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杨家追求真太极
杨澄甫先生讲:“世间练太极者,亦不在少数。宜知分别纯杂,以其味不同也。纯粹太极,其臂如绵裹铁,柔软沉重。推手之时,可以分辨。其拿人之时,手极轻而人不能过。其放人之时,如脱弹丸,迅疾干脆,毫不费力。被跌出者,但觉一动,而并不觉痛,已跌出丈余外矣。其粘人之时,并不抓擒,轻轻粘住,即如胶而不能脱,使人两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极拳也。”
杨氏家传手抄本老谱中的《太极分文武三成解》云:“盖言道者,非自修身,无由得成也。然又分为王乘之修法。乘者,成也。上乘,即大成也。下乘,即小成也。中乘,即诚之者成也。法分三修,成功一也。文修于内,武修于外。体育,内也。武事,外也。其修法,内外表里成功集大成,即上乘也。由体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事之武而得体育之文,即中乘也。然独知体育之文,不知武事而成者,或专武事,不为体育而成者,即小成也。”
由此可见,太极功夫分三乘,内外表里集大成者为上乘;由文及武或由武及文者为中乘;独文不武或只武缺文者为下乘。
杨氏老谱《太极文武解》云:“文者,体也。武者,用也。文功在武用于精气神也,谓之体育。武功得文体于心身也,谓之武事。”
由此可见,太极门体育之文,并非空练拳架动作,尚需配合内功,逐渐接通上层后天呼吸之气与下层先天丹田之气。或先天往后天,或后天往先天,往复运转,卷放得其时中,此乃太极拳文练之内理,体育之本也。只动外形,不养内气,不生内劲,不练精气神,乃舍本逐末之柔软操耳,非太极拳也。如今各处公园中练“太极拳”者成千上万,其实多半为学太极操之操友,并非练太极拳之拳友也。故李雅轩曾叹曰:“练太极拳者越多,离传统拳法越远。”
五、太极高手与人较技,如戏孩童
杨式太极拳是一种典型的慢练快用、文练武用拳种。慢练与文练有吐纳、导引之效,故能养生健体,快用和武用有顺水漂木、追风赶月之能,故能防卫击人。
台湾学者萧淳元曾专程到大陆跟杨式太极拳名家刘习义老师学拳,感触颇深。他在《我到大陆学太极》一文中讲:刘先生问我习武概况并看过我的拳架后,命我与他试手,于是在宽敞客厅中我用在美国学的太极推手,台湾学的形意发劲与他相持,不可思议的是,在手臂接触中,不管我怎样努力,总是处处落空找不到着力点,白始至终如同在与空气作战,只能随着先生腰身轻微拧转,手臂曲伸开合,如断线失控风筝,重心散乱无序,不情愿地随着先生手臂指向飘动游走,忽而以先生为圆心,陀螺般转动作旋风舞,先生谓之曰“磨转心不转”;忽而倒地,手足盘叠成各种造型,制约自我不能一丝动弹,先生谓之曰“捆仙绳,乱环术”;忽而双足被拔,腾然向上蹿蹦,先生谓之曰“雀跃”;忽而醉汉般东倒西歪、懵懵跌撞不能自主平衡,先生谓之曰“水上踩葫芦”……,此时一米七六、三十四岁的我已惶恐失色,汗出淋漓,气喘吁吁,而矮我半头多的刘先生却镇静如故,谈笑自若,脚步纹丝不动(乱)。霎时间,我心被神奇太极搏击技术所震撼,这不正是书上所说的“太极高手与人较技,如戏孩童”的真情实况吗?
太极拳手空松圆和,气势磅礴,其特点是圈多,各种圆圈组成形态各异的“太极球”,折叠旋转,螺旋起伏,“乱环”迷眼,景象万千。太极拳手拳势复杂,虚实分明,下盘根基稳固,由于拳势以腰为轴伸曲开合,柔顺舒缓,呼沉(展)吸提(蓄)更为深匀细长,从而激发内气更易“腾然”、“鼓荡”,练之极长劲力,故名功架、练架。
太极小式轻巧紧凑、圈小劲坚、发劲刚脆、节奏明快,行架时而流水潺潺,时而波涛汹涌,轻巧如捕鼠之猫,迅捷如离弦之箭,拳势忽快忽缓,移形换位变化神速,师言“此即班侯、少侯,审时度势,‘动急急应,动缓缓随’,所谓‘喜则假喜,怒则真怒,一动而诸侯惧’”。是实用性很强的杨式太极拳快架、用架、技击架。
据悉,最早的太极拳搏击术,由太极沾(粘)连枪的沾黏不脱、蓄发相变、缠绕进退、封逼掷放衍变而来,讲求“缠沾即吐莫待迟”。由于“缠沾即吐”与抓筋、按脉、闭穴、截气、擒拿等技法结合,瞬间同步并施,故方法简捷,手段凶悍,杀伤力极强。“缠沾即吐”的训练,催生“沾连粘随不丢顶”求懂劲的推手技术问世,推手技术又随时代、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清末民初,推手懂劲技术越来越高,抓筋、按脉、闭穴等技术含量开始减弱;现代社会,推手亦追求懂劲,但抓筋、按脉、闭穴等技巧已丢失殆尽,搏击技能日趋淡化,养生健体、闲情逸致、娱乐性能愈演愈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