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者对于太极图是非常看中的,近乎是太极拳者的图腾。但不知什么原因,长期以来都是以常见的“双鱼太极图”为太极拳者的摹本和推崇,而对“来氏太极图”视而不见。
笔者经较长时间研考,曾写就《解读太极图》一文(见《少林与太极》2011年第10期),论述了双鱼太极图和来氏太极图的来历、区别和作用;肯定了来氏太极图(见图1)对太极拳最具有指导性,最能表达太极拳技理。
近来,笔者参悟“太极理论”修练太极拳,甚觉《解读太极图》一文尚“言不尽意”,有必要再次解读太极图。
我们已知,“太极”的概念来自《易经》,而《易经》的基础是八卦,八卦是由“—”和“袴”二爻的排列组合所构成的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形象,这八个形象就是《易经》的原始形态。正是这原始形态,产生了耳熟能详的、人们常说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著名论述。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有必要对八卦赘述两句。
《易经》上说,八卦是伏羲所发明。他“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经上如此说,但不曾留下卦图,只是到了宋代,才有大理学家邵雍(1011—1077)将卦图公诸于世。然,邵雍公布的有2个八卦图,即先天八卦图(见图2)和后天八卦图(见图3)。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天伏羲八卦图、后天文王八卦图。
请看先天八卦图:〈乾〉天在上,〈坤〉地在下,〈艮〉山与〈兑〉泽互相通气,〈震〉雷与〈巽〉风相互搏击,〈坎〉水与〈离〉火不相厌弃,好一幅八卦阴阳相错的局面。所以〈易·说卦传〉讲,“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由于先天八卦图表现的是天上地下,日东月西的宇宙本体,又传伏羲所创,故而名之先天伏羲八卦图。
再看后天八卦图:《易·说卦传》曰,“帝出乎震(居东,为春),齐乎巽(居东南,为春夏之交),相见乎离(居南,为夏),致役乎坤(居西南,为夏秋之交),说言(喜悦收成)乎兑(居西,为秋),战乎乾(居西北,为秋冬之交),劳乎坎(居北,为冬),成言乎艮(居东北,为冬春之交)”。这是以八卦的形成来描述春夏秋冬四季呈现的生、长、收、藏等阴阳之气流行循环的情况,恰好构成一幅始而复终,终而复始的圆图。此图据传系文王所绘,故而名之为后天文王八卦图。
观这2幅图,我们发现,它们既有区别又有共同点。区别在于:先天图表达八卦相错对待,后天图表达八卦四季运行;先天图体现宇宙本体,后天图体现人间致用。2幅图的共同点在于:四周为八卦环绕,中央圆形空白无物。
很有意思,人们不禁要问:八卦围绕的中央圆形空白是什么?是单纯的圆形空白,还是别有洞天?是否就是生出两仪四象八卦的太极……?这些疑问,不免成为众多研究者“探囊取物”的对象。《易经》没有说,邵雍也没有说,倒是明代理学家来知德根据“古太极图”说了,并绘制图形且论述之(见图4)。
请看图4,八卦环绕四周,中央一圆圈者太极也;“中分黑白者,阴阳也;黑中含一点白者,阴中有阳也;白中含一点黑者,阳中有阴也;阴阳交互,动静相倚,周详活泼,妙趣自然”。而八卦自〈震〉顺时针旋转至〈乾〉、自〈巽〉至〈坤〉,“其间四正四隅,阴阳纯杂,随方布位,自有太极含阴阳,阴阳含八卦之妙,不假安排也”!真可谓自然而然,顺乎天然。太极拳不也是中正安舒、动即阴阳、螺旋缠绕、顺其自然吗。
虽为“心易发微伏羲太极图”,实为“古太极图”、“先天太极图”,又称“伏羲八卦方位太极图”,也叫“天地自然河图”。
再看图4,太极图中阴阳形状好象两只鹰头,中间的临界点好象是一条蚕蛹状曲线 “~”,她反映出事物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到了高峰点才斜下低谷,而是到了阳极转阴极时,似乎有一个退回去的趋势,从曲线上反映是“蛹动”形状。此太极图展现的是一种中央旋极状态。她的质量、能量、信息集中在中央,不仅向中央旋紧,也由中央向外辐射、喷发、抛掷。旋转越紧,质量、能量越大,而旋极点则是全部质量、能量的母体、核心!古太极图应该说比较完整地表达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也反映了太极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负阴抱阳、负阳抱阴”,“质量互变”,“物极必反”,“蛹动前进、螺旋上升”的基本理念。
进一步研究,有人发现“古太极图”转动时,随着转速的不同,而呈现不同太极运态图象。初为相对静止的圆太极形图(见图5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