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八心”“四志”为太极拳修
·大巧无术 大巧若拙/高载君
·浅析武式家传太极拳三路拳架
·对传统杨式太极拳认知的几个
·郝月如操手十五法
·太极拳的思想性/王学武 王晓
·太极拳的修炼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太极天地>太极理论> 正文
再谈太极拳内功心法/傅仁东
来源:《精武》 作者:傅仁东 点击: 发布时间:2010-05-10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编者按:
  内功为功夫之本。只有真正注重修炼内功的内家拳传习者,功夫才能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奋进,并由量变达到质变,即所谓的“变化气质”。各有灵苗各自探,沈阳武术名家傅仁东先生对内功的研究与修炼,完全不靠孤本秘笈和一鳞半爪的道听途说,而是从内外兼修的实践中找突破口,这才显出他发覆传统武术的本领。前人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认为傅先生内功说的魅力,可以说就在一个形而上的“道”字上。因为武术在最高层次上是共通的,当一个武术家以自己的方式进入了“道”这个层次,为尚武精神创造出了新的表述,他便是在真正意义上推进了我们的传统武术。
  
  应广大读者和武式太极拳爱好者的要求,我想进一步谈一下太极拳内功心法的核心问题一调身、调心、调息功法。这个问题之所以是练好太极拳内功心法的核心,首先是因为这三种功法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它是贯穿整个太极拳内功心法的主导功法,是三种功法合一、不可分离、共同提高、共同作用的练功功法。其次是体现在练功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境界和体悟,在不同阶段应先侧重什么和以哪种功法为主的问题。下面我按三个阶段十层功夫的练功方法来阐述调身、调心、调息功法。
  七言练功诀
  身法要领要记清,三调功法务求精。
  一步形体架势真,六合八法要上身。
  放松求静是精髓,弹腿麻腰行功架。
  米架永功背丝行,着熟懂劲架推求。
  二步着重轻灵功,丹田内转带外形。
  棚捋挤按随意行,敷盖对吞神意现。
  腹式呼吸要自然,接运蓄发形追意。
  三步七悟三分练,二气合一为神力。
  丹田胎息忘有我,血脉相通为真气。
  球动无根千只眼,六球一柱精细研。
  上乘功法因人炼,不遇明师莫轻求。
  
  一、调身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功法
  
  很多练太极拳者,对太极拳的架势和形体不太注意,教拳者要求也不太严谨,只强调大松大柔。有的练拳者为了大松,而把拳架放大,形体变化了。有人戏称其为“练舞而不是练太极拳”。先宗师始创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其拳架各异,风格不同,特点各有千秋,而拳理一致,都离不开太极拳内功心法,离不开古典拳论、法诀、法理和易、释、道、医、儒等的理论基础为指导。
  误传:“太极拳不在架式,而在气势”,实际是先师爷郝月如先生在其《武式太极拳的走架打手》一文中提出:“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一字之差,理解就不同了,正如拳论中云:“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先师郝少如先生在教拳时常说:“拳架不正则气血不通,姿态不端则神不宁”,因此在教学上不求其快,而求其精,每授拳一个架势需要3至5天,直至真正合乎拳理规则要求。先师郝少如先生又指出:“平时练拳、练推手,要按规定办事,要一丝不苟,认真钻研,还要求平时刻刻注意,好好留神老师的举动和神气、技巧。”这样教学实则“事半功倍”,此种教学方式值得提倡和发扬光大。
  调身之所以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是因为只有把身法要领按其规矩都能练上身,才能“劲整”,才能“八面支撑”。
  先宗师郝月如先生对身法要领是这样论述的:
  1.心以上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两肩微向前合,谓之含胸。
  2.两肩中间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要灵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
  3.两膝着力,有内向之意,两条腿如一条腿,能分虚实,谓之裹裆。
  4.两肋微敛,取下收前合之势,内中感觉松快,谓之护肫。
  5.头颈正直,不低不昂,神贯于顶,提势全身,谓之提顶。
  6.两股用力,臀部前送,小腹上翻之势,谓之吊裆。
  7.以意将两肩松开,气向下沉,意中加一“静”字,谓之松肩。
  8.以意运气,行于两肘,手腕能灵活,肘尖常有下垂之意,谓之沉肘。
  9.有动之意,而未动,即预动之势,谓之腾挪。
  10.身、手、腰、腿,相顺相随,一气呵成,向外发出,劲如放箭,迅若雷霆一往无敌,谓之闪战。
  11.两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谓之尾闾正中。
  12.能做到尾闾正中、含胸、拔背、松肩、吊裆,就以意送气,达于腹部,不使上浮,谓之气沉丹田。
  13.两腿虚实必须分清。虚非完全无力,着地点要有腾挪之势,腾挪者即虚,与胸有相吸相系之意,否则便成偏沉。实非全然占煞,精神于实股,支柱全身,要有上提之意。如虚实不分,便成双重。
  我们讲调身的身法:含胸、拔背、松肩、垂肘、提顶、吊裆、裹裆、护肫、气沉丹田、腾挪闪战等身法要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分不开的一个整体运动。含胸,是在锁骨以下二三寸处,肋骨微合,胸往下沉,从锁骨到心不可弯曲(也就是“窝胸”)。拔背即大椎骨要拔高,背要撑圆,但不能“躬背”,即含胸拔背两者同时进行,一个动另一个相应也要动。与此同时,松肩、沉肘作用于含胸拔背。使“内气”布于两膊,形于手指。提顶吊裆,提顶要虚灵,它需要外形帮助,往上顶劲,不仰脸,不低头,要下颏微收,提顶并不在中间起吊裆作用,但要拎尾骨与小腹和顶劲中心成一条直线。吊裆也要有外形的帮助,用尾尖前移一二寸,但意识要放远,吊裆需要两臂两膝帮忙,要相互联系,要相互配合不可分离,这就是裹裆。护肫与其联系更重要,更要严谨恰当,否则它会影响空松和支撑八面的功法。护肫是两肋下边的软裆处不能扁掉,要使其圆满,要保护它,如果中间扁了,气就会受到阻碍,就不能使气沉到丹田。腾挪闪战也就是刚柔相结合,与松肩相结合,要“刚柔相济”,“似动非动”,这就是腾挪。闪战即是方向,实股是阴,阳可向任何一个方向延伸。我们讲身法,可以一个一个地来讲,讲得越深、越透、越详细、越具体越好,但在行功时,身法不可缺一,它是一个整体,互为联系,互为配合,互为作用。能够做好以上调身要领,功夫就能达到六七层,当然它要靠行功走架来诸条验证,诸条来完成。同时要与“调心”的一个“静”字互为帮助。先师郝少如先生指出:“拳可以不放在身上,动作全在静中产生,不静则不专心。”
  
  二、调心是练好太极拳的灵魂
  
  这里讲的“调心”不是人之“肉团”之心,而是说人的精神,人的思想,人的思维意识。需要做到无私无欲,达到复归于婴儿的赤子之心。做到心清静,性空明,方能包容众生,纳天地之正气,方能无嗜欲,无烦恼,与世无争。
  1.调心就是调整人的心理状态、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调心主要是调整人的思想意识,去除私心杂念用新的思想意识(即大公无私心装世界之胸怀)去面对周围事态发展和周围之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放松”和“求静”(放松和求静我在《精武》杂志2010年第一期中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在此就不再重述了)。练太极拳能够达到“放松”离不开“求静”、即意守丹田,这两者是互为联系、互为作用的同步功法,你能静下来,就能放松,你能放松就能静下来,这两者是调心的“真谛”和“精髓”,是学者必须修炼的功法。
  先师郝少如对思想意识有这样的论述:“打拳不能离开意识,以意领拳,拳才能不放在身上,从而最后达到忘形。”练功时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要和颜悦色,心平气和,去除杂念,达到放松的状态,要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2.调心要用桩功来辅助完成放松和入静,调心能够使全身放松,能够尽快入静,如何才能达到呢?实际达到这层功夫,应该是在第二阶段四至六层的功夫了,因为你在初级阶段不必去练桩功,只要把盘架子(形体),身法要领练上身(劲整),精神要饱满(气势)就可以了。但到第二阶段就有必要用桩功来辅助完成调心、调息的功法。
  最好在第二阶段,有四至五层功夫时,练桩功。练桩功决不能练“枯桩”,枯桩容易“烧干锅”,练而无效,易出偏差,最好在明师的指导下进行练功,因为桩功不但要具备调身、调心的功法要领,而且也要按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注重调息地练功。这样有正确的练功方法,才能达到最高境界,登上上乘功夫。关于桩功,在另章详细阐述。
  之所以说调心是练太极拳的灵魂,是因为调心的主要实质内容就是“求静”,全身各个部位,各个关节都要“放松”,达到“无形无象,全体透空,应物自然”。
  
  三、调息是练太极拳达到上乘功法的精华
  
  在《内功四经》中对调息是这样论述的:“气调而匀,劲松而紧,缓缓行之,久久功成,先吸后呼,一出一入,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收丹田,气之归宿,吸人呼出,勿使有声。下收谷道,上提玉楼,或坐或立,吸气于喉,以意送下,渐至底收。升有升路,肋骨齐举,降有降所,气吞俞口。”
  恩师吴本萍先生对这段经典论述是这样解释的:“前四句者:用功之时,调息气如抽丝,鼻吸鼻呼。劲者,必先松用紧。唯其松之极,故能紧之至也。故以松用紧,非以紧使松也。次八句者:此调气之法也(逆呼吸法)提想真气上升至顶也。下者,升气后真气落下也;优者真气深藏于内,意想真气渐收渐小,坠于丹田。再六句者:谷道者。后阴也。自喉而入方能得气之真路以入肺、入心、入肝、入肾也。气虽入丹田,用意时必存想真气深至底之势方妙。最后四句者:此言真气升降之路也,升时两肋骨缝而升,开张,向上举之,自然得窍。降时自背脊俞口而人,透前心方得气之真路(俞口穴自脊骨上,下数第七节便是)。”
  关于调息的论述,确实很难说清何为达到上乘功法最高境界的功法,一代宗师郝为真先生曾对修炼上乘功法这样论述:“以力声血,以血化精,以精化气,以气归神,此中不祗有甘苦可言,直有生死之险矣。学者可于力上求,无轻向气上觅,一入歧路,戕生堪虞。古人之不轻传人,匪吝也。不忍以爱人之术而杀人耳。无明师真诀,不可盲从冒险。学问之邃,予尚浅陋,未能窥其深,不敢赞一词也。”
  练太极拳在调身、调心、调息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功夫达到四至六层功夫这期间,只是腹式呼吸,自然呼吸即可。但必须明其原理,人生下来后就有一呼一吸之呼吸法,即后天维持生命之呼吸。我们练功行气,就要改变其后天呼吸法,逐步回归胎息,即先天呼吸法。可以按其练功阶段和层次逐渐推进,决不可强求,要顺其自然。从自然的后天呼吸,逐渐深化到腹式呼吸、丹田呼吸,最后回归到胎息先天之呼吸。
  (1)腹式呼吸: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以意导气,以腹部肌肉群舒张和收缩的呼吸法,我们在练拳时或两人推手时,由于活动量增大而感到气上浮,呼吸急促,有的拳师说:“你把气压下去。”实际是没有掌握好腹式呼吸的正确方法。
  (2)丹田呼吸:在腹式呼吸法的基础上。深化到丹田呼吸,即以鼻呼吸,以意领气,使气沉丹田的呼吸方法。
  (3)胎息呼吸:是在丹田呼吸法的基础上又深化到先天之呼吸,即胎息的方法。胎息要以意导气,“吸气绵绵呼气微微,虚极静笃,神凝气结,心俞定而息愈微”。这就是达到修炼内功心法的高层功夫。
  要讲“调息”,必须要明白人体之脉络,脉络为人体内真气运行的轨道,人身脉络主要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最主要的是督脉和任脉。督脉在身后为阳,统帅全身阳经;任脉在身前为阴,统帅全身阴经。按呼吸循环来看,是由百会、玄关、冲脉、任脉、带脉、会阴穴往上返尾间关、肾关、夹脊关、督脉、玉枕关、百会穴。
  拳经云:
  紧缩谷道内中提,
  尾闾一起绉节骨。
  玉枕难过目视鼎,
  来到丹田存消息。
  悉心搭通鹊桥路,
  十二时中降下池。
  锁住心猿拴意马,
  要立丹田海底基。
  一时快乐无穷尽,
  返本还元心自知。
  久练自成金刚体,
  百病皆除如童子。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大巧无术 大巧若拙/高载君
·对传统杨式太极拳认知的几个误区
·何轶群《太极求真录》[第十八篇]太极
·各派名家谈缠丝劲--略谈太极拳的缠丝
·杜元化太极拳十三字精义解/马国兴
·孙禄堂谈内家心法-龙虎二气
·如何练好“六封四闭”拳式/郭宝洪
·谈谈我的松腰体会/窦占国
·太极拳精典口诀记忆知识
·《内功经》中的内气运行路线
·武当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之之区别/王
·武式太极拳背丝扣演练法/张修睦
·太极拳呼吸法的掌握与运用/王寿山
·谈太极拳的松功/祝大彤
·锻炼太极拳的程序和方法/李品银
·太极内功修炼
·如何练好“六封四闭”拳式/郭宝洪
·演练太极十要点/柳有才 殷光远
·孙氏内家拳桩功
·关于内家功夫进阶程序的简单划分
·孙门八卦拳--掌劲
·孙禄堂谈内家心法-龙虎二气
·陈氏太极拳-内功全教程
·“松”在太极功法中的基础地位与主导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