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从道家太极到普世养生的探索
·田源系洪洞通背拳的基本传承
·奇特诱人的刀鞭剑斗
·汤瓶七势拳简介
·岭南传统武术的发展概述
·周口心意六合拳的历史传承与
·南少林香店拳/林善泉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武学研究>发源盛地> 正文
寻找先辈的足迹/、周至慧
来源:《少林与太极》 作者:周至慧 点击: 发布时间:2012-08-31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洪拳在岭南地区流传时间比较长,流传面积比较广,并逐渐形成多种流派,诸如佛山(黄飞鸿)流派、广州瑶台村(原番禺北)流派、湛江(粤西)流派、肇庆(西江■仔记)流派和中山(烂头何)流派等。
  说起岭南洪拳,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洪熙官。但是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洪熙官这个人,武术界对此一直存有争议。民国年间,唐豪和徐震都曾公开撰文否定洪熙官的真实存在,认为他只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而在民间,就洪熙官的出生地一直有两种说法:一说洪熙官为福建漳州人;另一说洪熙官为广东花县赤坭镇竹洞村猪腰岭人,青壮年时期在福建漳州一带活动,乾隆庚寅年(1770年)仲秋与至善禅师一起,带着杏隐、庆丛和感法回到广州,在海幢寺开办南少林武术班,其后另立门户。后人把海幢寺时期留传下来的四平大镇拳、工字伏虎拳、行者棒等拳械套路称为南少林拳术,而把洪熙官从花县设馆授徒开始教习的铁线拳、三线拳、千字拳等拳械套路称为洪家拳,简称洪家或洪拳。
  20世纪80年代初,岭南武术名家邓锦涛老师曾经对我说:“洪熙官,字孔臣,花县赤坭镇竹洞村猪腰岭人,生于清朝康熙末年,寿享九十多岁。”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怀着对先辈的无限敬仰,2012年2月20日一早,我和徒弟李栩劲驱车来到花都区赤坭镇竹洞村,寻找先辈的足迹。
  在村委会办公室,吴国波村长说:“我母亲就是从猪腰岭迁到猪肚龙居住的洪姓后人,以前经常听她提及她的祖先洪熙官。具体的情况,我的舅父洪维新和表哥洪伟强比较清楚,建议你们向他们了解。”
  我提出到猪腰岭实地看一看,高升经济社高其志社长说:“猪腰岭属于我们高升经济社,原来还有两户洪姓人家,八十多岁的洪福清已经被村里送到赤坭镇敬老院养老,另一户是他的侄子,已经搬到赤坭村居住,现在猪腰岭已经没有洪姓人家居住了。”
  告别了竹洞村,我们来到赤坭镇莲塘村。据《赤坭镇志》记载:“关帝庙位于文武庙后面,是贫苦失业游民和乞丐集居之所。传说清雍正年间,少林拳师洪熙官在清远飞霞洞抗清活动失败后在此设馆授徒,莲塘村青年骆日成是其首徒。今关帝庙早湮没,而洪熙官的故事犹存。”从地理位置上看,竹洞村和莲塘村直线距离只有五六公里,与当时交通条件下的日常活动范围相吻合。
  在莲塘村村委会办公室,骆国希书记说:“最近几年村里知道内情的老人相继去世了,连96岁的洪拳师傅骆焕杭都于去年走了,没什么知情者了。我们小时候听人说书,都知道小说里洪熙官的徒弟骆成就是我们村的骆日成,绰号‘猪肉成’,他的武功非常了得,以前村里有很多关于他的故事。”
  我请他联系村里还在练洪拳的人,并帮忙找一下族谱里有关骆日成的记载,骆书记爽快地答应了,并约我一周之后再来作客。
  汽车沿着赤坭大道行驶,很快就到了赤坭镇教学指导中心。中午时分,我们见到了教学研究员洪伟强老师。洪老师说:“我的曾祖父那一代从猪腰岭迁到猪肚龙居住。小时候跟祖父到山上玩,每次路过猪腰岭时,他都会指着几处已经荒废的石砌宅基对我说:‘这就是祖先们以前居住的地方了。’祖辈们代代相传,洪熙官是我们的祖先。至于他是哪一辈、生卒年表等,我对这些问题也没有深究,再加上我们小时候正值‘文化大革命’,家里人不准我们对外提这个事,所以村里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赤坭镇的朱启明书记找我父亲了解情况,还让他写了一个详细的材料说明,并在一次大会上做了介绍。70年代,官禄布修建洪氏宗祠时,派人来联系我们凑钱。没过多久,那边的人说查过族谱,没有我们这一支的记载,又把钱退了回来。我小时候在猪肚龙长大,那里除了我曾祖父两兄弟的后人几家人姓洪以外,其他人全部姓吴。如果换了别的地方,我们姓洪的人家可能会受人欺负。但在我的记忆里,邻里对我们都很友好。”
  我们还在附近的赤坭镇敬老院找到了洪福清老人。八十多岁的老人已经失聪,交流起来比较费力,我们只好在祝福和感谢之后匆匆告辞了。
  沿114省道南行,很快就到了风神大道。时间尚早,我们决定先到炭步镇藏书院村探个究竟。在村委会里,谭杰才书记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眼前这位壮硕的汉子曾经在2007年央视《走遍中国》栏目《岭南洪拳》的专辑里,以硬桥硬马、稳扎稳打、刚劲凌厉的功夫展现了洪拳的风采。
  谭书记介绍说:“我们的师祖在村外跟谭敏学会了洪拳后,把它带回了村里,洪拳就一直在原生态的环境里流传至今。谭敏是神山镇沙龙村人,我们两个村的谭姓是宗亲。他最有名的徒弟叫谭济钧,是与王隐林、铁桥三齐名的‘广东十虎’之一。谭敏的功夫则是跟赤坭镇竹洞村猪腰岭的洪熙官学的,所以就叫做洪拳。这些在我们的村史里都有详细的记载。洪拳在我们这里长盛不衰,还出过谭松芳、谭苏腾等高手。我们村的洪拳套路有铁线拳、三线拳、小千字拳、大千字拳、铁包金棍、八卦棍、单夹双棍、双头棍、双刀、九环刀、蔡阳刀、挑仔、大耙、锄头、横头凳等,世代相传。我们村里还出资建武馆和购置器材,大力引导村中子弟习武,希望把洪拳继续传下去。”
  作别了幽静的藏书院,我们驱车来到新华镇的新世纪广场,见到了面目清癯、精神矍铄的赤坭中学老校长洪维新老人。洪维新老人说:“我们的祖先洪三公是从梅县迁居花县的,至于是哪一代移居到竹洞村猪腰岭的无从考证。官禄布的《洪氏宗谱》不是很齐全,上面没有我们这一分支的记载,昨天我才和洪福清的侄子去过那里,希望从宗谱中找到一点线索,可惜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可能是因为我们这一支人数不多吧。我爷爷两兄弟离开猪腰岭搬到猪肚龙开枝散叶之后,猪腰岭那边的房亲更加人丁单薄了。洪熙官是我们的祖先,他曾经在巴江边的文武庙设馆教武术,后人将这种武术称为洪拳。我父亲、我以及我的孩子们都不喜欢武术,因此家人没有练他传下来的功夫。村里原来倒是有老一辈的人练洪拳,但他们去世以后现在也没人练了。90年代初,镇里动员我整理这方面的材料,至于洪熙官的名讳、生卒年表、是我们的第几代祖先等,我在整理上交的材料中写得很清楚,但我现在年纪大了,很多东西都忘记了。”
  从老人眼中透出的无奈,也正是我们的无奈。现在找到祖师的后人作人证,却未能找到宗谱、族谱等物证,一股深深的遗憾涌上了我的心头。但在与老人的深入交谈中我感觉到,他的手中可能掌握着诸如家谱之类的文史资料,只是由于初次接触,不便给我们查阅而已。由于天色渐晚,我们只好向老人作别,踏上了归途。

3月2日上午,我和李栩劲再次来到莲塘村,骆书记带我们到村里的骆氏宗祠,见到了骆炳谦老人,听他讲述村里过去的一些事情。骆老说:“1961年,洪维新曾经在我们这里的莲塘小学当了6年校长,我们都知道他是洪熙官的后人,但他会不会洪拳我就不太清楚了。我们村的老教头‘高大章’骆章教的就是骆日成留下来的铁线拳、三线拳、长棍、大刀和双刀等洪拳套路,他的两个徒弟骆焕杭和骆炳初的功夫都很了不起,可惜他们都不在了。”老人家一边说一边站起来,兴致勃勃地表演了几个洪拳的组合动作,九十多岁的他依然身手敏捷、桥马硬朗、劲道十足。
  我请骆书记找位能完整演练两个拳械套路的青壮年拳师交流一下,他说村里的青壮年都到外面打工去了,只有逢年过节聚会的时候才能找到他们。我说想看一看村里的族谱,希望从骆日成的有关记载中找到有用的信息,他说他没见过族谱,也不知道谁家有。
  从莲塘村出来的路上,我在想:除了骆村,莲塘村也是花都区骆姓聚居的村落,有这么大一座宗祠不可能没有族谱。就在我沉思的时候,车子到了我们下一个目的地——距离赤坭镇只有7公里的炭步镇民主村。这里以前叫赖屋村,是洪拳第三代师祖赖汉英的故里。
  据1995年版的《花县志》记载:“赖汉英(1818—1908年),炭步赖屋村(今炭步镇民主村)人。他出生于农民家庭,颇通文史,兼知医理,且善长武艺,村中有不少人拜他为师。赖汉英是洪秀全的妻弟,曾参加广西金田起义,任内医,授职同军师。咸丰二年(1852年)十一月,升殿右四指挥,始独领一军。咸丰三年二月,太平军从武汉直取南京时,他率先攻入南京,遍贴布告,宣布宗旨。四月,被提升为夏官副丞相。五月,率林启容等西征攻克安庆,围攻南昌,因城坚未下分军掠取附近州县,连克丰城、瑞州(今高安)、饶州(今鄱阳)、乐平、景德镇等地。九月,从南昌撤军北上,夺九江。十月,调入天京删书院,删改儒经。十二月,扬州被围困粮尽,赖汉英奉命救援,率众大破三叉河清营,扬州围解,守城太平军安全撤出。次年,任东殿尚书……”
  民主村村委会的出纳赖建财先生对我们说:“赖汉英年轻的时候就跟着洪秀全走了,村里人知道他的情况不多。太平天国灭亡后,他逃到香港新界的九龙城寨躲了起来,后来朝廷派人追缉到那里,他逃跑的时候脚被铁丝网扎破了。回到村里的时候,他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生活无着,脚烂了还要积肥种田,非常辛苦。村里的同族兄弟可怜他,就将一个孩子过继给他养老送终,现在村后面的山上还有他的墓。”
  我问他:“你们村里的人现在练什么拳?赖汉英原来练什么拳?”赖建财说:“我们村是练洪拳的,但赖汉英练什么拳我不能确定。村里祖辈相传他的武功很好,是因为一个盖门楼的故事。与我们村一路之隔的火砖寮村要盖一个门楼,可他们却把门楼正对着我们村,村里的老人去找他们理论,对方仗势不理。没有办法,大家只好请赖汉英回来主持公道。赖汉英回到村里,客气地劝对方换个地方盖,可对方不理会,他的火就冒起来了,找来7块盖门楼用的青砖摞在一起,然后弯曲右手食指,用突出的指关节在最上面的那块砖中间一敲,只见7块砖整整齐齐从中间裂成两半。‘谁的脑壳比这些青砖硬,就可以继续盖!’丢下这句话后他扬长而去,那个门楼就没能盖起来。”
  见我寻根问底,他就热心地带我们来到赖汉英的重孙赖允波家中。赖允波说:“我父亲那一代人还是练赖汉英留下来的洪拳,到了我们这一代,看见同村的伙伴练外面传进来的洪头蔡尾拳术(即开头是洪拳的桩功桥法,节奏比较慢,后半段接蔡家拳、佛家拳法,越打越快,俗称洪头蔡尾或洪头佛尾——笔者注)好看,容易练,不像祖上传下来的铁线拳练起来辛苦,我就跟着大家练外面的功夫了。”他练的是四门八肘拳、雪花盖顶拳和七点半棍,还在客厅里练了一段拳术给我们看。
  从民主村出来,我们赶往新华镇朱村,那里是洪熙官的徒弟朱福的故里。据1989年版的《花县新华镇志》记载:“朱子儒,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出生于新华镇朱村一个农民拳师的家庭,自幼受父亲朱福的熏陶,故精通武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英军入侵广州,朱福义愤填膺,因年老体弱不能亲临杀敌,便叫朱子儒与收山徒弟杨升郎带领花县天地会众参加平英团,在牛栏岗及包围四方炮台之役中立功不少。”
  我们按照车载导航仪的指引来到了朱村,看到了路边竖着的朱村路牌,但没有看到朱村,这里已被夷为平地。失望之余,我们便打算到杨升郎设馆授徒的花山镇大珠村看一看。据1992年版的《狮岭镇志》记载:“杨升郎是狮岭镇杨一村德滋里人,1830年出生,1854年3月参加花县天地会起义,反抗满清,曾随朱子儒(原文误作“仪”——笔者注)攻占花县城,又与番禺、清远、三水、花县等天地会联合,以三水的陈金缸为起义军统帅、朱美为左先锋、杨升郎为右先锋,配合甘先部纵横于广州、番禺、花县、清远一带与清军作战,曾两度攻占花县县城。杨升郎统一支单刀藤盾队专门对付敌人骑兵。1854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清兵三元里副将崔大同进犯三元里牛栏岗,被杨升郎伏击,解除了对江村天地会总部的威胁,立下了卓越的战功。1857年,天地会被内奸郑金出卖,杨升郎只身携带武器潜回家乡,后到花山镇大珠村开武馆,至年老病死。”
  到了花山镇大珠村下辖的欧阳村村口,我向一位扛着竹子的老人打听,询问村子里是不是还有人练武。老人将我们带到家中,说:“我就练拳,练的是花县赤坭镇竹洞村洪熙官的洪拳。当年郎公(即杨升郎——笔者注)来到我们村设馆,我的太师祖欧阳清就是他的高足。欧阳清后来中了武举,祠堂前还保留着他中举时立的石旗杆夹,我的师祖欧阳泉、师傅欧阳券是他的儿孙。我们村里的洪拳拳术套路有铁线拳、三线拳、快拳、连桥拳、双攻拳和拳拆,器械套路很多,长棍、大刀、三齿耙、双刀、藤牌刀等应有尽有。”
  告别了老人,我们到新华镇大华村与广州市武术协会洪家拳研究会副会长杨卫东会合,在他的引领下见到了花都区著名的老拳师徐柏林。86岁的老师傅精神抖擞,步履轻盈,现在依然每天坚持练拳。聊起自己从师学艺的经历,老人家说:“我练过的套路很多,包括黄飞鸿、林世荣一脉的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和中期发展而成的洪头佛尾、洪头蔡尾等形式的套路。我曾经跟过好几个师傅学艺,从学时间最长的师傅是公益村的徐惠堂。他教我铁线拳、三线拳、鲤鱼反水拳(即快拳——笔者注),这三套拳是由一套很长的拳术拆分的,还有长棍、三齿耙、双刀、大刀等器械套路,都是洪熙官留下来的本地传统洪拳。徐惠堂除了功夫了得,跌打正骨的伤科医术也很高明,并且很长寿,96岁那年才无疾而终。”

我问他:“洪熙官有位叫关福的徒弟就住在大华村,他和您有传承关系吗?”他说:“徐惠堂的师傅是我们大华村的徐桓灶,再往上的师祖我就不知道了。”
  3月6日下午,我和李栩劲专程来到狮岭镇杨一村,在村委会干部们的帮助下,找到了杨绍堪的孙子杨兴源、村武术馆馆长杨日洪、教练杨文乐和八十多岁的杨佑昌老人。据《狮岭镇志》记载:“狮岭镇杨一村德滋里杨绍堪(原文误作“湛”——笔者注)老人家中保存了六代曾叔祖杨升郎使用过的腰刀。这把腰刀曾在起义战斗中使用过,特别是在三元里牛栏岗伏击清军总兵崔大同时立下战功。”
  我问杨兴源是否了解这把刀的情况以及它现在的所在。他说:“这把刀我从小玩到上初中,后来阿爷怕我拿去打架就不准我玩了,现在存放在官禄布的洪秀全纪念馆里。郎公的遗物还有一把八十多斤重的大刀和一双军靴,现在不知在谁手里。”
  我问杨日洪馆长:“村里现在还有人练杨升郎留下来的洪拳吗?”他说:“我们现在还练连桥拳、铁线拳、三线拳、腰刀、双腰刀、蔡阳刀、单刀盾牌、长棍等套路。近年村里比较重视传统武术的传扬,我们希望它能一直传下去。”
  当我询问这个村子的洪拳与花山镇大珠村的洪拳有什么传承关系时,杨文乐师傅说:“大珠村的洪拳是郎公过去教的。1988年花县武术比赛时,大珠村的欧阳券表演了一套连桥拳,我赞他:‘券叔,很棒啊!’他说:‘你们村郎公教的。’现在我们两个村子的武术爱好者还经常联系。”
  我请教杨佑昌老人:“村里还有人练双攻拳和快拳这两个套路吗?”老人说:“郎公的曾孙杨耀炽还练这两手功夫。‘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没人敢公开练武,很多套路,特别是器械套路因此而湮没。郎公是花县著名的洪拳高手,他的关公斩蔡阳刀法,使用的大关刀重达八十斤,常人提起来都困难,更别说舞动了。”
  我们围坐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先辈们的武艺、先辈们的故事。在杨氏宗祠前合影后,我们离开了这块满布先辈足迹的土地。
  3月8日下午,我和李栩劲来到中山市小榄镇。这里有一个祖辈们代代相传的说法:洪熙官受聘来到洪山村,教授村中子弟伍萼楼、伍允普等人,并在此处生下儿子洪添。其后,■口村人陈东发延请洪熙官至家中任教,直至洪熙官仙逝。陈东发将洪熙官葬于飞驼岭东臂,后来陈东发的结义兄弟章锃将洪熙官迁葬至靠近岗头村的西臂。
  在广东省武术协会洪拳专业委员会小榄训练基地负责人、总教练杨金池和梁民强、梁景恩教练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小榄镇洪山村。在社区中心,我们遇见该村已故拳师詹炯的儿子詹照南。他说:“我叔父詹伟练过洪拳。我小时候也练过洪拳,现在已经不练了。”
  恰巧杨金池的祖父杨新海是詹炯的高祖詹养星的徒孙,我就请他介绍一下洪山村的洪拳。杨师傅说:“由于我祖父的师父廖信和去世早,很多套路都没有留下来,只留下了练头拳、五形拳、左右双飞蝴蝶棍和木人桩这几个套路,我一直坚持练习。”
  很可惜,村里知道内情的老一辈都不在了,现在的人都不了解过去的情况。失望之余,我们一行人来到被当地人称作“大榄岗”的飞驼岭东臂,继续前往岗头村。在村头牌楼右侧,我们看到一个小土岗。我向一家住户打听,主人介绍说:“我是土生土长的村民。岗头村是小榄的开埠之地,我家门前小巷尽头的土岗是飞驼岭的西臂,家里的老人说洪熙官的墓就在上面,但我这个年纪的人没有见过。你可以到洪山村找一找洪熙官的后人,或者到管山组问一下也行。”
  我大喜过望,来到洪联路的管山组。管山组的日常工作是管理整个飞驼岭上的坟墓。负责人说:“以前老人们说洪熙官的墓在岗头村的山岗上,‘破四旧’的时候已经平掉了。我们也不知道具体的位置,只是听说有这么一回事。”
  从管山组出来,我们来到那天要探访的最后一站——■口村。由于经济发达,这里早已不是当年的围村模样,而是地地道道的城市居民区,在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的年轻人压根就没有听说过洪熙官与陈东发的故事,我们一无所获。
  3月14日一早,我和李栩劲再次来到小榄镇,踩着烂泥从岗头村尾登上了飞驼岭。低矮的山岗上遍布坟茔,我们茫无头绪地折腾了半天,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中午,我们来到洪山村社区服务中心,在詹照南的带领下,拜会了75岁的詹伟老人。他对我们说:“我曾祖父的父亲叫詹养星,人称詹老养,是洪山村蟾蜍寨的寨主。他的武艺高强,威震大榄、小榄,练的是洪熙官留在我们村的洪拳。我的大哥詹炯二十出头已经是村武馆的教练了,同时他的医术也很高明,是镇里有名的正骨医生,大家都赞他没有辱没家声。我10岁就到村武馆学功夫,只可惜为生计所迫,现在已经把过去学的全都忘记了。”
  3月16日一早,我和李栩劲出发前往珠海市,到那片旧属香山县的土地上寻找我的三位师祖金公济、韦东暄和唐家六的足迹。从洪熙官为洪拳第一代起算,何辉南(烂头何)为第二代,金公济、韦东暄、唐家六为第三代,韦公传香之烈,香公传黄建猷,黄公传周官添,周公传刘天佐,刘公传给我,我已经是第八代了。现在中山市流传的洪拳套路有金公济留下来的桥手拳和金家棍,韦东暄留下来的铁线拳(俗称铁线头下盘身)、左右桥拳、千字拳、尘罡拳、四路左手棍、二路大棍、双刀一路、大刀一路、三齿耙一路,唐家六留下来的肋鼓拳、担水棍等套路。
  据2001年版的《珠海市志》记载:“韦东暄(1800—1851年),字允升,号辉垣。前山翠微乡人。出身于富豪之家,自幼爱使刀弄枪,膂力过人。乡人称其为‘铁牛’。及长,师于香山著名武师烂头何。清道光八年(1828年),考中广东武举。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会试京师不第,归途经武汉时,湖广总督周天爵慕其武功,留任教头,因缉盗有功,升至千总,后回籍。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韦东暄接两广总督祁贤谕,在家乡募集兵勇千名到新奄山营练,后因清政府在战争中失败,中英议和,团勇解散。韦乃在乡设馆授徒,被誉为香山八大教头之一。清咸丰元年(1851年)一月,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金田村爆发。时周天爵已升任广西巡抚,急召韦东暄募集乡团赴广西镇压太平军起义,韦率众赶赴广西。抵金田后,斩杀太平军数百。农历正月初十夜,为太平军设诱伏击诛杀。”

 据《唐家湾镇志》记载:“唐家六(清嘉庆、道光朝),字圣周,唐家村人,香山武林三杰之一和香山八大教头之一。父唐炳如育有六子,他居末,小名阿六,故名唐家六。祖辈务农,有祖遗薄田两三亩。因家庭人口多,又佃耕数亩,以为生计。唐炳如家耕种的薄田,其水源常被恶霸强占,所种水稻时常歉收。清嘉庆年间,由于唐家地处海隅,常受海盗滋扰。唐炳如倾多年积蓄,专门聘请番禺县著名武师何辉南(绰号烂头何)来唐家给六子教授武艺。何辉南原是少林武师,武艺精通,以走江湖卖药为生,救弱扶贫,广有名声。到唐家后见唐炳如六个儿子均魁梧壮实,其中幼子唐家六禀性高,且心地善良,又不好勇斗狠,遂专事教习唐家六8年。在师父的悉心教授下,唐家六不仅精通拳棒刀枪,且学会了师父秘不外传的‘鬼脚’(俗称“虎尾脚”)绝技并掌握了‘跌打通脉还魂丹’的制作秘方。
  “唐家六武德甚好,其武艺只防身保家,从不炫耀,更不恃强凌弱,也不以此攫取功名利禄。有一年,唐家六运唐家特产虾酱往广州售卖,遇旗人欺负。在忍无可忍之下,唐家六施展武艺,把人数众多的旗人打败,从此在粤省名声大振。唐家六居乡间除种地捕鱼外,还教授乡民习武,共保家园。在伶仃洋一带的海盗慑于唐家六之威名而不敢侵扰。何辉南去世之后,唐家六将其遗体葬于鸡山之阳。”
  我们来到珠海市唐家湾镇政府,在分管文体工作的李小姐的帮助下,联系到了唐家六的后人胡华管,与他进行了电话交谈。胡先生说:“唐家六是洪熙官的徒弟‘烂头何’教出来的,武艺绝伦,上一辈的本地人很多都知道他的事迹。他是我外公的嫡亲太公,他的墓一直由我外公和舅父负责祭拜,但我舅父的子孙没有人练洪拳了。”
  车子在美丽的珠海市区飞驰,很快就到了市政府。在珠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我们拜会了何志毅先生,请他介绍有关“烂头何”的史料。何先生说:“何辉南原籍番禺,父亲曾在崖州为官,幼年到贵州天台山五龙寺跟法慈和尚(又称少林寺僧“醉痴”大师)学习技击。在法慈和尚的8个徒弟中,他年纪最小,武功最高,学成下山后,曾当过两年多的副捕头,后来头部被仇家牛翼虎的毒镖所伤,头皮溃烂危及性命,只好辞去副捕头的职务,到小榄洪山村求当时在那里设馆授徒的洪熙官收留。洪熙官之前就知道他为人忠义,为他疗伤并传授武艺。他的伤治好了,但头部留下了一大片伤疤,因此得了个‘烂头何’的绰号。
  “艺成之后,‘烂头何’就到石岐附近的圆峰乡设馆授徒,很快名扬香山。前山寨有位富豪金翁,重金礼聘他到家中专门教儿子金公济武功。其后二十年间,‘烂头何’先后调教出被时人誉为‘香山武林三杰’的金公济、韦东暄和唐家六。离开唐家后,‘烂头何’最后到了广州。‘烂头何’年老无子,70而终,由金公济、唐家六将其遗体运回,葬于唐家湾鸡山之阳,环植松树,以志永墓。唐家六则卒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农历五月二十八日,终年76岁。”
  从市政府出来,我们马不停蹄直奔前山翠微村,社区居委会主任毛喜文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安排两名治安队员把我们送到了韦成老人的家中。
  这位90岁的长者和蔼慈祥,非常亲切。老人毫无保留地搬出了他参与编写的《翠微村史》和珍藏的《中山翠微韦氏族谱》,两者都有关于韦东暄的详细记载。其中,《中山翠微韦氏族谱·卷六》记载:
  “东暄公,讳允升,号辉垣,贻益公次子。特授武略都尉,诰赠昭武都尉,赏戴花翎。道光戊子科武举。公少负膂力,好技击。家有小园,罗致远近技师习数月辄尽其技,棒法尤擅长,骁勇闻郡邑,间人以铁牛呼之。中道光戊子科武举,壬辰赴兵部试,不遇,即请咨回省效力。戊戌会试归,道经楚中,时周文忠公天爵开府湖北,公故知也,命留幕下教习诸营。
  “兵营有山东孔某者,枪法冠一时,周所延授技于诸公子者。命与之角,孔某应手仆,观者壮之。湖北提督罗公思举闻其名,欲试之。具筵招饮,并宴周公于军门,大集员弁观技。中酒,公持棒立堂下,罗尽出军中勇士命一一分角之,复数十合角之,皆辟易去。罗奇赏焉,席间出佩刀以赠,且谓曰:‘吾昔从杨帅遇春平教匪,此刀未尝相离。今老矣,愿以赠子。’幸勉立功名。
  “时襄阳府民朱氏,家有因谋妹色而害兄命者,案积年莫雪。周命密访于外,卒获凶徒,昭其冤。在楚办匪,屡著成劳。周公具奏请官之,奉部议,着回籍以营千总即用。
  “道光辛丑年,逆夷滋事。奉两广督宪祁宫保谕,募集乡兵数千候调。以和议成,兵旋散归。公遂退居乡园,授技于里中诸少年。际盗风日炽,复奉宪团练乡勇防御,兼杜澳夷窥伺,地方赖之。邑副将叶保补大鹏营千总,辞未赴会。
  “发逆洪秀全倡乱粤西,据浔州之金田为巢穴,旁陷州县。周公天爵时为广西巡抚,锐意灭贼。咸丰元年春,移檄公,募乡勇赴剿。遂精选五百人率以行。至则先诸军战,辄以少许胜多许,尝击杀贼数千人,斩贼先锋廖八,获生口数百,复攻破双髻山要隘,军威大振。贼闻韦家军至,辄避锋去,退守老巢。都统乌兰泰屡录其功,每战胜,厚犒其军,赏给队长顶戴,各有差。元年七月初十日,进剿新墟贼,克服炮台数座,新墟与金田邻,乘胜直捣贼穴。先是公出战,时好乘骏马,持大刀身先赴敌,急起直追。贼素震其勇,貌又魁梧,阴识之。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13653836336)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周口心意六合拳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纪念陈照丕先生诞辰120周年暨逝世40
·解析太极世家传道人生 四川太极九成
·薪火相传---武术之乡沛县武术文化的
·杨式太极名家轶事
·周口心意拳传承浅探
·陈式太极拳百年寻踪
·祁县戴氏心意拳史话
·电子版:太极圣地--陈家沟/崔春冬(
·谈谈“吴图南”/颜紫元
·中国武术各门派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拳术历史资料
·江西名拳“字门拳”
·杨式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洪家拳
· 韩鹏尧与五行通背拳
·南少林香店拳/林善泉
·周口心意六合拳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岭南传统武术的发展概述
·汤瓶七势拳简介
·奇特诱人的刀鞭剑斗
·田源系洪洞通背拳的基本传承谱系
·从道家太极到普世养生的探索
·杨式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淘宝旺旺: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咨询电话: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传真:0371-86127866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