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大成拳桩功训练要求要领 详
·甘风池易筋经秘法释意(上)
·秘而不宣的畲族拳
·梁焕枝谈古劳咏春拳
·狗拳(地术拳)实战技术介绍/
·五行通背之中拳法三节二十四
·李氏查拳技击“五法”/宗锡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传统功夫>心意形意>其它拳种> 正文
“双手刀”名及势法源流辨伪/王勃生
来源: 作者:王勃生 点击: 发布时间:2010-06-07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闫永发在《缅怀刘景云先生》(以下简称《缅》文)一文中,重点叙述了刘景云先生真传绝技“双手刀之连环十六刀法”,并引经据典,以证其刀名势法为明时原传。对此刀势法,世人未得一见,余不妄加评说。但以闫《缅》文述系刘玉春先辈受自桑园谢晋汾之刀法,应为现沧州通臂拳门内传习“苗刀”之术。
  对“苗刀”的历史源流及演进,郭瑞祥师叔所著《苗刀技法》一书中有较为详细的史考论证。闫为沧州居民。通臂门人,其拳、械技法习自沧州。《苗刀技法》一书亦出自沧州“苗刀”传人中的前辈之手,闫对“苗刀”名势当不会不知其源。既然闰将“此刀”臆断为非“彼刀”,执意与沧州“苗刀”划鸿沟以分楚汉,挟古人以乱真伪,余亦不妨重温典籍,与古人“对话”,证闺之臆说。
  现将闫《缅》文中刀说一节摘录:“双手刀正史记载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5年),刘云峰得日本正传双手刀法”、“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新都程冲(应为宗,闫文误)猷请教刘云峰,程颇尽壶奥,此刀有势有法而无名,程依势取像、撰其名、法其势,著成‘单刀法选’”、“明清之际的武术家,著名作家吴殳从项元池得受此刀法,当时,有人欲剽窃双手刀改称陌刀、长刀等,吴遂作《双刀法》《双刀歌》以记其事,由此记实,双手刀无其它名称……”又“戚继光著《纪效新书》中记载,最初无刀法,后增进日本刀法,在《武备志》称‘辛酉刀法’,主要是倭刀。倭刀和双手刀法不同,双手刀比倭刀长,刀法比倭刀骁勇、凶狠、多变,步法比倭刀快捷、灵活”。
  闫的这段据典概述,混淆了两个史实:一是刀名,二是刀技。此谬,余亦依序据典辩证。
  
  一、所谓“双手刀”名溯源
  
  闫永发引据所谓的正史,无非是戚继光著《纪效新书》程宗猷著《耕余剩技》之《单刀法选》和吴殳著《手臂录》之《单刀图说》。不知闫是否真的研读过这些武学巨著,还是凭“资料”中的只言片语,东拼西凑以讹传讹地臆断原义而故意为之“双手刀”名。
  
  1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李承勋刊本)卷四的“短器长用解”中明确指出:“长刀制:刃长五尺,后用铜护刃一尺,柄长一尺五寸,共六尺五寸。重二斤八两。”的确如闫所说比倭刀长,但长度是以使用称手为制度。“长刀解:此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闪而前,我兵已夺气矣。倭喜跃,一进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缘器利而双手使用,力重故也。今如独用则无卫,唯鸟铳手贼远发铳,贼至近身,再无他器可以攻刺,如兼杀器,则铳重药子又多,势所不能。唯此刀轻而且长可以兼用,以备临身弃铳用此,况有杀手当锋,故用长刀备之耳。”
  戚氏的这段文字,阐明了一个刀名,即“长刀”。三个要点,一是倭之刀法短器长用,“倭喜跃,一进足则丈余……致短器难接,长器不捷”。二是戚军短器长用,“贼远发铳……唯此刀轻而且长可以兼用,以备临身弃铳用此,故用长刀备之耳”。非戚军刀之短器长用。三是倭以游击为术,单兵势强。倚恃刀技。戚军战阵为术,集团势强,倚恃军械组合。《纪效新书》有详载不赘述,闫明乎?
  2 程宗猷《耕余剩技》之《单刀法选》题目即是刀名。开篇,《单刀说》又给长刀的名称诠释了明确的定义:“器名单刀,以双手用一刀,其技擅自倭奴……”《单刀式说》又为长刀的尺寸做了详注:“今以倭刀为式。刀三尺八寸,靶一尺二寸,则长有五尺”,又“如用弩带刀,刀长二尺八寸、靶长九寸、不可过长,恐悬带腰间用弩不便”。
  闫《缅》文述之“刘云峰得日本正传双手刀法”,只此一句即为臆说铁证;既然日本刀为“双手刀”,那倭刀为何刀?难道倭指的不是日本吗?闫说“双手刀比倭刀长”,又明显表述“双手刀”不是倭刀。如此颠三倒四,自己都弄不清此刀为何刀,此术为何术,还奢论刀名刀术,真是笑话。
  3 吴殳《手臂录》之《单刀图说》自叙,仍沿用程宗猷《单刀法选》刀之名,并上溯长刀轶名载之:“唐有陌刀,战阵称猛,其法不传。今倭国单刀,中华间有得其法者……”余细查《单刀图说》自叙全文,竞不见一处“双手刀”字样。既然吴殳自称“陌刀”,何来“当时有人欲剽窃‘双手刀’改称陌刀、长刀”?难道是吴殳在用自己的“陌刀”名,剽窃自己的“双手刀”名?闫之偷换概念手段如此低劣,怎么能经得起推敲呢?
  闫永发为证实长刀为“双手刀”名,而无其它名称,自认最为有力的证据莫过于“吴遂作《双刀法》《双刀歌》以记其事”。殊不知吴殳《手臂录》中并无《双刀法》,《双刀歌》也非闫理解的“双手刀歌诀”。所谓“双手刀”为单刀,“双刀”为两手各执一刀的双刀,“双刀”为使用器名,“双手刀”为器名之使用,两者不是一个概念。不知闫永发研读过《手臂录》没有,请看吴殳《手臂录·双刀歌》原诀:
  双刀歌之原诀摘录:(省略符号为不相关句、不复录)
  朔风六月生双臂。
  犹意左右用如一,
  眼前两臂相缭绕,
  后于渔阳得孤剑,
  只手独运捷如电,
  唯过拍位已入门,
  颇恨不如双器侧。
  乃知昔刀未全可,
  左右并用故琐琐,
  今以剑法用右刀,
  得过拍位乃用左。
  吴殳之《双刀歌》对双刀的运用势法表述得再清楚不过了,可见闫的学识不过尔尔。似此等武夫,耍文痞手段,借武术刊物张扬以示其能,真丢尽了沧州武术人的脸。
  综上所证,所谓“双手刀”名,实为闫永发杜撰。闫之所以引经据典非要将“双手刀”名强加其中,无非是为“双手刀之连环十六刀”做铺垫,岂不知“扯大旗虎作皮,虎亦非虎,挟古人愚今人,愚人自愚”。
  
  二、所谓“双手刀”技法溯道
  
  闫《缅》文述:“戚继光在《纪效新书》记载。最初无刀法,后增进日本刀法,在《武备志》称辛酉刀法,主要是倭刀。倭刀和双手刀法不同,双手刀比倭刀长,刀法比倭刀骁勇、凶狠、多变,步法比倭刀快捷、灵活。”
  但愿闫的这段刀法对比,,文字所表达的是以戚氏《纪效新书》载倭刀与现今闫之“双手刀之连环十六刀法”相比,如闫之原意是戚氏著论同代刀法相较,其谬误可见。
  1 余前述戚继光《纪效新书》中的“长刀解”有证:倭之刀主用,戚之刀主备,细不复说,两者刀法没有可比性。因为戚氏著其说时还不甚明倭刀之势法,“此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只以阵上缴得倭刀法书复而载之,并未有势法用解(原著语:此倭夷原本,辛酉年阵上得之),且戚继光对倭刀术已有定语:“倭喜跃,一进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段。”不知闫对古人之论作何语以辩自谬。
  2 至程宗猷著《耕余剩技》之《单刀法选》详说刀技,距戚继光《纪效新书》刊印已相隔61年(程宗猷小于戚继光33岁,《纪效新书》成书于B60年。《单刃法选》问世于1621年)。程宗猷擅枪法,精棍术,战阵、游场无往不利,却因倭之刀技“左右跳跃,奇诈诡秘,人莫能测,故长技每每常败于刀”。而“余访求其法,有浙师刘云峰者,得倭之真传,不吝于余,授之颇尽壶奥”。可以说,程宗猷之刀法是刀依倭制,势法亦以倭技为本,经其研练演绎,并融人少林宗法,方呈技艺差别。这个差别是“用法唯以身法为要,儇跳超距,眼快手捷,诱而击之,惊而取之,心手俱化,胆识不乱方可言妙”(《单刀法选·单刀说》)。程宗猷将武之精要、器之势法,阐述的如此精妙,闫永发又有何语?
  3 至吴殳著《手臂录》距程宗猷之《单刀法选》又相隔57年(吴殳小于程宗猷50岁,吴殳著《手臂录》为康熙十七年(1678年)时年67岁),其时倭患早息又少战事,冷兵器的功能性渐渐衰减,而习之精于武事者寥寥。故吴殳《单刀图说》自叙载示:“今倭国单刀,中华间有得其法者,而终不及倭人之精。”
  吴殳之所以有此论,缘于其“只闻倭刀技之名,未见倭刀技之能”。吴殳以枪法见长,其著论枪法之细微,凡观者皆叹服。刀论势法虽延承程宗猷《单刀法选》所载之技,论说别有精到,仍显粗略。点评程宗猷之刀法,不乏微辞(详见《单刀图说》)。吴殳虽言“刀无破枪之理”,但仍存疑惑;“枪若单杀手直进,刀之勾格。足以制之。枪若闪赚颠提虚进,刀之斫削,足以制之。而更有可畏者,则在枪之大封大劈,盖去身即近,而上下左右,处处拦截,不可得进步,又处处可以发戳,不知倭人有何良计”(《单刀图说》后序)。
  然而吴殳并非自恃论刀精妙,而目空天下刀技,故有“虽未能真合于倭法。而中国花法,皆退三舍矣”之言。并怅然“安得一良倭亲炙之”(《单刀图说》自叙)。其表现出的求真务实的心胸是何等的宽厚。以上三史据印证,闫之“双手刀”术之臆说,难道不值得存疑吗?
  
  三、“双手刀”与“苗刀?传承辨伪
  
  凡器皆以名称,凡名皆意其用,用则由势及法,所谓“势法”也。势法只不过是抽象的概念,用的过程和结果,方为具体的技。人是技的体现和根本,舍本逐末,又有何义?
  余此节引言,意在辩证闫之“双手刀之连环十六刀法”以及传承,其他不涉。
  1 刘景云先辈“苗刀”术受自桑园谢晋汾先辈,溯源出处,闫永发并无异议,《缅》文及《惊》文(《精武》2010年第二期《双手刀之连环十六刀法惊现沧州》以下简称《惊》文)均有自证。刀名闫予篡改,刀技闫予混淆,并无大碍。毕竟“苗刀”术无论溯源,何处、何人,均会出于程、吴《单刀法选》、《单刀图说》所载之技。无论“苗刀”在何时称此名,势法是传承的见证。这些史实也非闫之流所能篡改得了的。
  2 闫将“苗刀”改为“双手刀”,并称刘玉春先辈“单传其孙刘景云”。此传承无论编造得多么严密,都不能让人相信。因为刘玉春先辈是“苗刀”上承下传的历史人物。刘玉春授“苗刀”术于郭长生师爷与传刘景云先生及独流家乡之刀技实无二别,因为根本就是同源。郭建伟先生为郭师爷高足,同为沧州人,且在中央国术馆为师生关系,授受史有载证(见《沧州武术志》)。闫“民国时期在南京中央国术馆的郭建伟从刘景云习得此刀法”一说,难道还有辩证的必要吗?郭长生师爷在国术馆已经将刘玉春先辈传的“苗刀”一路,经演绎、整理并融人长、短兵各技创编了“苗刀”二路。苗刀二路从风格到技法均不同于刘玉春先辈原授,这些闫难道不清楚吗?而闫永发“苗刀”名势的篡改,根本就不能自圆其说,闫永发意欲何为,自是昭然若揭。
  闫2000年编纂的《通背拳·劈挂拳写真》一书(小册子。未付印成书)对沧州通臂门拳械传承记载还较为客观和真实。十年之后竟有如此离经叛道之举,难道不是私欲膨胀的结果吗?早知今日忤逆,何必当初《写真》,留下自抽嘴巴的铁证,让人耻笑。闫悔之晚矣!
  3 今沧州习练“苗刀”其名始自谢晋汾,“苗刀”一名上溯虽无考证,想必系谢晋汾及上传先祖对双手使用长刀的俗称。“苗、条意、细长也。”今河北一带仍称细长之械为“长苗”,如土枪称“长苗枪”(指枪管细长)。“苗刀”的名称,将刀的概念具体化,“苗刀”既是名词又是形容词,既可区分于其它刀在形制上的不同,更含有与其它刀在使用势法上的不同。刀以“苗”字之冠,真可谓妙不可言。
  如以“双手刀”名,那么长器皆用双手,是否都冠以“双手枪”、“双手棍”?长器有单手势法又当何谓?短器多用单手,且有双手势法,又当何谓?朴刀、大刀皆用双手,为何不称“双手刀”,而朴刀俗称“双手带”?西北“鞭杆”为短器,势法却用双手,为何不谓之“双手棍”,而称“鞭杆”或俗称“条子”?“鞭杆”之名如“苗刀”之名异曲同工,皆先人之大智,岂是我等可比,闫真不知天高地厚。
  其实,“苗刀”叫什么争论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南橘北枳,约定成俗别人也无权指责。然而闫为达到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用偷天换日的卑劣手段,不惜挟古人和众先辈说事,就不是学术之争,而是道德存废的问题。
  沧州“苗刀”之术,今国内无有匹敌,上溯至民末刘玉春先祖传沧州郭长生师爷至今日,各公开场合,包括上世纪80年代全国性的武术挖掘整理,竞赛交流,均不见沧州地域之外有习练者。即如闫永发今之宣扬的刘景云传人之“连环十六刀法”亦是不见其踪,即便露面,可以断言,也犹有不及。因为沧州通臂拳械的风格是独一无二的。风格区分流派,流派彰显风格。可以说,沧州“苗刀”技法的传承和演进凝结着历代先贤的尚武心血,郭长生师爷亲手打造的沧州通臂拳械丰碑,已经形成了地域性的武术文化标识,沧州武术也因为这一标识而更加绚丽多彩,沧州也会随着武术文化的交流和传承而更为人知。
  同永发借《缅》文行大逆,面对沧州这块武术之乡铭牌,难道不值得自遣吗?沧州通臂门人先贤,哪一位不是德艺双馨。哪一位不值得我等敬畏。敢问闫同辈中人尔可比谁?韩志超师兄愈四十载体残以武为伴,勤修不辍,“参佛法以融武而修身,悟武道以精艺而耕耘”,其精神品格堪称楷模,是真正的武者,你可比否?郭贵增师兄,“不以家传张扬于世,只以传承为己责任”,六十花甲夺金摘银,你可比否?众师弟,你又可比否?余不才,自认弗如。然自忖对你却有一比:学识有家渊,文章可证,尔不如我,人品受熏陶,口碑可证,尔不如我,艺业功课数倍于尔,尔亦不如我,信否?你根本就没有论说沧州通臂拳械的资格。
  文至此意犹未尽,奉劝闫某:静晏自遣德为本,研读史书智修身,闲暇拳棒勤舞弄,末名也算沧州人。
  最后,对文中内容至有不悦者,(闫永发除外)本人一并致歉。无论何拳、何械、何术,都是我们的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切不可以私利而自污武名,切不可心胸狭隘,故意拨弄是非而忘却我们肩负的传承责任。沧州自古就是一个包容、吸纳、融合各武技流派的地方。今天,沧州武术人依然有大沧州武术风范。武学学术,可以争鸣,艺业功课亦可切磋。谨此,诚邀门内南北武术同仁,能借今秋中国(沧州)国际传统武术节,聚汇狮城,以武会友,共谋发展。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身如火药也如弹/陈平秋
·图解菲律宾魔杖技法(一)
·铁沙手功实战用法/安在峰
·论意拳(大成拳)之试力/张瀚川
·卢氏结构入门法要述真
·洪家铁线拳/沙 桐
·子午门大力阴阳功内功
·大成拳之秘站桩入门的核心意念/钱弘
·卢氏结构入门法要述真
·武术真品点穴术述真/武 兵
·解密“苏门”功法(上)(下)/陈平
·梁山子午门功夫
·夺命铁砂掌的秘炼法
·五行通背之中拳法三节二十四要/王丕
·狗拳(地术拳)实战技术介绍/陈光明 罗
·梁焕枝谈古劳咏春拳
·秘而不宣的畲族拳
·甘风池易筋经秘法释意(上)
·大成拳桩功训练要求要领 详解撑肩横
·五行内功通背拳始祖/韩宝轩
·北派鹤拳创始人许诚灵/满德臣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