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大成拳桩功训练要求要领 详
·甘风池易筋经秘法释意(上)
·秘而不宣的畲族拳
·梁焕枝谈古劳咏春拳
·狗拳(地术拳)实战技术介绍/
·五行通背之中拳法三节二十四
·“双手刀”名及势法源流辨伪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传统功夫>心意形意>其它拳种> 正文
寿世金书
来源:《精武》 2009年第10期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09-11-02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脾足太阴之脉
  
  箕门
  箕,星名。在南天,凡四星,列如簸箕之形。人当敞腿兀坐时,两腿分张,形如箕状。故称箕坐。其两腿内侧,肌肉丰腴,有如鱼腹。本穴在腴肉上端,犹当箕星之门,故名“箕门”。凡穴位之日门、日关者,俱以其具开阖出纳意也。治淋浊遗尿、小便不通、鼠溪肿痛等症。酌取本穴,以调补泻。
  
  冲门
  卒穴在气冲外侧,与之相平,故名之以“冲”。冲,突进也。本穴应症,能开阖开降,故名之以“门”。治病之上冲者,如冲疝、子冲,泻本穴以降之。病之下陷者,补本穴以升之。同此一穴,而能升降异治者,在于手法之妙用也。凡属经穴,莫不皆然,非只本穴也。
  
  府台
  本穴在少腹之下,犹内府元气储藏之舍宅,故曰“府舍”。与手太阴之中府,命名同义。取上下相应也。中府为胸气之府,府舍为腹气之府。在腹部呼吸,有府舍、腹结之收,而佐以冲门、气冲之放,亦即往复升沉之道也。其所治为疝、痹、积聚等症。由此观之,针穴命名,乃养生静坐调气,体验有得,而定之也。
  
  腹结
  结,凝聚也。本穴与足阳明经之外陵挨近。人当小腹努力时,则外陵处肌肉与本穴处肌肉,同时硬结。腹结结于内,外陵陵于外也。更以其能治腹中积聚诸症,故名腹结。由此测之,外陵之治心下引脐腹痛,与本穴所治之气痛,同一道理。用本穴时,可与外陵同参。
  
  大横
  本穴平脐,内应横行结肠,故名“大横”。能治肠腹气分之病。又养生家谓之脐下为“横津”,横津者,即腹内横通之径路也。按腹内器官横通用事者,肝肾门脉而外,即膈肌与结肠也。
  气功养生者云:脐下有横津者,当指横行结肠言也。本穴名为“大横”,即此意也。
  
  腹哀
  哀,悲鸣也。腹鸣,即肠鸣也。人有哀泣,则气息顿促,且时一太息。又人在哀痛至极时,常日“柔肠百结”。或曰“令人肠断”,均是因哀及肠,肠动而腹振,皆哀气之所致也。
  本穴为足太阴与阴维脉之会穴,属于纯阴。又《春秋繁露》云:“哀气太阴,而当冬。”盖以哀气主阴,阴气为用多闭结,故其主病寒中、食不化、大便脓血、腹中痛,故名“腹哀”。
  “哀”叉音“衣”,暗自悲伤也。《诗·小雅》:“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悲伤,莫知我哀。”哀,在《诗经》此节读“衣”音。但一般读“唉”,可以俗。
  
  食窦
  “食窦”即食道也。本穴与食道有关,故能治食道各症。本穴取法,须先单臂上举,以开经穴之路,然后下针,乃有疗效,有此经道之开。乃通传导谷气之路,即开通食饮之孔道也,故简称“食窦”。
  附记:人在餐饭时,偶然噎塞。呃逆不休,单臂上举,同时头向不举之侧稍转,则食道立通,而呃逆之气,随之舒降矣。
  
  天溪
  胸腔为人身轻清境界,其象比天,本穴平于乳房外侧陷处,故名“天溪”。治胸中满痛、咳逆上气、喉中作声、妇人乳肿、痈疖诸实症。故多用泻法。取意犹溪水顺流而出也。治乳少,可配以足少阳之足临泣,多效。取天地气交而降雨露之意也。
  
  胸乡
  乡,原野寥阔处也。即气行胸廓,得以扩张,因名“胸乡”。本穴主治肋满,引胸背痛,不得卧转侧难,凡诸气郁膜实之症,有关胸廓者。取此穴泻之,以复其清旷之旧。《庄子》:“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盖喻胸怀宜空旷也。
  
  周荣
  足太阴之气,在胸部连及肝胆心包各经。又与心胃肺肾各经挨近,援引诸经,助脾统血,荣布周身,故名“周荣”。其所治症。为胸肋满、不得俯仰、咳嗽、食不下等症之因于滞郁者,俾使得以舒扩,而行驶周遍。
  《离骚》:“兢周容以为度。”周,合也;容,受也。则含有周密包容之意。故下穴继之以大包。
  
  大包
  “大包”为脾之大络。其经气行径,由周荣斜抵肋,交贯肝胆心包各经。叉与心肾肺胃四经挨近。十二经中独此经与他经挨连最广,故以脾经为总统十二经络,称其最终斜行一段经线,为脾之大络。而名其大络之末穴为“大包”。寓广大包容,通达周布之意也。
  《针灸大成》谓:“总统阴阳诸络,由脾经灌溉五脏。”则其治病之义可知。而“大包”命名之意可悟矣。
  
  心、手少阴之脉
  
  《灵枢经·经脉篇》:“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者,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旁(原作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人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极泉
  少阴于六经为最里,而心脏居胸部之极深。本穴经之气,承足太阴经循经内行。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传交手少阴经。由本穴透出,循行于外。喻犹出于极深之泉也,故名“极泉”。
  本穴治心痛、干呕、四肢不收、臂肘寒痛、肋满、目黄、悲烦,诸关于本经局部及血液变化。一般虚症。非虚之至极,不能传之至里,故用途不广。
  
  青灵
  少阴君火之气,出于极泉,犹震卦之一阳居下也。震居东方,东为春阳之起,万物借以发生。春色青青,故名“青灵”。
  《大戴礼·曾子篇》天圆章云:“阳之精曰神,阴之精曰灵。”别书有谓:神是无为之表现,灵是有为之行动。心为君主之官,通窍而藏灵,是阴之精也,故名之以“灵”;凡阴阳少壮之际,俱有生发性能。青犹少也,故名之以“青”,而曰“青灵”。喻犹青春之生气也。
  再考本穴主治为目黄、头痛、肋痛、肩臂不举、不能带衣,均属虚弱之症。针之助使神气振发,而促青阳兴起也。青阳者,东方青气之灵也。
  
  少海
  海为诸川之汇,深阔无量。在人身以少阴为六经之最里。又本穴治症,极为夏杂,牵及多经之病,有如众症来归者,故曰“少海”。所谓少者,指少阴经言也。其所治症为表表里虚实寒热以及七情志意等病,如癫狂、吐涎、项强、臂痛、齿痛、目眩、头风、气逆、瘰疬等等,即“海”之含意也。
  
  灵道
  道。顺也、远也,万事之通行也。本穴秉少阴之气;由少海直道而来。主治心痛、干呕、悲恐、痉挛、抽风、暴喑以及诸般郁滞之症,刺之俾使其灵通顺适也,故名“灵道”。
  
  通里
  本穴为手少阴之络,可由本穴横通手太阳经。其所治症为目痛、汗闭、喉痹、心热、悸动、胀满、崩漏等。凡此诸症,其由涩滞抑郁所生者,本穴统能治之。综而观之,是本穴以通为治也。故名“通里”。即通而理之也,又功通于里也。
  问曰:崩漏血下,既已通矣,何得谓为涩滞?答曰:恰因正经滞涩,而血乃横溢也。喻犹槽道淤而水四溃也。当此之际,正可通因通用,以疏凿为务,俾使顺适通行。若夹坝防洪,水位愈高,其淤愈甚,四邻为泽矣。
  
  阴郄
  郄与隙通。隙为狭长之罅隙,俗称裂缝。本穴为阴经之郄穴,故名“阴郄”。治失音、振寒、盗汗、胸满,宣泄而通之。《铃灸大成·标幽赋》谓:“一泄阴郄,止盗汗。”《百症赋》:“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玩其意,均取效于泻也。
  
  神门
  《内经》:“心藏神。”《道藏》:“玉房之中神门户。”玉房即心也。本穴为本经主要穴位。治恐、悸、呆、痴、健忘、狂痫等。神识不清诸症,取本穴以开心气之郁结+故称“神门”。
  养生家所称玉房、洞房、紫宫、绛宫、明堂,皆喻心也。凡称门窗、户牖、沟渠、谷道等名,均具开通透澈之意。
  
  少府
  本穴与劳官为邻;同在掌握之中,犹宫中、府中也。本穴通及心、肾,能舒二经抑郁之气。其治为烦满、悲、恐、胸中痛、阴挺、阴痒、遗尿、偏坠、太息、小便不利等症。为手足两少阴病之通达内府者,故名“少府”。犹云治少阴经之内府病也。
  
  少冲
  冲,通行而直进也;冲。幼也,和也,冲气以为和也。本经之气,由其络穴通里传接手太阳经,为由阴转阳,化阴沉之气,为阳春之和,迳行手太阳之经路。而本经之络穴以下各穴,则本经行气之余,犹行驶虽停,贯力仍在也,故名之以冲,而曰“少冲”。
  少冲为手少阴经之井,井像水之所出,如水泉之突出者,亦寓有冲进之意。他如中冲、关冲,均同此意。其不日突,而曰冲者,寓有冲气之和也。所治为烦满、上气、心虚、热壅、口臭、喉痹者,皆取其冲通而和之力也。
  
  小肠、手太阳之脉
  
  《灵枢·经脉篇》:“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下廉。出肘内侧当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人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少泽
  本经承少阴君火之气,君火具阳刚之性,故少阴末穴名之以“冲”。迨气至本经,本经为太阳寒水之气,则火从胜已,而化为阴柔之性,故本经首穴名之以“泽”。此阴阳互济,相辅相成之意也。
  泽,在卦属兑。兑为少女,女具柔顺之阴象。叉兑为口,口外柔而内刚,此亦阴阳互济也。人能体“泽”字之义,以调阴阳。则和乐而无病。泽而曰少者,冲气以为和也。
  本经承少阴君火之气,乃由通里转注而来。火气为阳,犹天日之热,照澈下土,冲和之气,蒸蒸而生,化为膏雨甘霖,泽及万物。本穴为本经受泽之初,故称“少泽”。其所治症,为口热、心烦、喉痹、目翳、舌强,皆取泽润之力也。
  
  前谷
  穴在手小指本节前陷中。故称前谷。后溪在本节后陷中。
  
  后溪
  前谷、后溪两穴俱承少泽之泽,犹雨露充沛,沟渠盈溢,经气流行,如走溪谷,故称“前谷”、“后溪”。两穴治症略同少泽。
  腕骨
  古人于穴位命名,有因其在处而名之者,有因其功能而名之者,有因事物取象而名之者,种种不一。
  本穴即因其近于腕骨,而名之为“腕骨”也。治肋痛、痉、衄、颊肿、腰痛等症,俱藉泽之力也。
  
  阳谷
  穴在腕关节阳侧凹窠中,故名“阳谷”与阳溪、阳池意同。《内经》云:“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会,即肌肉之端,着骨之处,两处肌肉交会也。其所治症为癫狂、妄言、热病,汗不出、耳、目、口、齿诸病。以及阴郄所主各病。固本穴挨近阴郄也。阴郄为心经大穴。本穴能治有关灵窍诸病者,与阴郄穴面虽异,穴底则同,故两穴有同功也。
  
  养老
  穴在手腕外侧踝尖上,乃暗穴也。取法抬手当前,转腕,使小指向鼻,手之踝尖即行分裂,此穴乃开,即于踝尖分裂处下针。《针灸大成·经穴歌》云:“腕骨阳谷养老绳。”绳即扭转之意也。其所治症,为手麻木、头昏、目黄、肩酸痛,宛如衰翁,凡用本穴,补多泻少。又宜多灸。《礼记》云:“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本穴在治疗上。针以补之,灸以温之,犹衣帛食肉也,故名“养老”。
  
  支正
  手太阳经气,行至前膊,偏走外侧。本穴无显著标示。取穴以手托颐,指尖于本侧向上旁竖。本经转成当前直线,穴适当腕肘折中处,因名“支正”。盖以取穴姿势而得名也。得穴之后,仍须垂臂,小指向后,乃刺之,治手挛、颈痛、癫狂、目眩、循经取治也。
  
  小海
  穴在肘尖内侧陷中,有麻筋通于小指。《针炙大成》歌云:“支正小海外辅肘。”谓即前臂外辅骨肘端处也。《外台秘要》:“甄权、马元台,俱谓屈肘向头取之。”本穴与少海虽不同经,而穴底极为接近,故名“小海”。其治症亦甚复杂,亦有汇治诸经各病意势,犹江海之汇百川也。
  
  肩贞
  《易》之乾,谓:“贞者事之干也。”穴在臂后根处,为操作努力之本。其所治症,为寒热风痹、肩中热痛、手足麻木,痉挛、肩臂不举,伤寒颔肿,凡不利于操作者,取此穴俾复续其干事之能力也。穴在夹臂缝中,故名之以“肩”,而曰“肩贞”。
  
  臑俞
  孺者,其处肉不着骨。穴在肩胛突下缘,其处肉下有隙,可由胛突下通透而过,故名之以“臑”。“俞”为腧之简,即通透内外之俞穴也。因名“臑俞”。孺在人曰肱,在羊豕曰臑。所治为臂酸无力、肩胛痛、寒热气肿、胫痛诸症。又以本穴为本经与阳跷、阳维之会,故兼治阳跷、阳维之病,可会意取用也。
  
  天宗
  贾逵曰:“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谓天宗乃日月星辰也。即祀日月星辰,乃测察其明晦色位,以征来年之丰歉耳。若谓祷祈兰光赐福,则惑也。
  按《天文大象赋》注:“宗星,宗正,宗人,三星名。”虽不示兆丰歉,但其近旁有斗,斛、帛、度诸星,均与农桑有关。其为祷云者,或即观察星象,执事者诡称曰“祷”,俾使暴君行仁正,而抑侈心也。
  本穴与曲垣、秉风等穴。排列如星象,故皆访取星名以名之。本穴治症与曲垣、秉风略同。又以本穴在肩胛岗下,受曲垣,秉风外绕,本穴居中如枢,故称之为“天宗”。
  
  秉风
  气动为风,即今之所谓气流也。人体气息周行,有同于风。本穴主治风痛、风痨、气逆作喘等风气之病。如司风者之掌理诸风,故名“秉风”。
  古代有八风、十二风之名。天子设专官监察风向,以占妖祥,即秉风政之官也。与今之气象台同,古称钦天监。其在人身主治为外侵之风,而内变之风不与焉。
  
  曲垣
  穴在肩胛岗上窝凹曲处。肩下各穴,列如星象;环绕如垣,故名“曲垣”。每天宗同一取意。主治肩痹热痛、气注肩胛、拘急、痛闷。
  兹以星象言之,天宗喻天上之宗星、宗正、宗人等星。曲垣喻列星围拱主星之外垣,如紫微垣,有辅弼绕之,太微垣,有将相绕之,天市垣,有侯伯、宗人、屠肆、列肆绕之。人肩背诸穴,罗布如星垣包绕,故取星座诸名以名之,此古代观点之或然也。
  
  肩外俞
  穴位近于肩胛上廉。故治胛痛、周痹、寒痛至肘。又因其穴底近于肺部,故兼治咳嗽。因其距督脉较远,故称之为“肩外俞”。
  
  肩中俞
  本穴近于大椎,较肩外俞稍上。内应于肺,故治咳嗽上气。肩外、肩中二穴俱在肩下,近于督脉,督脉居背部正中。故本穴名“肩中俞”,肩以言位,俞以言用也。
  
  天窗
  本穴能疗聋、暗、咽肿、噤口及人体上部诸孔窍疾患。有如开窗通气者,故名“天窗”。
  
  天容
  容,受盛也,又容貌也。本穴在耳下颊后,居全身之上部,多治颈、项、喉、咽诸症。如喉痹寒热、咽肿不能言、胸痛、胸满不得息、呕逆、吐沫,齿噤、耳鸣、耳聋、喉中如梗、瘿、痈诸般实郁之症。多致五官失容,治之有效,俾复其容止之仪也。但刺之须用泻法以放散之。施于强壮之人为宜,老弱者不宜取此。
  
  颧髎
  即颧骨尖处之鼹窠也。开口取之,穴乃正。治口歪、齿痛、目黄、面赤。
  
  听宫
  穴在耳前上切迹之前。耳司听,故名“听宫”。宫,深室也,以喻耳窍。
  一说,本穴与耳门同位。闭口取之,则刺入者浅,故名“耳门”;开口取之,则刺入者深,故名“听宫”,喻犹达于深宫后庭也。
  按和髂、耳门、听宫、听会俱在耳前,四穴名异,功能略同,且相挨切近。而耳门、听宫两穴,同在一窠,表面虽可强分,穴底终归一窠。若依浅为耳门,深为“听宫”之说,辨别穴位,较为简捷。况两穴治病,又复略同,似乎无须分丝披缕。一而二可,二而一,亦无不可。术知以为何如?
  按方书多载听会开口取之。耳前陷者中,张口得之,动脉应手。针入四分,灸三壮。和髂,刺三分,灸三壮。云穴下有动脉;若三穴直列,则俱有动脉,若开口取和髂,则和髂穴下反无动脉。而穴隙稍移前矣。
  耳门在耳前缺口外,黄学龙谓:在肉锋上缺口外,耳前一厘米与外眦平行,剌三分,灸三壮,耳中有脓禁灸。
  听宫,《甲乙经》、《医学人门》俱云:“在耳前珠子旁。”珠子或即耳前二切迹间之肉凸也。《图考》载于耳门之前。口闭时以手切之,适当下牙床后。支杵端之外侧,即听宫穴也。其上即耳门穴。黄学龙日:昕宫在听会、颊车之间。余思过去经验,似以开口取听宫为宜,刺三分,灸三壮。
  
  膀胱、足大阳之脉
  
  《灵枢经·经脉篇》:“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角原作循误);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人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髀外下原有“从”字,删)后廉,下合胭中,以下贯月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出其端(三字原阙)。”
  
  晴明
  本穴在目内眦,粘膜组织上,近于睛,能治风热目疾,以复其明,故曰“睛明”。本穴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之会,故治一切目病,对郁热之症最宜。他如暴赤肿痛、眦痒、翳障亦效。
  
  攒竹
  眉犹竹叶,穴在眉内侧端,喻如新篁攒生,本穴犹竹叶之蒂柄,故名“攒竹”。治痉挛、抽风、戴眼、头目风热诸疾。五十年前,余见小儿天吊,一韩姓老医以毫针刺攒竹及眉上,其取三穴,稍微捻转,其睛立正,病家叹为神奇。
  
  眉冲
  冲,和也。取本穴时必使患者眉目舒展,现出冲和气势,由眉少上止发际是穴,故名“眉冲”。治癫痫、头痛、鼻塞。
  
  曲差
  本穴由眉冲旁开稍下,距神庭一寸五分,以其不平,故名之以“曲”;又以其横列不与发际诸穴相齐,故名之以“差”(差,音池,参差不齐也)。本穴与曲池字音相近,差字之音,可稍变。
  
  五处
  本穴前为曲差,后为承光,两旁为上星、目窗。加以本穴在其正中,适为五处穴位。其所治症,均以目病为主。其通关窍,解郁热,则小异而大同,似有五处同功之意,而本穴居四者之中,故名为“五处”。“五”为数之中,“处”居也,止也。本穴居中,功兼其四。
  
  承光
  诸阳之精,汇集于目,而目乃有光明。目之神,内合于脑。《道藏经》曰:“脑得目之阳神而能思。”故人在思考时,多闭目内视,凝神注脑,俾得目神之助。故名本穴为“承光”。又以其能通窍安神,治青盲、目翳,在功效上亦有承光之意也。
  
  通天
  人之全体,以头为天。在躯干,则以胸廓为天。本穴主要功能,在于通彻上窍。故其主治头项痛、鼻塞、口歪、衄血、头重、耳鸣、狂走,以及痉挛、抽风、恍惚、目盲、青光、内障等等上窍不灵之症。《针灸大成·百症赋》:“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鼻司呼吸,亦通天也。故名为“通天”。
  
  络却
  却,音隙,同郄。从邑、从谷,义孔隙也,骨肉之交也。《庄子》:“批大邵,道大窍。”谓通至上之隙穴也。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行至额抵顶,由本穴,左之右、右之左,斜行交百会。即所谓“上额交巅”也。凡脉之横行者为络,隙之大者为郄。本穴在经络为横行,在孔窍为大隙,故名“络卻”。“卻”有误为“都”者。当知“卻”从“邑”,“却”从“部”也。有取别名“络卻”者,乃因误所致。
  窃以针灸之道,荒芜已久,音讹字误,不知凡几。欲纠斯偏,着要正误。但中医文献之误,何只针灸为然。内、难、金、伤诸经,莫不如是。每念及此,感慨丛生,每思加以校正,奈年矢躜催,岁不我待,空作玄想耳。试观《金匮》首章,仲景以俞穴募穴,区别人身前后,故曰风中于俞(俞穴在脊背)。寒中子募,(募穴在胸腹),而后世抄传竟误“俞”为“前”,误“募”为“暮”。而注音又依“前”,“暮”立注,岂不谬之益谬乎?
  如“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也子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索其大意,清浊、上下、浮急、表里、湿邪、雾邪、关节、肉腠、极寒、极热、伤络、伤经,全是对偶。所云风寒俞募者,即以表示邪中人身前后。且对照下文伤经伤络,原文本自明白。只是后世抄写传讹,误“俞”为“前”,误“募”为暮,以致讲解者,舌东唇西,格格难通。若一复其原,作“风中于俞”,寒中于暮,则教者学者,简捷多矣。此言有似节外之枝,但因“俞、暮”二字,有关针灸穴位,不觉言长。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身如火药也如弹/陈平秋
·图解菲律宾魔杖技法(一)
·铁沙手功实战用法/安在峰
·论意拳(大成拳)之试力/张瀚川
·卢氏结构入门法要述真
·洪家铁线拳/沙 桐
·子午门大力阴阳功内功
·大成拳之秘站桩入门的核心意念/钱弘
·卢氏结构入门法要述真
·武术真品点穴术述真/武 兵
·解密“苏门”功法(上)(下)/陈平
·梁山子午门功夫
·夺命铁砂掌的秘炼法
·身如火药也如弹/陈平秋
·戚继光长枪解/王 卓
·大成拳教学心法系列谈之三/黄景文
·杨德茂先生大成拳特点叙谈/李建华
·点穴功功法揭秘/武 兵 武 冬
·大成拳桩功/赵 杰
·寿世金书
·知非即舍 睹星而悟/李 虎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