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浅谈太极拳以后的推广和传承
·习中华武术扬华夏国粹 武德
·武搏会武术再成表演项目 国
·多元文化视角下武术发展冷思
·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太极拳
·“老六路”的单掌、四正揉手
·汪永泉先生的拳架是原汁原味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武学研究>谈武论道> 正文
中华武术的生存智慧/曹司雨
来源:《搏击》 作者:曹司雨 点击: 发布时间:2010-05-05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什么是中华武功,司马迁在《史记》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习练剑术,“内可治身、外可防身、君子比德”。就是说,功夫不仅是防身健身的技术,更是一种道德追求。它是一种技、身、心的价值体系。
  它内涵丰富,寓意深,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体育领域中的生存智慧。
  
  一、生存是中国武术产生的基础
  
  1、人类与动物争夺生存空间是产生武术的初因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当时的人类用棍棒等工具与野兽搏斗,人们觉得野兽可以和很多人对抗 ,就开始模仿野兽的动作,从最开始的熊、狼、到鹤、蛇、螳螂等等。人们在狩猎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却是武术技术形成的基础。
  2、人类与人类争夺生存空间是产生武术的动因
  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以争夺生存空间。有效的搏斗技法和方式,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促进了武术的萌芽。原始战争的出现,单人应战技能得以完善。武术成形于奴隶社会时期。夏朝建立,经过连绵不断的战火,武术为了适应实战需要进一步向实用化、规范化发展,夏朝时期的武术活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发展:⑴军队的武术活动,⑵以武术为主的学校教育。先秦时期,各国诸侯都非常重视培养和训练将士们的搏击技术,剑术得到发展。汉代,带有搏击性质的“角抵”已有广泛的基础,还发明了铁兵器,出现了编排起来的攻防连续套路。到了晋代,练武活动已有“口决要术”,武术初见雏形。唐代,是中国武术的兴盛时期,武则天开创武举,不少武术人才脱颖而出,天下闻名的少林武术的最早记载也起于唐朝初年。宋代,中国武术走向成熟。健身练武已成为志士仁人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在民间还组成了研习武艺的组织--“社”,开始出现武术的一些流派。元代出现了某些以传授武艺为主要内容的武馆。明清时期,民间习武更为广泛,门派林立,出现了数百种武术套路,武术流派趋于定型。
  3、健身与修心养性是中华武术的最高境界
  中华武术受其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重人伦、重道德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大特色。在武术指导思想中,渗透着儒家“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将武术纳入道德教育之中,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伦理思想的哺育与规范下,形成了武林之人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即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内涵--武德。武德是中国武术伦理观的核心,而武德伦理观念的中心是儒家思想核心“仁”。因此,“技击性”虽然是中国武术的本质属性,但在武术比试中并不站主要地位,而是要在比试中遵从礼的规范,实现道德的升华。道德是个体的“人”在社会中立足之本,生存的基本要素。在武术的训练中注重“养”,强调“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练”是为了“养”,养练结合。又受中国传统哲学“中庸之道”的影响,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是一种内求自身完善,以满足自身安全和修身养性的需要,主要目的是追求精神和内体的完善统一。
  
  二、中华武术是中国哲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
  
  1、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元气说”、“阴阳理论”是中国传统体育的理论支柱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与气说、太极说、阴阳学说、五行说、天人合一说等基本观念深深地渗透到了整个中国传统体育之中。这些带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观念对武术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观重要的理论作用。其中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元气说”、“阴阳理论”是中国传统体育的理论支柱。《黄帝内经》中认为:“气”是万物之源,亦是人的始基物质。庄子就以“气”的聚散来解释生命之形成:“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太平经》中认为“失气则死,有气则生,万物随之,人道为雄。”因此,生命体的盛衰,取决于气的盈虚,而这一条件又取决于人体自身组织中“阴”、“阳”运动状态的平衡,“阴阳和则寿,阴阳离则夭”,保持一个阴阳调和的内部环境,就成为平衡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理论依据。按照这一原则,人既要保持一定的运动,又必须防止过度剧烈的运动,这样就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阴阳运动,减少“元气”的亏损,从而达到长寿的目的〔4〕。
  2、中国哲学的整体思维奠定了中华武术的理论基础
  整体性地看待事物是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中国哲学的传统。古人认为, 人乃自然精华所凝, 即“人之生也, 天出其精, 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因此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整体思维奠定了武术的理论基础,形成了贴切于武术的整体思维的三个层面:天人合一的自然健身观;物我合一的仿生健体观;内外合一的修炼健寿观。中国传统武术表现出典型的整体观特征,始终将人的整体性做为健身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于对自然和自我认识均来自于内省、内观、内悟过程,因而导致中国传统武术的理论与实践均建立于混沌型整体认识的思维模式上。它反映在:把世界的两大基本要素,即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强调“天人合一”;把生命的两个主要标志,即神(精神)与形(躯体)视作一个整体,强调“神形合一”即“内外合一”;把人与世界万物视为一体,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o齐物论篇》),讲究人与万物协调发展。在练武的过程中强调“内聚性”,以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心理与生理和人与万物的统一,从而建立了性命双修、身心并育的整体优化生命的养生体系。
  3、“重人贵生”是中国武术的灵魂
  中国哲人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对人的生存地位的思考, 探讨人在宇宙中的价值。产生于周、秦之际的《礼运》中指出,“人者, 无地之心也”, 推重生命的不朽性。荀子在《王制》中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知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明确提出人的核心地位。老子也有类似论述。宋代著名学者邵雍在《皇极经世》中分析到,“人之所以能灵于万物者, 谓其目能收万物之色, 耳能收万物之声, 鼻能收万物之气, 口能收万物之味。”在这种“重人”的价值观作用下, 确立了中国哲学以“贵生”的“人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框架结构。
  “贵生”思想在古代生活实践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同样也影响到了武术领域。它对习武宗旨, 用武规范作了种种界定, 更为重要的是极大地促进了武术养生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重人贵生”的观念促进武术在“攻与防”的同时, 关注“养已”的成分, 从而产生了“固本强元、健身与防身”并举的机制。
  
  三、健康、长寿、愉快是中华武术的生存智慧
  
  健康、长寿、愉快始终是中华武术所追求的境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亦是中华武术的生存智慧。
  中华武术是将中国的哲学思想、宗教理论、养生智慧融为一体的实践活动,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世界遗产。
  武术是个体用以养生、强身、防身、修身养性、自娱娱人的综合使用技术,它是增强民族体质良好手段,是塑造民族灵魂的心灵之窗。其功能的复杂性和优越性是西方体育难以比拟的。
  道家将生命看成最宝贵的东西,通过养生、避世、清心、寡欲等方式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9〕。道家追求长寿成仙,与世界其他宗教不同,道家修今生今世,是非常朴素现实的宗教思想,注重现在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来世,是中国宗教的生存大智慧。中华武术将这种思想演变成习武的宗旨在于强身健体。
  著名的物理学家、若贝尔奖获得者普利高津认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与协同。现代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
  健康、长寿、愉快,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目标,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才深刻认识到的道理。我们祖先在很早以前就感悟到这个深刻道理,并且付诸实践,不断加以完善,我们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和超前意识。
  中华武功的本质是帮助人探索宇宙人生奥秘的;是通过神意气形之千锤百炼的磨砺,让精神之光普照自己的人生大道。我们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所经历所追寻所向往的,其实就是让无明的自我,找到光明的自我的过程,而中华武功就是让人通向光明的自我的一把钥匙。中华武术充满着生存智慧。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浅谈太极拳以后的推广和传承以及发展
·多元文化视角下武术发展冷思考
·汪永泉先生的拳架是原汁原味的杨家太
·“老六路”的劲源理论是杨健侯的秘传
·“老六路”的“八劲”是杨健侯秘传的
·“老六路”的“炼神、炼气、炼意”是
·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太极拳著作之前
·魏树人先生的“老六路”是谁首创于何
·对武术散打鞭腿技术动作防守方法的讨
·野山武道的秘密
·答“卢氏结构”问(一)/李紫剑
·武学修炼与房中术/张方
·[转帖]我看黄忠达太极养生馆的郑重声
·不传之秘/匡常修
·郝家太极梅花螳螂拳第一跌招――玉环
·武学的谎言/张 方
·解析《缅怀刘景云先生》一文的真实目
·读傅仁东先生大作有感/赵中辰
·习武杂感5则/王志远
·“2009年中泰拳王争霸赛”的商业化运
·中国武术法无定法/齐贵春
·地震时救生方法种种/益茗
·各国防震都有好经验
·揭开中国最高武学的奥秘/江涛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