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禄堂先生在《太极拳学》下编第一章中写道:“得其(指太极拳)要道,可以与形意拳、八卦拳并行不悖矣,并行不悖,合三家并用,能丢而不丢,顶而不顶矣。”于是,首次在拳术理论中出现了“丢而不丢,顶而不顶”的思想。显然“丢而不丢,顶而不顶”是形意、八卦、太极三家拳术合一并用的效果。于是突破了传统太极拳运用中不丢不顶原则。“丢而不丢,顶而不顶”是对合三家并用而产生的技击能力的总体宏括。作为这种能力的具体技能效果的例征之一,是由此而生的闪战劲即丢而不丢、顶而不顶之劲。剑云大师曾对笔者说:“闪战劲是先父禄堂公独到的诸多劲性的例证之一。此劲对摧毁对方的精神最见神效。”
此劲最早是由形意、八卦两家拳意中融合而来。由于尚未将太极拳意吸收进来,使用时由感而遂通不意而发,其劲如电,动静无兆,于倏忽间不见人影,其劲已出。当年孙禄堂先生与郝为真先生初次见面切磋时,倏忽间,孙禄堂先生即将此劲发出,使郝为真先生跌落墙边,惊骇不已,大呼:“异哉!”而叹服。所用之意就是由形意、八卦而来的闪战劲。以后,又经过向郝为真先生请教太极拳,遂将太极拳之意融合其中。这时此劲不仅仍能一触即发,而且能在沾粘连随的推手中突然发出。如在上海宁波同乡会,孙禄堂先生分别与当时两位太极拳大宗师杨少侯、杨澄甫交流时,就是在沾粘连随的推手中突然以闪战劲先后将两位杨先生发出。其威力令两位杨式大宗师大为惊骇。澄甫宗师惊叹道:“您这不是棉裹铁,而是棉裹电。简直碰不得。”由此可见三拳合一的闪战劲的独到效果。以上仅是闪战劲在友好切磋中点到为止的效用。在实战中闪战劲的威力更为惊骇。如孙禄堂先生与形意拳某大宗师交手,该宗师盛名全国,尤善实战,某以全力袭来,孙先生以闪战劲将某击扑于地,某大宗师顿时萎缩一团。尽管孙先生手下留情,未伤某身,但某仍不能控制自己的心神。待某缓过后,某对孙先生说:“刚才我看见不是你在打我,而是天神在打我。”又如张烈先生袭击孙存周先生,时张先生破式已入,以为要得手了,结果被存周先生就势用手指一按,令张先生当即倒地,精神丧失。张烈先生说:“那时整个人的精神全垮下来了。”由此可见,闪战劲在散手中是一种直接摧毁对手精神的劲,犹如闪电击人,是神、意、形三者的高度统一。闪战劲是高层次的劲意,内劲要达到感而遂通的水平才有可能,此外还要有动静合一的技能基础,才能在实战中得心应手。因此没有动静合一的能力,闪战劲也是难以发挥。那么,动静合一这种能力如何培养呢?这就要从动中求静的技术中逐步获得,逐步接近,最终由量变到质变。完成由动中求静到动静合一的飞跃。
何谓动中求静?如何在运动中,甚至在高速运动中、在高强度对抗下完成沾化拿发?孙氏太极拳从技术体系上解决了这一武学难题,为此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孙氏太极拳不仅能以静制动,还能以动制动,更能以动制静。这是因为孙氏太极拳的技术特色之一就是能够提高习者的动静合一能力。其中孙氏三体式是培育这一能力的重要技术基础之一。
其他太极拳所以没有解决这一的问题,是因为其他太极拳的技术基础仅仅是建立在以静制动上,此外也没有相关的技术结构来培育动静合一的能力。 所以其他太极拳难以在实战中做到动静合一。 动静合一对身步法要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不知其要窍,自己是很难摸索出来的。 没有动静合一的能力,闪战劲就难以自如运用。孙存周、孙振川、孙振岱皆善闪战劲。自孙存周先生去世后,高质量的闪战劲就再没有出现过。 能动静合一,即为三制之基础。 三制者:以静制动,以动制动,以动制静。这是孙氏武学的独到之处。 以静制动,要练出轴劲才有可能。以动制动,要练出面劲才有可能。以动制静,非要练出球劲而不可。 虚无的神意与浑圆的气势只有建立在高度精密的运作技术基础上,才能发生技击效用。孙氏拳学将此二者都研究到极致并完美地结合为一体,故能在武学中独树一帜,绝顶临风。因此孙门拳学往往被人所误解,只见具体技术要求者,以为孙学偏重形式,只见中和无为之意者,以为孙学空泛无实。其实皆是读者自己看不完全孙学之真意。常有自称学富九车者,自以为天下之理无所不通,谈拳时指点江山。一旦问其拳式之作用,无不茫然莫解或牵强附会或隔靴搔痒。当今大侃无形无意者众,大侃中外武艺融会贯通者众,而知拳式中之真意者少之又少,甚至以为无此必要。所以,当今的传统武术大多早失其真了。 所谓“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这只是练出轴劲进境时的经验和感受。所谓站住中定往开里打、由脊椎发力等,都是这一进境时的感受。虽然练出轴劲并能熟练运用也并非易事,但这还是初级的功夫。而面劲就要更进一个层次,球劲则更难,这是一般拳术家难以体会到的进境。剑云大师晚年只是偶而两次找出球意,因家中来人频繁,每日接待劳神,未能巩固住。老师说同辈中练出球劲并能纯熟运用者,只有大师的二先兄孙存周先生和老师兄孙振川二人而已。 当年在北海团城孙存周先生轻取大成拳拳宗王芗斋,即是以动制静的一个例子。能以动制静者(此静非呆静,而是静中生动之静),必能以静制动。而能以静制动者,未必能以动制静。动静之理深焉,但其入门之径,乃拳式所含之意与理。练习拳术若仅知桩意,不明拳式,则其终极境界也仅为轴劲进境,所谓以静制动,而不可能更上至以动制静。当然也有连桩意都不明白者,只有靠练习力气与招法。练习力气与招法的拳术多属古典拳术。这类靠力气与招数对敌者争胜者,市井俗艺。虽也有闪展腾挪之动,然而此之动与上言之动,实有天壤之别,二者非同义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