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中国传统武术因何被误解成‘
·中国武术技击优势:战术丰富
·激发你的潜能(上)
·中华有“神功”乎?
·说中国武术之套路
·《武术革命》之十八:高帽好
·二节棍的打击和抽击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武学研究>谈武论道> 正文
十种不同风格的陈式太极拳
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1-08-18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有人收集有陈氏太极拳十种不同练法的录像,把这不同的打法作一比较,可以给人以开导。  
     一、传世的陈氏太极拳 有多种练法,温县陈家沟陈正雷所练的陈氏太极拳,称为老架。其一路拳第九式"搂膝",在别的传世陈氏拳中叫做"初收"或"提收"。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杨氏大架中的"手挥琵琶"与这个"搂膝"很相象,套路布局及呈现的顺序也很靠近。众所周知,杨氏拳源于陈家沟之陈氏拳。从1849年前后杨露禅脱离陈家沟,到1935年曩昔杨澄浦定式杨氏大架拳,前后也不过80多年的时间,以杨氏太极拳 为参照,可以看出陈正雷演练的陈氏拳,确是当年陈氏拳中14世陈长兴大师所传的陈氏正宗老架。陈家沟人至今大多练的是这种拳架,陈氏18世陈照丕是这套拳的传人。60年月陈照丕回归故里陈家沟,陈氏19世陈小旺、陈正雷皆受其教益。这套拳架还可以与陈小旺所著《世传陈氏太极拳》一书相互对比参考。
陈正雷拳架给人看起来文多武少,切合他本人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温和儒雅。他作为河南省在振兴中原文化和经济方面的一面旌旗,他的拳和着名度较高,但也难免让有些官方的武术能人们猜疑他有多大的真功夫呢?
  
     二、陈家沟陈伯先所传陈氏小架拳,与陈氏老架一路拳布局也很靠近,惟动作有所简化。老架一路中所谓"搂膝"的动作,在这趟拳里又叫做"初收",再次呈现时叫"再收",左脚尖在前作虚步着地状,杨氏拳"手挥琵琶"双手与此动作相同。这趟拳的最大待点,是从一势向另一势转折时,腰胯有一个刹时转体发劲动作,这个动作对转腰活胯很帮助。在腰胯发劲时,即便是"掩手肱捶"如许的发劲,手臂彷佛并不自意向前弹抖,而是仅靠腰胯带动罢了。此"陈氏小架拳",与当年武禹襄赴赵堡镇得陈青萍所传之小(新)架,不知是什么关系。  
      三、陈小旺在记载片《陈氏太极拳》中演练的陈氏拳一路、二路片断,是陈氏17世陈发科晚年所定式的陈氏拳。陈发科于1928年答应禹生之邀,赴北京教拳,直到1957年去世,主要生存在北京。以是,北京练太极拳有成者多出于陈发科门下。听说,陈照丕之父陈登科不习拳脚。陈照丕"学拳从祖延熙、鑫及族叔发科"。陈氏老架在陈照丕那边还没有变化,但从陈长兴晚年到陈发科晚年总计100年,陈氏拳有了一些变化,除多了缠绕外,还增长了不少过细的动作。仍以"提收"为例,在老架里名为"搂膝",在陈发科定架里,这个拳式改为左膝提起、双手向前推按。令人印象很深的是,陈小旺在左腿提收时非常抓紧,脚而并未像长拳那样绷得很紧,切合顾留馨在《太极拳研究》一书里所说的对下肢、腿部的一些要求。  
     陈发科晚年定式的这一套陈氏拳,一路拳由原来的70多式增长至83式;二路拳由原来的40多式增长至71式。  
陈小旺90年月初脱离自己的故乡奔外洋发展,真是院内着花院外香,不过让人说道的还是他与台湾的"廖-陈之交",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四、陈发科幼子陈照奎,是18世陈氏太极拳传人,1928年生于陈家沟,1932年随父赴北京,1981年5月病逝。陈照奎是陈氏拳承先启后、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家。陈照奎所传的陈氏拳,是在其父晚年所定拳式底子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陈氏拳架。该拳式不光完全具备陈氏老架气势派头特点,并且有所发展,是陈氏拳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其"金刚捣碓"在左脚铲出、右脚上步的同时,左掌手背向空中一个上撩掌,显得是那样的轻松活泼;"掩手肱捶"的多种打法;中盘、退步压肘、双震脚、左右金鸡独立之间转换时的双脚腾踏......无不给人极端强烈的印象。该拳有细腻的动作要求,演练起来非常引人入胜。初学时难度很大,学会之后渐入付佳境,玩味其中,使人有物我两忘之感。该拳仍沿旧习,自称为83式,实在何止83式。以中盘为例,退步压肘之后,1.先是一右手向外折打;2.然后身子下沉成仆步;3.再把重心移至左脚成独立步,右脚抬起、两掌推出;4.颠末右脚下震等两个小过渡动作后,双脚腾空跃起、双脚踏地,双手交织下叉;5.右手上撑、左部下榻,不计中心小过渡动作,云云五个节拍明确的动作才把中盘动作完成。由于拳架夸大走低架子、裆走下弧,整套拳架活动量很大,所要以求演练者要有很好的腰腿功夫。有人以为这套陈氏拳与陈氏架相比变化较大,如果把陈发科晚年所传拳架说为"定架"的话,陈照奎的这套拳可称之为"新架"。听说陈照奎练拳,立身中正,拳势消沉;舒展紧凑,飘逸大方;阴阳转换,刚柔开合;共同巧妙,意见意义天成。真是动如猛虎,静如处女;轻若流云,稳若泰山;似彩球滚动,似蟒蛇翻滚。惜哉,一代宗师之绝艺,本日已不复再见矣!  
五.石家庄的马虹老师是位知识分子,以中年之躯从事陈(照奎)氏拳修练且前后八年跟随照奎老师,是不行多得陈(照奎)氏太极拳传人。马虹老师以近古稀的年事,录像讲授,一招一式弥足宝贵。马虹老师打拳, 架势很低,以低架著称。年已80的老人还能打云云低架实在少有。不过,对于马虹的拳架也是争论最多的,批驳纷歧,看来只要由时间来检验他的拳架的生命力了。
    
     六、田秀臣一支是北京很有名的一支,1946年在陈发科六十大寿时,田秀臣、李经梧、孙风秋、宋麟阁等四人,正式递帖拜在陈师门下。由于学习刻苦,以是其拳酷似乃师,深为乃师所赞同,并为同门所歌颂。后来,受陈发科老师的委托到棉花胡同代师传艺。
田秀臣的拳架被认为最象陈发科晚年拳架,汗青给后人保留了他的一套一路拳架,行拳连绵不停,气势淳厚。田的三个侄子是北京现在重要的传人,为陈拳普及贡献不小。
  
七、从1928年至1957年,陈发科在北京传拳近30年。北京是人杰地灵之所在,王建春录像所演练的陈氏一路拳,是在陈氏晚年所定的拳架底子上有所变化,赋予了陈氏拳别的一种气势派头,缠绕环的动作,把各个拳式连接起来,使人线人一新。这趟拳从起势的金刚捣碓,右手的撩掌至右膝上方即下再上走,然后一个右手握拳向内螺旋转环,在旋转中把拳举起,然后向下再完成"捣碓"动作;由第八式的"斜行拗步"至第十式的"前堂拗步",中心要颠末一个"提收",王建春在演练这三个式子时,通过一系列在右手庞大的旋转动作,趁热打铁,不留一点痕迹;5个"左右倒卷肱"一连不停,在两个动作的衔接之间,有一个类似形意拳退步劈掌的刹时发力。诸云云类在陈氏拳缠丝劲底子上的丰富变化,是不堪罗列的,最精彩的是收势前的"当头炮",使拳套达到热潮。抚玩完王建春的这趟拳,再体会一下王宗岳说的:"太极拳,一名长拳,长拳者,如长江大海,口若悬河也。"太极拳应该怎样炼,不是一目明了了吗?这趟拳以中速进行演练,不行太慢,太慢则神滞。对于中年人来说,以中架演练,活动量亦属中等,一趟拳打上去令人有赏心悦目之感。这趟拳虽有所变化,但并未离陈氏拳之本,只是增强了陈氏拳的"诸靠缠绕"之连贯性,不知能否可以称之为"变架"。  
     八、冯志强是在世的一位陈氏拳大家,他18岁向胡耀贞学气功,20岁向陈发迷信太极拳。颠末继承和研究,又加上自己的心得,创编了太极混元功。将太极混元功法揉进陈氏拳,冯志强不仅在修练陈氏拳,并且在修练混元内气功。以是说,冯志强的陈氏拳偏重夸大的是"气",这是陈氏拳原来所不具有的。冯志强演示的陈氏一路拳,根据一些学习者的愿望,把反复的式子去失,不反复的一个不少,缩减为"陈氏太极拳精粹48式";二路拳则依原来的布局未予缩减。冯志强在演练这两路拳时,细节动作变化较大,其定势时髦可窥陈氏拳之原貌,过渡式则有不少新意顺势而出。冯志强以几十年对气功和陈氏拳的体悟,演练起来似不经意之中随心所欲而不越规矩。中国满意画论中有"得意忘形"之说,以"内家拳"明、暗、化三种境界之旧说,冯志强可说是"得意忘形"已臻化境矣。整个讲授演示的每个招式,都是由冯志强亲身示范。或许是年事的关系,冯志强教拳不主张太大的发力,纵然是陈氏二路拳亦是云云要求,这是对的。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是说大风大雨总不能长久,"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轻缓的练法对人"直养而无害",太极拳之以是有广泛的适应性,其特点也正在于此。冯志强彷佛并不阻挡陈氏拳"闪惊巧取"之武术特点,在教一路拳的"摆莲跌叉"时,镜头中特别呈现了一位年老人,腾空一跃作摆莲然后落地跌叉,动作非常精彩。冯志强大约对此位弟子是很得意的。  
九、山东一带流传的颠末陈发科弟子洪均生修改、发展的奇特一支。讲究怎样练怎样用。又称实用陈式太极拳。该流派架式紧凑,练用合一,山东一带练的人非常的多,已经有人开始改称洪式太极拳了。
  
     十、门敢红演练的陈氏拳比赛套路,可说是陈氏拳的现氏型。全套81式无有反复,是陈氏拳一路和二路的综合,其中"单鞭"、"六封四闭"、"掩手肱捶"等多个拳式呈现了左势,是陈氏拳原来所没有的。陈氏拳比赛套路的呈现,无疑丰富了陈氏拳的内容。在练法上,比赛套路廛究每一招式的规范化,从比赛角度看,一人打一个样,大家打一种气势派头,是无法进行比赛的,不规范化怎能进行比赛呢?毫无疑问,在比赛场上,把套路规范化黑白常的重要,规范化过程中,为了比赛的必要,在不悖于太极拳的原则下,稍稍脱离一点陈氏拳的原貌,也在情理之中。好比,传统陈氏拳的"二起脚"是在原地所谓"旱地拔葱"平地跃起,门敢红在演示时往前跨一步跳打,也并没有什么欠好。门敢红打的陈氏拳比赛套路,如游龙戏水、吴带当风,其动作势正招圆,规范到位,松稳消沉,难度大、活动量大,达到云云之境界,确须下一番功夫。总之,是美不堪收,令人百看不厌。  
     传统陈氏拳为了适应比赛的必要,订定规范化比赛套路。在这个过程中,怎样保留传统陈氏拳气势派头多样化题目,解决好传统与现代的统一题目,是摆在武术工作者面前一个困难的使命。瞎子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改编成弦乐四重奏和弦乐合奏,美则美矣,但失复了阿炳如泣如怨的气势派头,不无遗憾。如陈氏拳在武术活动会上,气势派头仅限于规范化的陈氏比赛套路一家,则不利于上述各具气势派头的陈氏拳之发展。比赛套路美则美矣,但并不能概括陈氏拳的全貌,怎样解决?这是一个难题。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对央视《今日说法·太极拳寻宗》的异
·解析拳术“无影无形无柔刚” 文武双
·武术对错不在
·对几种走转功夫的认识/陈国伟
·没有人能够成为“杨无敌”
·太极拳,从陈家沟走向世界/严双军
·武术段位制引入中小学教学必要性研究
·浅谈太极拳以后的推广和传承以及发展
·对武术散打鞭腿技术动作防守方法的讨
·野山武道的秘密
·答“卢氏结构”问(一)/李紫剑
·武学修炼与房中术/张方
·不传之秘/匡常修
·[转帖]我看黄忠达太极养生馆的郑重声
·郝家太极梅花螳螂拳第一跌招――玉环
·弹腿杂说
·关于高校武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讲“武”论“术”/吴俊清
·济世大作――高式国注“九要论”/高
·答“卢氏结构”问(一)/李紫剑
·答“卢氏结构”问(二)/李紫剑
·韩起谈拳实录(二)
·合气道仅得一个形/熊 征
·试论和谐社会与武术发展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淘宝旺旺: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咨询电话: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传真:0371-86127866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