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健康文摘> 正文 |
太极拳养生问答 |
来源:天下武林 作者:昭林
点击:
发布时间:2006-04-01
双击鼠标滚 字体:[大 中 小] |
|
养生须从何时起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老人所以多疾者,皆由少时春夏凉过多,饮食太冷,故甘鱼脍,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损于人,宜常断之。\"又说:\"唯乳酪酥蜜常宜温而食之,此大利于老年。\"这些都是从饮食的冷暖上说明了对人一生脾胃的影响。宋代张果在《医说》中还指出,如果饮食中有冷食、热食, \"宜先食热,然后食冷\",否则,易损伤脾胃。
太极拳为何能治病
太极拳是一种徐缓运动,速度缓慢,动作柔和,从而使人体的微循环得以扩张。微循环的特点是剧烈运动会使血液运行走捷径,得不到充分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太极拳缓柔的特点则使血液能够流向各处,从而得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改善身体内部的循环。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使一些不通之处畅通,这样慢性病症状就得到缓解或消除。同时太极拳运动能强身健体,能预防一些疾病,因此,太极拳运动有治病的效果。
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能否练拳?
一般健康妇女在月经期坚持适当的太极拳活动,不仅无碍正常的行经,而且有益于盆腔血液循环的改善,减轻盆腔充血,缩短经期,并能调整大脑的兴奋和抑制机能,因而能减轻月经期腰酸背痛、腹胀、小腹下坠或精神不好等不适感觉。运动量宜根据自己的情况稍减或不变。
妊娠期做些少量柔和的太极拳活动是可以的。但有些式子(如下式、金鸡独立、海底针、左右分腿、蹬脚等)在妊娠晚期可略去不做:做一些运手、左右揽雀尾、野马分鬃等单式练习是有益的。日光照射能促进皮肤里的化学物质脱氢胆固醇变成丁种维生素,有助于调节钙、磷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妊娠期对钙、磷得需要量大,如能在室外阳光下散散步或练习这几个单式,对母亲及胎儿钙、磷的补充是有好处的。同时,适当的活动还能减少产前的浮肿、便秘等现象,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但是妊娠期的锻炼要慎重,尤其是快分娩前更要注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哺乳期也可在阳光下坚持适当的太极拳练习,对产后的体力恢复和乳汁中钙、磷含量的增多有一定的作用。产褥期可暂停太极拳练习,应在医生指导下做产褥期医疗体操。
干液搭配对胃肠有何益
古代窖Ъ衣?又性凇妒持瓮ㄋ怠分兴担?食饮常养,津液常甘;身轻而不倦,神清而少肿,胸腑通畅而少噫,胃院宽舒而不胀。\"可见,饮食的干液搭配对胃肠的功能和食物的消化吸收都是有好处的。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胃功能较弱在饮食方面当更加注意。
什么样的环境适于练太极拳
练拳最好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地面平坦、环境幽静的室外或室内进行。在阳光下运动有许多好处,可以多接受紫外线的照射。一般,在阳光斜射时练习较好。在夏季,体弱者更应避免在直射光线下练习,可借树荫等透入光线的地方练习为宜。空气越新鲜越好。空气污浊,多含二氧化碳、烟灰、尘埃、细菌等物,吸入肺内是不利健康的。
初学者和体弱有病者最好在平坦宽敞的地方练拳,以便立稳。但熟练后地面不平坦也可以练习,这对脚的适应力还有好处。有益于推手技术提高。
环境幽静容易做到精神集中,情绪镇定。这对初学者尤为重要,因为初学者最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如果没有幽静处所,就?quot;闹中取静\"进行锻炼,时间长了也可以适应。另外,集体练习,也可配音乐,能使动作整齐,节奏分明,也有助于初学。
有人说雾天练习太极拳对健康不理。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迁冷而凝结成小水珠,浮游在接近地面的空间,形成了雾。如果在空气新鲜而有雾的地区练拳,对身体健康并没有不良影响。
在烟尘和废气较多的地方。本来就不宜练拳。废气多的地区有雾时空气更坏,因为雾会使大气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和稀释,所以雾天练拳要避开空气污染的地段。
老年人初学太极拳时应由简入繁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记忆力都比较差,因此建议刚学太极拳时,最好是从简单的入手,即先学简化的太极拳,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后,动作得到了巩固,才可以过渡到学习传统的老趟太极拳。如果是直接学习老式太极拳,切忌囫囵吞枣,急于求成。要多下功夫,尽量学得慢一点,等到学会一个动作以后,再接着学习下一个动作。学习太极拳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架式略微防高一些。等到下盘有功底的时候,再把架式降低。然而更重要的是有信心、韧性。
太极拳的自然深呼吸对身体有好处
实践证明,练太极拳能使呼吸自然、细长、慢均。这种有节奏的呼吸可使横膈肌和胸腹运动增强,相对有效地加大了肺部气体的交换容量,使新陈代谢加快、加强。大家都知道肠胃蠕动加强能够提高消化系统功能,对防治消化不良、慢性肠炎等慢性疾病效果良好,膈肌活动范围增大,使胸部呼吸肌和横膈肌力量增强,可加速静脉血液的回流,改善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膈肌活动范围的增大,还能对内脏起到一种自然的按摩作用。所以,太极拳中自然的深呼吸法对防治一些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及消化系统疾病都有较好的作用。
练习太极拳十要
\"十要\"指练习太极拳时要注意10个要领:1、动中求静。动中求静,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2、含胸拔背。胸微内含,动作舒展。3、内外相合。即肌体配合协调,动作连贯,而且要做到意识、动作和呼吸相结合。4、上下相随。要求协调一致,一动无有不动。5、沉肩垂肘。肩肘自然下垂,以免气往上提。6、用意不用力。要全身放松,以意念引导动作。 7、分虚实。腿部动作要虚实分明,避免重心同时落在双腿上,出现\"双重\"现象。8、松腰。腰是主宰,连接各关节的活动,腰部放松有利于腿部的稳定性和腰部的灵活性。9、相连不断。动作要求连贯、圆活、连绵不断,一气呵成。10、虚灵顶颈。头部自然上顶不要东斜西歪或自由摇晃。
经常抽烟、喝酒对练武有很大的影响
吸烟、喝酒对身体有害,已为大量科学研究及现实所证明,因为,长此以往,会损坏人身体的各个器官而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练武所需要的正是身体内部各器官机能的良好及身体素质,显然经常抽烟、喝酒,对练武有极为不良的影响。
自学太极拳
第一、自学者应有充分的精神准备,要有信心,恒心、毅力。第二、仔细钻研书中的文字和图解,首先看懂,尽量记熟,可看完一招也可分开来练或边看文字图解边练习。第三、可用磁带录下文字表述,练习时播放,这样可专心进行动作研究,从而学得快。第四、若两个人同练可互帮互学,也可一个人念文字,另一个做动作,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两人反复推敲,演练,直到弄懂为止总之,自学太极拳有一定困难,但不是不能成功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练太极拳时,身体某些部位发抖如何处理
出现发抖的原因有两条:
1、由于姿势要领掌握不准,出现劳累或意念造成紧张,从而出现发抖。2、还可能使这些部位有病,阻塞经络的气血运行,造成\"通则不痛\",从而气血大量集聚于此,强行通过又不能,就造成发抖现象。对以上两种情况的处理1、这种发抖不是好现象,应注意克服。对于自适应注意规范性、整体性、科学性,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或自己深刻钻研领悟,只要正确掌握,就能克服发抖现象。2、这种发抖都是正常的,由于发抖的存在促使气血冲过阻塞,活络筋血,长此下去,就能治好某些病,从而使发抖现象消除。因此要正确区分发抖原因。出现发抖,带练功完毕后,觉得身体轻松、舒畅,则为正常的发抖现象;若出现劳累或动作僵硬,则应注意克服。只有对发抖现象具体问题分析,对症下药,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
练太极拳收势后应注意的问题
收势后应注意以下几点:1、收势完毕后,应缓慢散步,在此过程中要配合呼吸,一呼一吸迈一步,同时意守丹田,气定神舒。2、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身体难免要出汗,此时不可走向风口,应避风休息,慢步而行,待汗下去后,再回住处。练完拳后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养气与练气
内功言说有二:一曰养气,二曰练气。“养”――涵养培养;练――锻炼运使。一是在于精神方面,二是在于体魄方面。孟子所谓“吾善养浩然之气”者,此养气之说。“培养中气而后元气充足,善涵养而后性气不动;性气不动,而后神清;神清而后操纵进退得其宜”。这是内家功法的养气之说。练气与养气虽同出一“气”,但有虚实动静及有形无形之分。养气是以道为归宿,以义为宗法。练气是以运使为效,以呼吸为功,以柔而刚为宗旨。练气为了养气,因而在内家功法中,练气尤为重要。(注:运使――以马步为先,以身体上下伸缩为次。马步又名站桩。呼吸――肺为气之府,气为力之君,故言力者不能离气。内家功法的“呼吸”要求非常严密,呼吸要做到四忌:一忌初进时太猛;二忌尘烟污染之地;三忌呼吸时以口出气;四忌呼吸时胡乱思想。)内家的养气、练气的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和提高人体的中气(元气),既:固本养元。
意与气
“意”与“气”在人体之中,无形无色。“气”对人的体能来讲,占极重要的地位。“气”用于催血、用于养血。这里讲的“气”是指人体内的内气(人体内的体能磁场。在内家功法中,“气”与“血”的关系是:“气为主、学为辅,气为卫、学为营”。气充则血足,血足则体强,体强则意坚,意坚则魄雄,魄雄则可以延年益寿。“意”是指“意念”,在内家武学上又称“心”,心就是意。实际上,心与意是有区别,但不大,而关系紧密(即:“心”为“意”之主,“意”为“心”之副)。“意、气、心”三者有循环相连之关系。气沉则意坚,意坚则心定。反之,心乱则意散,意散则气浮。故三者相互为用,实相系而不可离。
太极拳本质
普通常说,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伟大的事业。意思就是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得 以延长,而后才能从事一切事业,所以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而健康与否在于平时修养和运动的得当不得当;也就是运动合于卫生不合与卫生。需要详加研讨, 并经实际的考验。究竟怎样才算是正常的运动呢?应于练习某种运动以前,根据医学的方法,检察心脏的能力,血压的高低,脉搏与呼吸的次数,赤白血球的数目。至练习一个时期以后再行检查,自然就知道这种运动正常不正常。所谓正常的运动,是指适应人体的自然发展的运动,惟有适合这种规律的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健康。
正当的运动,能使全身的细胞即各种器官发生高度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促进呼吸血液循环,增强体内燃烧作用;换言之,就是使身体内部呈活动状态。因此,适当的运动可以给与细胞以一定的刺激,对在成长期者,可以促进其成长,增强体力,对已经成长者可以使之维持其效能,因而保持了体力与健康,若运动不当,则必然招致相反的结果。运动过激或运动不适当,不但损伤健康,甚而戕害身体,也就是发生疾病的诱因。现在一般的运动,筋肉疲劳以前,心脏已因呼吸困难而呈急性心脏扩张。遂不得不停止其运动,以使心脏得以休息,减低呼吸的困难,恢复正常状态。
中国的拳学,是以完全与此相反的方法来锻炼身体,这种运动是筋肉气血的运动,更可说是具体细胞的运动,在运动中,使全身各种细胞器官同时平均发展为原则,即使运动使全身之筋肉虽已呈疲劳不能忍受的状态,而心脏的搏动并不失常,呼吸并不困难,相反的在运动后尚能感觉到较运动以前的呼吸轻松舒 畅。这种运动是以其个人的筋肉心脏所能负担范围以内的能力,来求其个体平均,渐次发展生长,不限年龄,不限性别,而达保持健康增强体力的目的,更因没有任何招式,所以在运动时,脑神经不受刺激,不紧张,使能得到恢复, 也是与一般运动不同的地方。
太极拳之养生
拳术为运动之一。用以锻炼身心。振奋精神。人能运动犹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然吾国拳术。源流甚古。派别至多。其间外形有主刚者。有主柔者。世人以为少林拳劲显于外皆主刚。太极拳劲蕴于内均主柔。殊不知少林拳中艺高者。皆刚柔并济。而无闭气响脚等全行主刚之弊。夫太极拳中上乘者亦然。其皮肉之柔。故如软绵。而内气之坚。犹如钢铁。所谓丝绵裹铁弹者是也。故无论何门何派。刚柔不可偏重。亦不可须臾分离。全视何者用之得势耳。习太极拳者设成一味过于柔软。(即萎靡不振)岂有利耶。学者当知该拳之基本优点。厥为动作慢匀。呼吸和顺。精气神与内劲。均皆饱满之谓。决非内外皆萎靡不振之柔软。即在推手中。莫不如是。拙力固不可有。内劲亦不可无。考四两拨千斤之句。有四两之巧劲。方能拨千斤之拙力。设无四两之劲。何能为之。夫慢而后能柔。匀而能和。能柔能和。则筋骨舒展。气血调和。呼吸由此深长。精神可以奋发。虽年老及身患疾病者。如肺病、心脏病、高血压、四肢麻木等。亦可则而习之。总之。太极拳之功效。能弥补先天之不足。步后天之亏损。尚能在幼壮时即从事练习。继续不断。则终身得益。更非笔墨所能尽述。因年青时精力充足。能下苦功。成就较速。年壮时体力强健。身无病患。晚年愈觉神旺气足。举动轻灵。决无腰酸背痛。精神萎靡。躯偻跛足。气促呻吟等病象。斯种缘由。宛如金钱储蓄。年青能惜身锻炼。若平日善于积蓄。年老可以享用。倘平日不事积蓄。危急时无从支配。世人不明此理者。大都有二种歧念。(一)年青力壮时。以为身无疾病。锻炼心身。有何益处。(二)练功者往往在晚年临终时。有散功等痛苦。与其它日受苦。不若现金不习。岂知以上二种观念。全皆错误。盖年青者体健力壮。气分较足。固未见锻炼心身之功效。但一至年老气衰。内部抵抗力不足时。悔之晚矣。
太极拳与养生
人们不断与侵害肌体的疾患斗争着,经常在抗病中活着,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养生知识和祛病方法,我国的太极拳就是其中一种。
太极拳虽属于中华武术的范畴,也可以说是中国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祛病、养生、延年的目的。
武术可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两大类。外家拳一练筋、骨、皮为主,而以太极拳为主的内家拳则以养气、通络为主,也可以说以放松、调整周身气血为主,属于气功之行攻。所以为了养病,调整气血的运行,恢复体内的正常循环,以练太极拳最为适宜。
练太极拳,不是一般的学习拳式,必须懂得很多基本功,必须做到\"放松\",\"气道通畅\"。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调则周身气行,故练功必须令其气顺,不可叫气道结滞,所以说:练拳不可闭气、使力,总以放松、沉气为主。在练拳时要配合呼吸配合开合等。由于以上的要求,使得练太极拳的人们在练拳过程中注意放松并调整呼吸,每次练拳下来心情舒畅精神饱满。身体微微出汗,增加体内的新陈代谢,从而起到了祛病强身的健身功效。
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任何运动项目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是持续时间比较长的强度,才可能对增进人体健康,特别是对人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合理的结合,对提高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是不可少的。太极拳因为充满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既是武术又是文化;既是健身又是武术,它既练内(心)又练外(体),精气神兼练,既有养生健身价值,又有艺术欣赏价值。
重视加大人体下部运动量,大大有利于避免上盛下衰的\"时代病\"。从二十世纪起,人类的生活方式将发生明显变化的方面之一,是重视健康,注重通过锻炼得到健康的身体。而人们的健身方式,都将更多重视下肢运动,就像从像从事步行运动等等。
常年坚持练太极拳的人普遍反映大腿既然粗壮。体育专家认为,大小腿肌肉群的高功能运动,使人体如同增加了许多小水泵,帮助心脏工作,即减轻了心脏负担,又有利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由于太极拳重视人体下盘功力训练,有利于气血下行,调整人体上盛下衰状态,可防治血压高、跌跤等病症,有抗衰老的功能。常言\"人老先从腿上老\",中年以上的人往往出现上盛下衰的诸种疾病。美国医学界已把老年由于跌跤而死亡的现象逐年升级的问题,列为导致死亡的第三大敌人。他们政府肯拨款,支持关于太极拳可防治跌跤现象的科研项目。太极拳近两三年在美国发展特别快,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中国传统医学角度来说,\"上盛下衰\"是中医术语,指的是中年老人肝肾两亏、阴虚阳浮,而出现的血压升高、心虚失眠、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食滞便秘等候群。患者看上去往往是红光满面,并无病容。然而,由于下元虚亏,连脚发软,行动不便,走路时间一长足后跟痛,膝关节发硬,腰酸背疼,浑身乏力。中医认为,人年过四十,肝肾易亏,犹如根枯而页黄。浇水灌肥应从根部着手,滋肝补肾,乃是养生保健的秘诀。除了服用一些有滋补作用的食品和药品外,重要的是加强人体丹田部位和下肢的运动。因为人体丹田与命门之间(即小腹部位),正是人体吸收的各种营养转化为精血(及内分泌)的最关键最根本的部位。所以增强小腹、腰、裆部位及下肢运动正是促进人体消化吸收和气血循环运行的最基本的环节。腰脊和腿部增强,自然血脉流畅,精神旺盛,长久不衰,从而消除或避免¡°上盛下衰¡±诸症。太极拳不仅强调肢体放松,而且练拳全过程都要求精神放松,使大脑抑制与兴奋相结合,而且它还有利于心态平衡。所以,针对当今生活方式,练习一种或几种太极拳和太极拳器械是一条非常可靠的健康之路。只要你每天坚持练拳,它就可以使你持久地保持身心平衡和动态平衡。
长寿之道
从历代看有不少的中国长寿老人,大都善于保健摄生,如唐代孙思邈百岁时还能著书立说。写下不朽的医典《千金冀方》:唐《明堂人形图》的著者甄权活了103岁;宋朝成都名医谭仁显¡°年高而精神愈壮108¡±岁才逝;明代温病学家吴有性(又可)也年至百岁;清代四川雅安的弁太医活到了120岁;清乾隆时山东蓬莱的阮国长一面行商、一面行医,活了高达165岁,他生於乾隆二十四年(已卯,公元1759年)四月二十八日丑时,卒於民国十三年一月(公元1924年)。据有关统计从秦汉到近代414位名中医,平均年龄为77.5岁。现代在世的老中医还能行医诊病的有广西邓洪英105岁;湖北林雄成114岁;四川罗明山117岁;江苏的陈照106岁。另外如安徽的农民王祥伍124岁;北京的书法家孙墨佛106岁;考古学家、教育家、太极拳家吴图南102岁,他的夫人画家刘桂贞也已92岁。仅就从湖北省一九八二年七月一日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发现年满100周岁的老人88名,最大者123岁,平均年龄是102.8岁。以上略举的这些长寿老人,他们大多是在合理的保健运动中生活的,所以能够健康长寿。当然,别的有利因素是不排除的,如社会因素,生活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如远在新疆英吉沙县的吐地沙拉依,生於1840年至1984年报导已135岁。其母110岁去世,兄135岁去世,大弟二弟分别103岁101岁去世。这可能是遗传因素与体力劳动结合的效果。早在春秋时的孔子,就很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他的¡°养生之道¡±除了喜乐不喜忧¡°不怨天,不尤人¡±的达观态度重视性情的陶冶,对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他认为饮食粗细,只要可口就是美食,於身体大有好处。孔子还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他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等,都是保健养生的很好方法。在三国时魏明帝(曹?)散骑常侍应璩的《三叟长寿歌》中云¡°昔有行路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除苗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三叟前致辞,内中妪丑。中央前致辞。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辞,夜卧不复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应璩所谈三条长寿之道,只是当时诸多养生的部分经验。近世《长寿歌又名十叟长寿歌)云¡°昔有行路人,海滨逢十叟,年皆百岁馀,精神加倍有。诚心前拜求,何以得高寿?一叟捻须曰:我不缅旨酒。二叟笑莞尔,饭後百步走。三叟领首频,淡泊甘蔬糗。四叟拄木杖,安步当车久。五叟整衣袖,服劳自动手。六叟运阴阳,太极日月走。七圣摩巨鼻,空气通窗牖。八叟抚短须,早起床亦早休。九叟摸赤颊,沐日令颜黝。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善哉十叟词,妙诀一一剖。若能遵以行,定卜登上寿。
从以上所谈,不难看出一个人的寿命,延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外先天条件和後天条件,但人们如能懂得如何充分的正确地去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因素),就要充分的去利用。因为时间是宝贵的,人的生命在时间上更是宝贵的,所以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理论,从有病治疗服药到精神情志修养,从起居饮食到调摄健身养生,无不贯串¡°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保健运动,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运动。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能生 。辟犹户枢,终不朽也。¡±只要有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去进行运动锻炼,是可以达到保健长寿的诸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行气功》、《健身十八法》,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等保健的运动,都是很好的运动,而太极拳又是较为高级形式的运动锻练手段
四时与养生
(一)生物与自然的关系
为什么生物的属性都有阴阳之分呢?原来,在大自然中,在天为阳,在地为阴;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天地造化之机,乃是天地阴阳之形气相感,上下召临,而化生万物。故万物的生长都要禀受天地的阴阳而化生。故此,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其四时对万物的生长变化无不息息相关。
1植物与自然的关系
以植物而言,其季节性是非常明显的。俗话讲:花逢时发。特别是农作物,其对季节的紧张度,称为抢收抢种。谨此便知植物与大自然的关系,完全依照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才能增产丰收。
2动物与自然的关系
以动物而言,日出而作,入夜而息,早出晚归。夏日炎炎则栖息于树荫之下,如鸡沙浴以吸地阴之气,狗伸出舌头以泄阳气。也完全依照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才能天生天养,尽终天年。
所以,万物均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我调摄,适者生存的自然法规,而代代相传至今。
3人与自然的关系
《内经》曰:“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是万物之灵,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的生活方式,人们终日营扰,夜以继日,精神困惫,夜以继日,夜间仅靠此一睡,醒来仍未知恢复与否,又始亏一日之用,一点灵光尽为后天浊气所掩,是谓阳陷于阴也,有人类历史以来 ”入夜而息”的生物规律一但改变,人身自我调节的生物钟发生误差,反而令人们更难适应现代化的生活,终导致百病丛生而生奇病也。人之有生,不加葆摄,恣其戕伤,使中途夭横,未尽天年,实负天地之赋界,辜父母之生成,社会之培养。在创造世界财富上,虽然人是最聪明的,但是在如何适应自然界的生活中,最愚蠢的也是人,野生动物都有一套适应大自然变化的生存本能。例如,在春夏生长的季节里,万物都蓬勃生长,然而许多人,特别是在夏季中却明显消瘦,这正是说明四时调摄养生不当之过。《内经》讲,“天地合气,命曰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生态环境对生物来说是如此之重要,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于天地之间,首先就要认识天道变化的规律,掌握好适应四时变化的法则。事实上,大自然的任何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发生影响。人为什么有疲倦,有病痛,而一病又会轻重于四时日夜,这正是大自然对人体本身阴阳发生不平衡的影响所致。
1一日对人的影响
即使是一日十二个时辰二十四小时,其阴阳的变化对人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1)卯酉与阴阳
中医认为凡外界或体内不平衡之时也正是人体最疲倦之时。正如一些风湿病人对外界环境气候的敏感而自觉不舒服或人体阳气过盛(发烧)的病人,就是阴阳不平衡的表现。《内经》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就是说凡外界或体内阴阳平衡时均为人体最精神之时。一日中卯酉时为上午5-7时和下午5-7时,是外界阴阳比较平衡之时(图1)。所以,一般而言,卯酉时是人体最精神之时。
(2)子午与阴阳
午时是中午11-1时,为一日中阳极之时,是一日中阴阳最不平衡之时(图2)。故此时令人多有疲倦而喜午睡。
子时是夜间11-1时,为一日中阴极之时,是一日中阴阳最不平衡之时(图3)。故《内经》讲:“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所以人到子时,所谓三更三半夜多已入睡,故此,从养生的角度而言,一日之阴阳的关系,在于处理好休息,夜晚睡觉最迟不应超过子时。
2四时对人的影响
一日的变化对人影响已经如此之大,一年春、夏、秋、冬四时更是如此,甚至影响着人的饮食。
(1)夏季与阴阳
夏天阳气盛于阴,阳气上升,时至中午则为阳中之阳,外界阴阳更加不平衡(图4)。此时人体本身受其影响则更易疲倦,故夏天中午人更需要休息。观察此时世间动物也都会栖息于树荫之下或水中,这促“静以养阴”的自我调摄养生本能正是外界阴阳不平衡的顺应。《内经》讲:“动则为阳,静则为阴。”所以夏天不适宜过量运动、进补阳性物质(图5)则会造成更大的阴阳不平衡,终导致阴阳离厥,发生大病,所谓“逆天者亡”。此时养生应静以养阴,进食阴性物质为补,才能平衡外界的阳气,这就是《内经》所讲:“春夏养阳”的道理所在,才能使“夏长”(图6)。以植物而言则为茂盛,以人而则为“大只”(强壮)。所谓“顺天者生”。
(2)冬季与阴阳
冬天阴盛阳衰,时至子时,为阴中之阴,正是外界阴阳最不平衡之时(图7)。故冬天人们特别容易入睡而且也多早睡。
虽然冬天阴气盛,然时至中午,则为阴中之阳,其外界阴阳较为平衡(图8)。故此时人也多无倦意,即使中午不息或稍稍休息也就可以精神饱满。故此,冬天人们常值中午阳盛之时出门多能受“补”的道理所在。
可见,大自然对人的影响力之大,养生者不可以不知,所以四时养生与饮食无不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而五月、十月为春秋季节,正值一年之中阴阳平衡之际,所谓秋高气爽,也是人最清爽的时候,可见人们生活在大自然中,不可以离开环境,就必须适应环境气候的变化。
(3)四时与养生
司马迁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纪也。”《内经》说:“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就是说人体内部的活动与外界天地的变化是一致的,是受外界的变化而改变人体的活动。人们必须懂得怎样调节来适应四时的变化,才能达到养生防病的实际效果。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选自《太极拳运动》,人民体育出版社)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形式体育项目之一,很早以前就在我国民间有所流传。几世纪以来,经过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种重要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手段。近年来,许多人认为、并且也有人记载过,打太极拳除增强体质外,是辅助治疗高血压、溃疡病、心脏病、肺结核……的好方法,而且有一定疗效。因为过去一直被我们忽略的重要治疗方法――应用体育运动来防治疾病,已经被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并且已被公认为治疗过程中必要的环节,所以,太极拳之能配合医药来治疗某些疾病,则是应无疑义的了。事实证明,我国是最早应用体育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国家。在我国最老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曾这样提过:“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导引”是一种体操活动)不仅如此,我国的古代科学家们还进一步用科学的理论,解释了“体育”能够健身治病的道理。一千八百多年以前,华佗曾编选了“五禽之戏”作为健身运动,他的理论是:“人身常动摇则谷气消,血脉通,病不生,人犹户枢不朽是也。”这都说明“体育”在防病和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意义。练习太极拳除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膈运动,并且特别要求人们在打拳时,尽量做到“心静”,精神贯注。这样,主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良好的影响,从而给其他系统与器官机能的活动与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证明太极拳的保健作用,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曾对五十到八十九岁的老年人进行了较详细的医学检查。其中三十二名是经常打太极拳的,五十六名是一般正常的老年人,不论在体格方面,还是在心血管系统机能、呼吸机能、骨骼系统及代谢功能等方面,都比一般的老人的状况好。为了解释方便起见,现按太极拳对人体各主要系统的生理影响,分述于下。
(一)打太极拳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根据近年来生理学的发展,特别是许多生理学家对中枢神经的研究,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了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我们知道,神经系统,尤其是它的高级部分,是调节与支配所有系统与器官活动的枢纽。人类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以适应于外界环境并改造外界环境。人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使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按照需要统一起来。因此,任何一种锻炼方法,如果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对全身来说就有很好的保健意义。太极拳的优越之点就在于此。
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并且讲究“用意”,这些都对大脑活动有良好的训练作用。此外,从动作上来讲也是如此,练习太极拳时,动作需要“完整一气”,由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照顾毫不散乱,前后连贯,绵绵不断,同时由于动作的某些部分比较复杂,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因此需要大脑在紧张的活动下完成,这也间接地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训练的作用,从而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加强了大脑方面的调节作用。
太极拳是一种很有兴趣的运动,经常练习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练架子的时候,周身感觉舒适,精神焕发;练“推手”的时候,周身感觉活泼,反应灵敏。这些都有是练拳的人情绪提高与兴趣浓厚的证明。情绪的提高在生理上是有重要的意义的。“情绪”提高,可以使各种生理机制活跃起来。许多试验都证明,做一种运动里用体力之前,仅仅是精神的影响就可以使血液的动力过程、气体代谢等发生改变。对患难与共某些慢性病的人来讲,“情绪”的提高更为重要。经不仅可以活跃各种生理机制,同时能够使病人脱离病态心理。这对治疗功效来讲很重要。以上例子都充分说明,练习太极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良好作用。
(二)打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的影响
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在中枢神经活动支配下发生的。就太极拳动作的组成来说,它包括了各组肌肉、关节的活动,也包括了有节律的呼吸运动,特别是横膈运动。因此它能加强血液及淋巴的循环,减少体内的淤血现象,是一种用来消除体内淤血的良好方法。
我们知道,全身各部骨骼的周期性的收缩与舒张,可以加强静脉的血液循环,肌肉的活动保证了静脉压力。呼吸运动同样也能加速。这一点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太极拳的动作舒展,胸部不要紧张,而且要求有意识地使呼吸与动作适当配合,这样就可以使呼吸自然,呼吸的效果就会增加,这也就更好地加速了血液与淋巴的循环。我们经常见到,当一个人胸部、肩训、肘部肌肉紧张用力时,由于胸廓固定,吸气受到限制,结果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练者产生面红耳赤、颈部血管弩张的现象。练太极拳时就没有这种现象。
打太极拳,很多动作、姿势要求气向下沉,即所谓“气沉丹田”,这是一种横膈式呼吸,它在医疗与保健上都有作用。胳肌与腹肌的收缩与舒张,使腹压不断改变。腹压增高腹腔的静脉受到压力的作用,把血液输入右心房,相反当腹压减低时,血液则向腹腔输入。这样,呼吸运动就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的状况,加强心肌的营养。此外,横膈的运动又可以给肝脏以有规律性的按摩作用,是消除肝脏淤血、改善肝脏功能的良好方法。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对预防心脏各种疾病及动脉硬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的调查证实,经常打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影响良好。他们对两组老人进行了机能实验(在一分钟之内,上、下四十厘米高的板凳十五次)结果证明,太极拳组老人心血管功能较好,三十二名老人中除一名不能完成这种定量负荷外,其余都能完成,而且血压、脉搏的反应也都正常。相反,对照组的老人,年龄越大,完成定量负荷的人越少,出现机能实验不良反应类型(如梯形上升型及无力型反应)的人越多。心电图的检查也同样证明了这点。心电反应异常的,太极拳组只占百分之二十八点二,而对照组的一般老人则占百分之四十一点三。从这些观察结果不难看出,经常打太极拳可以使心脏冠壮动脉供血充足,心脏收缩有力,血液动力过程良好。
不仅如此,由于经常打太极拳,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改善了体内各器官之间的协调活动,使迷走神经紧张度增高,各器官组织的供血、供氧充分,物质代谢也得到改善,因而,常打太极拳的人发生高血压病及动脉硬化的较少。太极拳组的平均血压为134.1/80.8毫米汞柱,对照组老人为154.5/82.7毫米汞柱。动脉硬化率,太极拳组是百分之三十九点五,一般老人为百分之四十六点四。
从身体检查证明,经常打太极拳对保持肺组织的弹性、胸廓活动度(预防肋软骨骨化)、肺的通气功能及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代谢功能都有很好的影响。太极拳组的老人的胸部呼吸差及肺活量都比对照组的大。这是因为经常打拳,胸部呼吸肌及膈肌有力,肺组织的弹性好,肋软骨骨化率低。对于已有肋软骨骨化的老人来说,太极拳深长细匀的呼吸和腹肌膈肌活动,即能增加透气功能,又能通过腹压有规律的改变,使血流加速,增进肺泡的换气功能,这都有利于保持老人的活动能力。在完成定量活动测验时,太极拳组老人气喘轻,恢复快,原因就在这里。
(三)打太极拳对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的影响
打太极拳对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的影响很突出。以脊柱为例,练太极拳与腰部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经常地练习太极拳,无论对脊柱的形态和组织结构都有良好的作用。据观察,太极拳组老人发生脊柱畸形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八点五,而一般老人则为百分之四十七点二。驼背是典型的老年畸形,是衰老的结果。但是,经常打太极拳,驼背的发生率就远比一般人少。经常打太极拳,脊柱的活动幅度也较好,太极拳组老人弯腰时手能触地的占百分之七十七点四,对照组老人占百分之十六点六。X线照像检查发现,太极拳组比对照组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较低(百分之三十六点六比百分之六十三点八)。老年性骨质疏松是一种衰老的退行性变化,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质中的成骨细胞不够活跃,不能产生骨的蛋白基质,致使骨生成少,吸收多,骨质变松。骨质松就容易产生畸形,关节活动也就不灵活。而打太极拳要求动作连贯、圆活,周身节节贯串,因此打太极拳有一定的防老作用。
(四)打太极拳对体内物质代谢的影响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资料,目前还不多,但从上述两组老人的骨骼变化及动脉硬化发生率的差异来看,打太极拳对脂类、蛋白类以及无机盐中钙、磷的代谢影响是良好的。近年来,国内有不少人从物质代谢的角度研究运动的防老作用。例如,有人报道,老年人锻炼五到三十分钟后,血内的胆固醇含量会下降,其中以胆固醇增高的老人,下降尤为明显。也有人对动脉硬化的老人进行锻炼前后的代谢研究,发现经过五到六个月锻炼后,血中白蛋白含量增加,球蛋白及胆固醇的含量却明显减少,而且动脉硬化的症状也大大减轻。这些研究结果,可以说明打太极拳对体内物质代谢的良好影响。
(五)打太极拳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前面已经提过,由于神经系统活动能力的提高可以改善其他系统的机能活动,因此它可以预防并治疗某些因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而产生的消化系统的疾病(运动、分泌、吸收的紊乱)。此外,呼吸运动对胃肠道起着机械刺激的作用,也能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因此可以促进消化作用,预防便秘,这对老年人也是很重要的。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它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加强了心、血管与呼吸的功能,能减少体内淤血,改善消化作用与新陈代谢过程。所以,从医学的观点上来看,它是一种很好的保健体操与病人的医疗体操。
太极拳对健康的影响
北京医学院早在60年代就发表了《从医学看太极拳》的文章,他们从练太极拳的老人组和不练太极拳的老人及敬老院的老人组,进行了系统的医 学检查和对照比较。结果证明,在体格发育,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骼系统的结构形态与机能情况等各方面,练太极拳的一组指标好,老年性变化的程度也低。体格发育方面:练太极拳的老人肌肉都比较发达,肢体围度也粗,臂力和握力大,肺活量高。老年性脊椎畸形(驼背、脊椎侧弯)在太极拳组较少:心脏血管系统方面:经过心电图、心脏x光照象和负荷前後血压、脉搏变化的检查,除心脏测量大小两组没有明显差异外,其它项目都是太极拳组比对照组的指标好。
骨骼代谢方面:因为老年人身体各器官逐渐衰老,骨骼方面特别明显,如脊椎骨变得松软,长出许多骨突增生,甚至形成骨刺,严重的就形成驼背、腰痛。经过x线照象,发现太极拳组老人的脊椎间隙比对照组的老人宽,椎体骨刺少,脊骨松软程度和压缩变形的人比较少。从以上的检查结果可以看出,练太极拳对於人的心肺、血管、骨骼方面都起著良好的作用。对於两组的神经系统虽然没有进行检查,但是因为练太极拳时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存在杂念,可以使大脑很好的休息。通过实践可以肯定地说,练太极拳对於人的神经系统一定起着良好的影响。
最近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研究证明,太极拳运动队老年人哏内分泌系统有良好影响。尤其是在对代谢和衰老进程有重要影响的垂体----甲状腺轴和垂体----性腺方面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长期锻练太极拳能使他们垂体分泌的某些促激索的代偿能力进一步加强。由於练拳对不同的内分泌轴和不同层次的内分泌腺体都有作用,因此推测太极拳是通过对垂体或更高的内分泌中枢的调节而改善了靶腺功能,继而对机体代谢产生积极的影响。可见下丘脑----垂体----靶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相互调节、相互联系的密切关系,既矛盾又统一,调节着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当其中关系失常时临床上则出现内分泌疾病。
勤?太??病延年
?太?拳可?病延年,有以下理由:
(一)?拳要凝神心祜,用意念支配哕\?,亦即以神?中?直接指?全身作?活柔和均?句舒展的活?,?形中直接??神?系靳,更有效地支配各器官的?能,更?活苡和?定.
(二)?拳?要求用意不用力,?慢地哕\行拳架,?慢的?作?不?少哕\?量,相反?增加哕\?功率,所以?拳?消耗相?能量,流出相?分量的汗,同?排除?身篦有害的泾,阏,骐冱,以保持血液清?,使身篦健康.
(三)太?拳要求?钌??,含胸拔背,主宰於腰而??四肢全身作柔和舒展的?整哕\?,使钷,铋,手,足,腰,脊,身篦直接地接受??,保持?美的姿?及均?的办育.
(四)?拳?要求放?全身的肌肉群,保持身茳中正,脊柱自然正直,哕\拳?活?骨骼和晷?,全身各部骨肌有唔度的舒展,使其更具?力及柔?,篦
?容?都能?保持青春健美.
(五)即使再多?富,?有健康的身篦,也是徒然,?福享用的.腠然今天科?昌明,狒?办哌,偶有重疾或可花偻一大剐金遑去?取?有把握,短?而又??械式的生命,徒增自己痛苦,招致尤友??(生命哲\可倨,,,健康?更高).健康的身篦,才是最赜厚的?富,才能?享有生活的真正?趣,尤其是中年人及老年人,生活的奔波,工作的?力,情诀日?低下,篦力日削,逐?有腰酸背痛,钷??力,耳?目眩,剿日疲累,精神铌萎等老化病?出?,胗之高血?,?谬硬化,心潘病,?喘,鼻篙炎,消化不良,便秘,你胃炎,亵?,糖尿病,锾?寒腿,神?痛,晷?炎,神?衰弱等老人易患的疾病亦接踵而?.
??慢及延唪老化?象出?,我??早日下定?心,不怕辛苦,?抱恒心,排除畏膣,耐心地??太?拳,初期不要急咄,更不可以略滓皮毛便以?可以自行演?,要知道?拳必?按部就班,循序?咄,由生硬到?熟,到精巧,到胗意而?,睫非一朝一夕,而是要?咿相?樘?日的磨?,才可以哌致的,??了全套太?拳,在最初一段?殓,必?把?拳列?每日生活??,鹇成??,??如何忙碌,不?殓?或剿止,久而久之,篦力及精神?方面,肯定陪日俱增,即使有?伏慢性疾病也胗之而消逝.
?的?真,啉?太?拳作?剿生的鹇生哕\?,??篦冱?弱的男女老幼均宜,老年人可以延年益?,?年人可以增樘精神篦力,爨活钷呢,自然??十足,青少年可助樘办育,均?篦?,日益?美.
??太?拳睫不受年?,性?限制,也不受?地,器械,?手及?殓的限制,只要有恒心,鹇成??作?生活??,胗?胗地都可以?太?拳,何?太?拳包含了?功的祜功,意守功,放?功,可以??全身?弛不僵,??一切情??念和不快情诀等等,樘期如此?拳,人篦?的骨肌,?潘,呼吸系靳,循?系靳,?分泌系靳等,必然?生回?,消除情诀撅?,精神和肉篦都?於正常,人肯定日益蒺?愉快,日??愚.
生命存亡的关键----精气神
中医学很讲究精气神,¡°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力:¡°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这三者的盛衰存亡,都关系到人命上的生死,所以精气神是人的生命根本。
在《灵枢?本藏篇》云:¡°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养生而周於性命者也¡±(人体血气精神的相互为用,是奉养形体,它可以周遍全身维护生命的,是保持生命的根本物质)。因为¡°精气神¡±在人体这样重要,所以古人对这三方面的调护、摄养极为重视。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有¡°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呼吸¡±指保呼吸,是一种吐纳养生功夫:¡°精气¡±指真气而言:¡°独立守神¡±是说精神能够不受任何干扰的内守)。又说¡°积精全神¡±(也就是摆脱杂念,聚精会神)。如《庄子?刻意篇》中云:¡°吹咆呼吸,吐故纳新¡±,¡°导引神气,以养形魂¡±。这些都是前人却病健身,延年益寿的方法,《内经》关於这方面的论述纪载是很多的。在古代讲究保健养生的人,和现代实践证明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宝,如人们所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精¡±是後天水谷之精微所化生的物质:¡°气¡±是水谷之精气以及所吸人的大气(天空之气)所合并而成的。¡°精¡±和¡°气¡±是人体一切生理活动的主要物 质:¡°神¡±是人体一切精神、思维活动的概括。
由此可见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例如《灵枢.本藏篇》所说:¡°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者失守而阴需;阴需者无气,无气者死矣。¡±从这一段经文就可以看出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五藏藏精,精为神之宅舍,有精才能有神,所以¡°积精¡¯,才可以全神。精伤了,神就无所舍,是为失守,这是精与神的关系,也就是精为体,神为用。精不但为神之宅,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人无气则死。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精化为气¡±(精可产生动力〕,这是精与气的关系。同时气也能生精,如在同一篇又说¡°气归精¡±(气又可以充实转化为精,没有气的动力,精也就无所生)。总之,¡°精气神¡±,三位一体,不可分体,存则俱存,亡则俱亡。因此古人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亦死¡±的关述。所以¡°精气神¡±三者,是人体生命存亡的关键所在,只要精足、气充、神全,自然能够怯病延年。我们今天谈它,不是在讲《内经》的藏象学说¡°精气神¡±,而是通过¡°精气神¡±的基本概念,用来说明中医学与保健的密切关系。
练太极拳能不能长寿 王孝明
一个太极拳爱好者问道:\"杨氏太极拳速度慢,不用劲,练这种拳的人都很长寿;陈氏太极拳有些动作又蹦又跳,练这种拳的人都未活过50岁。是这样吗?\" \"你怎么知道的呢?\"我反问。\"有很多人都这么说。\"
我很惊呀,这个问题本身就很荒唐,竟然还有许多人相信。真实情况是怎么样呢?
就以太极拳家杨禄禅至杨澄甫祖孙三代的寿命分析:
杨禄禅(1799-1872)73岁;
杨班侯(1837-1892)55岁;
杨健侯(1839-1917)78岁;
杨少侯(1862-1930)68岁;
杨澄甫(1883-1936)53岁。
他们中最长寿者杨健侯也不过78岁,杨班侯55岁、杨澄甫53岁。以封建社会\"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寿命标准看,班侯、澄甫都不能算长寿。以现代人的寿命标准看,简直是英年早逝。
再看看太极拳家陈氏家族几个人的寿命:
陈长兴(1771-1853)82岁 ;
陈仲?(1809-1871)62岁;
陈 鑫(1849-1929)80岁\';
陈发科(1887-1957)70岁;
陈照丕(1892-1972)80岁;
陈照奎(1927-1980)53岁;
与杨氏家族同样,太极拳陈氏家族中寿命最短者,是1980年去世的陈照奎,享年仅53岁。最长寿者是杨禄禅的师傅陈长兴,享年82岁,已人耄耋之数,在那个时代算是很长寿了。
后世练陈、杨两家太极拳者,有不少长寿者,也有寿命较短者。像顾留馨、沈家桢、洪均生、傅钟文、李雅轩等享年都在80岁以上。吴氏拳家吴图南享年105岁、马岳梁90余岁,是寿享高龄者。我们还注意到,体育界从事其他体育活动者,武术界不是练太极拳者,甚至从来不从事任何体育活动者,也有不少人很长寿。至于寿命较短的人,亦不在少数。看来,寿命的长短,与从事体育运动、从事何种体育运动、是否从事太极拳运动、从事何种太极运动,关系并不大。
陈氏拳的内涵是该拳的共相;杨氏拳的内涵亦是杨氏的共相。陈氏拳的共相与杨氏拳的共相有可比性。譬如:陈氏拳刚柔并济、快慢相间;杨氏拳运劲松柔、速度均匀等。寿命各行其是者的内涵是寿命长的共相;寿命短者的内涵是寿命短的共相。寿命长的共相与寿命短的共相也有可比性。譬如:生理遗传、心理素质、饮食起居、社会环境、生活家庭、运动锻炼、习惯嗜好、性命时运、疾病治疗、营养保健等等各个方面,寿命长者上述诸因素都比较好或大部分比较好;寿命短者上述诸因素都比较差或大部分比较差。陈氏拳刚柔并济、快慢相间的共相,与寿命短的人穷困潦倒、疾病缠身等共相;杨氏太极拳运劲松柔、速度均匀的共相,与寿命长的人容光焕发、神采奕奕等共相,二者并无可比性,怎么能联系在一起呢?可见,人的寿命长短,与从事太极拳运动、从事何种太极拳运动、关系并不大。
凡成为太极拳家者,不管寿命长或短,都需要经过艰苦训练过程,才能成其为太极拳家。就以运动量说吧,在旧时,一个太极拳家一般情况下日常训练课目,不包括推手和其它功夫,仅拳架部分即须盘练20至30遍。陈氏太极拳是有些窜蹦跳跃动作,二路炮捶大都是又蹦又跳;杨氏太极拳也不仅有慢练的方式,以快速的方式,一套拳两三分钟可以打下来,这是陈、杨两个不同种类太极拳的共相。同样的拳架,同样的刻苦训练,为什么有的长寿,有的短寿呢?可见,练太极拳和练哪一家太极拳,与成为太极拳家和哪一家太木有拳家有关系,与寿命长短没有关系。
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事物皆有阴阳属性,阳性是事物的积极支持者,阴性是事物的消极阻碍者。太极拳修煤油是支持生命的阳性因素之一,对于太极拳家来说,甚至是个很重要的阳性因素。虽然这样说,也并不是说太极拳修炼运动量越大越好。就逻辑说,宇宙无有始终,其存在是无限的;任何事物都存在于宇宙之中,受宇宙时空限制,都是有限的。《老子》所谓\"反者道之动\",是说\"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在时空上达到自身禀赋的极限,就会向着它的反面转化。太极拳修炼亦然。
如果说合乎逻辑的、一个寿命长、功夫好、事业太极拳大师是\"天赋条件、客观因素、个人勤奋\"三者的最佳结合点,就比例而言,其个努力仅仅占三分之一(或许是不很重要的三分之一)。太极拳在决定修炼者寿命长短因素中,虽然是积极的阳性作用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惟一的。决定人寿命长短的因素还有许许多多。因为宇宙人生之间,阴阳之圈环环相套无有穷尽,复杂程度常常超出人的常识,而且也常有不可穷尽的阴性因素支持生命,亦有无数不可穷尽的阴性因素阻碍生命。当阴阳平衡、阴性因素占主导地方,生命即终止或都很衰弱。
所谓阴阳消长,是说有时\"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有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当\"道高一丈\"时,生命就健康、长寿;当\"魔高一丈\"时,生命就衰弱、终止。生命之道,对于修炼太极拳运动者是如此,对于参与其它运动项目者也是如此,对于不参丐任何体育运动项目者亦然。如果只存在着太极拳阳性因素,而没有阻碍生命的阴性因素,人人都去打太极拳或做其他运动,或者人根本会死亡,何必还要那么多养生保健措施呢?
美国著名排球运动员海曼以青春妙龄,心脏病突发而亡;美国某著名长跑家,突然死于长跑途中;笔者亲眼目睹某先生50余岁,练吴氏太极拳,早晨以较大的搞力与人推手时,突然心脏病突发而亡,此皆非排球、长跑、太极推手之过也,实则是影响他们健康的心脏病突发猝死,大概与他有心脏病、夜晚未休息好还喝一点酒、加上早晨6时至7时是人体生物钟最脆弱的时刻等因素有关;照奎先生早逝,大概与后半生颠沛流离的生活有关;澄甫先生早逝,是因为不可搞拒的疾病所致,这些都不是陈氏太极拳或杨氏太极拳之过也。
以为杨氏拳养生、陈氏拳伤生者,大概是想说:杨氏拳没有较猛的动作,比较适宜中老年体弱多病者;陈氏拳有一点发劲动作,比较适宜中青年练习。这样理解比较正确。即使是如此,练陈氏拳时完全可以不发劲,像杨氏拳那样慢慢练习。至于有些人,把人类慢慢运动和长寿的关系,与自然界乌龟行动慢而寿命长的动物相比,属于类比联想,未心有科学根据。《老子》所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是说剧烈的事物总不长久。长久的大运动量,的确有害于养生。我们可以从臆人经验中总结教训,千万不要以为太极拳或某一种太极拳是健康长寿的灵丹妙药。
太极拳修炼中,是陈氏的还是杨氏的并不生要,它们都是太极拳,都是太极耐用的共相。对于中老 年太极拳爱好者来说,主要是注意运动量的大小。既注意保持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又不会因运动疲劳间隙,使影响健康的阴性因素乘机作祟。尤其是疾病的患者,更要听从有经验人的意见,尽可能减少盲目运动。不管是否有运动经历,以适中的运动量、较长的运动时间修炼,是中老年人的较佳选择。
一般情况下,太极拳运动不会超过人的体能极限。前辈大师每天几十遍地练拳,是在当时的农业社会环境下才有可能。现代工业社会的今天,多数人没有这个条件,运动量也不可能达到那样的水平。即使如此,前辈大师们不是大多比较长寿么?
人活着在于懂很多道理是,\"懂很多道理\"即是对宇宙人生的觉解,这是人的存在不同于宇宙间其它存在在的根本区别。如果不能够懂很多道理,即使是很长寿又有什么意义呢?山间的木石、湖里的龟蛇,不是都寿么?!希望长命百岁乃人之常情,辛勤工作一生的中老年人,有权利得到健康长寿,这本来没什么不好。
长寿为了什么?活到老学到老。各才有趣味。人需要懂很多道理,懂得道理越多,精神境界就越高。精神境界不高,就会人家说什么自己就跟着信什么,当前风行美容嫩肤,有人就说太极拳也有这种功能。于是乎某人面容不显老,就以为他练的那种太极拳必定也好。不管三七十一,就纷纷向那嫩的学。某人面容显老,就以为他练的那种太极拳一定有问题。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对太极拳有着这么荒唐的疑问呢?这些并不难准确判断的问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走入思考的误区呢?思考一下\"法轮功\"现象,想想那些伪科学、伪大师猖獗于一时,不但反映了许多所谓修炼者知识水平欠缺,更说明了人的思维能力,普通缺乏逻辑与抽象思维的能力。
\"井底之蛙\"的故事,出自《庄子》。这本书里有很多寓言,具有超越时间的价值。书中说,有些生物生命周期只有一夜。更不知道太阳是怎么回事;有些生物生命周期仅半个月,能体验月缺月圆的过程;黄河够长吧,见到大海才知道自己渺小。井底之蛙在谈到自己所见到的那一块天时,还比较准确。当它以自己的经验去套别人见到的那一块天时,就绝不一块天空的真实性。这种情况往往令人十分沮丧,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矛盾大都如此。以这样的思维去理解太极拳,去判断事物,才会有上述那些不应该有的问题。我们虽然说只有认运动方法才能取得太极拳修炼最佳效果,我们还要说,必须以哲学的方法理解,才能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太极拳与气功兼练效果甚佳 张志栋
太极拳是内家拳.它动作连贯,轻慢圆匀,绵绵不断,体松心静,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动作、呼吸、意识紧密结合。气功以内练为主,是一种自我养练身心的健身方法。气功中的调身、调息、调心和太极拳的动作(调身)、呼吸(调息)、意识(调心)如出一辙,可视为一家。
太极拳和气功关系密切。太极拳是动中求静,气功则是静中求动。气功通过入静意守,产生动作,激荡内气,使气血通过任、督、冲三脉,在周身循环不息。练太极拳要求运转先天之气,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尾闾中正,敛臀提肛,松胯塌腰,在运动中身体、姿势和动作处处皆是圆。气功也讲究手、臂、足要三圆。气功和太极拳都讲究腹式呼吸,入静放松。只有全身放松,气才能沉入丹田,气血才能在周身运行,产生防治疾病、保健养生、益寿延年的功效。
太极拳吸收古代导引、吐纳等养生功法的精华。若结合使用气功中一些锻炼要领方法,能在短期内取得意、气、形的统一,达到引气、运气、行气的功效;特别是通过意识产生气感,激荡四体百骸,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经任、督二脉打通大小周天,逆取胎息状态,减少耗氧量,使人精满、气足、神旺,体捷身轻,返老还童。
气功虽好,一些习练者却易走火入魔,引发潜在的神经病,诱发癫痫风等症。若与太极拳结合习练,则可取长补短,万无一失。
会打太极拳的人,只要掌握好调息,练时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呼吸深长细匀,不憋气,意识、呼吸、动作协调一致;若胸闷不适,改用自然呼吸,自然会水到渠成。
不会打太极拳的,可先学简单套路,然后按“三调”要求逐成一一练习,再贯串到全套路中去。只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定能收良好效果。
太极拳与免疫 摘自《中华武术》
太极拳通过长期实践,证明具有显著的医疗保健价值。许多人坚持太极拳锻炼,使其慢性病得到痊愈。有的终身习练,活到高龄,甚至年逾百岁。
近代科学业已证明,免疫功能退化,这是人体衰老的主要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同其它器官一样,逐渐下降和衰退,尤其是在免疫细胞中相对起主导作用的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下降较为明显。
太极拳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周围循环血液中免疫细胞量的增加及其活性增强。国外学者指出,练15分钟太极拳后,发现免疫细胞有明显提高。国内有人通过实验发现,练一次太极拳可使唾液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液增加16mg/100。这证明太极拳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药物不易达到的效果。
太极拳运动柔和、缓慢、连惯,和一般体育项目相比,它的强度和运动量相对要小些;正因为太极拳有其特点,故对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更有独到之处。我们知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在粘膜分泌液中含量最多,对入侵的微生物发挥其免疫排除作用,是局部抗感染的重要因素,其含量的曾减,直接影响全身粘膜系统的免疫功能。而太极拳运动后唾液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将有助于全身粘膜系统免疫功能的加强。咽下的唾液,将对消化系统粘膜免疫功能的加强也有裨益,武术家在练太极拳时要求舌尖轻抵上腭,牙齿勿紧咬,有唾液时要及时吞下,不可吐掉,视为“金津玉液”。气功家把舌抵上腭,形象地比作“鹊桥高架”,认为这样有利于督、任二脉钩通,起到引“天河水”下降滋润周身的作用。
为了证明太极拳提高免疫、延缓衰老的作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研究表明,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内分泌系统有良好的作用--甲
太极拳内功的几种练法 张耀忠
习者端坐在椅子上(床沿、沙发边或台阶上亦可),两脚齐肩宽,脚掌踏平,小腿垂直与大腿成90度。背脊要直,全身放松、心情安定,进入练功态。
一、脚呼吸法,又称\"踵提呼吸法\",简称\"踵息法\"。
练习方法:提脚跟。意注脚跟,要轻轻慢慢的往起提脚跟(此时感觉小腹上翻)忘掉脚跟转想脚大趾,轻轻慢慢的往起翘脚大趾(此时感觉小腹下翻。小腹之上翻下翻谓丹田内转,亦称翻江搅海)然后忘掉脚大趾再想提脚跟,之后再提脚大趾。如此一提一翘,反复练习9次。
提脚跟时为吸,翘脚大趾时为呼,是谓脚踵呼吸法,属高层次的呼吸法,非常人用口鼻呼吸。古人云:\"圣息以踵,由脚踵而头顶一气呵成。\"提脚跟时督脉升,翘脚大趾时任脉降。其养生作用不言而喻。
技击作用:在稚手时,拿人时则提脚跟,发人时则翘脚大趾(指前脚、虚脚)。
二、运睾丸
练习方法:意注睾丸。睾丸要轻轻慢慢的向上抽提(此时感觉肩井穴和环跳穴关闭)。然后松时睾丸(此时感觉肩井穴和环跳穴都开)。这后再提,再松,如此反复练习9次。女子运会阴穴,也是一提,一松。或运乳头(黑圈以内部分)亦可。
睾丸属翘脉(阴翘,阳翘),翘脉是管人体升降的。体用:做\"金鸡独立\"势时,提睾丸,做仆步下势时松开睾丸。
三、胎息法(肚脐呼吸法)
练心方法:意注肚脐。收肚脐,稍停。松开肚脐,稍停。如此一收,一松,反复练心9次。
感觉:当在收肚脐时,感觉左右两肾在往左右两侧开、当松开肚脐时,感觉两肾在合。
肚脐为神阙穴,内联五脏六腑。此法也是锻炼内脏的方法。
技击应用:在推手时,拿人时则收肚脐,发人则松开肚脐。
四、劳功呼吸法 练习手心相对一尺侧置于膝上,展指凸掌心劳宫吐气,然后空手心劳功吸气。如此一展一空,反复练习9次。
感觉:当做劳宫呼吸时,涌泉也在同步呼吸,因手心脚心关窍相通。
技击应用:在推手中发人时,要展指凸掌劳宫吐力,抓筋闭脉时,要空手心气贯指梢,甲欲透骨。
健身作用:十指连心,手指通内脏,练指掌同时也在练内脏;手是人脑的外在表现,练手指同时也在锻炼人脑,脑是人体重点保健部位。
五、鼻尖人中呼吸法
练心方法:意法鼻尖,转想人中,再想鼻尖、复想人中。如此反复练习9次。
感觉:当想鼻尖时,感觉肺叶张开,当想人中时,感觉小腹之丹田充实。
想鼻尖为吸,想人中为呼。
健身作用:练此法可醒脑提神,宽胸畅怀。
技击作用:在推手时,在拿人时则想鼻尖,发人时则想人中,意想人中则气长,气长则功夫长,长短相差一秒钟则决定胜负。
六、眼晴呼吸法
练习方法:收眼神(看鼻根),放眼神(先往远放,然后看耳朵,左眼看左耳,右眼看右耳,看不见也看)。然后再收眼神看鼻根(看不见也看)再放眼神。如此一收一放,反复练习9次。
感觉:收眼神时,两手腕、两脚腕无力,放眼神时,两手腕,两脚腕有劲。
保健作用:练习此法,可调整眼晴的屈光和视野,改善眼区的血液循环,增强视神经功能。眼区也是内脏全息区,故此法对内脏也有益处。
技击应用:在推手中,发人是则放眼神,拿人时则收眼神。
七、顶心旋转法 练习方法:意注百会穴,百会一有感觉(得气感)然后转想右、前、左、后沿四神聪旋转三圈(意念转),之后反转三圈(即右、后、左、前)最后转想百会穴,随即忘掉。转想肩井、曲池、合谷、千手指梢、活动活动手指。功毕。
功用:(1)培养提顶(顶头悬、虚领顶劲的感觉)。可使身体平衡稳定。(2)培养
头手结合,顶打人的习惯性。
八、四肢穴道呼应法 练习方法:意想右劳宫,转想左涌泉;意想右曲池,转想左阳陵;意想右肩井,转想左环跳;意想左肩井,转想右环跳;意想左曲池,转想右阳陵;意想左劳宫,转想右涌泉;意想左曲池。转相右阳陵;意想左肩井,转想右环跳;意相右肩井,转想左环跳;意想右曲池,转想左阳陵;意想右劳宫,转想左涌泉……如此四肢大关节穴道左右交叉呼应,来回反复3次。
功用:打通四肢穴道,培养内外三合的意念习惯,增强条件反射的灵敏性。在推手时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周身一家,浑身如牵线,出合劲,出整劲,增强打击效果。
以上八法,全属意念训练。磨刀不误砍柴工,平时养成习惯,临战防卫反应自然。到时只取一种自感得意的方法即可,不必全顾。须知\"得一,则万事毕\"。以一法代万法。以一念代万念。以不变应万变。\"一觉独照,万籁俱寂。\"
传统杨式太极拳正弓步实腿屈膝程度的探讨
实腿碾转是传统太极拳的显著特点之一。初学者若不得要领,常会发生膝关节疼产痛的现象。而在分析其原因时又不免涉及到正弓步时实腿屈膝的程度。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分以下两个方面谈及,供拳友们参考。
一、膝关节疼痛的原因
大家知道关节是人体中最大、结构是最复杂的一个关节。它位于大腿股骨下端节面与小腿胫骨上端关节面之间,由数条结构复杂的韧带、关节盘(俗称半月板)、髌骨(在半月板后紧巾股骨关节面)及滑膜囊组成,膝关节对人体腿部功能的实现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即:
1、保护股骨、胫骨的关节面。使其在长期活动中不受损害。例:屈膝活动或当股骨受力向下压向胫骨受力向上顶向股骨,都是经过膝关节传递作用力。它可避免上、下两个关节面直接相撞摩擦而造成的损伤,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2、固定股骨和胫骨的运动方式及长移动范围。例:膝关节只能前弓;股骨、胫骨不能有横向的大位移,并且也不能相离拉开,以保持人体下肢的正常功能的需要。
3、弓腿屈膝,膝关节向下传递作用力时承受一个分力的作用,使人体能下蹲变矮,协助支撑人体的重量。
4、当人体要弹跳时膝关节能在屈膝、蹬直中在肌肉的作用下给上肢一反作用力,起到一个很好的弹性垫作用。由于膝关节的结构特殊,它只能使腿部两个骨节做伸屈运动,不能做横向的或上翻的活动。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正弓步中,实腿承受着体重的大部,在实腿碾转过程中该腿之脚的承重力是不减少的,且大多情况要增加承重力。因此,稍不得法,时间一长就会使膝关节疼痛。其原因有如下三个:
1、劳累。对初学者,习拳中双腿常需屈膝下蹲,与日常生活不同,使双膝着力,过累而疼痛。这种现象个把月后会随着腿力的提高和膝关节的适应而消痛。
2、实腿碾转时要领不对。杨式太极拳中虚、实腿之分是相对于支撑人体重量的多少而定的。正弓步时前腿弓、后腿蹬,前脚承受体重约六成,后脚承受体重约四成。(见《杨式拳“单鞭”时两脚承重比例的实验》一文)则前腿为实腿,后腿为虚腿,实腿碾转的基本要领是在全身放松的基础上,实腿的脚尖翘,以脚跟为轴碾转(不减少该脚的承重),碾转中必须使脚尖、膝尖、手尖、鼻尖及眼神等同时转,而身法仍要保持中正。有的拳架,实腿碾转角度大,可达达1350,脚的承重将逐渐增大到整个体重。例,揽雀尾的按式接单鞭;抱虎归山接肘底捶;玉女穿梭中的东南角与西北角等。这就要在碾转中将臀部逐渐坐落于实腿之脚上即可。按上述之要领实腿碾转就为会使膝关节的两侧受到挤压,韧带不会扭伤,并能显示出习拳者动作的轻灵和自如。
初学者掌握不了这些要领,常在碾转中膝关节用力里扣来带领脚尖的转动。或者是脚尖先转动,膝关节紧跟着转动,而身子迟随,身重压迫膝关节的侧面,使膝关节内侧肌、韧带产生慢性损伤,无须几天膝关节会疼痛难受,越练越痛,严重时习拳者望而生畏,不再打拳。
3、屈膝过甚。正弓步的屈膝不当也会引起膝关节的疼痛。这有两种情况:(1)同腿的膝尖与脚尖指向不一。这时膝关节所受的分力将向膝侧面挤压,时间一长韧带过累而疼痛;(2)屈膝前弓过甚。常见的膝尖超过脚尖,尤其是两脚前后的跨度小,胯一沉,前腿屈膝很易冲超过脚尖。这时膝关节所受的分力过大,股骨关节面过于前弓紧压膝盖之髌骨,时间一长髌骨将劳损而疼痛。
人的膝关节是娇嫩的,习拳者姿势不准确,要领不得法,极易受损。因此,授拳老师应该事先向初学者交待清楚为是,以防不测。
二、传统杨式太极拳正弓步实腿屈膝程度的探讨
“所弓之膝不超过脚尖”是正弓步实腿屈膝的常规要求,拳友都知晓,似乎无须探讨。但对传统杨式太极拳这句领却有探讨之必要。这是因为传统杨式拳含有持击的要求,拳架的变化应轻灵、省时,故常需实腿碾转。为了易于实腿碾转就对弓腿屈膝程度有个科学的要求。经过自我实践,越来越感到上述“所弓之膝不超过脚尖”之言并不确切,需要探讨之。
1、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澄甫宗师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一文中指出“两腿宜分虚实,......所谓虚者,其势仍未断,而留有伸缩变化之余意存焉。所谓实者,确实而已,非用劲过分,用力过猛之谓。故腿曲至垂直为准,逾此谓之过劲,身驱前仆即失中正之势。”而观看杨师《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著作中之拳照,可以确实感受到其上述之言,凡拳照中的正弓步屈膝时小腿垂地,脚跟与一条垂线上。
2、要有利于实腿碾转和保护膝关节
从《杨氏拳“单鞭”时两脚承重比例的实验》情况来分析 ,在正常的步姿下,“小腿垂直”之脚约承受体重之六成;虚腿之脚约承受体重之四成。当弓腿之膝尖由“小腿生直”而前冲到与脚尖齐时,实腿之脚将增加承重5~6公斤,承受体重之比例将由56%上升到65%。显然,“小腿垂直”时,脚受的重量较小,重心偏于脚跟,有利于实腿碾转。同时,从膝关节的结构来讲,“小腿垂直”时,膝关节受力不大,不会引起关节的劳损。
综合上述情况,我结合自己的习拳体会,对传统杨式太极拳正弓步时所弓之膝应该前不超过该脚的脚拇指根,后以胫骨垂地,这样一个范围较为合理
浅谈陈氏太极拳的养生健身 陈连勇
陈氏太极拳不但具有强大的技击性能,而且还具有独特的养生健身价值,要练好陈氏太极拳,首先要对陈氏太极拳在健身方面的重要价值有足够的认识,这样才能把握练习太极拳的根本目的,使你早日步入陈氏太极拳这门艺术的殿堂。
众所周知,陈氏太极拳起源于中国河南温县陈家沟,由陈氏九世陈王庭创编于明末清初,他巧妙地将中国古老的导引吐纳术与传统中医学原理用武术技击相结合,创编了刚柔相济,不丢不顶,老少皆宜的太极拳。整套拳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渗透着中国古典哲学《易经》的阴阳学说和道家养生学及中国传统中医经络学的丰富内涵,是东方文明与人体运动的完美结合。
笔者就多年来练习陈氏太极拳中健身方面的一些粗浅的认识略述如下,仅供同道们参考。
1、陈氏太极拳中的阴阳练法促使人体身心平衡。
陈氏太极拳在练习过程中,要求逢上必下,既有上升之劲,必有下沉之劲。如右金鸡独立,左手上升、上托,左膝上提,腰胯必须松沉,右膝必须再屈,收腹吸气,脚趾下抓。又如掩手肱拳跳跃练法,必须是手臂腿脚上升腾空,而中躯部分(包括腰胯)必须下沉,做到升中有沉,轻沉兼备,也就是说每个动作当中,必须有阴也有阳,或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有刚有柔,有快有慢,刚柔相济,阴阳对称,通过练习,以达到调整人体肢体与脏腑之间的平衡关系。特别是陈氏太极拳主张性命双修,既练体又练性,以达到身心平衡,陈氏太极拳这样的练法,首先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2、陈氏太极拳中练习过程中要求气沉丹田和长久练习后丹田内转,使人体的脏腑自我按摩,尤使小腹内的性腺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
气沉丹田其重点是修炼下丹田,既会阴穴之上,命门穴之前下,此部位主要是人体的性腺系统,久炼此部位,使性腺的功能得以改善,性激素分泌增加,生理机能增强,特别是经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重要过程,实现还精补脑的功能,从而使大脑洗心地滤,气血平衡,陈氏太极拳这种独特的丹田内功与整体运动结合起来,就可以使人体生命力旺盛,起到祛病延年,养生健身,健康长寿的效果。
3、陈氏太极拳特有的“缠丝劲”练法,可以疏通人体经络,达到健身的作用。
陈氏太极拳先辈陈鑫老先生说“太极拳,缠法也”。“缠丝劲”的练法,源于中医的经络学说,中医认为:经络是布满人体的气血通道,它源于脏腑,疏注于四肢百骸、脏腑经络。气血失和,而疾病生,和则健身益寿。陈氏太极拳在练习过程中,要求每个拳势动作,不论大小、快慢、开合,都要走螺旋式的运动形式,使人体从腰和丹田到四梢,不论脏腑、肌肉、关节;从躯体中枢,以至无微不至的毛细血管,都有要在非顺既逆的反复旋转中运动,缠来缠去,拧来拧去,左绕右绕“非圆即弧”,“处处走螺旋”这种螺旋式的缠丝运动方式,可以通任督,练带、冲脉,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达到调整人体气血平衡的健身目的。
4、陈氏太极拳讲究练腰,可以起到强腰固肾的健身作用。
陈氏太极拳练腰,所有的虚实转换都要通过腰,以腰为轴。拳经云:“命意源头在腰隙”。腰是陈氏太极拳内功的核心部位。中医认为:“腰为肾之腑”,是男人精气,女人精血所在。在练拳过程中,要求旋腰转脊,这样使腰部在松静之中,得到反复按摩,这就是培元固本,强腰固肾。从现代医学来看,腰部是人体的中流砥柱,是人体最受累的部位,也是腰骶神经之所在,此处,最容易损伤,引起腰腿疼,陈氏太极拳腰部的练法,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的功能,使腰椎得以保护,同时还可以改善腰骶神经的功能,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
5、陈氏太极拳在演练时,要求一动无有不动,节节贯串,这种运动方式,从内气的畅通到外形的变化,从五脏六腑到四肢百骸,都寓于“动”中。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及上下相随。内外结合快慢相间,节节贯串运动都溶为一体。从脏腑组织到肌肉组织、关节韧带、、腱鞘肌群,都得到活动和锻炼。久而久之,肌肉丰富发达,骨骼强健有力,使骨的理化特性得以改善,提高骨的抗折、抗压、抗脱臼能力。俗话说:“老人先老腿”,陈氏太极拳上述练法,对老年人关节病(关节僵硬、行走坐起不便、足膝萎软、屈伸不利、骨质增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6、陈氏太极拳在强调自然呼吸的同时,尤其对呼气特别重视,“浊气去而清气来”。从现代医学来看,注意到呼气时对神经系统有好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吸气时交感神经兴奋,呼气时副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时,全身处于紧张状态,使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全身出现舒缓状态,心跳减慢。在练拳时注意呼气,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减弱,这时血管就处于舒张状态,毛细血管也舒张,血液流动畅通,微循环灌注,因此使血压下降,减轻心脏负担,对防治高血压引起的冠心病也有好处。
7、练习陈氏太极拳可以使人体皮肤细嫩、面色红润,起到美容的作用。
中医讲美容主要涉及气血两个因素。血虚时,皮肤就会显干燥,缺少柔润的颜色,而血热时既体内毒素过多,不得排泄,就会面部发疹生疮。“气为血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与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气分不足时,面色就会萎黄,而当气分热重,人面就会发燥生疮。陈氏太极拳密传丹田内转法的内呼吸(丹田呼吸),一开一合的鼓荡与外呼吸(肺呼吸)相互配合,推动人体气血不断地周流全身,濡养肌肤。《黄帝内经》中讲:“肺主气,司呼吸”,“肺朝百脉”,“肺主皮毛,其华在面”,“肺与大肠相表里”。陈氏太极拳的内外呼吸法,与《黄帝内经》中的观点是一致的,使肺的功能得以加强,练起来微微出汗,使体内的毒素从汗液中排出,丹田呼吸,产生真气,真气运行,涤荡五脏六腑,使脏腑得到自我按摩,肝肾的血液循环加快,使血液中的毒素加速排出,同时也使肠蠕动增强,以利粪毒素的排出,由于体内的毒素加快排泄和血液循环加快,使人体气血充足,面色红润,肌肤细嫩,健康美容。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名言,既“上工治未病”其含义是最高明的医生在人们未生病之前,教你不得病。教人学练陈氏太极拳,正是帮助人们防病于未然的上乘医生。通过以上几点关于太极拳养生方面的认识和体会,可以说陈氏太极拳不仅仅具有强大的武术技击性能,更重要的是人们养生健身的最佳运动。
陈家沟陈氏家族历代传袭太极拳,产生了许多大师,他们不仅是武功高强的技击名家,而且寿命较长,如陈王庭、陈长兴、陈鑫、陈发科等寿命都在七十岁以上,甚至八十多岁;现代陈氏太极拳大师陈小旺、陈正雷、朱天才,他们同样功夫深厚,而且面色红润,已过知天命的年龄,但面容细嫩如儿童,这些都说明练习陈氏太极拳有很强的养生、保健、自然美容的健身作用。
如今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充满了紧张、焦虑、寂寞、苦恼、忧伤、彷徨和无奈,身心失衡、气血失和,种种疾病、健康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拥有健康,关爱生命,自然的,无副作用的养生健身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这一点出发,陈氏太极原独特的运动形式和养生健身作用更具有现实意义。
太极十三势歌言:“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这正道出了陈氏太极拳的养生健身之真谛。
老年人练太极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太极拳是一种柔性武术,在锻炼时通过各种柔和动作,以一定的呼吸运动能促进心、肺、肠、胃等内脏的机能活动。同时,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用意识加以引导,起到调节中枢神经的功能,既有一般拳术活动肌肉筋骨的好处,又有调息养神的功效,所以特别受到老年人的喜爱。但在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练拳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活动。一般来说,练拳以清晨为宜。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点豆浆、麦乳精之类的饮料,或吃几片饼干,但千万不要吃饱。接着可结合散步做一些随意的准备活动,然后静立片刻,调匀呼吸,排除杂念,准备操拳。
二、练拳时要用意而不用力。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意识来支配的,从而达到精神和肌肉两方面的锻炼。老年人在操拳时,最好能选择一个请静避风的环境,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边练拳边与人交谈,以致失去锻炼的功效。同时,要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一定的驾势,做到量力而行。如年高体弱的,可采取姿势较高的小架子,尤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在做“分腿”、“踢腿”、“下势”等动作时,千万不要用力抬腿或下蹲,只要意识上想到了,同样可以得到锻炼效果。
三、练拳时尽可能做到柔、缓、松、轻相结合。由于老年人受到体力上的限制,练拳的大致应尽量柔和、放松、自然、缓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增快等副作用,即使初学者,也要做到这一点,尤其身体较弱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更要掌握好这个要领(正在咯血、出血的患者则暂时不宜练拳)。
四、练拳时应掌握深匀细长的呼吸。匀细深长的呼吸,不但可以提高“吐故纳新”的效果,同时也能改进血液循环和内脏活动机能 。由于这是一种与动作相结合的腹式运动,初学者可能感到有困难,应在锻炼中慢慢适应,不要急于求成,千万不要故意用力呼吸来达到所谓的“气沉丹田”,以免出现头晕目眩,心跳气促等现象,影响自然呼吸。
总之,老年人练拳以适度为宜,久而久之,随着身体素质的增强,自会逐渐做到行气结合,得心应手,操之过急是万万不行的。
双盘坐的修炼
近年来,许多武术气功爱好者对“双盘”有很深的误解,认为其害大于益。扎西德勒是藏传佛法的瑜珈行者,跟随数位活佛、法王修行,此文由其整理。
“双盘”佛家称“跏跌坐”,也有称“莲花坐”“双喜坐”。值得一提的是道家行者在修持中也采用此坐姿。
功力、功能进入一定境界的修持者都知道,要想出高深功夫,必须采用释、道两家修炼上乘境界所必用的静功特定坐姿?双盘,进入三摩地之境,才能获得大智大慧,开发人体潜能,了悟世间真谛。佛家“戒定慧”三学中,定为戒、慧二法之本,且亦为佛法一切修证的基础。由定而使戒体庄严,慧发通明,八万四千方便法门,皆乘定力而入菩提心海,各宗修法,皆定所摄。唯定并非专指跏跌而言,且坐有多种姿势,修定门中约为七十二种,诸佛所说以跏跌最为殊胜。
何故必欲结跏跌坐?,《大智度论》卷七论最详,现摘录如下:问曰:“多有坐法,佛何以故唯用结跏跌坐?”答曰:“诸法之中,结跏跌最安稳,不疲极,此为坐禅人坐法,摄持手足,心亦不散,又于一切四中身议中最安稳。此乃禅坐,取道法坐。魔王见之,其心忧怖。”
道家认为,外动功主要疏通经络,站桩是壮力强体,盘坐是养心、气、神。不双盘,什么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都练不了,也就达不到上乘功夫。
人体不同的姿势对体内经络气血的运行作用各不相同,盘腿姿势是古人对人体与宇宙万物认识加深的体现,成为修炼中首要一环。古人认为:“顺为凡,逆为仙”,也就是说,只要形体上模仿先天的姿势,其心理和身体也会产生类似先天环境的优良状态。古人认为盘腿的姿势就是人的先天姿势,故《性命法诀》曰:“在母腹时,双手抡耳,目并膝曲。。。”事实上,盘腿确实具有深奥的内涵,它产生的种种良性生理反应是任何姿势所不能产生的。静功练到一定的时候,出现跳跃,腾飞、漂浮等现象,则一定是在双盘的姿势下才有可能。
人在双盘时,会阴穴处于松弛状态,这对该部位的打开与发展有重要作用。密宗的气脉理论认为,此轮为所有轮之力量与精神的供应处。印度古瑜珈认为:有灵蛇(又称拙火,灵力,灵热,灵能,军荼利),以三蜷半之形头向下垂落,在此中睡眠。身密修气脉之法,主要是唤醒在海底轮沉睡的拙火,逐轮上升,最后到达顶轮,与明点结合,入三摩地,流下甘露滋润全身,得大安乐境,籍以治病、强身、延年,由定生慧得通产生人体超功能。
然而,双盘之苦之难,是修道者步入上乘境界的一大障碍,是自古以来修道着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的一个重要原因。双盘之苦之难的滋味,《大成捷要》上形容说铁打的汉子都难忍,比所有的苦都苦,疼得死去活来。古往今来,修双盘顺利的要二至三年才可成功,且要具有坚强的毅力。《念力气功?特异气功修持法〈的作者刘正先生在练功中悟出重要禅机之一,即:“高深功夫出自打坐”,“要想出高深功夫,必须采取双盘”,“打坐两小时以上”,而且他在该书的导论中谈体会说:“开始两星期内,几乎到了不能坚持的状态,而且两脚发麻,脚心失去知觉,左脚凉,右脚热,皮肤发紫等。每次打坐觉得疼痛难忍,经常泪水夺眶而出”,由以上种种可知古今有志成功者过双盘关付出的汗水与吃尽的苦头。总之在密宗内,行者可双腿盘起后直立以膝代步,还可双盘后旋转跳跃,借以上两种方法打通气脉。不过修炼者不可盲目瞎练,应在有正确功法的指导下方可练习.
太极拳的生理保健作用 王传寿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形式体育项目之一。很早以前就在我国民间有所流传。几世纪以来,经过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种重要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手段。
近年来,许多人认为,并且也有人记载过,打太极拳除增强体质外,是辅助治疗高血压、溃疡病、心脏病、肺结核……的好方法,而且有一定疗效。应用体育运动来防治疾病,在临床应用中,被公认为治疗过程中必要的环节。所以,太极拳之能配合医药来治疗某些疾病,则是应无疑义的了。
我国是最早应用体育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国家。在我国最老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素向》中就曾这样提过:\"其病多瘘厥热寒,其治宜导引\"(按:\"导引\"是一种体操活动)。我国古代科学家们还进一步用科学理论解释了\"体育\"能够健身治病的道理。一千八百多年以前,华陀曾编造了\"五禽之戏\"作为健身运动。他的理论是\"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血肺通,病不生,人犹户枢不朽是也\"。这都说明\"体育\"在防病和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意义。练习太极拳除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需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隔运动,并且尽量做到\"心静\",精神贯注,这样,就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良好的影响,从而其他系统与器官机能的活动与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太极拳的拳和气是密切连系在一起的。\"气\"在祛病保健中的气功为吐纳,在拳术气与拳相结合,作为催劲发力的连接连合动作。因而有力发腰脊,气宜鼓荡。腰为轴,气为轮,发劲呼气等提法。太极拳中有内三合和外三合。所谓\"三合\",就意、气、力三合在太极拳中的运用;所谓\"外三合\"就是在太极拳运动发劲时表现在肩、髋、肘、手、足上下之协调一致。以上说的是太极拳运动在防病和治病方面都有其积极的意义。具体略谈五点:
1.打太极拳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生理学家对神经的研究认识到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它是调节与支配所有神经与器官的枢纽。人类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以适应于外界环境并改造外界环境。人体依靠神经系统活动,使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按照需要统一起来。任何一种锻炼方法,对全身来说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也是对大脑的良好训练。这就是太极拳运动的优越之处。
2.打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太极拳运动对心脏、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在中枢神经活动支配下发生的,就太极拳的动作组成来说,它包括各肌肉群和关节的活动,同时也包括有节律的呼吸运动。特别是横隔运动。因为它能加强血液及淋巴的循环,减少体内淤血现象,是一种用来消除体内淤血的良好方法。
3.打太极拳对骨胳、肌肉、关节活动的影响。太极拳运动,对这些部位的影响是突出的,以脊柱为例,练拳时要求含胸、拔背、松腰。\"腰脊为第一主宰\"等,是说打太极拳与腰脊部位活动的密切关系。经常练太极拳无论对脊柱的形态和组织结构都有良好作用。它能防止畸形和老年背驼。
4.打太极拳对体内物质代谢的影响。有关方面从两组老人骨骼及动脉硬化发生率研究资料的差异来看,打太极拳对脂类、蛋白类以及无机盐中钙、磷的代谢影响是良好的。通过锻炼前后的检查发现,经过五到六个月锻炼后,血中蛋白的含量增加,球蛋白及胆固醇的含量却明显减少,而且动脉硬化的症状也大大减轻。这些都说明打太极拳对体内物质代谢的良好影响。
5.打太极拳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由于太极拳运动对神经系统活动能力的提高,而改善其他系统机能活动,因此,它可以预防并治疗某些因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而产生的消化系统的疾病(运动、分泌、吸收的紊乱),因呼吸运动对胃肠道起着机械刺激的作用,也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因而起到促进消化作用。它能预防便秘,对老年人来说更为重要。
综上简述,太极拳是一种合呼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它对中枢神经起着积极而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心脏、血管与呼吸功能的加强,减少体内淤血,改善消化与新陈代谢的过程。所以,从医学的观点看,它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操与病人的医疗体操。
我练太极拳的感受与体会 前面介绍了太极拳是我国民族形式体育项目之一。并且经过几个世纪的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种重要而又极好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手段。也是配合医药来治疗某些疾病,并已被公认为太极拳运动是对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必要环节。由此可见,长久坚持打太极拳,对于防病健身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了。但要记住\"配合医药\"四个字。
我练太极拳三十多年,虽左足残废(骨折、筋断)、身患十几种慢性病,拳打得虽然不很好,但坚持练习,对我身患之慢性病的辅助治疗方面收到很鲜明的效果。例如: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出血、神经管能症、脑震荡后遗症、头晕、头痛、关节炎、末稍神经炎、失眠多梦、颈椎、胸椎、腰椎、尾椎劳损突出变形、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胆囊炎。1979年11月我患急性肝炎住院,吃药、打针治疗达两月余而愈出院。这里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精神上要放松,从战略上要有战胜病魔的精神,在战术上要积极与医生配合,就能康复。说实在的,十几种病,二十多年病磨,要工作,要治疗,还要锻炼,这是需要毅力的。否则就会做病魔的俘虏,由于在工作中坚持治疗,坚持锻炼,坚持乐观主义,因此我的病大部分基本全好,有个别的也大大减轻,身体素质大大增强,体重增加了。但我还要继续坚持锻炼。所以我认为身体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参加体育活动,尤其是太极拳运动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手段。对人体的生理保健有百利而无一害。然而,打太极拳,由于年龄和体质的不同,在练习时,一要得当,不要勉强;二要认真练不要太累;三要持之以恒,不要时练时停;四要练、治兼而有之(有慢性病的同志),不可偏废。毛主席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我就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坚持数年,必有好处\"。这也是他老人家的教悔,我就几十年如一日,尤其近十八、九年,坚持年年、天天不间断,所以我是获益非浅。
根据我练拳的感受与体会归纳为:坚定一个心字,打太极拳的信心;突出一个练字,常练不间断;保持一个松字,肩肘、腰胯要放松;着重一个轻字,动作运行要轻灵;落实一个稳字,进退、换式要稳健;注意一个圆字,动作换势要圆活;贯串一个连字,从起势到收势要行如流水,连贯一气;内纳一个意字,意念集中,以意导行;牢记一个匀字,动作均匀,协调完整;打出一个神字,眼随形动,神随意动;显现一个美字,刚柔相济,舒展大方,姿势优美,造型准确,给人以美的享受;获得一个好字,拳打得好,身体练得好,武德好。我想这最后一个\"好\"字,大概是我们每一个练拳的人所要达到的目的吧!
太极拳的医疗保健功能
太极拳在我国历代人民的长期实践中不断地演进和发展,使它无论在技术上、理论上都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内容,成为具有宝贵医疗价值,轻松柔和的运动项目。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在体育事业上的巨大贡献之一。
太极拳有高深的技击艺术,有宝贵的医疗保健作用。它是一种把我国源远流长的拳术、导引术、吐纳术三者结合,加以创新的治病强身、增强体质和延年益寿的体育运动。在太极拳精典论著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话。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举动轻灵,运作和缓,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是静中之动,虽动犹静,静所以养脑力,动所以活气血,内外兼顾,身心交修。也就是使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从而达到调整人体阴阳,疏通经络,和畅气血,使人的生命得以旺盛,故可使弱者强,病者康,第者复壮,起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太极拳和一般的健身体操不同,除去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膈运动,而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神的专注心静、用意,这样就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良好的影响,从而给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活动和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太极拳对各个主要系统的生理影响简述于后。
太极拳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神经系统,尤其是它的高级部分,是调节与支配所有系统和器官活动的枢纽。人类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以适应于外界环境并改造外界环境,人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使身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按照需要统一起来。太极拳的练习,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因为太极拳一开始,就要求体舒心静,摒除杂念,注意力集中,用意不用力,这些都是对大脑活动的良好训练因素。此外,从动作上来讲,太极拳的动作,练习时要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由眼而手部、腰部、足部,上下照顾毫不散乱,前后连贯,同时动作的某些部分比较复杂,必须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因此需要大脑在紧张的活动下完成,也间接地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市面上训练作用。这样就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从而活跃了其它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加强了大脑方面的调节作用。
太极拳是一种很有兴趣的活动,经常练习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练架子的时候,周身感觉舒适,练后精神焕发,心情愉快,这些都是练者高度的情绪性与兴趣浓厚的证明。情绪性的提高,在生理上有极重要的意义。国外一位医学专家说过:\"提高了患者的情绪,就等于将病治好了一半。\"以上说明,太极拳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良好的作用。
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
太极拳的动作,包括了各组肌肉、关节的活动,也包括了有节律的均匀的呼吸运动――特别是横膈的运动,因此它能加强血液及淋巴循环,减少体内的淤血现象,是一种用来消除体内淤血的良好方法。
全身各部骨骼肌的周期性的收缩与舒张,可以加强静脉的血液循环,肌肉的活动保证了静脉血液回流,及向右心室充盈的心要的静脉压力。呼吸运动同样也能加速静脉的回流。太极拳由于要求深长均匀的自然呼吸,且要气沉丹田,呼吸的效果增加,也就更好地加速了血液与淋巴的循环,加强了心肌的营养,改善了心脏的营养过程,为预防心脏各种疾病及动脉硬化建立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太极拳深长的腹式呼吸,对提高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增加肺活量都有良好的作用。
太极拳对新陈代谢方面的影响
改善人体新陈代谢,是太极拳重要的健康因素。老年人的很多疾病是与新陈代谢的降低分不开的。因此,坚持打太极拳,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预防动脉搏硬化有良好的作用。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一种适合生理的健身运动,它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加强了血液循环,减少体内淤血,改善了消化作用与新陈代谢过程。几乎适应各种人体慢性疾病的康复,对神经衰弱、神经痛、高血压、心脏病、肠胃病、肝病、肾病、腰肌劳损、风湿寒腿、关节炎、糖尿病等等,都有良好的疗效。它是一种老少咸宜的养生、保健运动。
传统保健与武术
远在原始社会的早期,即已经有了武术的萌芽,随着杜会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们在随着生活的需要,不断地充实、完善、总结,逐渐认识到了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攻防技能,而且更是增强体质、防御疾病的重要锻练手段和运动方法,因而创造了传统的保健运动。
由此可见传统的保健运动,是来源於武术的。应当认为武术锻练可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只是运动四肢、关节、肌肉、骨骼(下乘法)中级阶段就进一层,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锻练攻防技能,亦即技击)延年益寿(上乘法)。俗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一个高明的武术家是会练气行功,保健养生的,精神是内涵的,修养是高尚的。因此,我的观点,真正的保健应是高级的锻练身心的方法,也就是所谈的“上乘法”。练功的人总结了三句话,即“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这是练武功的三层道理,亦是三步功夫)所谓“还虚”的“虚”,不是虚无缥缈,而是通过练精、练气、练神,使精气充沛,增强本能,产生真气。
(“真气”,又称“真元”,是先天的精气和後天的谷气相合而成,为维持人之生命的主要物质)这种“气”在人的机体,可以运行於内外、上下、左右、表里,无处不到,无处不有,无处不通,无处不用,随心所欲,举动轻灵,似有似无,极度敏感。亦《拳经》中所说:“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到了这种境界,收效最大,其乐无穷,乐在其中也。练到这种境界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在苦中得之。
大凡事物发展的规律,总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浅而深,从易到难,从难至甜的过程。老子曾经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是此理。
精神面貌是健康的根本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个人健康长寿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因素,而中至少有一半取决于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下面分别阐述如下:
知足长寿。天津社科院和河北省妇联对河北省200多名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问卷调查表明:绝大部分老人认为,他长寿的主要原因是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他们追求淡泊,知足,快乐。
性格与长寿。上海华上华东医院曾对上海青,中,老及长寿者(90岁以上)做了一系列调查,结果表明长寿者性格83%表现为悠闲自在,不逞强,脾气温和平顺,从容淡泊,不慕功名;节奏快,有过分的况争心理。
情绪与长寿。长寿与乐观情绪分不开,忧郁烦恼者易致病。国内某医院对其附属门诊的病人做病因分析后发现,因情绪不好而成病的达71%,另外调查了250例癔症病人,发现病前遇精审创伤者达63%。国外学者研究405名癌症者,发现其中有292人有过情绪言危机,占72%。
打份与长寿。心理学家认为,老年人恰当而适宜的修饰能带青春活力,从感觉自己还年轻的意念中获取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促使机体分泌有益于健康长寿的激素,酶和乙酰碱,以加强预防疾病和衰老的能力。国内学者曾对讲究衣着仪表的60-80岁老人做过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人比他们的实际年龄显得年轻。
动脑与长寿。现代医学表明,读书和勤于动脑,不仅可以调节体免疫功能,消除烦恼,抵制不良心理情绪,增添生活情趣,丰富生活内涵,做到老有所为,老有寄托,而且可增强人体兔疫力,延缓衰老,尤其是能够延长脑细胞的寿命。日本医学家发现,勤学好思的人,脑内血液循系统较健康,可防止脑细胞萎缩,延缓大脑细胞衰退进程。
性生活与长寿。美国著名的性医学权威玛斯特提出,性压抑会导致各种疾病,正常而有节制的性生活可降低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增长率强免疫能力,延缓衰老。
社交与长寿。症状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落通过随机对7000名成人作了一次历时9年的跟踪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社交,可以调适人的情绪对心理健康起到良好的保健和按摩作用。国内研究表明,社交广泛的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分别比对照组低43.5%和35.7%。因此广泛的社交可对人生的不幸遭遇和不良心理因素起到缓冲作用。
宽容与长寿。美国密西根大学对某一特定地区2.7万个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几十年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与人他人融洽相处者预期寿命显著增长,在男性中万为突出。专家认为,融洽的社会关系可以激发大脑一种分泌物,使人感到温馨。同时发现,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行为有益于人体的免设系统,使之生产抵抗感染的细胞,从而免受多种疾病的侵袭。
(一)打太极拳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根据近年来生理学的发展,特别是许多生理学家对中枢神经的研究,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了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我们知道,神经系统,尤其是它的高级部分,是调节与支配所有系统与器官活动的枢纽。人类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以适应于外界环境并改造外界环境。人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使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按照需要统一起来。因此,任何一种锻炼方法,如果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对全身来说就有很好的保健意义。太极拳的优越之点就在于此。
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并且讲究“用意”,这些都对大脑活动有良好的训练作用。此外,从动作上来讲也是如此,练习太极拳时,动作需要“完整一气”,由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照顾毫不散乱,前后连贯,绵绵不断,同时由于动作的某些部分比较复杂,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因此需要大脑在紧张的活动下完成,这也间接地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训练的作用,从而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加强了大脑方面的调节作用。
太极拳是一种很有兴趣的运动,经常练习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练架子的时候,周身感觉舒适,精神焕发;练“推手”的时候,周身感觉活泼,反应灵敏。这些都有是练拳的人情绪提高与兴趣浓厚的证明。情绪的提高在生理上是有重要的意义的。“情绪”提高,可以使各种生理机制活跃起来。许多试验都证明,做一种运动里用体力之前,仅仅是精神的影响就可以使血液的动力过程、气体代谢等发生改变。对患难与共某些慢性病的人来讲,“情绪”的提高更为重要。经不仅可以活跃各种生理机制,同时能够使病人脱离病态心理。这对治疗功效来讲很重要。以上例子都充分说明,练习太极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良好作用。
(二)打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的影响
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在中枢神经活动支配下发生的。就太极拳动作的组成来说,它包括了各组肌肉、关节的活动,也包括了有节律的呼吸运动,特别是横膈运动。因此它能加强血液及淋巴的循环,减少体内的淤血现象,是一种用来消除体内淤血的良好方法。
我们知道,全身各部骨骼的周期性的收缩与舒张,可以加强静脉的血液循环,肌肉的活动保证了静脉压力。呼吸运动同样也能加速。这一点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太极拳的动作舒展,胸部不要紧张,而且要求有意识地使呼吸与动作适当配合,这样就可以使呼吸自然,呼吸的效果就会增加,这也就更好地加速了血液与淋巴的循环。我们经常见到,当一个人胸部、肩训、肘部肌肉紧张用力时,由于胸廓固定,吸气受到限制,结果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练者产生面红耳赤、颈部血管弩张的现象。练太极拳时就没有这种现象。
打太极拳,很多动作、姿势要求气向下沉,即所谓“气沉丹田”,这是一种横膈式呼吸,它在医疗与保健上都有作用。胳肌与腹肌的收缩与舒张,使腹压不断改变。腹压增高腹腔的静脉受到压力的作用,把血液输入右心房,相反当腹压减低时,血液则向腹腔输入。这样,呼吸运动就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的状况,加强心肌的营养。此外,横膈的运动又可以给肝脏以有规律性的按摩作用,是消除肝脏淤血、改善肝脏功能的良好方法。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对预防心脏各种疾病及动脉硬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的调查证实,经常打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影响良好。他们对两组老人进行了机能实验(在一分钟之内,上、下四十厘米高的板凳十五次)结果证明,太极拳组老人心血管功能较好,三十二名老人中除一名不能完成这种定量负荷外,其余都能完成,而且血压、脉搏的反应也都正常。相反,对照组的老人,年龄越大,完成定量负荷的人越少,出现机能实验不良反应类型(如梯形上升型及无力型反应)的人越多。心电图的检查也同样证明了这点。心电反应异常的,太极拳组只占百分之二十八点二,而对照组的一般老人则占百分之四十一点三。从这些观察结果不难看出,经常打太极拳可以使心脏冠壮动脉供血充足,心脏收缩有力,血液动力过程良好。
不仅如此,由于经常打太极拳,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改善了体内各器官之间的协调活动,使迷走神经紧张度增高,各器官组织的供血、供氧充分,物质代谢也得到改善,因而,常打太极拳的人发生高血压病及动脉硬化的较少。太极拳组的平均血压为134.1/80.8毫米汞柱,对照组老人为154.5/82.7毫米汞柱。动脉硬化率,太极拳组是百分之三十九点五,一般老人为百分之四十六点四。
从身体检查证明,经常打太极拳对保持肺组织的弹性、胸廓活动度(预防肋软骨骨化)、肺的通气功能及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代谢功能都有很好的影响。太极拳组的老人的胸部呼吸差及肺活量都比对照组的大。这是因为经常打拳,胸部呼吸肌及膈肌有力,肺组织的弹性好,肋软骨骨化率低。对于已有肋软骨骨化的老人来说,太极拳深长细匀的呼吸和腹肌膈肌活动,即能增加透气功能,又能通过腹压有规律的改变,使血流加速,增进肺泡的换气功能,这都有利于保持老人的活动能力。在完成定量活动测验时,太极拳组老人气喘轻,恢复快,原因就在这里。
(三)打太极拳对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的影响
打太极拳对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的影响很突出。以脊柱为例,练太极拳与腰部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经常地练习太极拳,无论对脊柱的形态和组织结构都有良好的作用。据观察,太极拳组老人发生脊柱畸形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八点五,而一般老人则为百分之四十七点二。驼背是典型的老年畸形,是衰老的结果。但是,经常打太极拳,驼背的发生率就远比一般人少。经常打太极拳,脊柱的活动幅度也较好,太极拳组老人弯腰时手能触地的占百分之七十七点四,对照组老人占百分之十六点六。X线照像检查发现,太极拳组比对照组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较低(百分之三十六点六比百分之六十三点八)。老年性骨质疏松是一种衰老的退行性变化,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质中的成骨细胞不够活跃,不能产生骨的蛋白基质,致使骨生成少,吸收多,骨质变松。骨质松就容易产生畸形,关节活动也就不灵活。而打太极拳要求动作连贯、圆活,周身节节贯串,因此打太极拳有一定的防老作用。
(四)打太极拳对体内物质代谢的影响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资料,目前还不多,但从上述两组老人的骨骼变化及动脉硬化发生率的差异来看,打太极拳对脂类、蛋白类以及无机盐中钙、磷的代谢影响是良好的。近年来,国内有不少人从物质代谢的角度研究运动的防老作用。例如,有人报道,老年人锻炼五到三十分钟后,血内的胆固醇含量会下降,其中以胆固醇增高的老人,下降尤为明显。也有人对动脉硬化的老人进行锻炼前后的代谢研究,发现经过五到六个月锻炼后,血中白蛋白含量增加,球蛋白及胆固醇的含量却明显减少,而且动脉硬化的症状也大大减轻。这些研究结果,可以说明打太极拳对体内物质代谢的良好影响。
(五)打太极拳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前面已经提过,由于神经系统活动能力的提高可以改善其他系统的机能活动,因此它可以预防并治疗某些因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而产生的消化系统的疾病(运动、分泌、吸收的紊乱)。此外,呼吸运动对胃肠道起着机械刺激的作用,也能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因此可以促进消化作用,预防便秘,这对老年人也是很重要的。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它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加强了心、血管与呼吸的功能,能减少体内淤血,改善消化作用与新陈代谢过程。所以,从医学的观点上来看,它是一种很好的保健体操与病人的医疗体操。
康复健身
前 言
本想在这部分自己写一些东西,但考虑保持本站的特色――述而不作,就免了这个想法,所以还是找了一些已有的内容弄上来。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一些疾病的调理方法、注意事项、某些疾病可用的锻炼方法等。大部分是参照古书,择其切实有效的方法,加以录用。如果有时间的话,也会从现代医学中找一些成熟的方法介绍给大家。这些方法将秉承本站一贯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向大家介绍一些传统医学中的精品。
勿药须知
选自《寿世青编》
瞿仙曰:古神圣之医,能疗人之心,预使不至于有疾。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是犹舍本逐末也。不穷其源而攻其流,欲求疾愈,安可得乎?殊不知病由心生,孽由人作。佛氏谓一切唯心造,良不诬矣。所以人之七情内起,正性颠倒,以致大疾缠身,诚非药石所能治疗。盖药能治五行生克之色身,不能治无形之七情;能治七情所伤之气血,不能治七情忽起忽灭、动静无端之变幻。故瞿仙又曰:医不入刑官之家,药不疗不仁者之疾。盖福有所主,祸有所司。报复之机,无一不验。因有天刑之疾,自戕之疾。其天刑之疾,由夙世今生所积过愆,天地谴之以致斯疾,此孽原于心也;其自戕之疾者,风寒暑湿之所感,酒色性气之所伤,六欲七情生于内,阴阳二气攻于外,此病生于心也。
仙经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噫!将从何处炼乎?总不出于心耳。故凡思虑伤心,忧悲伤肺,忿怒伤肝,饮食伤脾,淫欲伤肾。药之所治,只有一半。其一半则全不系药力,唯要在心药也。或曰何谓心药?予引林鉴堂诗曰:自家心病自家知,起念还当把念医;只是心生心作病,心安哪有病来时。此之谓心药。以心药治七情内起之病,此之谓疗心。
予考历代医书之盛,汗牛充栋,反复详明,其要主于却疾,然内经有一言可以蔽之,曰:“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也。治有病不若治于无病,疗身不若疗心。吾以谓使人疗,尤不若先自疗也。
疗心法言
选自《寿世青编》
素问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老子曰:人生以百年为限,节护乃至于千岁,如膏之小炷与大炷耳。人大言我小语,人多烦我少记,人悸怖我不怒,淡然无为,神气自满,此长生之药。
刘河间曰: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立,气合神存。修真之士,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持满御神,专气抱一,以神为车,以气为马,神气相合,可以长生。又曰:全生之术,形气贵乎安,安则有伦而不乱;精神贵乎保,保则有要而不耗。故保养之道,初不离乎形气精神。
达摩曰:心不缘境,住在本源;意不流散,守于内息;神不外役,免于劳伤。人知心即气之主,气即形之根,形者气之宅。神形之具,令人相因而立,若一事有失,即不合于至理,安能久立焉。
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直指曰: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事不能扰,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体实。
指归曰:游心于虚静,结志于微妙,委虑于无欲,指归于无为。故能达生延命,与道为久。
妙真经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正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
元道真经曰:生可冀也,死可畏也,草木根生,去土则死;鱼鳖沈生,去水则死;人以形生,去气则死。故圣人知气之所在以为身宝。
仙经曰: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令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
又曰:毋劳尔形,毋摇尔精,归心静默,可以长生。
定观经曰:惟令定心之上,豁然无覆;定心之下,旷然无塞;旧孽日销,新孽不造,无所(上四下圭)碍,永脱尘病。
又曰: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
纯阳祖师曰:老人于十二时中,行住坐卧一切动中,要把心似泰山,不摇不动,谨守四门(眼耳鼻口),不令内入外出,此名养寿。紧要!
真人大计曰:奢懒者寿,悭靳者夭,放散劬劳之异也;田夫寿,膏梁夭,嗜欲多少之验也;处士少疾,游子多患,事务简烦之殊也。故俗人竞利,道士罕营。
唐书曰: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
元始真经曰:喜怒损性,衰乐伤神,性损则害生。故养性以全气,保神以安身。气全体平,身安神逸,此全生之诀也。
洞神经曰:养生以不损为延年之术,不损以为有补卫生之经。
天真论曰: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
庄子曰:能遵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又曰:吾生也有涯而智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已而。为智者,殆而已矣。
秋声赋云:奈何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此士大夫通患也。
又曰: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人常有多思多忧之患,方壮遽老,方老遽衰,反此亦长生之法。
孙思邈曰:多思则神殆,多念则智散,多欲则智昏,多事则劳形,多言则气乏,多笑则伤藏,多愁则心慑,多乐则语溢,多喜则妄错昏乱,多怒则百节不定。
小有经曰:才所不胜而强思之,伤也;力所不任而强举之,伤也;深忧而不解,重喜而不释,皆伤也。
淮南子曰:太喜坠阳,太怒破阴,是以君子有节焉。
玄珠子曰: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脉络伤。伤阳则衄血,伤阴则下血。
书曰:行走勿语伤气,语多则住而再语,笑多则肾转腰疼。
神仙传曰:养寿之道,莫伤之而已。
素问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真训曰:眼者身之镜,耳者体之牖(视多则镜昏,听众则牖闭),面者神之庭,发者脑之华(心悲则面焦,脑减则发素),精者体之神,明者身之宝(劳多则精散,营竟则明消)。
妙真经曰:视过其目者明不居,听过其耳者精不守,爱过其心者神不居,牵过于利者动则惧。
真诰曰:镜以照面,智以照心。镜明则尘垢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
阴符经曰: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也。世之人不能秉灵烛以照迷情,持慧剑以割爱欲,流浪生死之海,害生于恩也。
河图帝视萌曰:侮天地者凶,顺天时者吉,春夏乐山高处,秋冬居卑深藏,吉利多福,寿考无穷。
西山记曰: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乎天地,应乎万类,和之于始,和之于终。静神灭想,生之道也。
卫生诀云:凡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未尝休息,减之一息则寒,加之一息则热,藏府不和,诸疾生焉。故元气在保养,谷神在守护。
吕洞宾曰: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精生气,气生神,神自灵也。是故精绝则气绝,气绝则命绝也。是故精、气、神,人身之内三宝也。
斋丘子曰:乔松所以能凌霜雪者,藏正气也;美玉所以能犯烈火者,蓄至精也。是以大人画运灵旗,夜录神芝,觉所不觉,思所不思,可以冬御风而不寒,夏御火而不热。故君子藏正气,可以远鬼神;伏奸妄蓄至精者,可以保生灵。跻福寿,是故贵乎养气也。
素问曰: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长有天命。
又曰:食风者灵而延寿算,食谷者多智而劳形神,食草者痴愚而力足,食肉者勇鄙而多嗔,服气者常存而得道。
传曰:杂食者百病妖邪所钟。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所以服气者千年不死,故身飞于天;食谷者千百皆死,故形归于地。
白玉蟾曰:薄滋味以养气,去嗔怒以养性,处卑下以养德,守清静以养道。
学山曰:食欲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静以敬,心火自定;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
益州老人曰:凡欲身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使其心不乱求,心不狂思,不贪嗜欲,不着迷惑,则心君泰然矣。心君泰然,则百骸四体,虽有病不难治疗,独此心一动,百患为招,即扁鹊华佗在旁,亦无所措手乎!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
|
|
|
|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1365383633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