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车星辰
大枪,是中国武艺的至高点,被尊为“百兵之帅”、“长兵之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枪也经历了由车战、马战到步战的演进过程,但因其长大挺直的特殊形制和以扎为主的基本功用,故而在几千年的传承演变中比其它兵器保持了更多更原始的技术内容,很少受到花法武艺的浸染同化,这是中国古典武艺传,竽中的幸事:
大枪是中国武艺之源,在“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的冷兵器时代,大枪始终是纵横沙场、称雄军中的“冷兵之王”。但在“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太平盛世,“倘遇不测,将何以御之”(清雍正十三年王自诚《拳论置疑序》),于是就出现了我国武术史上典型的“由枪创拳”典故——“神枪”姬龙峰“将枪法为拳法”而创心意六合拳。姬公创拳缘由在王自诚1735年所撰《拳论置疑序》中有明确}己载:“(姬公)以为若身处乱世,出可操兵执枪,以自卫可也,若太平之日,刀兵销伏,倘遇不测,将何以御之?于是将枪法为拳法,而会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万殊,名其拳为六合。”“神枪”姬龙峰由枪化拳而创心意六合拳的史实,充分证明大枪是中国武艺众多拳术的源头,也说明大枪是一切武艺的至高点。宋氏形意拳大师宋铁麟尝言:”历代先辈相传,心(形)意拳乃以古兵器大枪而创,以枪创拳之法在我武术中唯心(形)意拳所独有。心(形)意拳劲乃法乎枪功抖绝之劲也。枪功愈深,拳功愈厚。”故习形意拳者须以枪功相辅之,以助拳功之成也。宋氏形意拳伏如横弩、动若发机、瞬间鼓荡的弹性爆炸力,正源自人操大枪时下欲静而上未止的惯性弹颤力。今之形意各派,习大枪者已越来越少,能完整传习大枪技艺者更如大漠遗简,难得一见。余素嗜大枪,为此东奔西走而访人无数,但所遇皆非,后在山西太谷蒙宋铁麟大师长子宋光华老师不弃而授以大枪真功,力‘悟大枪精髓。在我目前所接触到的形意拳流派中,以…西宋氏形意拳保留的大枪功夫最为系统全面,唯惜令人心性浮躁、急功近利而很少在大枪I:静心用功,故宋氏形意大枪功夫在今后的传仔延续上亦是令人忧心的。我在大枪上曾请益过许多师长同辈,但核心技艺是宋光华老师恩赐的。河北保定的戳脚高手杜吉顺老师(包括其师弟尹双喜先生)亦曾精心授我大枪技艺,令我受益终牛。杜吉顺老师曾说蠡县的崔林生先生(戳脚大师刘景山晚年之弟子)所使大枪(杆)重达十斤,且能以十斤之杆一口气扎完整趟大枪套路,令人叹为观止。此等功力之人,当今实难一见矣。
其它如八极、通臂(背)、炮捶等门中亦重大枪,由枪悟拳,以枪助拳,从枪劲中找拳劲。过去的八极拳家,尤重大枪功夫,往往论枪不论拳,以枪法来衡量功夫,评定高下。如清末民初沧州的八极拳大师“神枪”李书文,一生视大枪为神物,枪功精绝,功臻化境,纵横江湖,罕有其匹。著名武术家马明达教授在《马凤图与陆合大枪》一文中说:“他(李书文)的习惯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弟子扎着一对一丈多长的大杆子,到一个地方先要给大杆子正位、上香、行礼。大杆子不能倒置,不能弃之地上,不能有丝毫轻慢。他每天都要抖杆子、涮杆子,早晚各一功,一年四季风雨不辍,故能长期保持膂力劲健,手法圆熟,应该说这就是他战胜攻取的不二法门。”因李书文先生把握住了中国古典武艺的命脉与主流,所以才成就了他纵横武林、枪行天下且极具传奇色彩的赫赫一生。
大枪是中同传统武术的代表与象征,它高古悠远,冷峻苍凉,蕴含着正大凛然、浩气冲天的独特人文精神。旧时拳家保镖护院、设场授徒,均以大枪(杆)为标志,名日“戳杆子”,这是一个寓义深远、引人人胜的特殊文化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对于大枪在过去传统武术中的神圣地位,武学名家马明达教授在《马风图与陆合大枪》一文中有精彩地论述:“大致自元明以来,我国古典武艺体系形成了‘大枪独尊’的传统,枪被尊为‘百兵之帅’、‘长兵之祖”,枪法是一切武艺的至高点。大凡一位高品味的武艺家,总要在枪法上有些讲究,下场演练要拿大枪,不是花枪,更不是一般杂兵,这成了一个约定俗称的规矩,一个显示学养、资历和身份的标志。直到建国之初,民间武术表演活动中,这一传统仍然被继续遵循着……需要指出的是,这个传统的形成与长期存在,使大枪成了并非任何一个‘把势’都可以随心摆弄的高品武艺,这对保持枪法系统的相对纯正也起了很大作用。”的确,粗重长大、技法细腻的大枪决不是任何一个“把势”都可以随心摆弄的,练大枪须有大恒心、大毅力、大功夫,还得从名师、访高友,且要具备较好的悟性,若妄想从书籍和碟片中获得大枪奥妙,实无异于白日做梦。
先贤武者,称习枪之术为“持龙”之道二枪如游龙,龙为万物之灵,可人深洋,腾九天,步云雨,兴雷电而变幻莫测。不论何派枪法,若不能使枪达“龙”之玄妙,终是习枪而不知枪也。
练枪之要,贵在心神合一,气力相聚,以枪合身,以身合枪,人枪一体。发招出式,皆是自然感应,见景生情,随招打势,招无定招,法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功习纯熟,神合自然,枪我两忘,不出则已,一出必中,杀人如同儿戏,立于不败之地,而枪成神也。
《五虎断魂追命枪枪谱》(王延龄老师所赠)日:“因枪艺无限,生命有限,故欲习枪达于神明之境,必先将有限之生命打破才有功成之望。故习枪者,欲望习枪,必先将俗事放下,轻名利,忘荣辱,弃欲念,心平气和,深悟枪道,行气凝神,以神而悟,悟而行,行而悟,不计日月,人物两忘,才能达习枪之正道。”又日:“枪之造诣,永无止境。故沙兄习枪一生,到老竟自言不知枪,不敢妄淡枪,恐愧对先贤。然今时之人离枪甚远,却夸夸其谈,以枪术自居,实错之远矣。”由此可见,习枪之事,既难且大。今世之人,外缘纷扰,灯红酒绿,妄念跌宕,神气暴泄,在“日损夜耗”中只能自促其死,如何能静心敛性于枪道而习枪悟枪?近见某武刊有以大枪招揽生意之“奇人”,手执大杆,势同花枪,身形乖张,神气不正。可发一笑耳!
习大枪尚需配合内功以实丹田、通气脉,使精满神旺,气血充足而气力相合,劲由内发,直贯枪尖。行家皆知,“枪是伏腰索”,大枪的运使变化,全靠丹田腰腹为依托而生效,故勤习内功,培根固本,充实丹田,强壮命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五虎断魂追命枪枪谱》日:“世之枪法,直则直,横则横,冲抖不圆,变化不活,何以故?因不习内功所致。世人学枪只知照猫画虎,枉动四肢,耗散精血,逞匹夫之勇。实不知,逞血气之勇,已使自身精血气脉产生弊端,已种下病根,徒劳而无功,实是伤残运动而不醒,如获至宝而不忍弃之。呜呼,谬传之深何以至此,误人误己悲叹一生。”是故,“五虎断魂追命枪”有“内功八势”的专项筑基训练。享誉武林的宋氏形意大枪功夫,尤以内功注入枪功而著称,其单操、组合、套路(六合大枪、翼德大枪等),与对扎练习,皆以《内功四经》为准绳指导枪功训练,殊为精绝。《五虎断魂追命枪·枪技四十九功字诀二十八势》日:“此功字诀是在内功基础上,将气融于枪,以气领。枪,以枪导气。按此诀先暗后明,暗者;使气足,明者气足内发,此当慎记。切不可胡抡,凭野性而为,看则凶猛,实则空空,差之千里矣!”随之赋诗一首于后日:“法正气足枪自行,暗似游龙随意行,明似惊蛰龙起空,电闪雷鸣鬼《神惊,意似白云悠悠飘,气似长龙腾九空,要使长枪似龙腾,一字一句细细明,悟练练悟神合气,三九三伏苦用功。”
古传大枪在我国经历了车战、骑战、步战的漫长历史。明清以降,逐步形成了以“六合枪”为核心的步战大枪体系,产生了许多大枪流派,但以“杨家梨花枪”(即六合大枪)为主流。传说杨家六合大枪(梨花枪)起源于金末山东“红袄军”首领李全之妻杨氏(号李姑姑),杨氏曾自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明代抗倭名将、著名军事家戚继光将军在《纪效新书-长兵短用说篇》中云:“夫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日‘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于熟知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神而不滞。又贵于静也,静则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化莫测,神化无穷。后世鲜有得其奥者,盖有之矣,或秘焉而不传,传之而失其真,是以行于世者率皆沙家马家之法。盖沙家竿子马家长枪各有其妙,而有长短之异其用。惟杨家之法有虚实,有奇正,有虚虚实实,有奇奇正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故日‘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信其然乎。”以上精彩论述,戚氏除以“熟”、“静”二字阐释枪法之妙外,对“杨家枪”尤为推崇。可见,在“大枪独尊”的元明时期大枪流派虽多,但终究以“杨家”为主流。是故,后世大枪之传承,多系“杨家枪”之遗存。因杨家六合枪之“第一合”有“梨花摆头”势,故杨家枪亦称“梨花枪”。近代武人以“梨花枪”为名编造的花枪套路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事实上只是些形同舞蹈、味如嚼蜡的花招虚套而已,与“杨家梨花枪”正脉风马牛不相及。戚继光将军早就说过:“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所以,我们研究大枪时必须要甄别清楚,此“梨花”非彼“梨花”也。
大枪技法极其朴实平易,简洁洗练,形如干枝老梅,观之平淡无奇。但大枪的精深内涵,恰恰隐藏在这“平淡无奇”之中。要在至平至常、至简至易中显出大功夫、大气度与凛然不可侵犯的杀气,决不是每个习武者都能轻易做到的。
大枪素以圈枪为母,戚继光将军当年在西兴江楼跟庸荆川先生学习枪法时,曾请教唐公日:“每见他人用枪,圈串大可五尺,兵主独圈一尺者何也?”荆翁口:“人身侧形只有七八寸,枪圈但拿开他枪一尺,即不及我身膊可矣。圈拿既大,彼枪开远,亦与我无益,而我之力尽。,”戚将军又问:“如此一圈,其功何如?”荆翁日:“工夫十年矣;”戚氏遂有“一艺之精,其难如此”之叹。唐荆川“工夫十年”虽系泛指,但亦说明大枪功夫之难精难练。
大枪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法,便是“扎”法,这是由枪的特殊形制决定的,离开刺扎,枪便 完全失去了其本身应有的威力而形同 摆设,故民间枪谚有“十枪九扎,一枪 不扎,便是傻瓜”之说。有关扎法的枪 诀与论述,古今各家枪派多所涉及,如 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中的“中平 枪,枪中王,高低远近都不妨。高不拦, 低不拿,当中一点难遮架。去如箭,来 如线,指人头,扎人面,高低远近都看 见”与“枪是伏腰索,先扎手和脚;疾 上又加疾,扎了还嫌迟”,这些经典枪 诀,往往被后世枪家奉为圭臬而世代f奉行。总之,扎是枪法的核心,也是大枪最基本、最重要的功夫。舍“扎”淡枪,无异于痴人说梦。
大枪训练,尤重实功而忌虚华,故有好多法简效宏的功力训练法流传后世。如面对木桩练习的刷桩涮杆功夫,枪杆穿套铁环的负重“圈枪”功夫,还有缠扎麦草垛、翻挑重沙包、刷皮条、刺靶等种种切实可行的练功方法。
练习大枪,还可以健美强身,调畅心情。大枪功夫是全身性的运动,练习时一动无有不动.使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得到强大的刺激,从而内壮脏腑,外强筋骨,产生良好的祛病健身效果。同时,练习大枪还可舒散郁气,缓解压力,抒发情怀,砥砺志节。凡是有过大枪操练经验者都知道,每次练完大枪后皆有痛快淋漓、豪气干云的感觉,这正是大枪壮神解郁的效果。
在西洋体育“肆虐”中华大地的今天,深受西方教育机制误导的中国青少年们,对我国固有的精深的传统体育项目熟视无睹,而对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的种种西洋体育却趋之若鹜。就拿武术来说,当今的中国小青年们在拼命地追逐西洋武术的所谓“耐力”、“素质”训练,岂知我国传统武术中自古以来早就有比洋人的“耐力”、“素质”训练方法优秀得多的各种练功方法。如高古雅健的大枪功夫,便是我国传统武术中典型的“耐力”、“素质”训练法,此中奥妙,唯习者白知。而且,大枪是增加功力、深化拳功的神兵宝器,从枪功中练出的骇人功力与爆炸劲,是其它器械永远也难以取代的。总之,习练大枪的好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久习大枪,功臻上乘,可由枪悟道。因枪是活体,其形如龙,常练可使人枪合一,枪生灵性而达神化之境。至此,招无定招,法无定法,枪技纵横天下,神意达于九天,法于自然,一法不立,可忘生死,舍荣辱而超凡人圣,除人我之相,由枪道悟天道,由天道悟人道。
混元太极拳,全称为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是由一代太极宗师、著名武术家、中国武术九段、武林百杰之首——冯志强(以下简称冯老)先生所创。实践证明,混元太极拳养生健身效果好、见效快,对中老年人,特别是脑力劳动者缓冲压力,缓解大脑疲劳,软化血管,降低血压、血脂、血糖,增强血管弹性,增强心脏和免疫系统功能等均有积极的疗效。
一、混元太极拳简介
冯老现为北京市武协副主席、北京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北京志强武馆馆长,并兼任国内外八十多个武术团体的名义会长、顾问或总教练。冯老是近代著名武术家陈发科和胡耀贞两位先师的高徒。陈发科人称“太极一人”,是陈式太极拳第17代传人。胡耀贞人称“单指震乾坤”,是身怀内功绝技的心意六合拳名家。冯老深得二位先师的真传,集二位先师毕生武学之精粹及自身六十多年武学之研修,在其武功练达化境后,将陈式太极缠丝内功和心意六合内功之精髓与太极拳和心意六合拳有机地融为一拳,将武学与哲学、易学、中医经络学有机地合为一体,从而创立了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该拳种直接体现了拳功一体、内外双求、性命双修、练法合道的原则,直接表达了太极拳内家拳的内涵真意。
混元太极拳于上世纪80年代形成体系,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内外传播。目前,国内包括香港、深圳在内的绝大多数省份都有混元太极拳组织,每年都在开展各种类型的表演和比赛活动。自1984年至2004年的20年间,冯老曾出访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进行讲学交流,所到之处,在与国外著名拳师过手中从无败绩,为国争了光,为武林界争得了荣誉。特别是在日本赢得了很高的赞誉,日本国内二十来个武术团体,自发改编成一个团体,称“冯志强太极拳研究会”。混元太极拳不仅在防身自卫方面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在养生健身祛病方面也深受人们的信赖和美誉,很多重病缠身的人,通过练混元太极拳而康复。现在几十个国家都有冯老的学生和弟子。自2007年至今,北京混元太极拳总部已成功举办了两次国际混元太极拳交流大会,今后还将陆续举办。
混元太极拳练功原则提倡:“内外俱练,以内为主;动静相兼,以静为主;练养结合,以养为主。”练功法则要求:“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混元一体。”混元太极拳的很多练法都是秘传的,是古人练太极拳的本质练法,冯老现将其公布于世,此举不但为我们后辈怎样练好太极拳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人类的健康事业立言立德立功。冯老的口头禅是:“我不能再贪污了,这是中国人的财富,我要把它教出来、传下去,让混元太极振兴中华,造福人类。”
二、混元太极拳的养生健身效果
(一)混元太极拳养生健身的理论成果
2007年我有幸参加了“首届国际混元太极拳交流大会”,在大会的“太极论坛”上,有十几篇学术论文进行了交流,其中有两篇论文对混元太极拳养生健身功效的分析可谓突出其研究的针对性,充分体现出该项研究的实证性和理论与实践价值。
第一篇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运动技能及社区健康系教授、美国太极研究中心主任杨扬博士写的《用于美国临床试验的混元太极拳》。通过严格控制的对照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元太极拳有如下疗效:一是提高了生活品质,如杨扬博士在《太极拳锻炼的多方面积极效果具有整体性与综合性》一文中,论述了通过6个月混元太极拳的锻炼,提高了精神与身体的交融,提高了心理健康和心、身、神活动强度和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三是减轻和控制疼痛;四足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对此杨扬博土撰写了《太极拳提高了免疫系统功能》的论文;五是提高平衡功能减少跌倒,对此杨扬博士在其文章中有具体阐述:通过两个月的混元太极拳锻炼,增强了腿部的力量和控制能力,使老人在身体平衡和腿部力量的指标测试上年轻了10岁;六是提高灵活性、劲力和运动的敏感性。
第二篇是由韩国高在植博士撰写的《混元太极拳放松功对肥胖症的运动效果》。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肥胖是21世纪“新种传染病”之一,它可引起糖尿病、高血压、脑中风、心脏病、癌症等各种疾病。该文作者认为,韩国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肥胖者。其实验对象是20岁以上的肥胖人群:第一次研究时间为22个月,选择对象为25人。第二次研究时间为1 1个月,选择对象为52人(共74名,中途退出22名)。参加混元太极拳放松功练习的参加者当中,有85%以上的成员恢复到正常体型,并意外地得到腰痛、生理痛、头痛、肩臂痛、膝关节炎等的改善效果。各种研究资料显示,根据现代体育学或医学领域中人类体能系统设计的脂肪减少方案,几乎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脂肪减少量的BIA指数只有- 0.5±%而已。但是通过混元太极拳放松功练习30分钟后,BIA指数可减少- I.5%至- 2.5%,其减肥效果差异非常显著。这次研究显示了混元太极拳放松功不仅对减肥有效果,而且对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在医学、哲学、武术学、体育学、人体生命科学、人类脑科学等领域皆有充分的研究价值,实为对人类造福有所贡献。
(二)混元太极拳健身养生的案例佐证
1. 混元太极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位女士在2007年首届国际混元太极拳交流大会上自我介绍:“我叫牛秀荣,今年57岁(看上去只有四十多岁),曾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几乎不能走路,正常2至3分钟走完的路,我得走30分钟,北京及外地所有能去的医院几乎都去了,均未奏效。于是,我开始向冯老学习混元太极拳,两年来,经过冯老耐心指点与自己专心致志的练习,把痛经和类风湿病都练好了,是混元太极拳给了我第二1次生命……”现在她是德国队的太极拳教练。
2.混元太极拳与高血压、中风
房民:男,2008年51岁,山东淄博橡胶厂职工。2000年9月患脑出血而J致偏瘫,左手指不能伸直、左脚面不能f着地。住院时血压为230/135。2002年『开始练混元太极,一年后血压降至160/100。练功四年,身体基本恢复正常。当地人把他称为“混元专业户”。
3.混元太极拳与心脏病
郑州铁路局的退休干部赵春发(2009年72岁),在不到40岁时曾被国内的权威专家诊断为“心肌炎”、“冠心病”、“神经官能症”,并被告知:治疗也只能维持生命,不可能完全J恢复功能,并建议其全休。1981年,他f跟随王长海老师习练混元太极拳,身『体状况明显好转。1997年退休后,全身心习练混元太极拳,最终心脏疼痛完全消失。2003年秋天体检,只出现r“窦性心律”。他说:“是混元太极拳治好了我的心脏病,结束了我长达29 J年的病痛折磨。”
2007年1月,他患“急发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住院,医院在会诊后下丫病危通知。住院前,他的血小板计数一直在0 -4×109/L间徘徊,(正常血小板计数应为100 - 300×109/L)。住{院i个月,血小板仅升至49×109/L,}治疗效果不明显。于是出院回家,一边『配合中医治疗,一边在千长海老师指导下加大了练习混元太极拳“丹田采气功”的力度。此后,血小板数值稳步上升并停药,八个月时,血小板数已达到111×109/L,恢复正常。连他的主治医师都不得不承认,是混元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起了决定性作用,并表示要向他学习混元太极拳,
4.混元太极拳与癌症康复
南京东南大学的张永福教授,2003年直肠癌术后化疗康复期间,发现肝部右后叶有转移病灶,经多次化疗,指标时好时坏。2006年手术切除30%的肝脏。此时,他开始向道云龙老师学习混元太极拳,每次化疗或手术后气力全无,他就按老师的叮咛,结合自身客观情况,全身放松,心神安宁,在床上练开合手,下床练舒缓的起势动作,使身体和气息上下相随。日复一日,呼吸由短促变得绵长,心跳脉搏由微弱变得强劲。随着动作的增加,身体关节的松活运动亦增加,原来的肩肘酸痛不知不觉中消退了,穿衣伸袖也不再需要别人帮忙了。随着身体一次次舒缓的开合运动,腹腔大手术肌肤缝合处的痛觉和抽紧感渐渐消失。他意识到这是混元太极拳事半功倍的效果。整整一年来,随着活动量的加大,他的体力和心理承受力也随之增强,精神饱满气色好,而且严重的睡眠问题得到改善,由原来每天3小时的睡眠延长到6小时左右。
但由于大手术导致气血亏损,易受外界环境或自身情绪的干扰,偶然血压也会波动升高。一遇这种头昏脑胀的情况,他就静心练一套混元拳或混元气功的部分动作,全身轻松后,随即白行测试,血压自然恢复正常。
张永福教授为了慎重确认康复一年来混元太极拳的效果,在执笔总结混元太极拳的功效期间,他特意做了一次血检,检查结果是:专项指标癌胚抗原参数为2.14ng/ml(正常值在0.00至5 .00),呈稳定下降的趋势。他肯定地说:“是混元太极拳给我第二次生命。”
5.混元太极拳与白血病
南京的陶荣琴女士53岁,原曾在南京丝绒厂工作。1990年患白血病一骨髓增生综合症,住院每周输血200毫升,出院后每月还要输400毫升血?五年间一直在“住院-m院——住院”中挣扎。出院后她身体很弱,后来有幸接触到混元太极拳,就每天坚持练习,病状明显好转直至康复。她说,和她一起住院的二十多个同类病人中,只有她和另一个患者活过来了。
6.混元太极拳与高血压、糖尿病
哈尔滨的李馥女士:50岁,黑龙江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会计。患高血压、糖尿病、脑梗。练混元太极拳前,走路就像踩棉花一样,里倒外斜,血压为155/105-110。2009年4月开始向笔者学习混元太极拳,通过一个多月混元功的练习,血压降到140/90。她说:“以前,低压105至110,吃任何药物从没降下来过。”通过三个多月混元太极拳练习,她空腹血糖从原来的9.5至10.8降到了7.9至8,走路“踩棉花”的感觉也消失了。
三、混元太极拳的养生健身机理
(一)混元太极拳的传统养生健身机理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生命在 于运动。”它一直是人类提高生命质量 的指导思想。但笔者认为:“生命更在 于静养。”因为,国内外科研机构的研 究一致汪明:太极拳运动是当令世界 健身强体、提高生命质量的最佳选择 之一。而混元太太极拳运动的主要特 点就是:“静中求动,动中求静,静中寓 动,以静为主,以求无极为主。”其练功 方法崇尚“练意不练气,练气不练 力”。练力易断,练气易滞,练意则通, 贵在精神。不允许纵跳发力,震脚乱 抖,避免外伤筋骨肉,内伤精气神,从 而使练功者静心、放心、专心地进行修 炼。混元太极拳练功方法体现出东方 人“含蓄”的特点,也体现出东、西方 传统文化的差别。西方人喜欢张扬,应属阳;东方人善于含蓄,应属阴,阴阳结合,才能赋予“生命”完整的内涵。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概念,把阴阳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是老子,阴阳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太极拳就是{根据阴阳之理而创编的。太极拳一开一动为阳,一合一静为阴。太极阴阳构成天地、万物,太极拳中的动静、开合构成太极阴阳。混元太极拳要求“静极生动”,当“静极”丹田生出“动”来,能用意念指挥丹田、气血随太极13式f“动”起来,也就意味着人体的经络打{通了。古人讲:“丹田一开百脉皆开,丹田一合,百脉皆合。”中医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一旦经络被打通,它的养生健身祛病效果就要高于其它运动效果。在“首届国际混元太极拳交流大会”上,李连杰的师父吴彬先生在“名家讲坛”中说,外国人提出“生命在于运动”,而混元太极拳是内外结合的运}动,是经络和武术结合的运动,是高档!次的运动,它的养生健身价值要高于外国人说的那种运动。
混元太极拳的练功方法是:以心意为统帅,以丹田为核心,以经络走向为依据,以缠丝混元圈为基本内容,以松沉圆活为手段,以养生健身、技击实战为目的。着重养气、采气、行气、运气,旨在生元、培元、壮元、混元。在丹田混元气壮大的基础上,积蓄真元之力,以意行气,按窍运气,采用自然呼吸,最后达到“丹田一粒混元气”的上乘功夫。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丹田元}气补上去了,也就是肾气补上去了,肾气不足了,经络通了,正气自然上升,浊气自}然下降,养生健身效果自然增强,这就,是混元太极拳养生健身效果甚佳的原『因所在。以冯老为例,现已83岁高龄,;仍旧神采奕奕,便是证明。冯老以推手l实战而著称国内外,但孰不知,冯老的}推手和实战的功力和威力,主要来源于}几十年来的养气、采气、行气、运气、“丹田一粒混元气”的“积蓄”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