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说法对吗?分析于下:
《杨式太极拳述真》第7页说:“十字竖线垂直在百会穴与尾闾之间,……胸椎前面的十字线交叉点即身体的中心点”,那么,这“十字”的垂直线上、下梢就是头顶与尾骨了,“十字”的水平线两梢就是两肋了。要将敌人的攻击引到头顶与尾骨可能吗?可以说即使是强抬硬压也是不可能的,也是根本没有必要的。而将敌人的攻击引到自己的肋外侧,再使肋外侧变空,难道肋外侧还会消失不成?而既然肋外侧不会消失,难道肋外侧是特别能够经受得住攻击吗?所以,这种说法是没有武术价值的。况且这纯粹也是技术说法,与内功的运用方式与方法是没有关系的,怎么可以说成是“内功的运用方式与方法”呢?
(九)“内功的运用方式与方法”又提出了“气球”法。这种“气球”法已经在《评汪永泉、魏树人先生的太极拳著作之十一》中论证了只能是属于《封神演义》一类的神话,根本不属于太极拳。
(十)“揉手精义”与“内功劲法”还提出了“九曲珠”的功夫,说:“想象周身的动作好象是由一条线串起来的九个珠子的运动。”其中的图示说明了“第一颗在踝、第二颗在膝、第三颗在胯、第四颗在腰、第五颗在中心、第六颗在劲源、第七颗在肩、第八颗在肘、第九颗在腕”。说“中线一紧,这九颗珠子就会挤到一起成为整体;中线一松,这九颗珠子又会松散开来。用珠子的一松一紧来表示肢体的一张一弛。”“利用这九颗珠子的一张一弛来发放对方。” “九颗珠子当中的一颗非常重要……它最重要的作用还是作为全身动力的中心和发劲之源。”“在内功修炼未到较高境界时,妄动呼吸之气催促九曲珠会使周身僵滞。老拳谱讲‘有气者则滞、无气者纯刚’这里的无气是指无意念支配的行气方式,惟在无意掺杂行气过程的前提下自然产生的内气运行才能使全身透空,形成无边无沿的浑圆气球。”这些说法对吗?分析于下:
杨家对古拳谱中“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的解释公开于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使用法》中:“九曲珠者即一个珠内有九曲弯也,人身譬如珠,四体百骸无不弯也,能行气四肢无有一处不到,行气九曲珠功成矣。”这种解释认为“九曲珠”就是一种内有九曲弯的珠盘,这珠盘中的珠子可以在弯中滚动到达珠子盘中的任何一个部位。太极拳锻炼的一个重大追求就是能够使得由脚而始的传递性的力量能够顺畅地到达全身肢体的任何一个部位而“无微不到”,就象九曲珠盘中的珠子可以到达珠子盘中的任何一个部位。这种功夫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学会的,是通过不断锻炼才能实现的。这种解释十分符合太极拳的锻炼实际,是符合古拳谱原意的。而《杨式太极拳述真》等书将这句话解释为了“九颗珠子”等,这是十分牵强附会了,而且既篡改了古拳谱中的一句经典语言、与太极拳的一些重大法则相悖,又与《杨式太极拳述真》等书中的其它说法自相矛盾:
①古拳谱中有“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之语,这是一句互文,应该理解为“有气者无纯刚之力,无气者为纯刚之力”。意思是能够行气了,也就是掌握了传递性力量的运用了,就会没有“纯刚之力”,也就是会没有无柔有刚的僵拙力;如果不能够行气,没有掌握传递性力量的运用,身上的力量必然是无柔有刚的“纯刚之力”。这是十分符合太极拳锻炼实际的,对于太极拳锻炼如何为真正的放松、如何得到真正的内劲也是具有十分重大指导意义的。然而《杨式太极拳述真》将其篡改为了“有气者则滞、无气者纯刚”,弄得模棱两可,玄玄虚虚了。
②太极拳的行气锻炼必然要经过有意识再达到无意识。然而,《杨式太极拳述真》等书将所有的用意识都否定了,说是要“无意掺杂行气”,但是,《杨式太极拳述真》等书的各种所谓“内功”又无不是意念想象法,从而自相矛盾。
③《杨式太极拳述真》等书的各种“气球”法都是要用这种意想出来的“气球”的外部实施攻防的,然而,在“九曲珠”中又说要“形成无边无沿的浑圆气球”,又是自相矛盾了。
④太极拳要求的“放松”与“气沉丹田”是始终的,“放松”本身就反映了“沉”。然而《杨式太极拳述真》等书的“九曲珠”有却要使得全身“一松一紧”而“肢体一张一弛”,就象九颗珠子一会儿挤在一起、一会儿散开,也就是身体的重心一沉一浮、“气沉丹田”时有时无,这对于太极拳而言是十分错误的。
⑤“九曲珠”将中间的一颗位于腰部的珠子称为“全身动力的中心和发劲之源”,从而又将背部第七胸椎下为全身的“劲源”否定了。
⑥太极拳发劲用的是传递性的力量“劲”,“气沉丹田”、“沉肩垂肘”等是“劲”使用的重要特征,这是全身“相向运动”的反映,所以,太极拳发劲并不是表现为全身伸展的肩往上伸,可见“九曲珠”无论是“张”还是“弛”与太极拳的“发劲”都没有可比性,“九曲珠”的“张弛”怎么会变成“发劲”呢?
从以上6点分析就可见这种“九曲珠”说法充满了牵强附会、自相矛盾和错误,与太极拳、是毫无关系的。
综上所述,所谓的“内功的运用方式与方法”等没有一个是与“内功”有关系的,也都是与太极拳没有关系的和错误的,怎么可能是杨健侯先生的秘传呢?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