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龙为脊椎 虎为丹田
·民间技击讲记
·太极拳与摔跤
·民间武术中的“功夫”
·内功奥妙
·读《李仲轩专栏》的体会谈起
·武林传统经验防身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武学研究>谈武论道> 正文
武术名家谈如何理解“内练一口气”?
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2-05-18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吴文翰:从健身养生到修身养性两方面理解“在气则滞”


       气,在中国汉语中有不同的解释。武术和太极拳中所说的气:一是指中医讲的内气,有真气、元气、营气、卫气等说法;二是指呼吸之气;三是指阴阳、虚实。
       首先说内气。中医认为,人体的内气,根据其不同的作用,有不同的说法。所谓真气,就是人体的先天之气:而元气则是身体内部运行之气;身体中抵抗外邪,风湿的气,是营气和卫气。这种气是什么东西呢7就是在经络、血脉中流通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能感觉到。这种气实际就是一种能量。在人体中,血是看得见的.气则是看不见的,只能感觉到,比如扎针灸时.如果手扎到穴位上,得气了,针灸师有发沉的得气感觉,被扎者也有酸、麻、胀的得气感;反之,如果没有得气,针感就是空的,患者则有疼痛的感觉。经络和气血学说是中医独有的,但在解剖中是找不到的。
      内气的作用就是在经络中运行,促进血液运行。内气和血液是相辅相成的,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府”的说法。如果没有气,血液就没法运行;反过来,气的运行是依附于血液的运行的。
      其次,说说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说法是根据武术的实际运用得出的,比如:虚实是阴阳二气,强弱是阴阳二气,快慢是阴阳二气。这个气和中医的内气不同,它是指某一些动作的要领。比如李亦畲有“敷盖对吞”四字秘诀,说这四字都是以气来运用的。这里所说的气,实际是指虚实。太极是阴阳二气构成的,这里的阴阳二气就是虚实、快慢、进退等等太极拳的运用方法。在中国宋代的理学中,张载认为万物皆出于理,理又和气相联系。气是物质的,就是金、木、水、火、土。因此,对气,古代各家的理解是不相同的。
       再次,我谈谈呼吸之气和武术的“内练一口气”。
       中国武术,比如北方的一些拳种,像少林拳,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里所说的气是指中医说的内气和呼吸之气。人的身体好.体力就充沛.内气就充盈:体质弱,内气就衰弱。气血充盈的人,寿命就长;气血衰微的人,寿命就短。气在人体内部运行,所以,练功讲“内练一口气”。而“外练筋骨皮”则是指肢体运动,包括拳术套路和功法的练习。这些外壮的功法是一些拍打功,比如金钟罩、铁布衫等。通过这些功法锻炼,能使人的筋骨强壮,内气充盈。这种外壮的练习方法,是通过调整呼吸之气,配合外部拍打,达到外壮内强的。这种功法只有年轻人和身体强壮的人才适合练习,中老年和体弱者是不适宜的。在练习这些功法时,除了拍打,还有一些运气的练功方法,就是用意念把内气运到身体的某些部位,增大局部的抗击打能力。这是传统武术中的练气、运气、聚气的方法。拍打完后,还要用药水洗,以活血散瘀。因此,没有好的身体条件是不能练习这种功夫的。
       太极拳也讲练气,但是和这种“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方法不同。太极拳不提倡那种”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练习方法。而是讲究内外结合。所谓内外结合.就是动作要在意念的指导下进行,要求“意在动先”,以意导气,气遍周身。
       “意在动先”并不是太极拳的发明,我们做事情都是要意在动先,其他的拳术也是在意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只不过是太极拳把意念放在了突出重要的地位,强调“在意不在气”,使它成为了一种理论。武禹襄结合其他武术流派的练气原理,把意念在拳术中的运用提炼成了一种理论,形成了太极拳用意练气的方法。虽然太极拳也讲究内气,提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这里,太极拳讲的内气和传统武术中的内气是一样的,强调“行气如九曲珠无往而不到”,但是,太极拳更强调用意,有“有意不在气,在气则滞”的要求。太极拳是通过这种意念的锻炼,使内气畅通无阻,运行周身,达到内壮。所以,拳论要求“以心行气,务令顺随”,要求“气遍周身不稍滞”。
       为了达到“气遍周身不稍滞”,太极拳和其他武术拳种的要求不同,是把意放在了首位,要求在意识的指导下练拳、练气。不讲究把气运到局部位置,而是要“气遍周身”,气要像“九曲珠一样,无微不至”。所以,练习太极拳,要求的是自然呼吸。随着练拳的熟练,呼吸和动作在意念的指导下,要做到有机结合。这种练习方法,能使呼吸平稳,气血畅通,内气没有瘀滞.对健身是非常有好处的。这种练习方法的适用性也非常广泛,能适合各种人练习,而且练习起来也很安全,不会造成人体伤害。
       太极拳所说的气,一方面指呼吸之气,另一方面指内气,再有还指心性涵养。“以心行气”就是要求你练习太极拳时一定要心平气和,气定神闲,不能呼吸急促,气喘吁吁。“以气运身”就是在这种松静的状态下练拳,让内气运行周身,没有一丝一亳的阻碍。这里的内气就是中医讲的内气、真气、营卫之气。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这样,气血畅通,身体健康。而内气的运行是在意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意念的指导下,练习太极拳能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发力的时候,意要远,劲要长,动作要短。练习太极拳
要养气,有“气以直养而无害”的说法。这里的气不是呼气之气,也不是中医讲的内气。而是意气的气,是一种精神气质。练习太极拳一定要心平气和,不要憋气、运气、聚气,要养气(就是气沉丹田),要加强涵养,不争勇斗狠。这些都是属于“气以直养而无害”的范围,是把中国的传统道德运用到武术的修身养性之中。
       练习太极拳虽然讲养气,但是又不能执着于气,于是就提出了“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所谓“在气则滞”是说太极拳讲究顺随、自然,如果过于强调运气,就会瘀滞、僵硬,这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在推手技击时,就会产生顶牛的现象,造成两败俱伤或者力大者胜。另一方面,从道德修养上讲,如果过于意气用事,就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所以,“在气则滞”不仅要从练拳养生方面理解,还要从修身养性的道德层面来认识。

曾乃梁:练习太极拳的三个合一


       练太极拳和气功,最终练习的是精、气、神。精气神是内在的东西,太极拳强调练内,这正是它的优点。因此,太极拳的好处,不仅是练习外在的肌肉、骨骼、韧带等,而是通过外在的运动,以意导气.达到练习内在的精气神的目的。
      其实,不仅太极拳讲究“内练一口气”,其他的武术拳种几乎都讲究练习内气。练习太极拳的主要目的是养生,就是通过意念活动、呼吸调节、导引行气,来调节身心,提高生理、心理的健康水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气的概念,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先秦的时候,就出现了气的概念。这个气,不仅指呼吸之气,而是有很多含义。气,首先是指呼吸之气.吐故纳新一一这是外在的;其次,更主要的是指内气。内气是什么?传统中医认为,内气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现代科学研究认为,内气是一种能量,是人体内部精微物质的一种形态。内气是太极拳主要的修炼对象,也是一种内在的生命能量,内气和人体的生命活动是联系在一起的。
      对于精、气、神,我是这样理解的。精,是精微物质;气,是能量一一精微物质产生的一种能量,是人体活动的动力;神,是内气的外在表现。人体衰老,首先是气虚、气竭,精气不足,精神萎靡。练气,就是要把内气练得通顺,练得充盈,练得和畅。在这个意义上讲,气为万物之本,也是生命之本。所以,在我国的很多领域里,都有对气的阐述。比如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都有气的论述。在自然界中,有天气、地气、水谷之气等说法,而人在天地之间,承接天体之灵气。中医里有卫气和营气,认为营卫之气的作用是抵御外邪,保卫生命。
       对于人的精神、修养而言,还有“浩然之气”,孟子就提倡养“浩然之气”,也就是做人要正直,要有正气。这里气的意义又拓展到了哲学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气是宇宙的本源,是阴阳、矛盾的基本形态。气不但在运动当中体现出来,互相影响,互相转化,还体现出生命力。气和形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不能孤立地讲气。练习气功,有打坐这个外形。太极拳则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动作当中练习内气,它是形、气、意并练。武术讲形神兼备,重要的就是形和气并练。
       总之,气是人体内部精微物质产生的能量。炼精化气,炼气化神,都是对内气的运用和转换。太极拳的气,有呼吸之气,但是,远远不止呼吸之气,还包括天气、地气、营气、卫气等等,还有精神层面的气,也就是“浩然之气”。
     气有什么作用呢?中医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府。”也就是说,气的运行推动了血的运行,气血密不可分。气血是人体重要的组成物质,与人体的功能密不可分。气血通畅.百病不生。气血失和,百病丛生。气竭血凝、气虚血脱、气迫血走、气和血通。练习太极拳的目的,就是要把内气练得和畅、充盈,气血和畅,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因此,气对人体的生命健康来说,至关重要。
       内气对人的健康和生命关系重大,因此,我们在修炼太极拳时要运用正确的方法修炼内气。以下四点是我练习太极拳,修炼内气的体会。
       首先要自然和顺。初学太极拳时,不要刻意去追求某种感觉,而是要随着动作自然呼吸,不要刻意追求气感、劲力等等。刻意追求,矫揉造作,反而会引起气滞。拳论说:“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刻意地追求内气怎么运行,反而内气运行不会和畅。所以.为了内气和顺,练习太极拳首先要做到松和静。松和静,是太极拳的基础,初学太极拳和到了高级阶段,都离不开松和静。只有做到了松静,精气神才能够相随,内气才能自然和畅。
      其次,形气并练,深长匀细。在自然和顺的前提下,形和气要做到很好的配合,协调一致。具体到练拳实践,是要做到拳式动作和呼吸的协调配合,基本上是起吸落呼、开吸合呼、收吸放呼。实际上,太极拳套路不是根据呼吸的规律来创编的,不可能每一个动作都完全能和呼吸相合。因此,我们只能做到大的动作和呼吸基本相合。在呼吸和动作协调配合下,呼吸要深长匀细。太极拳动作一般都是柔和缓慢的,之所以如此,就是要做到呼吸的深长匀细,实现腹式呼吸。所以,形气并练,练习的就是呼吸的深长匀细,进而能做到呼吸和拳式动作的协调配合。       第三,做到气沉丹田、气宜鼓荡、气贯周身、气敛入骨。气沉丹田就是意想肚脐下的关元穴,实际就是腹式呼吸。太极拳讲究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从而达到气沉丹田,使气血内盈而不外溢。内气鼓荡,则能够使内气运行周身,气遍周身。然后,收敛内气,使气敛入骨。这样就使内气在身体内部充分地循环,加强了血液循环、经络循环,最后使末梢循环畅通。同时,“内气鼓荡”对内脏器官起到按摩作用,内气滋养全身脏腑,提高了各个器官的功能。这样就达到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第四,以意导气.意气相合。内气在体内运行,是在意念的引导下进行的。首先在外形上,是意念引导动作运行,然后通过外形动作,引动内气在体内运行。这就是“以意导动,以意导气”,最后达到形、意、气、神的高度协调。这是太极拳练习的高级阶段一一用意念指导动作。 由于太极拳动作缓慢,所以能够很好地通过意念引导动作,引导内气运行。这样缓慢练习,能够得气一一产生内气充盈,有热涨麻的感觉,使人的精气神和外形动作协调起来,达到内外仓一,形神合一,最后达到天人合一。这是练习太极拳的“三个合一”。这样,就做到了和谐、协调、平衡,就能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张全亮:内和外是对立统一的


       中国武术都重视”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筋骨皮好理解,是肢体的柔韧性、抗击打能力、灵活性等等。“内练一口气”则不好理解。其实,这种说法就是阴阳两个方面:没有外就没有内,没有内也就没有外。外在的形体强壮,肢体灵活,就反映了内在的内气充足。如果内气很弱,就谈不到肢体的灵活,也谈不到抗击打、力量等。所以,内外是对立统一的。外家拳实际是通过外练的方法来培养内气,用外壮促使内壮。内家拳则是通过内练经络、气血,来促使外部肢体的强壮。内和外,是相互依存、互相结合的。因此,外家拳以外练为主,内气从之,虽然注重外形练习,但是没有内在的东西是不行的;内家拳以内气、内意的锻炼为主,外形从之,但是,没有外形的动作也是不行的。
       气,一个是指呼吸之气.另一个是指内气。呼吸之气在人降生后是须臾不可离开的。人体素质的提高.呼吸功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人的运动能力,与肺活量(或者是呼吸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武术运动就是通过站桩、套路训练等形式,提高肺活量,增加呼吸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太极拳、八卦掌等内家拳都强调气沉丹田,实际就是腹式呼吸。这种运动形式能提高呼吸功能,扩大肺活量。另外,通过这种深长的呼吸,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气血周流,排出废物,促进新陈代谢。所以.所谓气.首先是呼吸之气。多练深呼吸,就能提高你的身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
       而内气,是体内气血运行的感觉。随着呼吸之气,体内经络血脉中会有一种动态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内气。通过太极拳等拳法的练习,长时间进行深呼吸锻炼,人能够体会体内有一种内气的流动,或者是劲力的流动。比如:劲力从脚到腰,到肩肘、到手的感觉,就是通过练习太极拳套路,长时间地体悟得到的感觉。而在练习中,意念和内气的流动合为一体,所以叫“以意导气”。也就是,通过意念能够体会到内气的存在,能够引导内气的运行。实际上,内气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一种能量流。内气聚集大了,能量大了,你就能感觉到。练拳的时候.要用意不用力.目的就是要调动内气、培植内气、积蓄内气。武术的发力,不仅仅是肢体的力量,还有意、气、力整体配合的问题。因此,练习太极拳,一个是培植内气的能量,另一个就是如何去调动内气,使用内气。内气充足的时候,意念一想丹田,人就能够动起来,人体的动作完全是按照内气的运动来走,内气走到哪儿,肢体就可以运动到哪儿;内气怎么走,肢体就怎么运动。这种能量,是通过长时间的练拳实践,加上深呼吸、站桩养气等功法练习,培植出来的,这就是内气。
       内气的作用,就是以内壮外,促进身体健康。武术外在的灵敏性、抗击打能力等.都是靠内在气血支持的。内在气血强盛,身体自然强壮,运动能力、抗击打能力就高。所以,“内练一口气”,是为了加强外在的武术运动能力。不注重内练,就是消耗体力的运动,也就不能滋养身体,长期下去就会损害身体健康。而通过内气修炼,虽然没有偏重外在肢体的运动,可是体力却能慢慢地增长。
       在内气的练习方法上,太极拳讲究静练、慢练。静练、慢练是养气的方法,快练则消耗大,心情也不能平静。所以,练习武术有“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是生生不已之动”的说法。也就是练功时,外形的运动要适当地减少,要多练习内动。练拳要柔和缓慢,用意不用力。如果一用力,就有滞点,就会阻碍内气运行,在技击推手上也会运转不灵活。当然,练习太极拳,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身体条件,选择适当的运动量。年轻的时候可以练习一些发力的动作,但是,中老年以后.就要以养为主,多研究太极拳理论。
        另外.内家拳练习内气还要求“气沉丹田”,还有大小周天等练习方法。但是,在内气练习时,无论是太极拳还是八卦掌,都强调“在意不在气”,也就是说,内气是随着意念在周身流动的,要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还有,站桩训练是培养内气的好方法。无论是练习太极拳还是八卦掌,都可以通过各种桩法,培植内气。站桩时,要意守丹田。意念是种子,意念在哪里,内气就在哪里生根开花。丹田在人体的中下部.意守丹田能够增加人体的稳定性;另外,人的消化、排泄、生殖系统都在腹部,这里是生命的发动机,意守丹田,就能加强生命的动力。丹田是人体的基础,通过丹田内气的锻炼,后天之气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因此,意守丹田就是培元筑基.使内气充足,人就精力旺盛,身体健康。这对健身和技击都是有良好作用的。

秦庆丰:武术的养气和练气


        在武术的实际训练中,十分讲究内气的练习,无论是刚柔相济的少林拳,还是缓慢柔和的太极拳,都非常重视用意、用气、用力的原
则与规律。其中“内练一口气”是练习拳法和实战的重要核心。气息运用得正确与否,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武术拳械功法的训练质量,也会
直接影响到武术实战中的劲力运用、气息的调整、耐力的持续和战术的正常发挥。因此,内气的储备与修炼,在武术的功法练习中是必不可
少的。针对内气的修炼,为使之安全而不出偏差,下面向大家推荐少林十八罗汉掌中的环抱玉带功的两种练习方法。
        一、养气。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i两膝微曲,身体保持端庄、放松、沉稳、自然:两眼微视前下方.鼻息均匀、轻微;舌抵上腭(舌尖上卷).唇齿微合,表情微微含笑;两臂微曲环抱于腹前,两掌呈八字形.掌指放松,掌心内含,中指端对(中间相距l厘米),掌心朝内,做到腕部、肘部、肩部、髋部、膝部松沉,收腹含胸,腰背松直,呼吸用鼻,要做到细慢、均匀、沉稳、深长。此时,思想高度集中,意想丹田处(神阙穴).神无外散,耳无外听,神态自然,专一守中,在肃静和寂静的内静与外静的环境中,专心练功。如行动不便和工作学习间隙,也可采取坐姿或卧姿练习。每次练习时间15~30分钟。练习的次数和时间的长短,可因人而异。
       二、练气。在上述基本姿势和专一守中的基础上,意想吸气时将以丹田为中心的腹腔逐渐吸满《腹腔充实),以至无吸气余地时,然后慢慢呼气,随意念将气引向后腰命门穴(腹腔内收);待无呼气余地时,再随意念吸气向前至腹腔丹田处。这样平行互为推动,周而复始,如此往复,绵绵不断,日久,处于人体任脉的神阙穴与处于督脉的命门穴的整个腰腹区以至双掌之间会感到温热舒适,气感充实,身轻有力,神清气爽。
       但要注意的是,练习内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练功不要急于求成.要轻松自然,千万不可强用意念呼气和用力呼吸,否则,易出偏差。
       古人讲:“认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就是说,人体气聚,则生命旺盛;气壮,则健康有力;气衰,则病人膏肓;气散,则人将死亡。习武人为什么非常重视内气的锻炼呢?首先,练习武术十分讲究健康长寿,《黄帝内经》认为,气分两种,是主管人的生老病死的主要因素.即风、寒、署、湿、燥、火,又称六邪;喜、怒、忧、思、悲、恐、惊,又称七情。一旦外邪侵袭,七情失调,就会直接影响和损伤人体的经络气血.使脏腑气机逆乱,故使人致病。因此,《黄帝内经》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体的任脉神阙穴(属阴),督脉命门穴(属阳).长期练功,会使前后丹田互动.两穴相接,两脉相合,阴阳相济,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相融,从根本意义上促进了人体经络、气血、神经、内脏诸器官系统的修复和健康,使人延年益寿。另一方面,武术家又十分讲究实战用力的科学.练功习武讲究的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因此,武术人十分重视意至则气至,气至则力显的练功。功法中的养气和练气,可使人体在练拳实战中所耗损的能量、精气得到内气的滋养、补充和聚集.使身心合一,内外合一,用以增强武术的实力。正如孟子所讲:“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邸国勇:形意拳的内气锻炼方法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是武术的一个统称,武术都是这样要求的。“内练一口气”中的气,不要单单理解为呼吸之气,它包括了所有的内功的训练。当然,这里包括了呼吸,但是,更强调的是内功的训练。
    武术讲究内练,内练除了练气,还有意念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是属于精神的问题。武术都讲究整劲儿,要求打出全身的整劲儿,要
做到意、气、力三者合一。所以,练习武术,不仅要外在的形体动作协调,还要有意气的配合。
    中国文化中的气,包含了五个方面。首先是空气的气,比如呼吸之气;其次是精神方面的气,比如神气、气质;第三是炁,这是气功中的专有名词,是道家所说的“先天之气”,相当于现代科学所说的DNA;第四是后天之气,比如水谷之气;第五是精神层面的浩气、正气。
    “内练一口气”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个是呼吸之气,外形的动作要和呼吸相配合,最后达到意气力三者合一;另一个是内气,通过内气的锻炼,可以养内,有利于身体健康。从武术动作技法来说,所有的劲力都是要和呼吸相结合的,南拳还讲发声,这是以声助力,也是和呼吸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武术和气功还讲究腹式呼吸,加大呼吸量,促进新陈代谢,使身体健康。呼吸和动作,都是在意识的指导下.相互结合,达到意气力三者结合的。没有意识是不行的,另外还有精神的问题,要做到神、意、气、力的结合。呼吸有很多方法,有顺式呼吸、逆势呼吸、混合式呼吸等。这些呼吸方式的运用,通过意念的导引,促进了内气的运行,使内气充盈饱满.气血畅通,这对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在技击方面.“内练一口气”能够提高抗击打能力,也可以提高打击力量。
    形意拳的内气训练方法,除了站桩和练习五行拳时注意呼吸和动作的配合外,在练习五行拳时,我总结了自己的一些训练方法,具体是:打拳时,一手打出拳掌.另一手拉回来用手腕撞击小腹。这种方法能够在呼气的同时迫使小腹绷紧.强化了气沉丹田,使丹田内气充实强壮,同时也能够增强丹田的抗击打能力。太极拳和八卦掌也都讲究“气沉丹田”,就是为了发力,增加打击力量和抗击打能力。
    另外.练习形意拳要特别重视三体式的练习。练习三体式可以养气、练气。为了健身,三体式的姿势要高一些,调节呼吸,使之顺畅,能够增加肺活量;如果是为了技击,站三体式时.要有技击的意识,要有一触即发,面前无人似有人的意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13653836336)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太极拳与摔跤
·民间武术中的“功夫”
·读《李仲轩专栏》的体会谈起
·武林传统经验防身
·气功何以不能广泛普及/唐军
·莫须有的“掌门称谓”
·柳印虎论太极推手
·十种不同风格的陈式太极拳
·对武术散打鞭腿技术动作防守方法的讨
·野山武道的秘密
·不传之秘/匡常修
·武学修炼与房中术/张方
·答“卢氏结构”问(一)/李紫剑
·[转帖]我看黄忠达太极养生馆的郑重声
·郝家太极梅花螳螂拳第一跌招――玉环
·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太极拳著作之前
·关于高校武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讲“武”论“术”/吴俊清
·济世大作――高式国注“九要论”/高
·答“卢氏结构”问(一)/李紫剑
·答“卢氏结构”问(二)/李紫剑
·韩起谈拳实录(二)
·合气道仅得一个形/熊 征
·试论和谐社会与武术发展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淘宝旺旺: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咨询电话: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传真:0371-86127866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