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论太极的生理保健作用
·太极优化生命
·糖尿病患者常打太极拳可控制
·习练太极拳 消化特别好
·打太极 抗病魔 享快乐
·惊蛰节气 不同体质者的养生
·每天睡得好,八十不见老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健康文摘> 正文
\"身法八要\"新解
来源:天下武林网 作者:艳南天 点击: 发布时间:2006-04-01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身法八要”,最早见于成书在1853年~1880年之间的《廉让堂太极拳谱》,是武禹襄1852年师从陈清平后,又经反复演练及数十年的体验和积累总结出的太极拳经典理论之一。武禹襄传李亦畲之后,李家编撰成书得以流传,一百多年来一直是太极拳修炼的行功准绳。但由于每位太极拳习练者的体悟不同及师传的层次高低不一,因此太极拳界对“身法八要”的解释也不尽相同。笔者幸得吴、武二派太极拳的真传,对 \"身法八要\"的发展脉络略知一二,又经十多年的修炼研究才对“身法八要”的内涵稍有领悟。   一、前“身法八要”   前“身法八要”被李亦畲编创成一段七言四句诗歌,原文如下:“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裹裆、护肫须下势,含胸、拨背落自然。”武式传人对于“提顶”的诠释,郝少如先生言:“头颈正直,不低不昂,神贯于顶,提挈全身,谓之提顶。”吴文翰先生言:“将头颈骨竖起,头顶百会处若有一线上提,则可领起整个身体如悬空中。”阎志高宗师的弟子刘常春先生言:“稍微用意,神贯于顶,使头颈正直,不能误解为头向上挺拔,颈项伸长。”吴式传人多将“提顶”称之为“顶头悬”。吴英华先生说:“顶头悬”在练拳中有三个要求,即“头部要正直,但不能用力;颏部向内收缩,但不能僵硬;颈部要灵活,但不能晃动。”杨禹庭宗师的弟子王辉璞认为:将“尾骶骨与鼻尖上下对成一直线”即可做到“顶头悬”。   笔者系武式阎志高宗师一派的传人,又是王辉璞先生的弟子。辉璞先生授拳时说:下颏一收,顶就自然提起来了,但陈明洁先生却不说“提顶”,而反复强调“提神”。近日刘常春先生向我传授阎志高先师的内功心法时也再三说,打太极拳一定要提神。神为何物?神是不可触摸的形而上的另类,只有以形而下的有形之物为基础才可让人理解信服。笔者经十多年的修炼体悟,认为:将“提顶”后移到“身法八要”的最后一项比较合适,因为只有将身体松沉到脚跟和脚掌上,把肩井穴沉落到涌泉穴上,你才能感觉到脚下有一股无形之力贯通周身,这时下须自然会收,颈项自然会顺,顶也就自然会提起,气往下走,神往上领,虚领顶劲,实非有意去拔颈和提顶,而是太极拳的松沉之力作用的结果,否则难入虚灵之境。   至于“吊裆”一说,多解释为“脊骨根朝前运动托起小腹,小腹有上翻之势”(郝少如),或对“吊裆”的要求是:“会阴穴虚虚上提”(顾留馨),而阎志高先师在“身法八要”中对“吊裆”的练法进行了修改。沈寿先生对“心中悬”的诠释是:“提顶、吊裆就像一条无形的线,通过人体中心垂直地悬着”,从字面上解释,这种说法没有问题。但太极拳修炼讲究的是体悟,窃以为“心中悬”至少有二层内涵;一是太极拳以心行气,要求不偏不倚,身和心均求中正。二是讲“中气”不可下陷和上浮,修炼太极拳时如中气下陷入易消瘦,而“中气”上浮则易肥胖,看似红光满面,但却潜伏着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危机。 “松肩、沉肘气丹田”比较容易理解,但“松肩”最忌压肩,松肩要顺着两侧45°斜下松落,将肩井穴张开,降气于涌泉穴中。肘尖在沉落的同时,要有内收之意,使两臂成外绷之势。气沉丹田是内外两家拳学的行功要则,戴家心意拳第四代嫡系传人戴魁先生晚年曾对心意拳的身法概括为:“提顶、抱肩、虚心、实腹。”气沉丹田既是虚心实腹的有效方法,又是修炼丹田内功的门径,丹田内功的深浅便成了很多门派的拳家们衡量功夫高低的标准。太极拳的各个门派都编创有丹田功法,武式太极拳的李派传人霍梦魁先师曾将丹田拟为一副磨盘,左右腰子为两扇石磨,相对研磨旋转修炼丹田气。近年来有李派传人挺着小腹左晃右晃地行功走架,自诩为正宗练法。其实各门各派修炼丹田功方法各异均无可厚非,独太极拳不可。先不说近代那些大腹便便的太极名家的功夫和寿禄,读一读王宗岳先哲的拳论可知:“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因为气沉丹田,旋转成球,即使修炼有成,也不过是后天之气,非太极拳所求。太极拳之气非有意沉气可得,须身心松净,神人虚灵之境后,有先天之气或出现于神阙,或出现于气海,或出现于涌泉、或命门、或夹脊、或印堂,均因人而论,无法先觉,如张三丰所言:无中生有。将神与先天之气融合后,可敛气入骨,得骨阳后方能转形换质,功臻大成。   阎志高先师于20世纪50年代在沈阳授徒时,学员高云武先生不解“裹裆护肫”的练法,便在饭庄设宴请教阎先生,不意阎先师知其企图后却拂袖而去。此事一直在奉天武林界流传,这就更增添了太极拳学者对 \"裹裆护肫\"的渴知。其实阎志高先师传授?quot;裹裆\"练法并无神秘之处,与王辉璞先师传授的方法大同小异:如婴儿之三角巾从臀部向上裹起,再与溜臀相结合,臀部的肌肉就会向下向左右两侧分挣将裆和大腿裹住,使两胯不得散乱,裆劲撑圆,与《内功四经》中的“贴臀”相似。“护肫”一法独武式太极传人专练,而其他各派不取。肫乃胃也。郝少如的解释是:“两胁微敛,取下收前合之势,谓之护肫。”阎志高先师在传授的“后身法八要”中对“护肫”一说也有改动,窃以为“护肫”不可刻意求之,能松肩、裹裆,即有护肫之功效。   目前很多武式太极拳的传人行功走架都不练“下势”,而郝月如和郝少如二位前辈的拳照也是站着打拳。如果只求健身祛病,站着练拳无可非议,但要想练出真正的太极功夫,不“下势”苦练绝难有成。杨澄甫早年授徒时要求练拳者要 \"胯与膝平\",吴图南跟杨少侯学拳时,是在八仙桌下走架。有人说“下势”不利于放松,而太极拳求的就是一个松静自然。这话没错,但练拳又不同于散步,要想出功夫,就必须把自己约束在一个难松难顺的条件下求顺求松,最后才能练成遂顺自然的太极功夫。有所谓武式太极拳家嫡传者说:武禹襄、李亦畲及郝为真三代宗师教拳时都不讲究下势,所以“裹裆护肫须下势”不必强求。古人多穿长袍马褂,授徒时不方便蹲身坐胯,但你不能说他们自己闭门练拳时也不下势。从郝为真传阎志高的太极桩功看,武式嫡传对“下势”的要求还是很严的,以刘常春先生这么一位年愈77岁的老人,现今演示时也要做到“胯与膝平”。“下势”的高低是检验太极拳习练者功夫深浅的重要标准。  近年来有李雅轩先生的传人认为“含胸拔背”源于后人太极门的形意拳传人,他们将形意拳的身法引进了太极拳中。其实不然,“含胸拔背落自然”这句歌诀出于廉让堂的《太极拳谱》,没有任何资料能证明李亦禽曾接触过形意拳。戴家拳讲究“身如石瓦、背如背锅”,束身时耍束胯抱肩、缩胸弓背,传至李洛能的弟子们,山西和河北的形意拳家 才有所改进,提出“含胸拔背”的练法,各种内家拳的修炼都是殊途同归。但太极拳的“含胸拔背”与形意拳的练法还是略有不同。太极拳的“含胸拔背”必须与“顶头悬”相结合才能练得顺遂:先将下须微收,膻中穴就会向下松沉,双乳头也有向下的感觉,此时似乎整个胸部都空空洞洞的,自然会贴在背上,于是后背的双肩之间自然鼓起有外绷之意,这就是所谓的“含胸拔背”。这项身法如修炼得法可达到内家拳的“虚心实腹”和郝少如先生所说的“敛气入骨”等功效。“落自然”这三个字应该是太极拳行功走架的最高境界,以松静求自然,乃太极拳所追求之一贯大道。 二、后“身法八要”   2001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阎志高先师的弟子刘常春先生所著的《武派太极拳》一书,这是首次向武学界比较系统地介绍20世纪初名震华夏的内家拳大师的太极拳法和剑术,使人们见识到与目前流行的武式太极拳迥然不同的拳架和练法。刘常春先生的专著中披露了部分鲜为人知的本门不传之密,如太极桩法和五行功及行功走架的一些独特的方法,对“身法八要”也有与众不同的诠释,根据阎志高先师的手抄本拳谱 《永年县郝为真师太极拳行功歌》提出了“后身法八要”的理念。阎先师的手抄本原文如下:“提顶掉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裹裆护臀须下势,含胸拔背落自然。”后“身法八要”与前 “身法八要”的不同之处是 “护臀”与 “掉裆”,阎先师传授的“护臀”是指“臀部松沉自然的前合内敛。”与当代太极拳技术中的 “收臀”很相似,而对于“掉裆”则提出了与“吊裆”没有任何相通之处的内涵:“掉裆必须是以腰为主宰,以脊柱为轴心,以身带动四肢而转换掉转方向。”笔者以自身的修炼体悟认为,鉴于阎志高先师不主张“裆部上提,二阴内收”,而 “提肛和二阴内收是意识过强所致,这种做法脱离了‘道法自然,而顺其自然’的太极拳练功要求”。因此“掉裆”还应该有另外一层练法,即裆部松沉,以求虚圆,与提顶相系,一线贯通,将中脉抻直。而将 \"会阴\"松开则有利于打通会阴穴,从而奇经八脉均能达到修道的要求。   阎志高先师(1882年~1961年)17岁拜入郝为真的门下,后毕业于保定武备学堂,其文化修养、武学根基和社会地位在郝先生的门徒中堪称翘楚。1928年以前他一直游弋于京津武林界,经常回永年向恩师请益,因此后“身法八要”并非是阎先师的个人臆想,应该有郝为真宗师对太极拳学的发展和创新的结晶。刘先生的专著里还公开了阎志高先师的部分拳学诀要,现辑二则以助众学:(一)“松字解:精神内敛,肌肉放松,由松入静,积柔成刚,内刚外柔,刚柔相济”。(二)“太极拳力与气:脱体力,生神力,非为无力;除浊气,换清气,非为无气。”   三、体悟的层次 修炼 “身法八要”应遵循 “知规矩、守规矩、破规矩”的程序进行。先将周身松沉下来,再把脚与地面打通,能体会到脚下之力后,再按“身法八要”的要求将周身贯通。“身法八要”是一个完整的功法,不可顾此失彼,求一而废其他,更不能用意过度造成周身僵硬,用意要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吴式太极拳门内有关于\"身法八要\"修炼的明训是正确的,即所谓“先实丹田气,次领顶头悬”。习拳者可依法实修。但修炼者不可轻求“丹田气”,因为先天一气并非是能求到的,虽然先贤将两胯比喻成两片合在一起的石磨,相对研磨旋转可得氤氲二气,但也必须是在意定神闲的状态下自然得道,千万不可用意追求。有关这一点,阎志高先师的明示修炼顺序:以力生血,以血化精,以精化气,以气归神,此中不抵有甘苦可言,直有生死之险矣。学者可于力上求,无轻向气上觅,一人歧路戒生堪虞。古人之不轻传人,匪吝也。不忍以爱人之术而杀人耳。无明师真诀,切不可盲从冒险。望学者慎重。

↑上一篇:谈对太极拳中定的认识   下一篇:太极五步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13653836336)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太极优化生命
·惊蛰节气 不同体质者的养生之道
·追赶太阳的老人——记湘西武术老者丁
·太极桩的养生功能
·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震后身心康复影响
·中央首长们日常吃些啥/桌 然
·武当道医头痛诊疗方/尚儒彪
·太极拳养生问答
·简单实用的健身法――超觉静坐
·教你“床上”十招
·导引养生功系列---舒心平血功(2)/张
·大雁气功前六十四式
·心脏病的食谱
·“撞墙”也健身
·浸醋葡萄干,整天精力充沛
·不流汗的减肥――美国人为何迷上太极
·练太极拳延缓老年人衰老过程
·太极拳健身的生理机制
·传统陈式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能
·太极拳治疗阳萎
·中老年朋友怎样练好太极拳弓箭步
·教你“床上”十招
·太极拳是有氧运动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淘宝旺旺: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咨询电话: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传真:0371-86127866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