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慰在挫折中,以顺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为基础,结合经络表征的肌肉,形成了自己的养生内功体系,养生颇为自得,笔者还奢望能自治近视(被人嘲笑而自己却不怠)……吾深信,若非自己以前身体虚弱亡羊补牢、“半路出家”,则为健康常人得习,度120岁乃去应不稀奇。自己是否高寿,要看造化,但相信自己息养、内健之术之效果,至少自己不怀疑先,正如徐矮子在武林中名不见经传,却不能怀疑其有绝世自然门功夫一样,因为其高徒杜心武首屈一指的武功即可明证;也不能因著名健美教练马华猝死,否定其倡导的大众有氧健身运动的功效一样,因为马华的早逝只是个例。
吾早先着迷传统气功,祖父尚武会硬气功却50岁早逝,引吾对传统气功疑惑。一直到2007年国庆期间,央视10频道播出的大山倍达纪录片,大山倍达手化作刀齐根砍拔牛角落地,掌劈牛蹄飞溅,才让人重新为武功所震憾,内心潜藏的尚武之心幡然醒悟。
流淌在心中的吾祖父几十载的武道血脉潜质,积累、沉淀、升华,在近四年来得到全新演绎、改进,徜徉太极、息养、健身、散打之间,用心揣悟,在内经基础上结合呼吸生理学、医学解剖学自创的内养功历经磨难挫折,终于形成较完备体系。在生活、工作中会有各种心理压力,但在探索内养功中却苦中有乐,它的名称还没定,所以自创内功称呼多变化:无极拳道——无极本元功——太息道——元息功,现在似可暂以运元•息元功命名,或者简言之为“运息元功”,此运、息似相对立,但生命既在于相对运动又在于相对静止,真的不可偏废,原因很简单:心脏无时不刻在搏动需要静养,身体无时不刻新陈代谢需要运动变化。对此,在养生方面,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的精辟概括曰:“养身在动,养心在静。”其人享年103岁以实践实证了此八个字养生之道。不是气功大师的陈立夫做到了养生长寿,而相当国人却多对气功有神化作用,如有人还相信1987年大兴安岭大火是某气功师发功所扑灭的,亦有人让我教其“降龙十八掌”凭意念发外气掌断松树,吾言或许自己永远不会发外气,该人曰:“那你还练内功干吗”。一些神功让无数国人徒费心血、执谜不悟尤让人心痛,甚或太极拳也有用意不用力之训导,长期以往国人体质体能逊于外族是乃此固步自封意识潜移默化所致;《黄帝内经》诚为绝学,但后人主流上理解有误导,穷追经络、穴位实质,注重意念作用,古往今来为求气功健身却反为气功出偏甚至折寿者无可胜数,而真正懂养生的《黄帝内经》中的轩辕黄帝(前2697-前2599年)却高寿98岁。在远古时代局限下,《黄帝内经》是一部看似主观实则客观地勇于探索人体生命科学的好书,正因为如此,后人对《黄帝内经》的诠释不善于用日益更新的医学科学去佐证反而滑向与医学科学相反的一面,无形之下从正反两面影响国人养生的《黄帝内经》千秋功过谁人曾以评说!?
现瑜伽、普拉提畅行于世界,而反观中国气功却颇多诟病,非批评者者之误,乃是气功自身问题:
1、气功与瑜伽相比太注重意念、意守之作用,其结果意念过度作用于神经,往往强行让自己出偏差;自创内功强调的是肌肉循行,由动至静,瑜伽强调的也是肌肉与心灵合一修炼,许多特定造型需要有力的肌肉和柔韧的韧带,主静。
2、气功或者经络界人士,皆苦苦追寻讫今都尚未发现的经络这种线遂状的东西,或者穴位这种点状的东西,只是可惜!大家知道猪也被认为有经络的,可是谁要是在猪身上发现经络穴位,检疫人员只能告诉他这是问题猪肉!人如果显布如此经络穴位也只能是问题人啦!经络该不该承认,其实该!——当经络定义为一种虚拟的调节人体呼吸运动的手段时该承认,也正如虚拟网络也很精彩一样。并不奇怪,国画家看到山水,用起伏的线条表示,但你不能说立体的山石就是起伏的线条,但是可以说起伏的线条表征了山的特点。经络也是如此,在我看来经络是那样真切,它是表征呼吸调息时,有相关作用肌肉的协同线或主要肌肉的中心线,且连脏系腑、有条不紊,习练所能达到的效果诚如内经所论上古真人境界:“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因为黄帝远古时代,是靠人的直觉和本能生存的时代,《黄帝内经》能如此聪明地悟出养生大道实为难得,现代西医崇尚科学,诊断、用药、手术皆很准确,但正因为如此,作为主观的人来讲,现代西医极为客观,就象满地的珍珠一样,要想保健不知从哪里下手、先拣哪颗珍珠;《黄帝内经》则多以主观角度却又与朴素辩证相结合地描述了养生,其养生顺时顺势主次虚实阴阳分明,生命操控在我不在天,但黄帝内经要与时俱进,用要生理医学、解剖学、体育物理力学、空间几何学理解它更新它,如用经络表征的肌肉的顺逆运动:根-中-梢顺运动或梢-中-根逆运动,结合呼吸表征的阴阳经脉,可以组合多种运动形式,不知道代数排列组合也不行,因为就不能优选最佳运动形式,以适应于调息、礼节或是技击中。
3、太极拳或许比气功好,有很多有用的东西,比如进退粘黏连随、阴阳虚实、借力打力,螺旋缠丝劲,刚柔相济是正途,可是除陈氏太极拳外,诸多太极拳大松大软,练一辈子只会推人不能打人;推人者亦多凭技巧,不知怎样练本力,不知道从现代体育的掷铅球、铁饼运动中,吸取发力方法,只知意守丹田等粗浅知识。
西方人强于科技,中国人强于人文。老子、孔子的儒、道为西方倾倒,因为这正是西方人所欠缺的,根植于道的中国武术本不该沉默,但是要挖掘精髓抛弃糟粕,比如结合肌肉运用虚拟的经络手段调控呼吸,以顺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为载体,由浅入深,由深入浅,最后又回归平静(因为肌肉有内外、有左右、前后的位置,有拮抗、协同,甚至“中立”的力的表现形式,实际情形要复杂得多,这里仅浅说),以平常胸腹式呼吸为基点,还可将顺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互相过渡、转换,阴阳顺逆对立统一,符合老子的道也符合运动力学。有些传统武术理论貌似简单而道理深遂,如手眼身法步,要求眼亦有眼法,其实要练出眼法,要首先想到眼球与手一样也是可由肌肉运动的,这样包括呼吸时眼肌都有不同反应,近视某种程度也存在眼肌劳损,还有其它因素……能自知则自有改进,那么视力改善也指日可待,仅此一点就可说鄙人自创的内功治近视并非不可能。这样,气功要敢于抛弃类似加强神经活动的意守,不要经络实体,不要太注重穴位,那仅是针炙时不确定是积极或消极的刺激点,需要经验,但意守穴位是可笑的。但本人并不反对正确借虚拟经络调节肌肉。太极拳要放弃大松大软的类似“松功”的练法,不过本人并不是说瑜伽都好,比如冥想就比气功意守好不到哪里,印度冥想者亦时有出偏的例子。我以为就是上述弊端使我们体质日积月累,肌肉质量不仅不如黑种人、白种人、甚至阿拉伯人,同为亚洲人,日本的体育及搏击赛事比我国办得更频繁,我国要强国健民,则中国武术需要从臆造中醒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