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浅谈太极拳以后的推广和传承
·习中华武术扬华夏国粹 武德
·武搏会武术再成表演项目 国
·多元文化视角下武术发展冷思
·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太极拳
·“老六路”的单掌、四正揉手
·汪永泉先生的拳架是原汁原味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武学研究>谈武论道> 正文
“老六路”的姿势等要领是杨健侯的秘传吗?
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0-09-02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然而,《杨式太极拳述真》第1页却说:“内气往下松沉时,必须注意不要把全身的重量压在下肢上,膝盖和小腿不要过分着力,”而《杨式太极拳述真》第15页又说:“全身重量不要压在膝盖、小腿和足腕,要全身松到底。”《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一·内功理法》第95页也说:“不要认为……腰胯松是要松到腿足,这样腿足松就再也无处可松下去,只好承受负荷,从而导致腿足僵滞不灵。”这些说法都将“踝和足是人体的基底,支撑着全身的重量。”这句话否定了。
这些说法对吗?论析于下:
①太极拳经典所说的“气”几乎都是力量性的,主要是指人体的“动量传递”,因此太极拳经典所说的“气”与气功所谓的“内气”是两回事。太极拳锻炼一个重大的内容就是追求肢体都由这种力量性的“气”也就是“动量传递”来带动,使得肢体局部可以不用力,而太极拳放松的一个目的是肢体各部位肌肉组织减少或消除横向的应力,这样人体重心会进一步下降。这样的重心下降是太极拳的沉稳与轻灵重要的依靠。而这种松沉必然引起全身的重量由下肢承担,尤其是小腿;正确的腿胯等姿势可以造成下肢膝盖所承受的体重不多,体重可以几乎全部由大小腿承担而落实到脚,会有“入地三尺”之感。而《杨式太极拳述真》等书中上述这些话中,“松”与“沉”被当作了两回事,认为全身要松到脚心,除了脚心以外,全身就都是没有重量了,应该说这是一种令人捧腹的臆说,因为人体放松后体重是不可能消失的。这种“小腿不承担体重”的说法不是很错误吗?
(八)“气沉丹田”由意念导引对吗?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1页说:“‘气沉丹田’是指内气在意念的导引下连续不断地徐徐向下、向丹田处沉降,”又说:“小腹须始终松软地鼓着而不能紧张地绷挺。”《杨式太极拳述真》第15页又说:“全身放松时,下腹部(丹田)要始终松弛微鼓,绝对不能紧张用力。‘气沉丹田’不是‘气压丹田’,须用意使之自然放松。
这种说法对吗?分析于下:
必须认识到“气沉丹田”主要是武术术语,尽管也有人将气功的“意守丹田”称为“气沉丹田”,但是“意守丹田”之意的“气沉丹田”与武术的“气沉丹田”是两个概念。“意守丹田”是道家内丹功特征性的一个概念,大意主要是默默地、勿忘勿助地、若有若无地、微微地、固定地关注于“丹田”这个部位;道家小周天功的“气”由上向下降于丹田也是必须顺其自然形成的,是不允许后天的意识去强行引导的,不然就必定会发生偏差危害身体健康。武术的“气沉丹田”主要是指由于身躯发生松沉引起的身体重心下降,由于小腹是位于人体躯干的最下部位,从而发生小腹充实感,这是身躯向腿足贯劲的前提条件;逆腹式呼气时,腹压增大,“气沉丹田”会得到增强;而如果身躯没有松沉,意念再去引领什么“内气”对于武术的“气沉丹田”也是毫无作用的。可见太极拳的“气沉丹田”是放松自然形成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身躯只要发生了松沉,身体重心必然会下降,从而发生小腹充实的“气沉丹田”;何须要用意念去导引?太极拳锻炼十分重要的是“心静”,同时,从杨澄甫、李雅轩、郑曼青等先生的著作中可以知道太极拳锻炼中“气沉丹田”是十分重要的和始终的,如果在太极拳锻炼和应用中始终不断地用意念指挥导引什么“气”不断地徐徐向下、向丹田处沉降,那无疑就是人为地造成精神紧张,扰乱感觉灵敏与注意,无论对于健身还是武术都是有害无益的。因此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武术中的“气沉丹田”反映了人的小腹是形成劲力的第一个动力源,对于太极拳而言,小腹必须能够“松净”和“气腾然”。“松净”是“气腾然”的条件,“气腾然”是太极拳发生劲力的前提;没有“气腾然”也就没有劲和气由脚而起,也就没有太极拳了。“松净”是“虚”、“气腾然”是“实”。而“虚”是不允许也不可能出现“松软地鼓着”的,弹性的动态的“实”又必然会有自然形成的收腹和“紧张地绷挺”;而“虚”和“实”又都是不允许始终的。《十三势歌》的“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中的“气腾然”就反映了腹部动态之“实”,已经十分清楚地说明了小腹不是“始终松软地鼓着”的。因为“气腾然”反映了小腹的运动,是不可能表现为“松软地鼓着”的。太极拳需要始终保持腹部的放松,但放松不等于没有了在由脚而始传递性力量“气”与“劲”作用下发生的“收腹”、“敛腹”。太极拳往往出现逆腹式呼吸,而呼气时收腹就是逆腹式呼吸的特点,太极拳凡发劲几乎都需要呼气之“气沉丹田”的“敛腹”的。可见“收腹”、“敛腹”也是“气沉丹田”的一种重要表现。所以崔毅士先生亲传的《杨式太极拳体用图解》一书中就多次出现了“收腹”、叶大密先生的《柔克斋太极传心录》中就指出了凡是“含胸”和“拔背”都是有“敛腹”的。实际上,无论是“含胸”和“拔背”如果没有“敛腹”那是不可能的。《杨式太极拳述真》237页也出现了“发劲时,胸腹内含”,反映自己也将“小腹须始终松软地鼓着”否定了。所以,说“不要把全身的重量压在下肢上”和“小腹须始终松软地鼓着而不能紧张地绷挺”都是违反太极拳经典的、违反人体科学的,无疑都是错误的。
(九)无身形的姿势对吗?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1页说:“老师故意不抬胳膊,笑着让我拍无身形的白鹤亮翅,我说,这只能拍出精神气势,看不出招术来。老师一拍掌说:‘这就对了,抬胳膊的是白鹤亮翅,这不抬胳膊内里练的也是白鹤亮翅呀!’一句话使我恍然大悟,始知太极内功的神意气原本就是不拘形式的。
这就是说:太极拳的姿势是可以没有身形的。这种说法对吗?
必须明白姿势蕴含着精神气势,但姿势与精神气势又不是一回事。这就象一个人写字反映了这个人的生气,练拳也反映了这个人的生气,但写字不等于就是练拳。一个人练太极拳整套拳的精神气势基本上是不变的,然而不同拳式的姿势是不一样的,而且一个拳式整个过程也有若干个不同的动作姿势,怎么可以说精神气势就是姿势呢?练拳为了增强记忆,可以闭目想象自己在练拳,想象每个拳式的细节,但是这种想象是必须在有了一定的动作姿势实践基础上才能形成的,而且这种想象是模糊的、不可能十分细致的,用意想代替实际的姿势,自古以来没有一位太极拳家这样说过,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错误说法。
杨澄甫先生与杨健侯先生是朝夕相处的父子,牛春明、田兆麟等先生这些杨澄甫先生的前期入门弟子也是在杨家共同学拳教拳,大多也是与杨健侯先生朝夕相处过的,太极拳的姿势要领,即使不讲,很多也是可以用眼睛观察学习到的,所以,杨健侯先生对杨澄甫先生、牛春明先生等这些杨澄甫先生的前期入门弟子保密姿势要领是不能成立的,也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杨澄甫先生与其所有入门弟子都没有魏树人太极拳著作中这些所谓姿势要领的说法,可见这些姿势要领不可能是杨健侯先生所秘传于汪永泉先生的;况且如上所述这些要领说法大多是错误的,那就更不可能是杨健侯先生的秘传了。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浅谈太极拳以后的推广和传承以及发展
·多元文化视角下武术发展冷思考
·汪永泉先生的拳架是原汁原味的杨家太
·“老六路”的劲源理论是杨健侯的秘传
·“老六路”的“八劲”是杨健侯秘传的
·“老六路”的“炼神、炼气、炼意”是
·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太极拳著作之前
·魏树人先生的“老六路”是谁首创于何
·对武术散打鞭腿技术动作防守方法的讨
·野山武道的秘密
·答“卢氏结构”问(一)/李紫剑
·武学修炼与房中术/张方
·[转帖]我看黄忠达太极养生馆的郑重声
·不传之秘/匡常修
·郝家太极梅花螳螂拳第一跌招――玉环
·武学的谎言/张 方
·“老六路”的十九种“内功劲”是杨健
·汪永泉先生得杨健侯秘传的历史可信吗
·汪永泉先生的拳架是原汁原味的杨家太
·“老六路”的单掌、四正揉手是杨健侯
·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太极拳著作之结
·多元文化视角下武术发展冷思考
·武搏会武术再成表演项目 国粹举步维
·习中华武术扬华夏国粹 武德为先强身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