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解析《十三势行功心解》与《
·太极拳理“戏说”不得
·顾式太极拳推手(二)
·杨班侯大功架简化太极拳(全
·《太极文武论》序
·太极拳“五要”证悟
·道门太极拳之特点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太极天地>太极理论> 正文
极左思潮与顾留馨的太极拳研究(下)
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1-05-20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顾留馨让我明白了许多

  

  我是跟赵斌老师学的杨式太极拳,但在太极拳史研究上,倒是顾留馨让我明白了许多。

  1984年,我的第一篇关于太极拳的文章《杨式太极拳及其西北传授人赵斌》在《武林》第5期发表。由于对太极拳史研究不深,引用了杨季子“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氏传”的诗句。太原工业大学孟乃昌教授(1933~1992,太极拳研究专家,曾任山西杨式太极拳协会副会长)来信,称赞我的文章写的好,其中关于杨、赵、傅三家关系以及杨家某些轶事,多为世人所不知。但他又说,在太极拳源流上,还是要尊张三丰。

  孟先生的话,使我感到愧疚。我就在继续研读杨式传人著作的同时,仔细阅读顾留馨先生的《太极拳研究》和《太极拳术》。如果说杨家关于张三丰创拳之说是“祖传”的话,正是顾留馨本人的著作,才使我从另一方面找到了这种说法的“依据”。

  我首先发现,被作为太极拳祖型的陈式太极拳,是陈发科“1928年10月应邀从陈家沟去北京传拳,陈式太极拳的本来面目,始为外间所认识。”(见顾留馨《太极拳术》370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1版。以下引用该书只注页码)这就是说,从清朝中叶到1928年之间,社会上流传的太极拳(不分流派),都是杨式太极拳及其分支。陈王廷创太极拳之说,也不是陈家祖传,是唐豪在1931年给陈家沟制作的皇冠。

  我同时发现,被斥为荒诞、谎言、附会的张三丰创拳说,早在清朝初年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以及《宁波府志》中已有记载。(见393页)

  然而,顾留馨在《太极拳术》中说:“张三丰创太极拳一说,是辛亥革命(1911年)后的一种附会而已。”(见350页)在“附录”中又说:“太极拳创始于张三丰的谎言,出现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太极拳在北京享有盛誉之时。”(见442页)

  但是,在《太极拳研究》133页(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第3版)和《太极拳术》386页中,都引用了李亦畲1867年抄给马印书的《太极拳小序》“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1867年,杨禄禅、武禹襄都健在,这显然和“辛亥革命后”或“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才出现张三丰创拳的“附会”、“谎言”之说前后矛盾。

  顾留馨引用马印书抄本的目的,是因为后来的“太极拳小序”抄本都把“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改为“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他由此证明李亦畲“已自纠其前说之无据”(见386页)。对此,笔者问过李亦畲的曾孙李光藩先生,他肯定地说,这是李亦畲认为太极拳的创始比张三丰更早,而不是更迟,并非“纠其前说之无据”。

  仅仅从张三丰创拳说的“谎言”出现的时间,在同一本书中就有两种叙述,又和自己引用的史料产生很大差距,这种信口开河的“考证”,只能令人得出与其相反的结论。

  更重要的是,我从顾留馨的著作中,发现了陈王廷创拳说的论据的不可靠性。

  感谢顾留馨,在《太极拳术》中把《陈氏家谱》的全部“旁注”都公布出来。他的目的,是要证实陈王廷创拳和陈家世传太极。唐豪考证的一个重要论据,就是《陈氏家谱》中陈王廷的“旁注”:“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之人也”,并把它作为“乾隆十九年最可信的史料”。

  但是,从公布的史料可见,《陈氏家谱》的“旁注”,一直注到陈鑫(1849~1929)兄弟三人。在一个家谱的人名“旁”作“注”,并且注到了二十世纪,这些“旁注”是何时写的,不就昭然若揭了吗?顾留馨先生也如实记录了家谱“末有‘我高曾祖父皆文兼拳最优。森批。’字样”(见360页)。这就很清楚地看出,“旁注”的编写者,正是给唐豪提供《陈氏家谱》的陈森(1846~1935)。家谱本无“注”,故而陈森只能作“旁”注。难道乾隆十九年的人,能给二十世纪的人作注吗?(详见拙著《陈氏家谱“旁注”考》)

  唐豪的另一条论据,就是陈王廷“闷来时造拳”的诗句,这是在陈鑫写的《陈氏家乘》中首次出现,显然有陈鑫编造之疑。除了这两条之外,再也没有更多论据了。

  因为陈王廷的“旁注”和《陈氏家乘》中的陈王廷诗句,都没有“太极拳”字样,唐豪说,“陈沟村至今还是一个封建的农业社会,所以村人的保守性特别的强,陈沟村人至今只肯学习其祖先传下来的十三势——太极拳的一套,不肯学习外来的拳法。就这个证据而论,足以证明家谱所注王廷创造的陈氏拳手,和遗诗中王廷闷来时所造的拳,即为太极拳。”(见唐豪《太极拳之根源》,1935年)

  但是,唐豪又说陈王廷创造的太极拳吸取了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中的二十九势。这和他说陈沟人“不肯学习外来的拳法”就有矛盾,而顾留馨在《太极拳术》中,对唐豪的看法有所发展,他列出四条推测理由,认为陈氏拳还与少林寺拳法有渊源关系,如陈氏拳架中有传习于少林寺的“红拳”,“罗盘棒诀”有“要知此棒出何处?罗盘流传在邵陵(少林)”等(见443~444页)。这些理由,不正是徐致一“以陈式为少林拳”的合理根据吗。

  人们还可认为,既然戚继光的拳经32势中有29势都被纳入陈氏太极拳,那么,戚继光的拳经32势,不就是陈氏太极拳的祖型吗?

  顾留馨在《陈式太极拳》和《太极拳研究》中,还把辽东巡按御史陈王庭,说成陈家沟的陈王廷,造成了大笑话。1964年就有人在《新体育》指出其错误,直到1980年,他才在《体育报》予以更正。

  唐豪顾留馨为了自圆其说,对于和陈氏创拳说有矛盾的史料,一律采取不承认的态度,或者进行荒谬的解释甚至编造,比如说杨禄禅不通文墨,把陈氏太极拳的“懒扎衣”误听成“拦雀尾”等等,在此不一一分析了。

  从以上情况可知,顾留馨所谓“我们根据大量史料,实事求是地提出太极拳起源于陈式,为各式太极拳的祖型,从而根本否定了荒诞的仙传之说”,到底是咋回事,有多大可靠性。

  如果说唐豪是在疑古思潮影响下,按照胡适“先疑而后考”的方法,盲目地“疑”而“破”,草率地“考”而“立”,顾留馨则是在极左思潮的气氛下,进而挥舞“神仙造拳”、“唯心主义”、“别有用心”这些政治棍棒,把唐豪的结论固化起来,造成太极拳源流的研究禁区。

  然而,陈氏以外的各派太极拳传人,是不可能被压服的,他们只是在那个时代保持沉默而已。厉王弥谤,难于长久。随着改革开放盛世的到来,被封锁的禁区终于打开。《中国大百科全书》把张三丰否定了,但《王征南墓志铭》和《宁波府志》依然存在,太极拳前辈的著作依然存在。1915年初版、多次再版修订的《辞源》,仍然把张三丰称为“宋代技击家”。著名英国科学家、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曾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自然科学部首任主任的李约瑟博士,也在其34分册的世界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到:“张三丰的名字,现今一般与中国拳法的一个派别太极拳联系在一起。”

  

  理论研究的舛误

  顾留馨先生对于太极拳理论的研究,确实下了不少功夫,特别是对陈氏太极拳的理论梳理,具有独到贡献。然而由于他长期立足于陈式,对于其他流派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从而出现一些自以为是的舛误。下面略据数例,以就正读者。

  首先,在太极拳动作与呼吸的关系上,顾留馨画蛇添足,在《太极拳术》中把杨式太极拳每动的“呼”、“吸”都明确写出,强调“练太极拳时,自始至终每个动作都要与呼吸有节奏地、自然地结合……从而使内脏受到适宜的刺激,加速气血流转,旺盛机能”(见82页)。杨澄甫先师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说:“习练运行时,周身骨节,均须松开自然。其一,口腹不可闭气;其二,四肢腰腿,不可起强劲。此二句,学内家拳者,类能道之,但一举动,一转身,或踢腿摆腰,其气喘矣,其身摇矣,其病皆由闭气与起强劲也。”赵斌、傅锺文老师一再强调练拳时要自然呼吸,以防“闭气”。练到一定程度,呼吸自然深长。推手运用时,呼吸自然能配合动作。当我给傅锺文老师说顾留馨在《太极拳术》中写明每动的呼吸时,傅老师冷笑说:“糊涂虫”。顾留馨到底糊涂不糊涂?我们看看下面的数字分析。

  我仔细统计了一下,顾留馨在《太极拳术》中把杨式太极拳的动作一共写了180个呼吸。有资料说,一般人每天呼吸23000次,平均每分钟约16次。顾留馨说,练习一趟杨式太极拳,“原为8分钟,现为20分钟”(见58页),若按《太极拳术》的呼吸去练,每遍练8分钟,每分钟要呼吸22.5次,每遍20分钟,每分钟呼吸9次。试想,人和人的年龄、身体素质不一样,肺活量不同,如果强行动作配合呼吸,不是憋气就是喘气,正是犯了太极拳练习之大忌。况且,顾留馨完全按照拳架动作的开合来规定呼吸,但每个开合的动作路线长短不一,运行时间也不一样,若动作配合呼吸,必然造成呼吸不均匀,显然也有害健康。

  练太极拳时,膝部的要领至关重要,搞不好会造成膝关节损伤。顾留馨先生对此也提出了不恰当的见解。他要求“迈步时先提起虚足的大腿,使力量聚集在膝关节来带动脚跟提起”,“做踢腿或独立动作时,先提腿把力量集中于膝关节”,“提膝把力量集中于膝尖,可以把周身劲力节节贯串地透达于足尖”(见44页)。

  运动生物力学告诉我们,肌肉收缩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关节只是连结骨骼的一种运动轴(有一轴性关节、二轴性关节、三轴性关节)。关节的任何一个运动轴,都配布有作用相反的两组肌肉,分为运动肌、协同肌、对抗肌等,以便控制关节部位的转动。迈步时,膝关节一定要放松,应该通过意念指挥大腿肌肉群的伸缩,使大腿抬起,小腿自然下垂。如果把意念集中于膝部,只能影响膝关节的灵活性,拖住了运动轴。所以,用大腿还是用膝关节,是下肢“用意”的原则问题。孟乃昌先生有一篇太极拳纠偏的文章,认为意在膝尖会使气血留滞于膝关节而不通,是造成膝关节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否有所指,不得而知。

  顾留馨对于“气沉丹田”的理解,也使人莫名其妙。顾先生自己也说过,“气”不是呼吸之气,但他在《太极拳术》中说:“小腹外突时即为‘气沉丹田’。因此,‘气沉丹田’不是绝对化的。一呼一吸,总是‘气沉丹田’与‘气不沉丹田’交替进行的。”“太极拳论所说的‘气宜鼓荡’,正是说明了‘气沉丹田’不是绝对的。”(见36页)这就是说,气的“鼓荡”就是气不沉丹田,那么“气宜鼓荡”是否就意味着“气宜不沉丹田”了!

  最后我想说,顾先生毕竟是太极拳界的一位著名研究家。时代选择了他,造就了他,也给他的研究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对此,不可求全责备,但是要有明确的认识。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太极拳理“戏说”不得
·杨班侯大功架简化太极拳(全)
·太极拳“五要”证悟
·陈家沟枪法是外来传入的
·太极拳的三合六进
·太极拳中的辩证法
·三丰清虚自然太极拳理法阐真十三势单
·太极图与张祖意合太极拳(下)
·太极拳精典口诀记忆知识
·《内功经》中的内气运行路线
·武当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之之区别/王
·太极内功修炼
·武式太极拳背丝扣演练法/张修睦
·太极拳呼吸法的掌握与运用/王寿山
·谈太极拳的松功/祝大彤
·孙禄堂谈内家心法-龙虎二气
·顾式太极拳推手(二)
·太极拳理“戏说”不得
·解析《十三势行功心解》与《打手要言
·太极拳呼吸法的掌握与运用/王寿山
·太极拳的巧妙摔法/张迎忠
·武式太极拳背丝扣演练法/张修睦
·太级推手体悟漫记/杨 波
·浦汉健给太极拳下定义了吗?/李秒丰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淘宝旺旺: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咨询电话: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传真:0371-86127866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