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是意拳亚圣——姚宗勋。按照那种比较俗套的说法,如果被扔到荒岛上,你会带什么书?我的回答是,如果武术方面只能带一本的话,那就是这本了。毫不夸张的说,全中国的武术书,这本认了第二,没人敢认第一。第二梯队有很多书,第一梯队就这一本。之所以把这本书捧成这样,因为这是唯一一本有理论、有实践、重传统、讲科学的书。有些人理论很强,功夫一般,这样的人写出东西来很难让人信服,比如著名的顾留馨先生,顾先生的名著是《陈式太极拳》,这本书到现在依然是陈式太极拳书籍里面发行量最大的一本,作者思路清晰,理论水平很高,极少模棱两可之语。但顾先生的太极老师是武汇川,属于杨式太极拳一系;个人的功夫我们不敢评价,但绝非出类拔萃。这本书还有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的嫌疑。这让人很难完全信服书中的内容。再比如冯志强先生的《陈式太极拳入门》,冯先生是陈发科和胡耀贞的高徒,内外兼修,也是能打的,功夫上没有二话。书也写得非常仔细认真,但是少了一样——就是科学。满篇的五行八卦、太极阴阳。五行八卦这些东西,你说一万年也还是五行八卦,它永远也发展不出计算机、永远也不能把人送上太空、永远也搞不出DNA,永远也不会有出路。讲哲学很容易,辩证法、矛盾论一套一套的,长篇大论,无极、太极、两仪、三才、四相、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都占全了,车轱辘话来会说,怎么套都行。跟大力丸一样,用到哪都合适;讲科学很难,想要把科学的某个分支往前推进一点,需要花费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反复的试验,大量的数据,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同行严苛的验证,甚至有时还要加上一点点运气,方能达成。这才是正确的努力方向。思维的过程应该是先分析而后综合,分析的水平高了,基础深了,综合的水平才能提高,没有分析光谈综合就成了空谈。武术首先要继承、然后要发展。五行八卦可以谈,但应该明确,这是继承——把前辈的东西完整的保存下来,但绝不是发展。 姚宗勋本人是能打的,是意拳第二代中拔尖的人物,芗老赐名“继芗”可谓是慧眼识人。这本书并不厚、图也不少,但是字字珠玑、图图明理,从中可以看到老一辈武术家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更可贵的就是时时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拳术问题,用人体解剖、生理学、心理学来解释拳术,这对于一本出版于80年代的书来说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姚先生这本书在武术科研上所达到的高度至今无人超越。姚先生在重视科学的同时,也很好的继承传统,但这种继承绝不是对传统的简单重复,而是有一种“六经注我”气势。经常能看到书中在用科学的方式解释了某个功法后,引用拳谱拳经中的话作为旁证,而不是去拼命的注释、解析老的拳谱。这让我想起了胡适先生,在胡先生之前,中国奉四书五经为经典,历代学者穷毕生精力研习经典,注释、校勘、考证,千年下来衍生出书籍无数,但搞出什么来了?不过是在故纸堆中打转罢了。胡适先生《中国哲学史》,孔子、老子皆为我用,易经、诗经皆来注我。这是何种气魄,当时此书一出,文坛震动、洛阳纸贵,北京大学和上流社会几乎人手一册,为中国整理国故之旗舰。我在姚宗勋先生的这本书中闻到了类似的味道。 现在很多武术家泥古不化、认为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是绝不能变的,不光动作、拳架不能变,那些所谓不传之密的意念内容更是碰也碰不得。姚先生是真正吃透了经典的人,因此才能高于经典。在书中经常能看到姚先生发明的新的意念内容,比如与放松和毛孔呼吸相关的淋浴意念,比如摩擦步的时候想象脚下有一个细木棍在滚动。动作和意念之间的组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种动作,你可以这样去想,也可以那样想。意念被扒去了神秘的外衣,真正成为了我们练功的工具。 姚先生非常重视实战。他的观点和赵道新类似,都认为实战不应该是整个训练过程的最后一环,一个人在进行了基本的训练,初步摸到拳劲之后,实战就应该成为家常便饭。这对于中国武术,绝对是一个突破。这一点赵道新说的很好“各家拳术都以不能实战为耻,但却没有一家在训练中以实战为主要的训练内容”。拳术是实践的科学,你练十趟也不过是精神激战而已。不重视实战的训练,是一种效率极低的训练方式。这和学游泳是一个道理,你在岸上练一辈子也会不了,教练一脚把你踹下泳池,呛两口水,3分钟就会了。中国的武术害怕实战还体现在对实战的种种限制,比如同门晚辈不得挑战长辈,即使是打起来了,居然还有所谓文比、武比之说,所谓文比就是甲可以手断转头3块,乙不能,则甲胜(说到这我就来气,你他妈单手开砖,你得打得着人家才算呀。你丫腹如铁石,我揍你鼻子,有本事你把鼻子也练成铁的,都他妈是一群弱智,一脑子浆糊)。不重视实战是中国传统武术的致命伤。尽管王芗斋先生因为在日军侵华时期收了个日本徒弟而被人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实践性和科学性的角度来看,意拳是目前中国最为先进的拳术。 意拳还勇于吸收其它拳种的优点,比如太极拳的推手、拳击的间架、拳击的护具等等,可以说是一门开放性的、不断发展的拳种。意拳重科学、重实践、重吸收的特点从王芗斋之后,体现在这个拳种大多数门人的著作和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学派良好的传统。 建议大家也可以读一下赵道新先生的文章,多有振聋发聩之语,可以说是无情的撕下了传统武术的遮羞布,然后又在裤裆上踹了一脚。 意拳的东西,王芗斋、姚宗勋、赵道新的文章是必读教材,其它的可以选读。
说了无数的优点,现在该说说不足了。我认为意拳的不足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没有气功 姚宗勋先生在书中明确的讲意拳不讲气功、不讲气沉丹田、不讲大小周天。我本人是相信气功的。中国道家的丹功,其它武术门派的内功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当然气功在实际格斗中到底有多大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把气功一棍子打死,完全排除在武术之外的做法是不合适的。其实气功和意拳非常相似,都是意念的内容,只是气功的意念是有内气在体内流通而已。 2、对中医的吸收不够 中国自古武医不分家,中医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证明其科学性,但他毕竟是来源于实践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武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吴式太极拳的很多意念内容都是以中医穴位为中心的,形意拳门内也有很多练功、疗伤的药物,比如五行丹等。 3、对圆运动的强调不够 形意拳重直线攻击、八卦掌和太极拳都非常重视圆运动。意拳在这方面有所吸收,但我认为强调的还不够。 4、对国外拳种的吸收 现在世界范围来看可供我们吸收的主要是泰拳和瑜伽。我举个例子,太极和意拳都强调放松,要求全身骨节都要松开。但方法主要是意念,比如冯志强先生在《陈式太极拳入门》中说要意想各个关节上的某个穴位(叫做窍),久而久之关节自会拉开。也有想象关节之间有一只眼睛睁开的。但我觉得单有意念或者单有外形都是低效的。瑜伽做出各种各样高难度的姿势,不但是对柔韧性的锻炼,也可以有效的拉开关节,在配上适当的意念,应该是一种高效的放松方式。
本来是一篇简单的书评,结果又扯远了,几乎变成意拳评论了。这只是我个人对意拳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来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