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文化遗产学的角度,主要运用了文化遗产学特有的田野调查法对周口心意六合拳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其他拳种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借鉴。通过对调查报告的分析得知:周口心意六合拳的发展存在下滑势态,面临着传承面狭窄,传承人少,该拳种资料濒临失传,保护流于形式。周口心意六合拳拳谱、器械、对练、单练及其历史沿革研究工作一直未能及时开展,部分已逐渐消亡。
【关键词】心意六合拳;传承;发展;田野调查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给周口心意六合拳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开拓了新途径。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保护?怎么保护?这三个问题是我们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可以从这个研究的逻辑起点开始,对周口心意六合拳的发展和保护诸问题进行分析,并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经验,探索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继承和发展之间找到科学、合理、有效的发展、保护措施,以确保其生命力,以利于武术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弘扬。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进行研究。 3周口心意六合拳历史传承和发展田野调查 3.1周口心意六合拳调查要点 首先着重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即:“什么是周口心意六合拳?发展和保护现状如何?怎么保护?”根据这些问题设计了周口心意六合拳田野调查的要点,即历史渊源及传承、基本内容、主要价值、基本特征、濒危状况、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如图1所示,以上六方面内容是周口心意六合拳调查的要点。主要价值、基本特征(代表性)、濒危状况三方面是项目为什么要发展和保护的主要原因论证。已采取的保护措施是解决“怎么保护”问题的关键所在。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时都要从以上要点进行深入的挖掘。 3.2周口心意六合拳发展的现状 3.2.1 周口心意六合拳的历史渊源及分布区域 心意六合拳于清朝末年传入周口市,20世纪40年代传入漯河、安徽蚌埠、江苏、上海等地。心意六合拳产生于明末清初(公元1602-1680年)由山西省永济县尊村人姬际可大师所创,距今约有400年的历史,传承和发展近370年。 心意六合拳是明末清初时,山西省永济县张营乡尊村拳师姬际可先所创,洛阳马坡人马学礼闻知其拳精妙后,装哑学艺,尽得心意六合拳之精髓,是为第二代正宗传人;马学礼返回洛阳后,传授马三元、张志诚,是为第三代正宗传人;马三元英年早逝无徒,张志诚授武于其外甥、鲁山人李政,是为第四代正宗传人;张聚授其子张根、侄女婿买壮图,郏县人李海深,是为第六代正宗传人。19世纪后半叶,威震山陕、名播黄淮的买壮图大师到周口经商,先后将心意六合拳传授给袁长青、袁凤仪。买壮图、李海深二位老师合力培养出清末最后一科武举袁长青(字长山),是为第七代正宗传人,从此,心意六合拳传入并落根周口。后袁长青授徒袁洪亮、买金奎、陈金坡等,袁凤仪授徒尚学礼、杨殿卿、卢嵩高、宋国宾等,这一茬为心意六合拳第八代正宗传人。买金奎系买西山的二爷,买西山现任周口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周口市心意六合拳协会会长。他自八岁开始习武,深得买金奎老先生的真传,是为心意六合拳第九代正宗传人。50年来,号称“神拳”的买金奎大师授徒李尊师、秋金成等人,其中买金奎晚年将毕生所学授徒给其孙子买西山。50年来,买西山练武不辍,凭真功夫被评为国家七段拳师,此外他创新写作形式,以武术技术填词作赋,丰富了武林宝库,现在集几代心意六合拳大师智慧于一身的买西山,倾尽毕生精力,致力于心意六合拳的传播和推广,并潜心著书立说。 3.2.2周口心意六合拳的基本内容 器械:双锏、六合大枪、六合刀、方天画戟、盘龙鞭、狼牙棒、月牙铲等。 周口心意六合拳是以十大动物搏击的动作及其它技击为搏击手段,以练内三合外三合为基本要求的技击性较强的拳种。基本动作有鸡、马、龙、熊、鹞、虎、猴、燕、蛇、猫十大形;套路主要有四把拳、百花点将以及长短器械套路。 3.2.3周口心意六合拳的基本特征 周口心意六合拳是以内三合、外三合的特征,以心之发动为意,意之所向为拳,以练动物十大真形及世间万物形态、意象为特色,又以贴身击打,进退迅速,刚勇猛烈,搏击性强为特点的内家拳而著称于世。 3.2.4周口心意六合拳的主要价值 周口心意六合拳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延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周口心意六合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集修身养性、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陶冶情操、娱乐艺术享受于一体的良好作用,逐步被世界人民所喜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这些价值也是其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 历史价值:心意六合拳的渊源、产生、传承和发展,为我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和文献资料,同时对整个中华武术的发展和研究以及抵抗外族入侵都起到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文化价值:学习心意六合拳不仅能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而且还彰显了武术前辈们的智慧和才干,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进而增强全民族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振奋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和健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重要作用。 作用研究价值:心意六合拳具有养生、修心的作用。心意六合拳的站桩功,要求呼吸自然,排除杂念,沉肩附肘,使练功者意念转移,增强抗御疾病的能力。练心意六合拳时,要求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由寻常的胸式呼吸变成腹式呼吸,可减轻心、肺压力,加大肺活量,因吸入氧气充足而使肺腑相对得到放松。心意六合拳要求:以意导气、以气合力、刚柔相济,可使人体得到均衡锻炼,使肌肉保持良好的伸缩弹性,外有坚强的筋骨,内有坚实的脏腑,就可抵御病症入侵,不怕疲劳,使人健康长寿,练心意六合拳高寿者大有人在。如:买金奎95岁,买致远101岁,张鹤年106岁等。故,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竞技价值:武术源于搏击的需要。心意六合拳具有区别于其他拳种的独特的竞技技术。他以具有悍勇狠毒的实战价值著称。 3.2.5周口心意六合拳的濒危概况 心意六合拳只在回族中秘密流传,习练者虽多,但多以格斗为目的,真正的传人或达到炉火纯青的训练者甚少;心意六合拳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需要下苦功夫,故有的年轻人不愿意吃苦,望而却步;目前武术竞赛的规则限制了该拳发挥一招“毙敌”的绝技,难以在比赛中争金夺银,影响了该拳的普及;拳师中文化水平偏低,理论和实践脱节。要改变原先作坊式的传授方式,急需帮助这些拳师研究探讨、整理,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升华。 3.2.6周口心意六合拳已采取的发展、保护措施 为推动心意六合拳的发展,漯河市举办了两届全国心意六合拳学术研讨会和交流大会。召开了两次河南系心意六合拳洽谈会,对各主要传播地区的传承现状、传承者对技术的掌握情况、资料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通过统计得知了目前漯河市正式练习者有近400人。 3.2.6.1周口心意六合拳物质文化保存现状 周口回族聚居区中,坚持习武的回民已经不多,只有在开斋节、古尔邦节期间才进行习练拳活动。心意六合拳历代大师都有在清真寺习拳、授拳的经历。如周口河西的西寨清真寺习练心意六合拳比较盛行;从以上分析可见清真寺与心意六合拳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大多清真寺都需要进行修缮和加强管理。可见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有关的实物、资料、遗址亟待保护。 3.2.6.2周口心意六合拳所需保护资金现状 周口心意六合拳申遗时所需资金申报数额为279万,并制定了经费预算及其依据说明。周口心意六合拳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所在地区文化局又重新组织了项目专项资金补充申报,申报数额为960万元。据了解,申报成功后,又重新申报了项目专项保护资金,其所需资金数额更大。周口心意六合拳申报时所需保护资金申报数额为210万元并制定了经费预算及其依据说明,如表5所示。 3.2.6.3周口心意六合拳所需保护资金现状 周口市为促进心意六合拳保护,根据具体保护情况采取了近期五年保护计划。通过调查得知:心意六合拳是由周口市与许昌市两个地区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们是各自申报的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申报国家级时合并到一起。2007年11月周口市心意六合拳协会成立。买西山大师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信息,免费教授心意六合拳,并在学生家中建立了传承基地。川汇区李庄小学已把心意六合拳列入学校体育课程,学校已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荣誉称号。2007年6月9日,周口市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准备设立专家委员会,通过对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整理,建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数据库。通过调查得知,周口心意六合拳资料整理、研究、保存和出版工作还处于自发状态。其资助传承工作还未进行,传承依然以师承方式为主,传承人数量不多。通过买西山老师了解到,周口地区心意六合拳传人只有一百多人。虽然各心意六合拳传人和组织自费参加了一些活动,但其影响力不大。 4存在的主要问题 4.1传承面窄、传承人少 正宗的周口心意六合拳继承者只有周口回族人口中居多,但其传人极少,濒临失传。目前,周口心意六合拳代表性传人买西山等重要传人年事已高,其下一代传人虽然具有了较深的技术功底,但经验与知识但还不足担当起传承重任,加之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等多种因素制约,在对拳种开展保护中存在很大困难。 4.2缺乏史料佐证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史料未能查到,从以上史料记载来看,关于周口心意六合拳的源流问题尚少史料佐证,其产生及创始人还要挖掘史料,进一步考证;目前实物资料匮乏,对现遗存的实物搜集迫在眉睫。 4.3保护流于形式 2008年周口心意六合拳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按照要求开展相应的支持保护,但截至目前,支持的实质性措施没有实施,给保护工作带来了难度,令保护工作举步维艰。受资金所限,周口心意六合拳拳谱、器械、对练、单练及其历史沿革研究工作一直未能及时开展,部分已逐渐消亡。 5发展建议 5.1成立保护机构,加强组织建设 协同宣传、财政、文化、体育、教育、地方志等部门,成立周口心意六合拳保护组织机构,列入政府序列,明确归属管理、责任与工作任务。 5.2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 依托周口心意六合拳保护组织机构,制定周口心意六合拳近、中、远期发展规划,邀请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修改完善、实施执行。 5.3开展普查工作 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周口心意六合拳的形成、发展的历史沿革,加强对周口心意六合拳技术和实物的保存和研究,并将普查和研究成果整理存档,编辑成书。 5.4加强宣传和推广普及 进一步加强周口心意六合拳的推广普及的力度,营造周口心意六合拳保护的大环境。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动员工作,将其打造成区域文化品牌。 举办不同规格的心意六合拳研讨会、心意六合拳年会和比武大会,进一步扩大影响,促进保护。通过举办各类比赛,达到扩大影响,加强交流,促进保护,扩大传承之目的。 5.5加强物质文化资料保存 加强对周口心意六合拳重点文物的保护,搜集整理有关周口心意六合拳的实物资料和民间传说,依托周口市文化馆建馆保存,形成旅游、研究于一体的发展模式。 5.6加强传承保护 对周口心意六合拳传承人进行重点保护,提供必要的扶持经费;纳入学校教育、提升学校教育层次,形成幼、小及初、高中系统的教育体系,扭转因教育层次的断层学生流失的困惑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 〔2〕徐高龄主编.文化遗产保护与经营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 苑利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韩雪.论武术文化遗产保护〔J〕.中华武术,2007(9). (责任编辑:阎 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