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溯源之管窥
文/肖力行
本文推荐者:心意六合拳大师凌汉兴先生之子肖力行先生,为当代凌氏心意六合拳艺的代表人物,此文是上海肖力行老师在心意拳高级教练培训班上的几次内部讲课,表述了肖老师几十年来专研的心得及得到的师传,好多观点和视角不为外人所知,对后来者应该会有些帮助,我们感到十分珍贵。如果现在的武术内涵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以后很难就武术的内容等进行一系列的研讨。肖力行老师也很愿意在《武魂》这个平台上,与武术爱好者们相互探讨,共同求索,一起提高,为中华武术作一点微薄贡献。
武术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课题。要弄清武术的确切含义,必须弄清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只有做到了知过去,才能探索未来,指导以后武术正确地传承与发扬。
武术一词内涵的历史变化
从历史上看,归属武术类的名称有不少,内涵却不完全相同。就个人目前可知的文献中,最早见于荀子(约公元前325—约前235年)说:“齐人隆技击,得一首者,则赐锱金。”其后的汉代,班固在《汉书·刑法志》上说:“齐愍以技击强,魏惠以武卒奋,秦昭以锐士胜。”颜师古注引孟康说,此处的技击是“兵家之技巧也。”就是说那时的技击,专指战场上用兵器的格斗技巧。陈寿(233年-297年)在《三国志·刘封传》里说:“有武艺,气力过人”,这里就出项了“武艺”一词,这里的武艺与技击虽字眼不同,意思却大致一样,都是指战场上用兵器的格斗技巧.
南朝梁代的萧统太子(501-531年)在其《文选》中有一句诗:“偃闭武术,阐扬文令”,首次出现了“武术”一词,而这里的“武术”,当时泛指集团性的军事行动。
宋代的吴自牧(约一二七零年前后)在他的《都城纪胜·市进》和《武林旧事》中,多次出现“武艺”、“武技”、“武林”,也频繁出现“拳”字的使用,如“曳直拳”、“使横拳”、“使脚剪”、“捕腿拿腰”、“使拳”等,这里的“武技”,则已多指拳术了。
元代初期的宰相脱脱在《宋史·兵志》中说:“自相推择家资,武艺众所服者,为社头、社副,录事,谓之头目。”、“有置裹头无刃枪、竹标排、木弓刀、蒿矢等,习武技”,这里的武艺、武技,也倾向于拳技了。同时这时拳的主要承传基本形式也就形成了。
元朝的统治者当初是外来民族,实行残酷统治,严禁民间习武,民间私藏武器属犯罪。宋濂(1310—1381)明朝开国元勋在《元史》中说那时“习武艺“、”弄枪棒“一概禁绝,而元剧的兴旺,把武术的某些技击动作搬上舞台,把兵器改作为舞台道具,变成打斗造型。逐步使外家拳更趋向表演性,更走向舞台艺术,有的以后逐渐走向江湖,以一种异化的形式,换取一种谋生的手段。
明代在宋代的拳术基础上,出现了大量的拳种,明确记载的就很多了。唐顺之(1507-1560)在《武编选》中有“拳有势者……故拳家不可执泥里外长短打之说,要须完备透晓,乃为手技……逼近用短打,若远开则用长拳。”军事家何良臣在《阵纪》指出:“学艺先学拳,次学棍,拳棍法明,则刀枪诸技特易耳。所以拳棍为诸艺之本源。”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武术家戚继光,在《纪效或问》里说:“凡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是你来当兵防身立功杀贼救命本身上贴骨的勾当。你武艺高,决杀了贼,贼如何又会杀你。你武艺不如他,也决杀了你。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的呆子。”书中规定:“凡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本事,真可对搏打者,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他还指出:“拳法似无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其拳也,为武艺之源”。
这里多次出现了武艺、学艺、学拳、拳法、搏打、拳家、手技、短打、长拳,而这些都是以徒手的拳术为主,也为后世的武术注入了全新的概念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冷兵器的退出应用,清代已逐步把武术的重心指向拳术和表演性的器械了。
到了民国,把“武术”叫做“国术”,就有了“国术”一词。其内涵还是拳术和表演性的器械了。
共和国成立后又把“国术”称为“武术”。
驰骛沿革,物理常然。武术一词的内涵之一,由过去的冷兵器战争技术,走向拳术和器械套路术。
由以上所说,我们可以看到武术内涵的变化。
武术形成和发展的特定历史条件
关于它的起源,好象有一个已成定律的说法,即它源于古人类之间自然搏击打斗方法的演变,由于人类生存区域空间的争夺战争,或为了自卫,或为了猎取生活资料,从而形成了空手的搏击方法(拳术)和器械搏击的技术演变,也就是武术器械。
而这种说法值得仔细探讨,试想这种说法如果成立,那人类的每一个族群,就都必然的会有武术。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全世界几千个民族,为何只有中华民族有武术呢!
从武术内涵的变化,可以看到武术在各个阶段,有各种不同的实质意思。我们现在认为的武术,其形式有:各种拳术及套路、各种器械及套路、对练和多人对练等,下面就这个武术内涵的形成时间、形成条件来探讨一下。
一、传统文化。中国历来倡导六艺,文武兼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内外兼修,舍身取义,见义勇为,无极而太极,阴阳而八卦等等。都是历代君子们所追求的,为后来创立和发展武术提供了精神和理论依据。
二、生产方式。与当时周边国家的游牧生活完全不同,农耕生产从播种到收成需要很长时间,要固定场地,形成了自卫生活方式,如修长城以御外敌、作城墙以保民生、修围楼以御盗寇.(由于围楼场地狭小,产生了南拳)、以海禁而求自保等,无不说明我国民族性格只求自立根生,不做外拓之侵略者,为后来创立和发展武术提供了生存要求。
三、社会制度。当时统治制度的禁武是直接的原因。因当时朝代的禁武,民间不得使用兵器,使得用兵器的技击家,为了保留他在兵器上的格斗技巧,不致生疏,为日后战斗作铺垫,用兵器的格斗技巧,加上健身术,创造了拳术和棍棒术(棍棒不在兵器之例),才开始真正有了拳,由此创建了集尚武崇德、练拳强身和习艺自卫和为一体的内家拳术。
明代战将何良臣在《阵纪选》卷二中说:“学艺先学拳,次学棍,拳棍法明,则刀枪诸技特易耳,所以拳棍为诸艺之本源。” 俞大猷把自己所学的少林棍,结合自己多年演练体会和临阵克敌制胜的经验写成一本书《剑经》。怎么叫“剑经”而不叫“棍经”呢?因为俞大猷是将棍当做长剑,剑经就是棍经。《剑经》一写出来,俞大猷的少林棍法立刻天下闻名,《剑经》也随之成为明代以来的武术经典名著。心意六合拳旧谱曰;“太平之日,刀枪入库,倘遇不测,将何以御之?乃将刀枪之法,易为拳技,而会其理。”这些都为兵器之技,易而成拳,做了个很好的注解。
四、强身育体。庄子说:熊颈鸟申,以求强身。秦始皇和汉武帝欲求长生不老之法,举国而动,一些方士,纷纷用各种方法来迎合,良莠纷呈,这就使得导引术、吐故纳新术等得到发扬。从长沙出土西汉马王堆导引图看到,当时健身之风已风靡一时。东汉时的名医华陀为了健身,发明了五禽戏。他对学生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輓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五禽戏是在导引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几已成拳。几个姿势,不但与心意六合拳动作十分相似,而且操练方法也很相近,其五禽戏之名也与心意六合拳之俗称十大形几无区别。就是没有含徒手技击,否则就是武术了。因此有理由相信心意六合拳创立时,先哲融合了五禽戏的健身方法和兵器的技击方法。反过来也说明汉代之前,还没有我们现在说的武术概念。
五、村落环境。宗室共聚一村,农时耕作,闲时读书习武,战时以自卫。私塾性质的习武授道,又兼带教育(内家拳形成)。
由此得出,真正的武术内涵有三个概念:A尚武崇德;B练拳强身;C习艺自卫。缺一就很难称为真正的武术了。且属性不可颠倒,否则本末倒置。
拳术的创立时间
真正有徒手拳术的时间,起点应该是南朝梁代约公元500年前后,一是当时朝廷禁武,变兵器格斗术为徒手技击术,二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南北朝时期的《续高僧传》有记载说:“宫中常设日百僧斋,王及夫人,手自行食,斋后消食,习诸武艺”,明明白白告诉我们,那时应该有了拳术了,不但是技击,更是为了健身。清代武术名家王宗岳也说“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也就是禁止民间不得有兵器,使得使用兵器的技击高手,把兵器技击动作,放在徒手的动作和棍子(棍子不属当时禁武的之内的兵器)中,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经常性的操练,使之不忘熟练,以备不时之需,可在战争中使用,这就有了后来隋朝末年少林棍僧救唐王李世民的事件,而不是少林刀僧、少林枪僧救唐王。
众所周知,宋代从建立伊始,就积极执行“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又是一个禁武的朝代,由于宋代的经济空前发展,当时的GPT占全世界百分之八十,海上贸易的船百分之九十是中国的。这给各种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也造就中国历史上各类艺术达到高峰的时代。胡适先生在论中国思想史时非常重视宋朝,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的一个转折点,此论甚有见地。武术者,武为德,术为技,技为艺,作为一门徒手艺术,必定也在这个大潮中达到一定的高度。由于生活物质条件的富足,人们纷纷追求健康长寿,大文豪苏东坡还练过印度的瑜伽术(见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民间出现了各种练武组织,见于记载的有“锦标社”、“英略社”、“角抵社”等,有了广大的社会基础和组织形式。也成就了武术的完善。保留至今的《清明上河图》,可以明白看到:有三处卖拳头之处,概无兵器;有一处有点像在打心意六合拳的龙吊膀。
历代口传好多拳在宋代创立,恐怕不是空穴来风。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提到宋代武术时,就有“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式长拳”。心意六合拳相传为周侗和岳飞所创,这一说法,虽不足完全采信,但它成拳于宋代,还是可以找到一些证据的。心意六合拳旧谱记载该拳五劲之的“撧”劲,为目前所有拳中独有,这个“撧字”可谓标志性的活化石,看它的使用年代,也可来论证拳的成立年代。据本人有限的知晓,历史上使用这个字的时间好像也就宋,元两代。元剧《柳毅传书》第二折中有这样一句词:“钱塘龙,忿起雄,粗铁索,似撧葱”, 使用过这个“撧”字。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七十四回中有这样一句话:“便把杉剌子撧葱般的拔断。”也使用过这个“撧”字。在元代后几无人用过,是可证明心意六合拳成拳时间应在宋代。
心意六合拳本身就是拳中的活化石,为内家拳之母拳,至今还保留着原始风貌。留有明显的兵器演变过来的打斗方法,和战场作战的精神要求。动作简单,方法实用,把把单练,没有旋风腿、一字开、翻斤头、闪展腾挪、花拳绣腿等。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在《纪效或问》中说:“开大阵,对大敌,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一人回头,大众同疑,一人转移寸步,大众亦要夺心,焉能容得或迸或退。”又说:“不招不架,只此一下”,其要求与心意六合拳一脉相承。心意六合拳旧谱云;“势势如虎扑 ,把把如鹰抓。”而虎扑由枪技演变而来,鹰抓由刀技演变而成。龙吊膀等由刀进枪技演化而来,穿拳等由枪进刀技演化而来,小括等由枪进枪演化而来,左右明拨等由刀进刀演变而成,白蛇吐信等由枪加刀技演化而来,随势手等由枪刀挡箭技演化而来,惊马窜道等由藤牌技演化而来。
武术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是一种自卫性极强的技击术。由于是自卫性的技击,决定了它的某些技击方式的特殊性。由于是生死搏斗,可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一招制敌。它不是竞技体育,是竞技体育的话岂不伤身?没有公平合理之说,也没有竞技规范可言。用戚继光的话说:“是杀人的勾当。”以健身为主,一般不可能为了某一天有可能产生的生死搏斗,而天天练抗击打能力,或以生死搏斗为职业。《孝经·开宗明义章》子曰:“夫孝,德之本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武术的产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然也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的各种精神,因此只有中华民族才会有武术文化,而世界众多民族的文化中不可能产生出如此绚丽多彩的武术文化。
行文之时,常想起先师唐豪先生——近代武术考据之先驱者,他为理清好多中国武术脉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十分可惜的是,1949年后因各种原因辍笔,以使我这样的后辈勉为其难。现大胆地写了这篇文字,由于书读的不多,水平有限,不妥之处,量所难免。谈出些观点,供抛砖引玉之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