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1号,2012年“天宏杯”首届北京国际武术文化节暨第九届北京国际武术邀请赛在石景山体育馆拉开帷幕。虽然昨天北京的天气并不美观,但依旧没能影响选手们比赛的热情和专注,比赛场馆内气氛热烈,呐喊不断。
昨天下午比赛结束前,中国武术八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式太极拳 传承人、北京永年太极拳社社长,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本届大赛仲裁委员会委员,武术名家崔仲三先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崔老师说,“今年的北京国际武术邀请赛与往年项目有了相当大的改观,首先在标题上就能看出来,今年的大赛主要为首届北京国际武术文化节,增加了论文比赛。比赛在动态武术竞赛,同时,静态的武术文化的探讨。”
在谈及本次比赛的情况时,崔老师说,“本次比赛参与人数众多,这涉及到国内、国外的,而且参赛选手的年龄也越来越小。这些小朋友就是武术的苗子,虽然有失误,但是他们的那种认真的精神让人感动,练武术也应当从娃娃抓起。”比赛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武术项目的内容越来越多。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提高了,而习武这种既能前身健体,又能陶冶情操的运动项目广泛被推崇和壮大起来。
崔老师用一个和谐的“和”字来总结中国武术的魂。内修武德,外演套路,以武会友,共同提高。中国武术更是中国连接世界的桥梁,本次比赛中就有来自多个国家的代表队前来参赛。
在采访中,崔老师给我们举了本次比赛中的两个例子,一个是日本的百尺竿头代表队,一群日本老人,或许他们不专业,可是他们很认真很执着;另一个例子就是武校的小朋友们,他们中有的动作还显得稚嫩甚至是滑稽,但是他们那种一板一眼全力以赴的精神诚然可贵。这一老一少的对比告诉我们,武术适应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
在说到武术的传承和传播的时候,崔老师说,“武术传承人责任重大,不仅要教动作,还要教武术的文化,这就要求传承人本身首先拥有的不仅仅是技术力量,更要拥有较高的学识和很好的修养。”
最后,崔老师希望所有的选手通过21号对场地和环境的适应,不断的总结经验,在22号的比赛项目中都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
中国武术八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式太极拳传承人——催仲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