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练就神拳谁敢挡,无影无形无柔刚。双手捧定千斤法,专打邪魔鬼神忙。”这是古人对拳术最高境界的描述和赞扬。那么如何理解拳术的“无影无形无柔刚”呢?又如何达到“无影无形无柔刚”的境界呢?下面从几个方面简述如下:
一、“无影无形无柔刚”不仅是一种武功的境界,更是一个哲学的命题
要理解所谓“无影无形无柔刚”的含义,必须先理解何谓“无”。“无”是“道家”的重要概念,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无”就是 “道”本身。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妙”指事物变化的真谛和奥妙,“徼(jiao)” 指边界、开端、端倪等。也就是说,因为有“无”,我们才能看到事物变化的奥妙;因为有“有”,我们才能了解事物存在的端倪, “无”和“有”同出于“道”,只是名字不同罢了。“无”是变化的“有”,“有”是暂成的“无”,“无”是属于“精神”的境界,“有”是属于“形体”的范畴,二者相互转化,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意境,这也正是我们武术界追求的最高境界。另外,“无影无形无柔刚”中的“影”就是“无”,属“精神”的境界,无“影”就是无“无”,无“无”就是“有”;“形”就是“有”,属“物质”的形式,无“形”就是无“有”,无“有”就是“无”,这再一次说明,“无”和“有”是不断转化的矛盾统一体。另外,“柔刚”属“阴阳”的范畴,柔指形体的柔弱无骨,属“阴”,“刚”指“精气神”的刚劲无比,属“阳”。“刚”只有通过“柔”来传导才能爆发,“柔”只有通过“刚”做支撑才有意义,所以说“刚”与“柔”的变化,就是“阴”与“阳”的变化。也就是“无”和“有”的变化,可见哲学上的“无”并不是“真无”,而是指“变化和未知”。所以说懂得变化的奥妙,并善于变化,才能达到“刚柔相济,形神兼备”的境界,也就是达到了“无影无形无柔刚”的境界。
二、“无影无形无柔刚”之境界并不是神话,而是通过艰苦的训练可以达到的
诗曰:“一打拙力似疯魔,二打巧劲封闭捉。三打寸接寸拿寸吐露,四打肋骨皮肉合。”这是古代先贤对练功不同阶段的科学总结。第一阶段,少儿之时,精气未成,元神不足,其体柔弱无骨,阴柔有余,阳刚不足,故必以刚猛之拳教之,冲拳踢腿,窜蹦跳跃,壮其筋骨,健其体魄,如疯似魔,方能打牢其坚实的武功基础。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只练柔术的人,能打出刚猛之拳。此外,此阶段除注重力量练习之外,还要注重形体之练习,形不正,气不畅,力不整,则无法收放自如,更不能拳打如行云流水,也就是说此阶段锻炼的是“有形”。第二阶段,少年时期,朝气蓬勃,精气渐盈,拳路通畅,已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火候。此阶段,除教之以发力的奥妙之外,还应授之以技击之术,也就是说除了要学会如何发力顺畅无阻之外,还应学习如何在实战中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制敌于无形,这个阶段之练习可归纳为“有影无形”。第三阶段,青年时期,风华正茂,体力充沛,元神十足,醒气如神,出拳似炮,制敌于方寸之间,真可谓“散则成风弥六合,聚则成形神贯通”,从而达到了“无影无形”的意境。第四阶段,壮年时期,人生鼎盛,万法归一,筋骨皮肉相合,这是练功的最高境界。皮肉属柔、属阴,筋骨为刚、为阳,二者合一,即为阴阳合璧,浑然而成太极,柔中有刚,刚中有柔,柔进为刚,刚退为柔,轻如游丝,重似砣坠,也就达到了“无柔刚”的境界。
以上所分四个年龄阶段,并非一成不变的,天分悟性高者,各阶段也可提前,但也并非你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就能练成,这种境界不下苦功是不可能达到的。
三、“无影无形无柔刚”的境界只靠练武功是不可能达到的,必须文武双修方得正果
古人云:“未研究势法,先研究理术,势有善有不善,理顺无不善之势,法有精有不精,理顺无不精之法”。所以,善学者务必先明其理。武术之所以能成为国术,并非只能强身健体,它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文化,它的一招一式,都蕴含着阴阳相生之理和五行相克之术,无一不是中国哲学的外在表现形式。所以说万事万物达到最高境界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武的最高境界是文,文的最高境界是武。古人早有“善用剑者手中无剑”的说法,也有“观剑舞而悟书道”的故事,这一切都说明了文武双修的重要性,只有深研中国哲学和武功心法,达到心中“无影无形无柔刚”,才能通过艰苦训练达到形体的“无影无形无柔刚”。二者合一,才是真正的“无影无形无柔刚”。
作者简介:宋振华,1964年12月生人,中国武协会员,武术六段,北京白猿通背拳名家李占华先生的弟子。现任北京市同德武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兼任北京市通背拳研究会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