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革命》之十八:高帽好戴不好摘
文/郭博文
眼下,无论在什么地方,遇到武术的“师级”人物,该怎么称呼人家才会爱听,才算合适。叫师父,错了。甭跟人家瞎套近乎,您是人家的入室弟子吗?递过拜师帖吗?给人家送过几份厚礼?没有这段经历就敢把自己当根葱,那纯粹是招人不待见。后来,经一位练拳的胖大姐指点迷津,才知道如今称呼人家“老师”最合适。
在生活中,国人之间打招呼的称谓一直是名不符实。也许不喜欢那么称呼人家,也必须那么称呼,因为这属于时代的产物。最早人们相互称“同志”,这个称呼在新中国算得上老大,从建国伊始,一直风行了三十余年。即使是志不同,道不合者,也得叫“同志”,现在“同志”成了同性恋的代号。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满大街地叫起了师傅。不管是政府干部,还是大学的教授,或是干嘛嘛不会,吃嘛嘛香的无业游民,一下子都成了手艺人,四海之内人与人之间一下子都成了“师徒关系”。再后来,跟钱有关的职业逐渐受到了人们的追捧,经理、老板的地位逐年提升,“先生”的称谓一下子冒了出来,成了陌生人之间打招呼的流行语。刚蹬完车的板儿爷,一脑袋瓜子的汗,光着膀子,进饭馆去吃炸酱面,服务员也客气地称其为“先生”。
现在叫“师傅”、“先生”的不多了,相互开始称呼“老师”了,好像老师的档次要比先生高一格,而且“老师”的称呼已经被电视台广泛应用,尤其是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大多称对方为老师,也不管对方的肚子里有多少墨水,而被访的“老师”也是笑容可掬地默认这个称呼,接下来便是“老师”一番不着边际地说古论今,或者一通胡说八道。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相互称老师只不过是相互戴高帽,虽然这个称呼能把人叫得酸酥麻痒,但是还能说得过去,无论社会再怎么变化,陌生人之间的称呼肯定还会有新的变化,但那要看大众心态的空虚、虚伪的发展程度了。
要说称呼变化不大的,当属武术圈子了。查一下中国人的教育辞典,“师傅”与“师父”与老师的概念密切相关,“师傅”一词,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且从一开始指的就是老师。在这点上,《榖梁传》、《战国策》、《史记?吴王濞传》等史书均有恰当的解释。如今,多数人对武师依旧称呼师傅、老师,这并不是口是心非地戴高帽,尤其是面对资深的武者,称呼里确有崇敬之情涵盖其中。因为这些经风雨,见世面的资深武者往往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无敌”,而这个“无敌”并不是仅仅指武术中的搏击功力,而是其修炼过程中的系列印象,这个印象来源于一种推断。
推断既来自于文学影视作品,也来自于民间传说,很多人认为,历代习武之人与佛学有缘,因为佛学提倡以清净的心态去认识事物, 所以清净的佛学指导着武学。但是,面对佛学、武学一般人往往不能不用自心去悟,而迷惑于外在的表象,而能耐得住寂寞,潜心修炼,正是高深武者的值得敬佩之处。
其次,不少人用“阳刚”二字来形容武者的行为举止,这里面包含着自信、勇敢、果断、大度、关爱等性格和品质,而恰恰这些都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必不可少的品质。
其三,给人带来安全感。安全感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通过言谈举止等表现给人一种可以放心,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感觉。像近代的武术家王芗斋、孙剑云等人,依然得到人们的敬重,理由很简单——重在做人。称呼他们师傅、老师,理所当然。
与老一辈武术家相比,如今的师傅、老师便成了武术行业的一个称呼,或者说就是一顶高帽。可是,别忘了高帽好戴不好摘。教人家几个武术套路,未必就能算得上老师,人品高低在旁观者眼中是最重要的。口口声声给人家讲述做人的道理,自己却不会做人,说白了是要求人家学会做人,称呼这样的人为老师本身就是讽刺。曾听过“要夹着尾巴做人……”的“言论”,而夹着尾巴做人,要看在谁面前夹尾巴,要看在什么场合夹尾巴,在用得着的人和事上摆出毕恭毕敬的样子,换个地方再去装神弄鬼蒙骗钱财,这样的师傅、老师能为弘扬中华武术作出贡献吗?能为传承中华武术尽心尽力吗?如今,武术的威望在逐渐淡化。在武术圈子里,想轰轰烈烈地挣一番大钱,虽说符合时代的潮流,但别忘了你还带着“师傅”或“老师”的帽子;别忘了武术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武术文化也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如果觉得最高境界是可以防身,那么当你能打趴下一个普通人的时候就不会进步了。
如果你觉得最高境界是一击必杀,那么当你击倒对手的时候就不会进步了。
如果你觉得最高境界是神游太虚,那么当你觉得内功高深的时候就不会进步了。
如果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没有教出超过你的徒弟,那么你应尽快退出武林。
如果你习武勤奋却懒得用脑子,那么你定会辱没前辈之名声,应尽快退出武林。
如果别人在叫“老师”的同时心里却叫你狗屁,那么你肯定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狗屁 ,应尽快退出武林。
因为,这样至少还能给高帽保留点色彩,给自己留点最后的颜面。(春生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