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崆峒派掌门大印回归崆峒
·新修《清史》将收录武术名家
·太极拳与张三丰并无关系 武
·专家称太极拳与张三丰并无关
·南朝梁代首次出现武术一词
·佛山武术走过几许春秋 专家
·浅谈杨式太极拳的历史贡献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武学研究>发源盛地> 正文
与陈家沟无关的太极拳述列(上)
来源:武当杂志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0-10-21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正像发生在民国初年的“宋书铭事件”,不是子乌虚有的杜撰,而是真实存在的武林往事一样。不管宋书铭多么神龙见首不见尾,他讲述的历史多么可疑,《宋谱》的文字从文史角度有多少漏洞,但他所传授的拳艺,却是真实存在且确有实效的。如果这不是事实,我们实在想像不出来,当年许禹生、纪子修、吴鉴泉这些拳学大佬,有什么理由为一个并不出名的宋书铭当“托儿”,并在以后为推行宋的主张而不遗余力。所以说,视而不见或不予承认是不行的。争论归争论,广大实践者不是没有鉴别力的傻瓜。所以,我以为以宋氏太极拳为代表的众多的源流有序、另有出处的诸家太极拳,还是应实事求是地正视为好,不能因“太极拳起源地挂牌陈家沟”而终结或停滞不前。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会不断的深化、提高和更新,从而产生质的飞跃。

  一、据《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宋远桥记:“自余而上溯,始得太极之功者,授自唐代于欢子许宣平。至余十四代”。“所传太极功之拳名三世七。因三十七式而名之。又名长拳者,所云滔滔无间也。总名太极拳三十七式”。“俞氏太极功,名日先天拳,亦名长拳。得唐李道子所传”。“缘余游江南泾县访俞家,方知俞家先天拳亦如余之三十七式。太极之别名也。俞家太极功系唐时李道子所传”。“莲舟与余常与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莫谷声相往还。后余七人再往武当山拜李祖师未遇,于太和山玉虚宫见玉虚子张三丰。三丰盖张松溪、张翠山师也。洪武初即在此山修炼。余七人在山拜求请益者月余而归。松溪翠山拳名十三式。亦太极功之别名也。”

  宋书铭约生于1840年,清末文人,拳技绝伦,他练的太极拳取“人有三世(即天前、地后、人今三世),拳分七品(即门外、入门、阶及、当堂、入室、开窍、神化七个层次)”之意,名日“三世七”。因由三十七个拳势组成,又称“三十七势”。民国初年(1912年),许禹生(33岁)偕同武术界享有盛名的纪子修(67岁)、吴鉴泉(42岁)、刘恩绶、刘彩臣、姜殿臣等,与古稀之年的宋书铭(72岁)相会切磋拳技,“皆随其所指而跌,奔腾其腕下,莫能自持。其最妙者,宋氏一举手,辄顺其腕与肩,掷至后方寻丈以外(引自王新午着《太极拳阐宗》)”,获得惨败,遂被折服,钦佩之至,磕头请为弟子。同时,说明宋的太极拳技不是从杨露禅那里学来的(杨氏父子也不承认有宋书铭这个弟子),是出自家传。宋书铭太极拳技高深莫测,技折武术名家的真实事件,至今传颂武林,为习武人所乐道。

  二、吴图南先生在《太极拳之研究》一书中讲:“北京的白云观,张三丰曾在那里住过。民国初年,我到白云观遇见一个道士名叫胡玉玺,当时他在北京教太极拳。我问他由什么地方学来的,他说:‘自明朝以后,我们这个观里就经常以此为功课,除去演礼、奏乐、念经之外,拿太极拳作为运动的方法。’他也重复地讲:‘欲大成者化功也,欲小成者武事也。’他还解释说:‘太极拳是备而不用的,不是拿它去提倡宗教,道教是以长寿为主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北京白云观安声运道长称此为原始太极拳,属道家拳术。历代道长视其为珍宝,秘不外传。他是道家清微派第十五代“志”字辈传人,时已近九十高龄。他自幼从师白云观崔理真道长,后又从学高虎臣道长。经二位大师的教诲,安道长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继承了道家太极拳的真谛和绝技,为不使之失传,安道长愿将原始太极拳贡献出来。

  该拳内容丰富,结构严谨,重在实用。走架开合蓄发,外导内引,练到一定火候,则可筑基成真,内气循任督二脉周天运行。除拳法外,还有太极针、如意、吕祖纯阳剑、盘龙棍、太极八卦反手钩等等。拳械俱备,风格独特。

  此拳相传轩辕皇帝根据蛇鹊相斗所创,拳谱记载:“皇帝偶行于坡前,看见蛇鹊相斗紧相连。鹊攻尾,首来救;鹊攻首,尾相连;鹊攻中,首尾援。皇帝见到非偶然,从此留下太极拳。”后经张三丰真人及其他道长精心提炼,按飞禽走兽动静形态,把技击、养生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道家拳法。共分动静陕慢四部分。

  三、吴图南先生在同一书中,接着又讲道:“我曾到西安、宝鸡进行过调查走访。那时候,许多老百姓的传说和文人墨客的谈论,都提到张三丰。之后有个西安人叫王宗的,号宗岳,是个读书人,喜欢游山玩水。他到宝鸡金台观跟一位道士学的太极拳。这位道士就是张三丰的徒弟。”故有些记载说:“三丰之后有王宗者。我到过宝鸡几次,看到那里的道士还会练,但由什么时候,又由哪位道士传给王宗岳,因为道观里没有记载可查,至今仍是个空白,有待今后研究考证了。但确信王宗岳是一位博览古今的饱学之士,而且对张三丰留传下来的太极拳练得很好。”

  吕树发先生毕生酷爱武术,自1984年起,多年从事陕西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又长期工作、生活在宝鸡。故从他本人掌握的有关史料和了解的情况,在《武当》2009年第3期上发表了专文《从张三丰在宝鸡的踪迹看其与太极拳的关系》。他认为,“宝鸡乃张三丰的第二故乡”,“张三丰创太极拳史有佐证”。从宝鸡的史料得知,张三丰曾于1281年至1293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至三十年)在陇县龙门洞修炼,并留诗数篇——“长剑一杯酒,禹楼万里心”就是其中一句。

  座落在宝鸡市区北坡的金台观,系张三丰的第一修炼道观。此观建于元末明初,大约应在1330年至1340年。《陕西通志》载,永乐间,三丰遇青少年时期的生员张恪(1414年明代解元)于周公庙(岐山县)朝阳洞。由此可知,此时张三丰肯定在宝鸡地区。还有,史载张三丰曾在宝鸡的磨性山、钓鱼台,扶凤的景福宫,岐山的五丈原等处也留有足迹。这样可以推断张三丰自1281年至1400年,常在宝鸡地区活动,历时百余年。尽管张三丰乃云游道人,四海为家,但可以看出他的大半生活跃在宝鸡这块热土,难怪不少史志称“张三丰为宝鸡人”。就连明天顺六年(1463年)立石,现存于宝鸡金台观的张三丰遗迹记石碑也称“真仙陕西宝鸡人”。可以说,宝鸡是张三丰的第二故乡。

  张三丰乃道家的前辈,史无争议。道家所炼的内丹,也就是吐纳术、导引术,其意在修炼健身长寿之法。从宝鸡陇县龙门洞张三丰的留诗“长剑一杯酒,禹楼万里心”可以看出,他是会武功的。龙门洞系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邱处机修炼的道观。现存于龙门洞的一个直径约40厘米,重约40公斤的石球,据考系邱处机、张三丰当年练功的用具。金台观三孔练功洞及石碑,也反映出张三丰是习练武功的。其中,以万历三十九年(1611),知县朱炳然刻石诗云:“宝鸡金台观乃张三丰修真处。三丰九节杖、混元衣在焉。寻真何处觅层城,观起金台接太清。鸠杖尚留九节在,霞衣犹见五铢轻。闻目野鹤亦自适,流水桃花空复情。歌罢怀仙一长啸,昔阳红照万山明。”另有一碑为范宗镇《仙师张三丰洞》题咏“九节苍藤杖还在”之句。这些器具充分说明他是习练武功的。记石碑载:“见真仙之行,足不履地,时人已异之。”在周公庙朝阳洞,生员张恪见三丰出行踏雪无痕等,足显武术练家卧如弓、坐如钟、行如风的风采。

  四、《武当》杂志2003年第8期发表了由华玄子传授、任赵恩整理、武启明绘图的《先天太极拳》一文,认为先天太极拳源于老子,不过当时没有“太极拳”这个名称,“太极拳”的名称是后人所定。老子《道德经》的“无为而无不为,柔弱胜强,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思想,是太极拳的指导思想,是太极拳心法之纲领。老子创立太极拳,后传关尹喜,关尹喜传列子,列子传庄子,以后代有传人。显名者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葛洪、陶弘景,唐宋时的许宣平、李道子、吕洞宾、陈抟等。元明时期,张三丰老祖将太极拳集大成而发扬光大,开创武当派,此后太极拳渐渐普及开来,产生众多流派。

  五、1985年,武当山发现嫡传张三丰太极拳,传出者为武当山在庙道人朱诚德。朱是龙门派第二十四代,河南密县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时年87岁。朱之师金宗成,龙门二十三代,湖北房县人,清光绪甲申十年(1884)生。1948年羽化。朱之师爷王理阳,龙门第二十二代,山东人,清嘉靖辛未十六年(1811年)生,1943年羽化。王理阳之师为吕至正。并附有张三丰式太极拳照。

  六、北京吴鉴泉老先生演练的京都独一无二的武当派太极拳术。他的太极拳、太极剑和太极刀别具风格。吴老家境贫寒,自幼体弱多病。29岁时在济南游千佛山,在法源寺巧遇拳术高超的老道苏真人,便多方恳求执弟子礼。苏真人见他求学心诚,就同意了。从师以后,吴老学会了武当派太极拳小架子一0八式、八方太极拳门四式、龙凤太极剑八十二式及八步转环太极刀六十五式。

  《精武》杂志1989年第6期,发表了吴鉴泉示范、张凯整理的《武当太极实战对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较为翔实地展示了这一太极拳的风格与特点。

  七、《武魂》1986年第4期发表有崇秀珍等撰写的《稀世秘传内家拳法武当太极》一文。其编前语写道:“武当太极,又称张氏太极,相传为张三丰所创。……北京崇文焕先生习此拳悟悉较深。”

  八、玄门太极拳,有位四川峨嵋山老者东游宁波,在梅山传授,由浙江已故陈伟良所传。

  九、《少林与太极》2000年第5期和《武魂》杂志2007年第11期,均发表过由阳玄真人示演迟君子、宁秋离等撰文的《玄门太极拳》情况。其中讲,武当山道教玄门太极拳,系武当山祖师张三丰和历代先师在道教内秘传玄门之功夫,是1948年湖北襄阳解放时,在谷城县由阳玄大师之父彭兴正(外号“一条”)亲自传授。曾历经11年苦寻,天道酬勤,终于在古襄阳(今襄樊市)找到武当玄门一条道长的独生女儿彭玉芳老人。自此,历史悠久,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武当太极118品”,在尘封半个多世纪后,终于掀起了她神秘的盖头。

  一条道长是武当玄门第十一代掌门,师法武当山玄门第十代传人牛怪种。上世纪五十年代,因当时有关部门的某些规定还俗,落脚于襄阳府米公祠(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故里)附近,1970年仙逝。一条道长的女儿彭玉芳老太,道号阳玄。她的母亲一正道长原在四川峨嵋出家,还俗后回到襄阳府,仙逝时高龄98岁。

  作者迟君子和宁秋离曾拜师一正大师学艺,一正大师仙逝后,又追随阳玄师父多年,曾在《少林与太极》杂志连载介绍襄樊的武当玄门太极拳。彭玉芳老人,时年75岁,养生得法,精神矍铄,面色红润,现任襄樊老年大学武当太极教师。她在古稀之年,深明大义,破除门规,将世代秘不外传的家传玄门绝艺披露于世。(待续)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太极拳与张三丰并无关系 武当拳其实
·浅谈杨式太极拳的历史贡献
·四川近代武林人物志(上)
·佛汉内家拳初探
·民国年间太谷县的学校武术概况
·十三太保武艺述真/圆真
·磨沟民间传统少林武术
·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新探/史美
·中国武术各门派的形成与发展
·杨式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拳术历史资料
· 韩鹏尧与五行通背拳
·电子版:太极圣地--陈家沟/崔春冬(
·江西名拳“字门拳”
·谈谈“吴图南”/颜紫元
·洪家拳
·杨式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客家拳术─李家教
· 韩鹏尧与五行通背拳
·与少林太极功夫齐名 河南苌家拳濒临
·青海六合心意拳
·杨禄禅卒年新证/路迪民
·全国武术之乡评比结果
·中国拳术历史资料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