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由杨家从农村带到京城,从封闭推向社会的。杨家及其后学,把太极拳从武术发展为亿万人喜爱的高雅艺术,兼具御身、娱身、医身、修身、健身的诸多功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杨禄禅经过“三下陈家沟,学艺十八载”的艰辛学拳历程,已是身手不凡的太极大家。经过在京城做官的永年同乡武汝清推介到了北京。先在社会武林圈子中,后到清宫王府中授拳。约在1854年,其子班侯与健侯先后进京,协助拳务。
1902年,杨健侯长子少侯与三子澄甫进京随父教拳。杨健侯去世后,杨澄甫担负起杨式太极发展的重任。民国启始,杨式太极拳失去了与清廷官府结合生存的环境,被迫走向民间授拳。这时,社会名流许禹生(杨家弟子)开办的“北平体育研究社”,最早把太极拳公开推向社会。杨家传人杨少侯、杨澄甫、吴鉴泉等,都在许禹生的拳社任教。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经济、政治中心,转移到长江三角洲,杨式太极拳顺势南下。先是杨家弟子田兆麟于1917年到杭州授拳,后是杨澄甫于1928年亲率弟子南下。
杨澄甫南下后,或任中央国术馆公职,或到南京、上海、广东等地应国民政府要员之邀教拳,并在弟子董英杰、陈微明、郑曼青等人协助下编辑出版《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等著作,达到太极人生最辉煌时期。
杨澄甫逝世后,其阵容庞大、威震四方的弟子们,仍以江浙沪为中心,继续传播杨式太极拳。至今,支撑杨式太极大厦的,其主干仍是杨澄甫的再传三传弟子们。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家体委组织了杨式太极拳的简化和推广。六十年代初,由顾留馨审定、傅钟文演练、周元龙绘图的《杨式太极拳》出版,为亿万人演练杨式太极拳提供了一部极好的教材,恩泽颇广。
1828年,许禹生拳社在杨澄甫、孙禄堂等人南下后,缺少教授太极拳的老师。当时,正值陈照奎因事从河南来京,随即聘为教师。后来陈发科应邀进京,因其杰出的拳艺,一直留在北京。陈发科及其子陈照丕为陈式太极在北京的发展,建立了历史贡献。
陈式太极拳在很长时间内,是靠师傅身传口授的(很多拳种都是这样),完备的书面理论不多见。陈家沟直到清末民初,他们即使有王谱和武、李著作留传(指王宗岳、武禹裹、李亦畲等人的理论著作——著者注),但练架子依旧直固守着传统的、类似形意拳明劲阶段的练法,推手只有顺步动步进一步、退一步的一种。因此,无论在练架子或推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与王武李杨诸家的理论相符合的(摘引自《金任霖太极拳论文选》第5页)。
当然,陈式太极拳也是开放的,发展的。特别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陈式的几位卓有成就的提倡者诸如沈家桢、顾留馨、李剑华、李经梧等,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开始吸取王武李杨孙诸家的可借鉴部分,练架子开始改变了那种“指肚用力”,“四指骈住,指中节绷住,使指向手背微弯(如瓦垅状)”,伸指肌腱始终保持非常紧张,震脚发劲,比形意拳明劲阶段的练法还要刚烈的倾向,向刚柔相济的方向发展。推手也逐渐向杨家靠拢,诸如单双手挽花,合步定步推手,顺步动步推手,大捋(顺步大身法),活步(花脚步、乱踩花)等等。
在比较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杨式在理论指导方面确实走在前面了。杨禄禅因是武禹襄习练太极拳的启蒙老师,而杨班侯又曾受读于武禹襄,因而能在武家得到王宗岳的《太极拳谱》和武禹襄、李亦畲的《打手要言》、《四字密诀》、《五字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等太极专著。加上在京城深厚的皇家文化氛围中的熏陶,特别是杨澄甫时期数位像陈微明、郑曼青这样的国学大师级学生的加盟,使杨式太极拳形成了自己完备而丰满的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杨式太极拳呈现出博大精深、卓越不凡的品格。
杨式太极拳理论以家传的四十大目为主要内容的《杨式太极拳老谱》;以《太极拳九诀》为主要内容的《杨班侯拳论》,以《打手五字诀》和《十字诀》为主要内容的《杨少侯拳论》,以《太极拳之练习谈》、《太极拳术十要》为主要内容的《杨澄甫拳论》,字字珠矶,珍贵无比。这些结构庞大,内容丰富,从实战中总结出来,又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体系,不仅指导着杨式太极拳的演练,同时又为其他门派太极拳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资料。
杨式太极拳在套路上,把陈式太极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由于京城文化底蕴积淀厚,在大范围、多流派武术文化的交往、碰撞、吸纳中,杨家宗师在教学相长中,对太极拳的套路进行了改进、完善和提高。其中,固然有对王公贵族教学上难易程度方面的需求。但这不是主要的方面,主要是技击理念上的进化所带来的训练方法上的提高。
在杨禄禅进京后约一个世纪的磨炼中,杨式太极拳形成了自己气魄大、形象美、行云流水般的拳架套路。我们现在看到的班侯小架,健侯中架和澄甫大架中,能体会到杨家太极的独特理念和风格。
总之,杨式太极拳在近一百八十年的发展中,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优美的太极拳套路和器械谱系,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成为传播最广、最受欢迎的人体文化现象。现在,杨式太极拳以极快的速度向世界各地传播,受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人民的广泛欢迎。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