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八心”“四志”为太极拳修
·大巧无术 大巧若拙/高载君
·浅析武式家传太极拳三路拳架
·对传统杨式太极拳认知的几个
·郝月如操手十五法
·太极拳的思想性/王学武 王晓
·太极拳的修炼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太极天地>太极理论> 正文
杜元化太极拳十三字精义解/马国兴
来源: 作者:马国兴 点击: 发布时间:2010-06-03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杜元化太极拳十三字精义解

杜元化的十三式的内容是:

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他说:命名十三式。总而合之,为十三,因各有效用,故不得不列为十三。他又说:其中所包一圆、两仪、四象、八卦,各有秘诀,一丝不乱。一太极图之中而十三式俱现,秘莫秘于此矣。

又结合七步功夫说:

1、一圆即太极,2、上下分两仪、3、进退呈四象,4、开合是乾坤、5出入综坎离、6、领落错震巽、7、迎抵推艮兑

其传人认为这些内容是:太极拳新概念,而不能完全的理解。

首先说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就三项基本内容,即修炼、建体、至用。谈拳论道,不能混同的说,必须要修炼、建体、至用分明,而能一以贯之。古人云:“涵养之以静以蕴其继(体),灵妙之以动以畅其用。体非无以立其大本,用非无以彻其元功”。下面就从修炼、建体、至用三项内容,系列的剖析杜元化的十三式的内容和七步功夫说的内容之精义。

一、圆,一圆即太极:此层从背丝、缠丝分出阴阳,其练是缠法,其用是捆法。

此圆者,从体立论,即自己的法身道体,即太和一气之圆满的体象。就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所描述的内容,其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道体无形无象,但确是妙有。后人将此称为“太极”之体。而关于此法身道之体的论说,历来圣贤皆有描述,将我根据拳法精义而整理总结的说法,分别录之于下。

就此法身道体之功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法悟后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摘自《传统内功源流论》

这个法身道体能生万法之用,何能十三个字就概括的了的。但是,运用此十三个字是可以概括的论说了。当然,这也是运用融化法融化的说法。

如以境界说:身体如同九重天,内外如一,玲珑剔透,无一丝杂气搀入其中。言之纯是天理,身一动作皆合天道。与圣人并立,与太虚同体。

——摘自《孙禄堂武学大全增订本》

如以道体直接说:

放之则弥六合,其大无外,无所不容;卷之退藏于密,其小无内,无所其入;卷放得其时中,丝毫无差,无不切机。

太极的法身道体之说法的来源:源于《易经》的“健顺和之至也,太和一气”。道也,天地人物之通理,名之曰太极。

背丝者,8字运行的劲势方法之法式;缠丝者,内气、外形双曲螺旋的劲势动变方法之法式。故曰:其练是缠法。就是顺逆缠丝法,亦名:阴阳逆从、劲形反蓄法。

其用是捆法,因有内气、外形顺随而用的“内吃外靠、外吃内靠”的两种技法功夫,可造成一点子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拳势,虽不打敌而敌莫敢乱动,足下如站在圆石上一般,不动都欲跌倒。故将此“内吃外靠、外吃内靠”的两种技法功夫名之曰“捆法”。此乃“中气”功夫。前贤有论,以资对照,录之如下:

至于中气,能令敌人进不敢进、退不敢退,浑身无力,及其危难。足下如在圆石上站着不敢乱动,几乎足不动即欲跌倒。此时虽不打敌,敌自心服。

《陈谱·中气与浩然之气血气辨》

二、上下分两仪:此层阳升阴降,阳轻阴重,其练是波澜法,其用是就法。此上下者,上天下地之两仪也。自身的内气为自己的天,自身的外形为自己的地。内气者,健之体,外形者顺之体。此正《太极拳经》中所说的“健顺参半、引进精详”之句的精义。此乃天地定位的体现。内气、外形的性质,又是乾坤定位法的结果,即干健坤顺法说。

这就有了内气、外形,柔外刚中的匹配如一的法式,即健顺德之体立;就其所用,柔化刚发,以柔用刚,阴阳迭神其用。

而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皆是出现在两仪法式中的矛盾统一运用的技法问题,即内气、外形对立统一于一体之中的问题。此乃“不知两何能知一”的传统拳术体、用之概念,即“二一一二”之练、体、用的宗旨。

而此乃专以内气、外形之“气升形降、气降形升”的升降法式立论而概括之。“气升形降、气降形升”的升降法式周而复始的运作,以内气论,犹如水之波澜,就是心意六合拳的波浪劲、翻浪劲之法式,故曰:其练是波澜法。因其可以“随屈就伸、随伸就屈;随起就落、随落就起”,本是顺随之起落法式。不言顺随二字,只以“就”字言之,其实就是顺随之法式的论述。而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等诸法式,皆可以是“就”法言之。

三、进退呈四象:此层半阴半阳,纯阴纯阳,互为往来,其练是虿虫法,其用是伏贴法。

承上一句“上下分两仪”而论述四象的法式。因为,子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而有关四象的法式,《太极拳经》中有专段论述,论之如下:

寒往暑来,谁识其端?千古一日,至理循环。

上下相随,不可空谈;循序渐进,仔细究研。

人能受苦,终跻浑然!至疾至迅,缠绕回旋。

离形得似,何非月圆;精炼至极,极小亦圈。

其中“千古一日,至理循环”一句,就说明的是“四象”法则的。

何止进退呈四象,凡两仪中的一切内容,如以暗劲法式匹配,在攻防中皆呈现的是四象的法式。如果劲形反蓄,阴阳逆从,则一身之中,进中有退,退中有进,此乃暗劲的法式。其根本来源于《易经》的“阳数始于一,阴数始于四”的道理。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动变法则中才见攻防两仪之事实。

以外形虚实法言之,就是“上下相随”的四象动变法则,此其一也。如再以“劲形反蓄”法论之:左攻右守,左攻者形出而劲势返回旋;右守者形回劲势反发出。内气、外形合观之,呈现出攻守两仪动变中见四象的动变法式为根基。右攻左守者亦如是法,凡两仪攻守法式皆如是法。故名曰:“互为往来”。有关此法,《拳经-千金秘要歌诀》中有详细论述,以资对照,录之如下:

一、问曰:“势去脚不稳,何也?”

答曰:“在势去意来”。

      势若去时要猛狠,意旋回时身步稳。

      百骸筋骨一齐收,后手便顺何须恐。

此劲形反蓄法的实施自有“触处成圆”的化解攻击之妙用,又有“方正直进”的攻击犀利的趣味!此乃是“蜘蛛游网,荷叶滚珠”的静以制动之挨着何处何出发的法式。故曰:其练是虿虫法。虿虫者,蜈蚣、蚰蜒之类的百足之虫,如制其一处,而其身体其他部位仍能动变之义。而其所用的是“敷法”,故曰:“为伏贴法”。这是在接触点部位采用的“敷法”而说的,即内气、外形的“内吃外靠、外吃内靠”的方法。因为采用这样的法式可具有不撄人之力的不干扰对方,致使对手防不胜防。有关此法历代前贤多有论述,择两段以证之,录之如下:

又与人练打之时,前手如探子,必要理清,就是敌人一动手时,精神必要为之掀开,令彼自露其空处,然后一转进身,便处处是空中投石,所谓乘虚而入好用机是也。

《拳经•口传百法》

打手,是知人功夫。动静固是知人,仍是问己。自己要安排的好,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趁势而入,接定彼劲,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要于阴阳开合中求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

《李亦畬-太极拳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两论中的“精神为之掀开;人一挨我,我不动彼分毫”的说法,就是对“敷法,伏贴法”的描述。

四、开合是乾坤:此层天地相合,阴阳交合,其练是抽扯法,其用是撑法。

《太极拳经》中说:“虚实开合,即是拳经”。传统拳法中内气者,干天之体,故而健运不息,纯粹之精也;外形者,坤地之体,故而镇静厚载,顺从之德。内气、外形,柔外刚中匹配如一的暗劲法式,讲的就是“劲形反蓄”的法式,此谓天地相合。如果劲形反蓄的法式再以“开合法式”来论述,就是“形开劲合,形合劲开”着两种法式。也就是劲形反蓄的“外吃内靠、内吃外靠”的两种法式。吃者为抽、为吞、为吸;靠者为撑、为吐、为呼。气形交互相合为用;彼此刚柔互用,故曰:为阴阳交合为用。而其修炼、运用,都是内气、外形各自的“抽扯法配合撑法”而实施的,此法简曰为:“吃靠法”,或曰:“靠吃法”。此法在各家拳谱中多有论述,以资为证,再择优者之论,录之如下:

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间变化,不再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便是放。能懂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摘自《清代李亦畬太极拳谱•五字诀》

胡为真懂(劲)?因视听无由未得其确也,知瞻眇顾盼之视觉,起落缓急之听知,闪还撩了之运觉,转换进退之动知,则为真懂劲!则能接及神明;及神明,自攸往有由矣!有由者,由于懂劲,自得屈伸动静之妙;有屈伸动静之妙,开合升降又有由矣!由屈伸动静,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降,就去则升。夫而后谗为真及神明矣!

——摘自《清代杨氏传钞老谱•懂劲先后论》

所引的第一段中论述的是:内气升者为开,降者为合的法式。第二段论的是:内气、外形,匹配合一的外形见入则开为阳,配以内劲的看来则降为阴;外形遇出则合为阴,配以内劲的就去则升为阳的法式。体现的是“阴阳逆从、劲形反蓄”的暗劲法式。

五、出入综坎离:此层火降水升,水火沸腾,其练是催法,其用是回合法。

综者,错综之谓也。语出《太极拳经》:“或收或放,忽弛忽张;错综变化,欲抑先扬”精义中。

传统拳法中有宗离火的轻灵劲势的方法,有宗坎水的松沉劲势的方法。一般是升举的拳势用轻灵,落降的拳势用松沉。如以劲形反蓄法来认识:升举的拳势用轻灵内有松沉的劲势为配合;落降的拳势用松沉内有轻灵的劲势为配合。这样才能保证攻防的动变平衡的拳势。其将此法名曰:“水火沸腾”的法式,其道理在此。至于说:“火降水升”的精义,乃指内功修炼的“气沉丹田”的离火下降,坎水蒸腾上升的景象而说的。

而其练是催法中的“催”字,乃表明的是内功修炼运行内气的方法。为说明这个“催”字的精义,引前贤之论以证之,录之如下:

提催灵闰(音按)妙工。

此乃通天彻地功夫,宜得暇即用,久可却疾,添益精气,培补下元,活涌泉穴。此穴开通,则身中筋骨血络,皆舒展自如,乃千古不宣之妙,宜当时习之即觉也。提者,自涌泉直上泥丸;催字,自天目中少停,绕头三转,自左而右;灵字,至玉枕,归一度喉间;闰字,分入两肩,从臂内降至十指尖,由手背上穿缺盆夹脊,横穿前后心,降脐中少停;妙字,自腰眼小小穴三转,少停至海底(再至丹田)气海多住,降肛前肾后即会阴(海底)少住,至尾闾多住;工字,入环跳穴多住,至膝胫达涌泉,反上胫间,膝后多停,升到肾前九转,至下田停住。九转为满,此坐功完也。

夫行走之间,更有三字诀,乃“清、静、定”也。清字,存神泥丸,如水清月朗,风轻日暖;净字,一气到脐,思看取莲花净之意;定字一气至海底停住,思如泰山之稳,外诱难挠,如松之茂,如秋阳之清暖,如露之含珠,月之浸水。其坚如刚,其柔如絮。再合而为一,自泥丸一想涌泉,浑浑澄澄,无碍无停,久则神光聚也。

《浑元剑茎•剑髓千言》

还有贯气诀的“气随心到,心逐气穿”的法式,皆表明了内功法中的“催”字之妙用,故其曰:“其练是催法”。

而具体攻防运用时,内气在自身内的上下、左右、前后,往来运行;轻灵、松沉相互转化为用,呈现内气外形妙合的往复之运用的特点,故其曰:“其用是回合法”。

六、领落错震巽:此层雷风鼓动,有起有伏,其练是抑扬法,其用是激法。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的攻防功夫艺境,有遵从离火的内清虚而外灵动之轻灵功夫,有遵从坎水的外虚空而内凝重之松沉功夫,上句已经论清述明。尚有遵从震雷之鼓响齐鸣的起之轻扬、落之重击的霹雳功夫和遵从巽风之虚其形质,以气势为用的来无影、去无踪,一阵轻风倏忽无形无象无极功夫。震者,雷拳之势,劲起于足下,传于腿,主宰于腰,升于胁,运化于胸中,发于背,过肩肘,达于手指。手法之落从震雷之霹雳之重击;巽者,风拳之势,虚其形质,以气势为用,故手法之升举似巽风轻灵上扬之撩击。上撩下击,顺势领而击之,就如同震雷、巽风的起落之错综变化。落者为下抑法,起者为上扬法。如以四时论,下落者从秋金之气象,上扬者从春木之气象。拳势中的内气、外形,皆可从此法中考虑,不就是“劲形反蓄”法中的暗劲法式之起落法吗!或拳道之太和一气的抑扬法式吗!如果起落法的抑扬法式,运用逆力以为揭献的借力打人之法,劲法突然,迅雷不及掩耳,谓之“激法”。故其曰:“其用是激法”。有关起落抑扬的攻防法式,前贤多有论述,录歌诀以证之:

披揭连环破打方

七言八句

任他两手来雄狠,斜行我便抑顺披。

分手进步连披挂。卖回身法钉顿肘。

右进转身总照旧,周围抑顺披挂骤。

披揭连环狠紧手,定教人人翻觔斗。

《张衡秋秘授跌打抓拿•七招破打法》

歌诀中的披法,就是下抑法,而揭法就是上扬法。歌诀中的“披揭连环狠紧手,定教人人翻觔斗”这句言语,就充分说明了“逆力以为揭献”的借力打人之“激法”的制胜之威力了。

七、迎抵推艮兑:此层为口为耳,能听能问,彼此通气,其练是称法,其用是虚灵法。

迎者,迎接之谓也;抵者,抵达之意耳。迎抵者,攻防之事也。推艮兑,推者,推理演化也;艮者,知止止者也。知止于何时何地之义,即止于至善,乃当止之所在。以拳事论,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当止于“以听探之良知,运用顺化之良能,在顺化中亦随时听探对手的动静虚实,以不断的调整自己的顺化而取得胜利”;兑者,沟通之谓也。以拳事论,运用听探之良知驾驭顺化之良能,与彼动静虚实的呼吸成一体,故曰:“彼此通气”。此乃“迎抵推艮兑”的精义之所在。

此层功夫是言说“听劲、问劲”的“听探之良知”的功夫,故曰:“为口为耳”。一个拳手在攻防较技过程之始终,能够问劲清楚,听劲明白,就能够与对手的劲势“彼此呼吸成一体”,自能“称量”对手拳势的轻沉动变之虚实精确无差,自能避实击虚,即能运用一点子粘走相生,避向击背的化打合一以胜之。故曰:“其练是称法”,就是听探的称量法。广而论之,就是“驭静以动,动中亦静,静动互为其根;柔化刚发,以柔永刚,阴阳迭神其用”的基本法式。

因为,运用“听探之良知驾驭顺化之良能,顺化中亦听探”的法式进行攻防较技,能有“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之人”的不撄人之力的不受人力的制约而能制胜之效果。故曰:“是虚灵法”。此虚灵法说,取自《太极拳经》中:

用力日久,豁然贯通;日新不已;自臻神明。

浑然无迹,妙手空空。若有鬼神,助我虚灵。

岂知我心。祗守一敬!

这段论述。可知,只有功致神明艺境,才能浑然无迹,正是虚灵妙境的大成艺境。而有关“彼此通气”而成一体的虚灵妙境之论述,前贤亦有详细的描写,以资对照,录之如下:

“凌空劲秘诀”

露禅、班候、梦祥间三世心传凌空难

我今道破其中秘,洞澈全豹反掌间。

只因传功皆口授,未尝公开告世人。

且幸恩师多奇重,教我其中步骤全。

我今说明其中义,节省时间又便传。

先须啄劲练到手,再练荡劲不费难。

离空诸劲都学会,哼哈运气亦练全。

彼此呼吸成一体,牵动往来得自然。

此时再学凌空劲,坚持功夫一二年。

手舞足蹈遂心意,至此方叫工夫完。

从歌诀中“彼此呼吸成一体,牵动往来得自然”的论述中就可以知道“彼此通气”的精义为何了。就知道其是从称量之“懂劲”的粘走相生法中求得的攻防功夫艺境。就可以知道,这是神拳神明的大成攻防功夫的艺境了,就是“虚灵妙境”的功夫艺境。何谓虚灵妙境?就是来无影,去无踪,一阵轻风疏忽的巽风艺境。

全篇文章,从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的十三式说入手。结合在一圆即太极,上下分两仪,进退呈四象,开合是乾坤,出入综坎离,领落错震巽,迎抵推艮兑之七步功夫说的精义中展开论述,所得结论如下:

杜元化论太极拳之十三式及七步(层)功夫的说法,并非是太极拳新概念,而不能完全的理解。而是完全能够认识的清楚,承继的明白的;其所论的修炼、建体、至用的内容,与《太极拳经》《太极拳论》及各太极拳大家之论述并无什么差异之处。

杜元化论太极拳之十三式及七步(层)功夫的这样之说法,就十三式的提法来说,一字一式,乃体现的是其自己的见解,此乃以“融化法融化”后的见解,这无可非议。但要避免与通用的掤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的五八十三式之提法相混淆就可以了。

倒是将“一圆即太极,上下分两仪,进退呈四象,开合是乾坤,出入综坎离,领落错震巽,迎抵推艮兑”,说成是“七步功夫”或“七层功夫”的提法,很值得商榷了。我根据自身修炼之体认,实战的印证,认为杜元化所论的太极拳之十三字,是“七步(层)功夫”说,在这一点结论上的认识上还是有差别的。根据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说法:

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此论说明攻防功夫艺境有形拳招熟,气、意拳懂劲,神拳神明三步(层)功夫艺境。而以懂劲前为传统拳术攻防功夫,属于有形的拳法;而以懂劲后为拳道攻防功夫,属于无形拳道之拳法。而杜元化先生所论的所谓之“七步功夫”或“七层功夫”说,实际上应该是拳道攻防功夫中的七个功夫技法方面的内容。当然,这里亦含有攻防功夫层次上的差别,但不是七层功夫,亦并非七步功夫。下面分析之:

以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法分三修,游历三境,九个阶段,成功一也”的分法内容来看,就是形拳招熟的骨力、筋发、招熟三个阶段;气、意拳懂劲的逆从、粘走、皮打三个阶段;神拳神明的三阳、凌空、神化三个阶段。如以“粘走”为懂劲前后的分界点的话,再含“粘走”这个阶段的计算,亦只是懂劲的粘走、皮大两个阶段,再加神明的三阳、凌空、神化三个阶段,共计为五个攻防功夫阶段,亦不足七步功夫之数,更不用说是七层功夫了。

况且,三层功夫的说法,历代拳家的认识、论述是比较一致的,如王宗岳的着熟、懂劲、神明的三层功夫说;形意拳的的明、暗、化的三层功夫论;《内功四经-神运经》的形、气、神的三层艺境之分法,都是明显的例证。在三层攻防功夫的基础上再细分为每层有三步功夫阶段,也是顺理成章的,亦容易被人接受。

其实,杜元化先生的十三式和七步功法说,就攻防功夫的修炼、建体、至用的内容实质来看,与其他太极拳家们的论述,并没有什么区别之处,要说有区别的话,亦只是认识角度的切入点和语言的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已。这并不妨碍后学者的继承,就其所论亦不存在密不可解之处。一个修炼到能以文观法,又能以形鉴真的人来说,自然就能清楚杜元化先生所论述的修炼、健体、至用的精旨妙谛之所在,自然也就能得而自如的用之。

杜元化论“太极拳十三式和七步功夫”的精义解析,到此可以顺利的收笔了。

                                                                              马国兴

                                                    书录于北京寓所养德斋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大巧无术 大巧若拙/高载君
·对传统杨式太极拳认知的几个误区
·何轶群《太极求真录》[第十八篇]太极
·各派名家谈缠丝劲--略谈太极拳的缠丝
·孙禄堂谈内家心法-龙虎二气
·如何练好“六封四闭”拳式/郭宝洪
·再谈太极拳内功心法/傅仁东
·谈谈我的松腰体会/窦占国
·太极拳精典口诀记忆知识
·《内功经》中的内气运行路线
·武当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之之区别/王
·武式太极拳背丝扣演练法/张修睦
·太极拳呼吸法的掌握与运用/王寿山
·谈太极拳的松功/祝大彤
·锻炼太极拳的程序和方法/李品银
·太极内功修炼
·各派名家谈缠丝劲--略谈太极拳的缠丝
·把握要领练太极/吴德海
·知与无知---修行路上的应知
·何轶群《太极求真录》 [第一篇]程序
·何轶群《太极求真录》[第二篇]通体松
·何轶群《太极求真录》[第三篇]腰为主
·何轶群《太极求真录》[第四篇]“气宜
·何轶群《太极求真录》[第五篇]阴阳相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