理,后任天津军警联合会体育社评议员。1911年辛亥革命后,出任天津商团军团长、天津红十字会执行委员。1913年任直隶商务联合会会长,又任直隶都统冯国璋的参议顾问,1914年任直隶巡按使公署参议。1915年以中国代表团团长名义参加巴拿马博览会。1916年10月,“老西开事件”上,以卞荫昌为核心的津商会发挥了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积极支持天津人民反法抗争运动。1917年天津红十字会成立,卞荫昌被推举为理事长。1918年被选为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会长,并当选为众议院议员。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卞荫昌为“救国十人团”总团长,以实际行动支持学生的爱国斗争。后任直隶商会总会长,兼任全国商会联合会会长。1915年曾任中华武士会会长一职。(录自李瑞林文)
11 唐维禄(1868-1944)
世居宁河东丰台人,出身贫寒。1903年,唐维禄拜形意拳师申万林习武学艺。1912年,“中华武士会”成立,唐维禄拜会长兼教务主任李存义为师。此时,唐维禄已经40多岁了,却大器晚成,成为武士会中的佼佼者。毕业后,到汉沽的沿海渔村教武,徒弟全是卖苦力的穷人。唐维禄收徒不拜帖,不办酒席,不让学艺的人破费分文。唐维禄侠肝义胆、功高德重,被誉为“赛白猿”,与武学宗师孙禄堂并称“河北二禄”。(辑自李瑞林文)
12 杜之堂(1869-1928)
字显阁,河北广宗县杜家庄人。自幼聪慧,刻苦读书,闲暇时向父亲杜老龄学习拳术。光绪二十三年举拔贡,游学保定,受业莲池学院主讲吴汝纶。因学习成绩优异,尚写一手好字,深得吴汝纶喜爱,被称为高材生。光绪二十八年,吴汝纶赴日本考察学制,带杜之堂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法政。宣统元年举贡会考,杜之堂被任命为广东某县知县,掌秘书书牍。民国成立后,弃官归乡,后寓居天津河北黄纬路仁田西里1号充学校教员,兼营律师。杜之堂性古朴,不与俗谐,坎坷终身,同情革命。寓居天津期间,除读书、讲学、充律师外,每遇星期日便召集同乡青年至寓所,义务讲学,培育教育后代。杜之堂对历代书法颇有研究,造诣深厚,苦摹林公权之书,以玄秘塔之字为楷模,数十年之功,深得其精髓,其行草堪称一绝,独成一派。当时,天津有四大书法家之说,杜之堂位列其中。杜之堂文武双全,武学造诣精深,中华武士会出版的武学拳谱多由杜之堂编录,如《五行连环拳谱》《三十六剑谱》《八字功谱》《梅花剑谱》《飞跃剑谱》等。(录自《邢台近代人物录》,有增删)
13 王法勤(1869-1941)
字励斋,笔名高阳酒徒,河北高阳人。清末赴日本留学,1907年与东京同盟会建立秘密联系。武昌起义后任京津同盟会纠察部长兼天津共和团团长。1912年任国民党北方支部长、河北省议会议长。后又被选为国会参议院议员。“二次革命”时支持孙中山讨袁,失败后仍继续在京沪各地进行反袁活动。后参与组织中华革命党。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1924年任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委员兼调查部长。北伐期间任国民党北方军事特派员。1932年任国民政府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离北平辗转到达四川。1939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1941年在成都病故。中华武士会发起人之一。(录自百度百科,有删节)
14 程海亭(1872-1928)
海亭,名云龙,眼镜程之子,年少丧父,力学不辍,于八卦掌门拳械研习精熟,友恒泰,兼潜心太极者二十年。民国七年夏,天津中华武士会展览武术,延海亭莅为审查员,鉴别武学綦详,并出其家学示人,其手法有类点穴者。请以太极示观者,卒不应,然于密室演教同人,以六路戟法授韩怡罨,所肆三才剑、纯阳剑以及六路戟,为侪辈间绝唱,后进矜式焉。尝供职步兵统领,民九以后,供职天津镇守使署,近复回京矣,年不及五十。(录自1923年杨明漪《近今北方健者传》)。
15 李彩亭(1872-1930)
曾用名李焕,字呈章,定兴县张祖庄人,著名镖师李铁珊之孙,李梁栋之长子,与其弟李文亭、李耀亭合称“定兴三李”、“李氏三杰”。幼承家学,随父亲习练长拳及各种器械,初善地堂刀、地堂拳、米砂刀、米砂剑、翼德枪。十八岁开始保镖,曾设镖局于苏州,蜚声南国。三十岁时与弟文亭、耀亭至鄚州师事李存义,学习形意拳,武艺更加精湛。民国后,设教于天津李善人家及北京“尚武学社”,门徒极盛。李彩亭也是天津中华武士会的重要成员,任中华武士会教员,曾参加民国七年在北京举行的“万国赛武大会”等多次中华武士会组织的大型活动。李彩亭的主要传人有:李春海、李春舟、朱殿深、王凤林、朱国福、谢永会、王殿忠、谢奎、卢生、刘锡珍等。(辑自李洪钟文)
16 马玉堂(1872-1959)
字子重,河北省安平县子文镇人。1903年,马玉堂来到河北省新城县,巧遇同乡孙万顺,二人商议在新城县北关开了一家饭馆,取名万聚馆。自这以后便定居新城县北关。马玉堂一边做生意,一边继续练武。他生性耿直,待人忠厚,在河北安平、定兴、新城一带名声很大。此时偶遇李魁元的得意门生孙禄堂,两人结为金兰之好。孙将马介绍给李存义先生,并投帖与李老成为正式门生。后与李存义得意门生尚云祥结为金兰。从此马玉堂,尚云祥,孙禄堂结为三兄弟。在几位师兄弟的帮助下和李存义的指点下,马玉堂很快掌握了形意拳的精华与要领。在这以后,师兄弟送他“钻天猴”绰号。民国元年,李存义在天津开办武士会,并举行了全国国术表演赛,马玉堂在比赛中,其形意拳得到在场同仁的一致好评,并荣获了这次比赛的“优胜奖”。在以后的年代里马先生广收门徒,一心放在形意拳的普及推广上面,谆谆告诫弟子刻苦练习,千万不要练成“花架子”,提倡艺德并重,培养出朱国福、高振东等高徒。(录自马元基文)
17 李文亭(1877-1945)
字星阶,定兴县张祖庄人,“定兴三李”行二。李星阶幼年随父亲习练外家拳械,后师事李存义先生,习形意,内外家拳术均达上乘,且大器早成,与其兄一样十八岁开始从业镖局,早年设镖局于奉天,往返热河、山东、直隶及东北三省。辛亥革命后,李星阶返回关里。民国三年,应友人唐梦虹之邀,陪同唐到云南顺宁府任府尹,被保荐为顺宁警备队大队长。民国四年,随同蔡锷举兵讨袁,屡立战功。民国六年,主持天津中华武士会教务。民国八年,继任中华武士会会长。民国七年夏,天津博物院开成立展览大会,协助李存义先生主办武术展览,召集北方数省六十多个门派,盛况空前。民国九年,直隶省举办展览会,附设武术馆演习技艺,武术表演大会以中华武士会为主体,主办方为李星阶颁发“武师”奖章。民国十七年,任河北省国术馆教务处长。民国十八年,参加浙江省国术游艺大会,浙江省主席张静江赠与龙泉宝剑两口。抗日战争后,返乡组织抗日队伍。一生传人众多,主要有:李敦素、张耀东、何威如、杜化南、李怀白、唐凤亭、唐凤台、李瑞亭、王仲阳、关宝纯、关宝询、王凤会、韦庆、李宗山等。(辑自李洪钟文)
18 韩慕侠(1877-1947)
原名韩金镛,天津西青区(原属静海县)王稳庄乡大泊村人。自幼习武,与其祖父学习迷踪拳,13岁时拜周义斌为师,习少林拳。后拜张占魁为师,学习形意拳、八卦掌。张占魁非常赏识他,也将他介绍到李存义门下习武。于民国元年,参与创建中华武士会。1915年受聘于天津南开学校,任武术教师,学生有周恩来、于文志等;同时,还建立了自己的武馆,培养了大批精英。此后,受张学良将军之邀,出任十六军千人“武术团“的教官,“武术团”即大刀队,集训于杨柳青达二年之久。韩慕侠训练的大刀队在东北军易帜后,被编入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在抗日中显示了威力。(辑自百度百科)
19 郝恩光(1878-1923)
任邱郝恩光,字海鹏,李存义弟子。身高四尺余,精悍健拳械。清宣统间,充正定某武术社主任教员。有请与海鹏角者,海鹏谦谦不之许,强请之,仍未许也。某辄冒然猛击之,海鹏以劈拳御,某由窗中出,仆地,无指掌之伤。某畅言于众日:郝老师不知用何手法,使予由云雾中飞出,三十年功,化归乌有矣。以是郝名满正定间。天津中华武士会发起,他拳术家畏形意并慑于李存义也,短形意于文学派,请屏之。李存义率郝与李耀亭,中夜谒主者,陈形意门之适用,为国粹粹,令郝李练拳以征,地砖为碎者数方。主者咋且喜,次日开会,形意首选,李为总教员,郝为教员焉。值今国会议员叶云表剑星,留学东瀛,慕日本武士道,知不若吾国武术之邃也,由留学界延海鹏东渡教留学者。日人羡且妒,开会赛武,意将抑中国人以自扬。海鹏登台,无敢撄之,留学诸君,附手相与言:吾国事事落人后有年,海鹏今日为国学吐气矣。归国历游东三省,意气益壮扩。民国七年,由孙念祖团长介,充奉军某团团附(即念祖团),选兵士一营教之拳,风行东三省,凡剿匪清乡安民之役,海鹏皆与焉。本年(十二年)春,在吉林农安剿匪,入山陬,窘匪屋院内,海鹏忿日:匪类故故不出,使乃翁不耐久矣。督队缘墙上,鹏甫于墙上昂头,贼弹横来,伤鼻准,血殷殷流,犹织匪五人以归。军士爱鹏甚,又不信任西医,创毒发而卒。卒之前两时,与同侪日:惜吾武术未臻精绝耳,何弹之不能避?言罢大笑,无痛楚状也。卒后,军民追悼,备及哀荣。农安人民思其德,涕泗不止,为建全忠祠,不日成之。年仅四十余,子一,现年十六岁,头角峥嵘,不问而知为海鹏儿。(录自1923年杨明漪《近今北方健者传》)
20 王子翙(1879-1936)
王子翙,名凤龄,年五十一,新镇(旧保定县)世家子。幼读书,甚鲁,书数行,夏楚不克成诵。好嬉戏,遇技击者,辄默识其粤,无或遗也。父兄知其性好,延名师授长拳,以是匝新镇百余里,子翙以巨擘鸣其间。年三十,遇形意派某,弱焉,乃俯首李存义,为入室弟子,以长拳功力深得其精意,形式不尽合,昱手法敏妙,无懈著。与李彬堂、定兴三李相伯仲。受知于直隶省长朱经田、军务厅长刘锡钧,盖皆从子翙习拳也。直奉战事,新镇为往来衢道,知事某因应无术,延子翔佐支应,费省而得两军欢,县民以之庆安全。其理剧能驯人性有如此者。善四门龙形双刀、虎头钩、盘龙枪、善安身炮、龙形拳、八字功。民国十年,遇孙禄堂于天津,有从孙受纯阳剑者,学者未悉端倪,子翙睨之,起舞若熟手焉。孙禄堂惊其才,与谈形意太极八卦三门妙谛,均能于言下领悟。禄堂日:吾弟殆具宿慧耶。此兄得之诸先生,铢积寸累数十年者,何耳入心通如是勉旃。(录自1923年杨明漪《近今北方健者传》)
21 姚馥春(1879-1941)
名兰,字馥春,河北省遵化县人。少时从本乡武术名家徐明德习少林绵掌,后又遇河间人刘晓兰学得形意,1909年,学太极于保定清苑人汤士林。后姚馥春往天津求艺,加入中华武士会,与张兆东和李存义交谊甚深,与李存义朝夕研练,间得韩慕侠、刘锦卿指导,十年后列为张兆东门墙。1928年受李景林先生之邀,姚馥春赴上海,作为发起人之一,在上海成立了“中华国技学会”,后又与其师弟姜容樵等人成立了“上海尚武进德会”,并任中央国术馆教员。1929年,任浙江省游艺大会监察委员,同年与姜容樵合著《太极拳讲义》一书,是研究中国各派太极拳的重要参考文献。(录自李瑞林文)
22 张恩绶(1880-?)
字泽余、哲如,直隶深县人。光绪三十年,由保定大学堂选送日本留学,初入经纬学堂普通科,卒业后,入早稻田大学经济政治科。宣统二年六月,卒业回国,应学部游学生考试,考取法政科举人,三年,朝考一等,绶七品小京官,签分发邮传部供职。辛亥革命事起,与同事组织保安会于津门,津埠秩序多赖以维扶。民国成立,历充顺直临时省议会议员,众议院议员,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教员、教务主任、校长,北洋法政学会会长,民国法政讲习所教务主任,中华武士会会长(编者注:会长一职待考),共和党干事,进步党地方科主任,京兆地方自治研究所教员等职。宣统三年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任职时,注重体育,议添技击一门,以振作精神,聘请形意拳家李文华担任教授,张恩绶在刘文华出版的《形意拳术诀微》一书序文里提到:“吾国拳术之施于学校殆以此为嚆矢焉。国体变更,民气勃胜,尚武之风应时而起,余与刘君及二三同志首创武士会于津门”。(辑自1916年左藤三郎《民国之精华》,刘殿琛《形意拳术诀微》)
23 马阜(1880-1935)
字啸山,后改觉非,直隶天津宜兴埠人。家道殷实,自幼学习各种典籍和书法理论,刻苦临帖。在清末就系统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名著和自然科学知识。辛亥革命后,既是同盟会燕支部党员也是宜兴埠议事会成员,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改革,为减轻民营企业的税负和地方自治,长期奔走和呐喊。二十年代前后,在津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早期无政府主义的信仰者,与吴稚辉、吴玉章过从甚密。其书法沉厚苍劲,有大家气度。尤擅颠草,性豪放,喜交友,不分尔我,人称“神草马”。1912年加入中华武士会。1913至1914年任天津县民立第五小学(现天津市北辰区宜兴埠第一小学)校长。1918年任天津扶轮中学国文教员。1927年在上海从事美术活动。后因情志不遂、多方失意,沾毒成瘾,潦倒而终。(录自《天津书画家小记》及尹树鹏文)
24 黄柏年(1880-1954)
字介梓,河北省任邱县鄞州镇三铺村人。幼年体弱多病,从鄚州少林拳师高士平习武。1896年,拜师于李存义先生门下,专攻形意拳、八卦掌技艺。1912年,随师李存义执教于天津中华武士会。1916年,在同乡黄振魁(驻防上海)任武术教官。1928年任上海“尚武进德会”教务股主任。1929年11月,受聘为杭州国术游艺大会评判委员。1931年,应南京中央国术馆之聘,教授形意拳、八卦掌、刺枪之术,因技高艺纯,不负重望。1937年,于重庆军校任国术教员。1938年流落西安。中年在其师所授“四门龙形掌”的基础上,集自身所学,融会贯通,创“龙形八卦掌”传世,并于1928年将此术编著出版,为八卦掌在江南的传播,贡献极大。1950年,黄柏年回归故里。先生生前于武术界素有“百步夺枪飞掌黄”的美誉。一生所授弟子众多,诸如张文广、何福生、温敬铭、蒋浩泉、杨绍虞等。其子女四人子国信、国勋、国桢,女国维,俱承家学。(录自2010年台湾版黄柏年《剑术》)
25 傅长荣(1880-1956)
艺名剑秋,天津宁河县芦台镇人。1900年,傅长荣拜师燕赵拳名家尚汇川学艺。1903年,拜师形意拳家申万林习武。1908年,拜师“单刀李”李存义。傅长荣与三师学艺十几载,集众家武技之长,深得其奥。1919年,傅长荣抵奉天收徒练武时,曾与一白俄武师角力获胜,在武林显露头角。1921年,在奉天小河沿擂台,击败4名日本武士。事后,张作霖请傅长荣出任侍卫官兼奉天讲武堂武术教员。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傅长荣辞职回乡。同年又到河北的沧州教拳。1929年,任杭州国术游艺大会监察员。比赛结束后,赴武当山拜访,传艺于武当山,就是现在的武当形意拳。傅长荣也拜在武当徐道总门下,排列为十六代传人,习得武当拳、武当剑法、盘手法、乾坤球、玄武棍、龙门枪等拳械。此后,傅长荣在无锡、上海一带设馆传武,至1952年回乡,桃李满天下。(辑自百度百科)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