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胸拔背,或曰涵胸拔背,笺传已久。前贤今人对这四个字,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和议论,人言各殊,莫衷一是。
愚意此四字须分两节读,分两节解。含胸属收、属阴,概指每一拳式由无极态向内收,向下伏时,肩使臂、臂使腕、腕使手,通体回收下落、肩沉肘坠,自然而然形成含胸之势,为吸外势、蓄内劲之体用。拔背属开、属阳,概指每一拳式自含胸之末尾,自收敛势、含蓄式、阴势之极、之终端,开始向上、向外伸展,转腰松胯之势不变,全身脊柱逐渐节节放松,头顶如有绳索缚束向上提升,即所谓之“虚领”;因“虚领”而有“顶劲”。以此“顶劲”,隐隐然如拉牵提伸背部脊骨及骨帝二指余位置之两排穴位,尽量向上伸展,这种感觉,相对于“松胯”而言,成为“拔背”。虚实二足随全身松软单沉之劲,而粘于地面。如此拔背而至其极,直达无极态。所谓无极态,是双足双腿虚实已尽,得双沉之拳态,脊骨、肩胛骨、劲骨、肘腕骨节、膝、胯骨节等,节节拉伸、松开至极度,其中气内劲,则始终节节如珠,贯串于头顶与尾闾之间的背脊骨;其自我感觉,则全身如与天地相接,上顶天,下陷地,如打呵欠,如伸懒腰,如蛟龙出水,如大鹏展翅。求此状态,得此意境,“拔背”乃其中一个至关紧要的环节。
练太极拳者如能求“含胸拔背”之道并得其真,日积月累,历时既久,则在生活中,无论坐、立、起、行,其背脊当会笔直、柔韧而有弹性,弯腰驼背者无。
形变、神亦变;内变、外亦变。反之亦然。形神兼具,内外合一,是练太极功夫的要点之一。
太极拳的每一式,都有一个瞬间的无极势,即阴阳平衡之“双沉”态。此时即“拔背”之最。与此同时,肩、肘、腕、指,均达到最松开、最伸展之位置,上有顶天之势,左右双臂,或平行,或一臂上伸、另一臂下坠,有伸展至远之概。头顶百会穴、中腹丹田穴与胯下会阴穴三穴联成的一条线,处于腰背脊颈伸展最长、最松之状态,并始终与地面相垂直。练拳者自“无极态”变换为上下左右相应的一阴一阳,阴生而长,阳退而消,腰背脊椎骨自然放松,于腰、背、脊、躯旋转之过程中,自然回缩。所有“回缩”,皆不用力,而任凭其各关节放松,则“拔背”退而“含胸”生,双肩胛、双肘、双腕自然放松,继续自然回缩,以其“沉肩”、“坠肘”,而成其“含胸”之势。
“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胯”、“虚领”、“顶劲”,其实都是阴阳易变、浑然一体之进程。以意领之,以气行之,假以时日,就可得其真谛。不练,则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无论是103式还是24式之太极拳,每一式均有一次“拔背”、一次“含胸”。“含胸”尽,则“拔背”起,“拔背”终,则“含胸”生;“含胸”属阴,“拔背”属阳,无论阴阳,皆是过程。
“含胸”或“拔背”都是以自身之腰为轴之螺旋运动态。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含胸”依拳式之不同,有明显的上下左右前后之“收敛”性螺旋运动,“拔背”则是垂直于地面的上下方向螺旋运动态,其前后左右之动,完全随身躯之动而动。虚领顶劲,须保持立身中正。切勿歪斜。头顶百会穴至胯间会阴穴之联线,即为人体中线,丹田为中线上之中。“守中”,至少有两个要点:气守丹田为其一,人体中线始终垂直地面,为其二。以会阴为其最下端的人体中线,始终有上下、前后、左右之整体、柔和、均匀之移动。此移动,则须始终在双足粘地、两足心虚联线的六分之五或五分之四的范围内,无论练拳盘架子还是推手,还是推手、实用,人体中线之下端会阴穴之地面投影点,切不可越出任何一足粘地处之外。只有在金鸡独立、左右踢脚、蹬脚等拳式中,人体中线与单足相重合。人体中线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均须垂直于地面,“守中用中”,为太极拳之要诀之一。无人体中线与地面相垂直之态势,决不可得其“中”。“守中用中”,当然也就落空了。能“守中”,才能有双沉的“桩”的感觉,有“桩”的感觉,才能使周身四肢之螺旋运动,始终围绕此“中”、此“桩”,而起落放收,上下左右前后,无往而不柔,无往而不利也。
无论内家、外家的中国功夫,均有站桩、骑马桩等式。练“桩”,神应内敛于“中”,气须下沉于“中”,肢体似有似无,亦归守于“中”,得其环中枢纽,此即“万法归一”。
有“守中”,才有“用中”,有“万法归一”,才有“变化无穷”。于太极拳、剑、刀,“守中”之始,则是双沉之“无极势”,是运动中的瞬间势,是“起势”,亦是“收势”。太极之动,即经过种种“无极势”,阴阳互易,源源不绝也。
“含胸拔背”乃“阴阳互易”过程中相生相消之现象表现,得之于自然。以意带领“含胸”与“拔背”,每一式均有内在之互动、之相生、之相长,练得久了,便得内劲,自腰脊发出之螺旋内劲,通过“周身一家”、“节节贯穿”,形之于拳、掌、臂、足、腿、体,即不是单独上臂肌肉发力所能比拟者。
“站桩”为静,为“双沉”,但一呼一吸,均可以有极微、极缓、极松、极自然的内在“拔背”与“含胸”,背、脊、颈、躯、腿,均自然放松挺直,久而久之,不以为意,亦有内在之胸、脊之微动,于日常生活中,便可能经常有内息、内功之阴阳互易、互生的过程。
太极名家李雅轩曾说过,“含胸拔背这句话,老论(指《太极拳论》)上没有。这是形意拳、八卦掌上的规矩。因为陈微明早先跟孙禄堂练过一段时间的形意拳,后来才跟杨老师学太极拳,陈著的太极拳书上,有太极拳十要。把老论上的一些话,反正说了一些,又添了这句含胸拔背。以后练太极拳的人,以为这句话与太极拳也无妨碍,作书的也将这话沿用了,从此就成了练太极拳的规矩了。其实,不是那回事,所以我今告诉你们,对这句话不要过分强调,如强调了,就脱离了自然。太极拳是以端正为主要的基础。在这种基础上,胸腰脊背为了动作的需要,是有时含,有时挺,有时凹,有时凸。这是身势动态,不能抓着这个含字,就说一定非含不可,成了规矩。”(摘自《太极拳理传真》24页)
李师之话说明:含胸拔背四字,乃“身势动态”不可始终“含胸”,同时又“拔背”。至于说此四字为陈微明所引自形意、八卦,创而为论,则未必确实。
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中的“太极拳起势”一节,即有“立定时,头宜正直。意含顶劲。眼向前平视,含胸拔背。不可前俯后仰。沉肩坠肘。”等语。“意含顶劲”即“拔背”、“沉肩坠肘”即“含胸”。“起势”系“守我之劲,以待人之动,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含胸拔背”即阴阳合一,有其意而蓄其势,可见此四字并非陈微明遽然目引之于形意拳、八卦掌,自作主张,随便添上这四字也。
其实,中国功夫有其相通相同之精粹在,并非只有太极拳、或只有内家的形意、八卦,才有“含胸拔背”的四个字的形容或要求。少林内功,也有类似的拳势或拳意。
传为武当山张三峰祖师遗谕的《太极拳论》曰:“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丝毫间断耳。”有虚实、有阴阳互易互生、此消彼长的过程,才有周身节节贯串,也才有“含胸拔背”这四个字的动势和变换。王宗岳《太极拳论》中说的“随曲就伸”,即由阴而阳之意。“虚领顶劲”、“立如称准”,即含自然的“含胸拔背”之意。
李雅轩在致他的学生的信上说:“练拳,意气要沉下去,臀部收进垂直座正了,胯部以下,往下沉着,胯部以上,是往上拔着,肩垂肘坠,”(摘自1963年11月18日信)。“吾们练拳,应本老论,行动心解,塌肩垂肘,顶头拔背,绷开了,沉下气去,稳稳静静地松开劲去晕味,决不会错。”(摘自1964年3月2日信)“关于身势方面,只要一身松开,虚着顶起劲来,气自然地沉到丹田,也就够了。上有提劲,下有沉劲,物(身也)必自直,并且劲整。一提一沉,自然就会端正。全身松开,自然会下坠,神提起来,自然会有灵机。你们看鸡冲头、蛇行、马跑,不都是顶起头来吗?头只要顶起来,提起神来,不是动作很机灵了,很迅速了吗?如他们那种琐琐碎碎地在局部上去找,我以为是都不必。要以我的看法,含胸拔背这一条规矩,也不可强调,不然也会练不出很自然的功夫来。”“太极拳是提纲挈领抓大体,不找零体。”(摘自1964年12月18日信)
先贤诸言,已尽释“含胸拔背”之真意焉。
注:本文已发表在《武林》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